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按摩图解 眩晕症按摩调理注意
眩晕症按摩图解 眩晕症按摩调理注意
1.在进行头部按摩治疗时,应固定患者头部,不让头部晃动,防止头晕加重。治疗时要慎用扳法,以免操作不当引起患者昏厥。
2.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且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3.保持心情舒畅,乐观,防止七情内伤。
4.对痰浊中阻者,忌食肥甘厚味之物。素体阳盛者,忌食辛燥食物。
眩晕症怎么按摩调理
眩晕症可以按摩以下穴位进行缓解:率谷
率谷属足少阳胆经,按揉此穴有清热熄风,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呕吐等症。
腧穴定位: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稍用力按揉两侧率谷,每次3分钟。头窍阴
头窍阴是胆经要穴,有理气镇痛,开窍聪耳的功效,常按此穴有利于缓解头痛,眩晕等症。
腧穴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稍用力按揉两侧穴位,每次3分钟。
躺下头晕是怎么回事
头晕英文是dizziness, 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症、神经症等。此外,还见于贫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药物中毒、尿毒症、哮喘等。抑郁症早期也常有头晕。头晕可单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头晕伴有平衡觉障碍或空间觉定向障碍时,患者感到外周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称为头晕。躺下头晕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症,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
1.旋转性眩晕 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躺下头晕是怎么回事
一食疗方法
保证安静的环境和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用脑和精神紧张。
方法一:
夏枯草汤治头晕
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黄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钟,从火上拿下来,稍停再加入黄芩,煎5分钟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后即能感觉头轻眼亮,没有其他副作用。
方法二:
菊花治头晕
菊花功能降血压、明目解毒、治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能使小便清长。高血压的人可用菊花枕头,对妇女肝阳火盛引致头晕、晚间烦躁不能成眠者有帮助。可将野菊花加入油柑子叶、绿豆壳或通草丝,晒干待冷装入枕袋内再缝密即可。
躺下头晕是怎么回事
二足疗方法
头晕自疗保健法要按反射区——大脑、小脑、三叉神经、额窦、耳朵、内耳迷路、泌尿系统。
头晕保健自疗加强按摩部位:小脑、耳朵、内耳迷路。
1.小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指腹有两条横纹线的中间都是小脑反射区,刚好与颈项相邻。按摩时方向要从外往内方向扣按后再由内往外扣按。
2.大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整个趾腹都是。按摩方向是从上面往下按摩。
3.三叉神经(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外侧骨缘下方的肌肉。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4.额窦(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五个脚拇趾末端处,刚好在脚趾甲下方。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5.耳朵(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脚底的四、五趾与脚掌相交处下方的肌肉。按摩时要由上往下扣住后,往内侧按摩。
6.内耳迷路:位于双脚脚背的脚小趾下方,脚掌第一骨头边缘处,触摸时有颗粒微凸感觉。找到微凸的小颗粒,用手按住后定点揉按。
缓解眩晕症的小妙招
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都会引发眩晕。患有眩晕的患者特别需要注意休息,只有保证睡眠充足,眩晕才能尽量少发作,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应该保持卧床休息。另外,头颈的左右、前后摆动和旋转以及声、光污染的刺激,都能加重眩晕的病情,所以应该保持居室安静,保证居室光线暗淡。
对于一侧前庭功能严重损害性眩晕患者来说,适当的锻炼是非常有益的,进行针对前庭功能的锻炼,首先要确定导致患者眩晕的体位特征,如突然抬头、低头、弯腰等具体的动作。确定致病体位后,进行实际的锻炼,先易后难,每天2次,每次像治疗晕船晕车那样重复做激发眩晕的体位与动作,时间逐渐延长,每种动作要重复6次以上,坚持锻炼3个月之后,绝大多数的眩晕者都可以获得痊愈。
眩晕患者绝对不能忽视精神调养的作用,因为抑郁、愤怒等精神刺激是诱发眩晕的重要因素。因此,眩晕患者要注意保持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发病和减缓病情十分有利。
应该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的食物为主,多吃瘦肉、蛋类、蔬菜和水果,少吃肥肉、酒类、辣椒等油腻辛辣的食物。
眩晕症按摩穴位的方法
眩晕,通常称为头昏眼花,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轻者发作短暂,平卧闭目休息一会儿就可恢复正常;发病严重的患者就好像乘坐在车船上,感觉天旋地转,以致站立不稳。多数患者的病情时轻时重,兼见其他症状而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眩晕可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小脑病变及全身性疾病引起。一般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等疾病。
按摩治疗眩晕具有一定疗效。但患者必须配合医者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摩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方法。临床治疗表明,内耳性眩晕、迷路炎、晕动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全身疾病引起的眩晕,运用按摩配合中药等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按摩选穴】
神庭、百会、风府、攒竹、风池、印堂、太阳、桥弓、神门、肾俞、气海、足三里、太冲、涌泉等。
【按摩方法】
1. 用双手拇指桡侧缘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遍。
2. 用双手拇指螺纹面分推攒竹至两侧太阳穴30遍。
3. 用拇指螺纹面按揉百会、风府、肾俞、气海各30~50次。
4. 用大鱼际按揉太阳30次,即向前向后各转15次。
5. 拿捏神门、足三里、太冲各30~50次。
6. 用大拇指螺纹面向下直推桥弓,左右交替,各10遍。
如果有眩晕者的话,那么按摩这些穴位就可以让自己眩晕的症状尽快的改善,不过眩晕症的原因有很多,大家在改善眩晕者 时候需要及时的找到眩晕者的原因,这样才可以对症的治疗,如果患上了眩晕者,还要及时的根据类型来处理,严重的患者必须要服用药物治疗,而饮食方面和生活习惯一定要改善。
眩晕症患者的按摩保健方法
①头部——百会穴
百会穴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常按揉可以提升人体阳气,对阳亢阴虚体质的老人可清脑明目。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每次用中指按压5分钟即可。
②颈部——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人体颞动脉,关系着颈动脉供血,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处。每天按揉风池穴5~10分钟,可缓解局部头晕。
③膝盖——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每天早晚各按揉5分钟,可调节机体免疫力、补中益气。
④脚踝——绝骨穴
中医认为,绝骨穴与人体大脑有重要联系,常按揉此穴可有效缓解头晕。绝骨穴在小腿外侧,在外脚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处。每次按揉10分钟即可。
⑤脚底——涌泉穴
涌泉穴可起到提升肾气的功效,位于足前部第2、3脚趾缝与足跟间的前三分之一处,可常用手指按揉。
眩晕症怎么按摩调理 眩晕症四肢按摩方法
按揉曲池,神门,阳陵泉,揉涌泉,操作8-10分钟,拿上肢,屈侧力量重,伸侧宜轻,按揉下肢内侧3-5分钟。
曲池:屈肘呈90°,肘横纹外侧段和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神门:手掌小拇指侧远端横纹处,肌腱外侧。
阳陵泉:小腿外侧, 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涌泉:脚掌前1/3处,人字沟上。
眩晕症的康复保健方法
眩晕症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专家指出,一旦发生眩晕症,一定要对不同的类型进行辨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采取正确的康复保健措施。这样有利于缓解眩晕症状,防止眩晕症复发,并能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1、保持房间安静、温暖,防止受凉。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生活护理,当起床活动时,宜有人陪同,防止跌伤。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病床要加床栏,必要时使用束缚带。
2、注意观察神志、瞳孔、呼吸、心率、血压及呕吐变化。
3、重视饮食调养,宜高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4、加强心理护理,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5、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室内宜安静,空气要通畅,光线尽量暗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饮食宜少盐。
6、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以防事故。
远离眩晕症从生活调理开始
要进行饮食调理:眩晕症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类、辣椒等。营养丰厚的食物,可补充身体之虚,使气血旺盛,脑髓充实。对因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症,尤应以营养调理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会使眩晕加重。因此,患高血压病的人应当慎用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晕症的急性发作期,应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减轻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神经核的水肿,从而使眩晕症状缓解或减轻发作。
要进行精神调养:眩晕症病人的精神调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眩晕。因此,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
要注意休息起居: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为眩晕症的诱发因素之一。不论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都应注意休息。在眩晕症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如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站立时症状会加重,卧床时症状可减轻。卧床休息还能防止因晕倒而造成的身体伤害。眩晕症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甚为重要。在充足睡眠后,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老年人头晕怎么办 心血管病导致头晕
人体脑供血严重不足时,一旦改变体位就有可能导致眩晕症发生,心血管病引起头晕首先要注意血脂血压的控制,注意多卧床休息,以增加脑供血,缓解眩晕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