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原因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原因
一、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等使阑尾壁反应性肥厚,血流受阻,也会成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原因。
二、小儿受凉、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肠道内细菌侵入阑尾,也是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原因。
三、阑尾腔被粪石、异物或寄生虫堵塞,阑尾腔内容物引流不畅,细菌繁殖,这也是引发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原因、阑尾腔如长时间被阻塞就会引起阑尾本身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从而引发阑尾坏死穿孔。
阑尾炎分为哪几种类型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谈谈阑尾炎都有哪些易发人群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三种特殊人群的阑尾炎症状介绍
1、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2、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阑尾炎的分类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占急腹症的首位。病情变化多端,诊断有时很困难。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
(2)慢性阑尾炎
大多数慢性阑尾炎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多呈间歇性轻度疼痛、持续性隐痛或不适感,常局限在右下腹。
(3)特发型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
老年急性阑尾炎:症状隐匿,体征不典型,易延误治疗;穿孔和并发症发生率高;常伴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复杂严重。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引发小儿阑尾炎的原因
阑尾炎俗称“盲肠炎”。阑尾是靠近盲肠头部突出的蚯蚓般的盲管,位于右下腹部,阑尾炎也就是阑尾由于种种原因引发了炎症,进而发生腹痛、发烧等症状。小儿阑尾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二者之间又有一定联系。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年龄以6~12岁最为常见,占90%,3岁以下少见,新生儿罕见。婴幼儿急性阑尾炎发病率虽低,但其诊断困难,穿孔率高,术后并发症多,因而更应该早诊断早治疗。
引起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原因仍不明确,是多方面的,主要为阑尾腔梗阻、细菌感染、血流障碍及神经反射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具体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小儿受凉、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肠道内细菌侵入阑尾,引起阑尾发炎;
2、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等使阑尾壁反应性肥厚,血流受阻,也会成为阑尾炎的诱因;
3、阑尾腔被粪石、异物或寄生虫堵塞,阑尾腔内容物引流不畅,细菌繁殖,这也是引发急性阑尾炎的较常见原因;阑尾腔如长时间被阻塞就会引起阑尾本身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从而引发阑尾坏死穿孔。
几种常见的急性阑尾炎的分类
一般,常见的急性阑尾炎的分类有: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老年急性阑尾炎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急性阑尾炎的分类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和认识急性阑尾炎有所帮助。一旦患上急性阑尾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一)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发病率低于成年人。据综合医院统计,12岁以下的小儿急性阑尾炎约占急性阑尾炎总数的4-5%左右。
(二)与成年人比较,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平均高10倍。
(三)小儿的大网膜发育不健全,对炎症的局限能力差,就诊时将近80%的病儿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化脓性腹膜炎。
(四)临床症状不典型,胃肠道反应比较突出,有时以频繁的呕吐为最初的首要症状。个别病儿起病时就伴有39-40℃高烧,也有以持续性腹泻为主要表现。
(五)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肠炎可能是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诱发因素,致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较多,容易误诊。
(六)小儿查体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和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必须急取病儿和家属的合作,反复检查,仔细比较,以 求获得较准确的结果。
(七)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什么阑尾炎要特别重视
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老年急性阑尾炎: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小儿阑尾炎的病因
引起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原因仍不明确,是多方面的,主要为阑尾腔梗阻、细菌感染、血流障碍及神经反射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具体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较复杂,目前只了解与因素有关:
1、细菌感染
细菌经损伤的黏膜及血循环达到阑尾,引起急性炎症。如上感、咽峡炎、扁桃体炎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等使阑尾壁反应性肥厚,血流受阻,也会成为阑尾炎的诱因;
2、阑尾腔梗阻
粪石、异物(果核、蛔虫)、阑尾扭曲、管腔瘢痕狭窄等阑尾腔梗阻,使分泌物滞留导致腔内压力增高,阑尾壁血管循环障碍,有利于细菌侵入,细菌繁殖,这也是引发急性阑尾炎的较常见原因。阑尾腔如长时间被阻塞就会引起阑尾本身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从而引发阑尾坏死穿孔。
3、神经反射
小儿受凉、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肠道内细菌侵入阑尾,引起阑尾发炎;胃肠道功能发生障碍时,常伴有阑尾血管和肌肉反射痉挛,使阑尾腔发生梗阻及血运障碍引起炎症。
发病机制
可分为3型:
1、化脓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浆肌层及黏膜均有病变,有脓性渗出物附着。早期即可发生腹膜感染及渗出,严重时可发生穿孔。
2、卡他性(单纯性)阑尾炎
病变仅限于黏膜,主要病变为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浸润,黏膜充血水肿。
3、坏疽性阑尾炎
感染后阑尾发生血管痉挛栓塞,血循环障碍,阑尾壁广泛坏死,呈暗紫色。渗出不多,但对周围组织浸润较快,易发生粘连。
卡他性阑尾炎经保守治疗可痊愈,但是若阑尾腔引流不畅,可继发感染而转化为化脓性阑尾炎。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均应早期手术治疗。
特点
小儿急性阑尾炎病变以渗出为主,在炎症早期即有腹膜渗出,并迅速增加,炎症很快波及阑尾浆膜和壁层腹膜。
小儿急性阑尾炎并发穿孔的机会高,原因是小儿年龄小,阑尾腔相对大,大网膜短,阑尾壁薄,易发生穿孔,且局限炎症病变的能力较差,可导致弥漫性腹膜炎。但婴幼儿阑尾炎病变以腹膜炎较显著,不严重或尚未坏疽、穿孔。
小儿盲肠位置较高,活动度大,相对游离,压痛部位变异大。
阑尾炎的分类
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平时说的阑尾炎只是一个泛指,临床常分为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特殊类型阑尾炎。因为这三大类情况临床特点不尽相同。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占急腹症的首位。病情变化多端,诊断有时很困难。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
(2)慢性阑尾炎
大多数慢性阑尾炎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多呈间歇性轻度疼痛、持续性隐痛或不适感,常局限在右下腹。
(3)特发型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
老年急性阑尾炎:症状隐匿,体征不典型,易延误治疗;穿孔和并发症发生率高;常伴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复杂严重。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重视阑尾炎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急性阑尾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早期症状:
1、小儿急性阑尾炎时一般会出现高热症状,体温多在37.5~38.5℃,可高达39~40℃,阑尾穿孔时婴儿体温可达39℃以上;甚至会出现寒战、高热、抽搐、惊厥等症状。
2、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早期症状会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开始于上腹或脐周围,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部;阑尾腔阻塞时,伴有阵发性腹痛加重。
3、腹胀和肠鸣音减弱,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腹膜有渗出,胃肠道功能受到抑制,产生明显肠鸣音减弱和腹胀。
4、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发病诱因。临床可见小儿常先有上呼吸道疾病,再有急性阑尾炎。
5、呕吐常为小儿急性阑尾炎首发症状,呕吐程度较重且持续时间长;大量呕吐可引致进食困难而产生脱水和酸中毒。
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
【诊断检查】
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须仔细耐心,取得患儿的信赖和配合,再经轻柔的检查,左、右下腹对比检查,仔细观察病儿对检查的反应,作出判断。婴幼儿阑尾炎就诊时常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穿刺检查对确定诊断帮助很大。
1.小儿急性阑尾炎超声:正常阑尾长5~7cm,直径4~7mm,腔很细,通常情况下普通超声不能显示,炎症时,阑尾肿胀、增粗,直径>6mm,壁增厚≥2mm,浆膜层毛糙、回声增强,粘膜毛糙、回声中断或阑尾腔内积液、积脓或粪石。
2.血液生化:白细胞增高,一般在15000左右,中性核增多。
3.肛门指诊:可发现直肠右壁敏感,如阑尾穿孔盆腔积脓时,小儿急性阑尾炎指诊可感到直肠周围组织水肿肥厚,压痛明显。在鉴别诊断中,要特别注意与急性胃肠炎、肠蛔虫症、肠套叠、痢疾、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原发性腹膜炎和美克耳憩室炎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