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龄产妇血糖高怎么调理 胰岛素控制

高龄产妇血糖高怎么调理 胰岛素控制

大部分“糖妈妈”可通过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还是有一些妈妈的血糖值高得厉害,而且饮食和运动均不能控制好血糖,那么只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接受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保证母婴健康。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有哪些影响

妊娠糖尿病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妊娠期疾病,很多孕妇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出现糖代谢紊乱,到医院产检就诊时,检查出糖尿病,这时往往是妊娠后期,对胎儿及孕妇的危害是很大的。而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主要是高龄产妇和肥胖者,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对胎儿遗传,导致糖尿病伴随胎儿一辈子,还有其他危害。那么,妊娠糖尿病对胎儿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1、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离开母体高血糖环境后,若不及时补充糖,容易发生低血糖,如未能及时识别,甚至可危及生命。

2、巨大儿

孕妇血糖过高可直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导致胎儿高血糖并刺激一到细胞增生肥大,分泌胰岛素过多,促进胎儿脂肪及蛋白质的合成,使胎儿全身脂肪聚集。

3、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严重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管病变致血管狭窄,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以致影响胎儿发育。

4、先天畸形

由于早孕期间血糖高,尿中出现酮体,可使胎儿致畸,常委多发急性,以心血管、中枢神经、骨骼及消化系统常见。

5、其他

新生儿窒息率高。高血糖及高胰岛素使胎儿代谢增加,胎儿耗氧量大易形成慢性缺氧,并可诱发胎儿骨髓外造血引起的血红细胞增多或高胆红素血症,血胆红素过高会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发展。

孕妇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家族遗传因素

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2、肥胖因素

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细胞肥大,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较低,这就加重了胰岛的工作负荷,久而久之胰岛会被累垮,血糖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女性在怀孕后进补过多、控制不住体重容易患上糖尿病,本身就肥胖的女性更是如此。

3、内分泌因素

怀孕之后,妈妈体能的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很大变化,激素的分泌水平会变得很高。胎盘生乳素、甲状腺激素、甾类激素等虽对胎儿有利,却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如果妈妈们内分泌失调,可能有患上糖尿病的危险。

4、不良生活方式

饮食不合理,过多摄取高糖分、高热量、高脂肪,出现营养过剩,而且体力活动和运动明显减少,导致原有潜在功能低下的胰岛B细胞负担过重,最终引发糖尿病。

5、高龄怀孕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同等情况下30岁以上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

6、不良产科病史

原因不明的异常分娩史,如流产、早产、死产、死胎、畸胎、巨大胎儿分娩史、妊娠期糖尿病史等,再次妊娠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黄鳝是不是有降血糖的功效

黄鳝有一定的降血糖功效。

黄鳝中的黄鳝素A和黄鳝素B,都可以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可以调整血糖的浓度,而且糖尿病人吃鳝鱼的话,对于降糖调理胰岛素功能有一定的好处,可以起到降糖的功效。

糖尿病女性的好孕指南

怀孕对女性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和负担,尤其是那些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为了保证孕期的母婴健康,糖尿病女性在孕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

严格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患者获得健康生活的前提,如果准备要孩子,这更是最基本的要求。怀孕对身体是一种负担,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产妇更是这样,只有打好血糖控制这一基础,身体才有能力承担。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糖尿病女性的好“孕”指南 糖尿病妇女怀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女病友在孕前除了血糖要控制好,还应重视并发症的治疗。 维持良好的血糖使并发症不再进一步发展是最重要的。在降糖治疗的同时辅以其他相应治疗,可以降低尿蛋白控制肾病发展,也能使初期的眼底病变得以恢复。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体重、饮食规律等都有关系。现在要求女性的体重指数小于23为好。还有血脂、血压等相关指标都要综合治疗达标,这也是怀孕前应该做好的准备。医生指出,身体超重和肥胖常导致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下,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等帮助降低血糖。

但如果决定怀孕.最好只用胰岛素治疗,可以进行强化治疗(每日4次以上注射胰岛素)。当然,怀孕之后不能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只能用胰岛素。 经常的监测血糖非常必要,怀孕后更需严格。妊娠期间是内分泌环境特殊的一段时期,需要随孕期的变化、血糖的变化来调整胰岛素剂量,尤其是妊娠的中后期,胰岛素的用量要逐渐加大。定期的血糖监测和精确的胰岛素治疗是血糖良好控制的保证。

怀孕会加重并发症吗?母亲是否会有危险? 医生严肃地指出,如果没有严格的血糖监测和控制,妊娠是会加重糖尿病病情的。人们知道,原来没有糖尿病的孕妇,在妊娠期间都会出现妊娠糖尿病,何况已经出现了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呢?上述这位病友已经处于眼、肾并发症的早期阶段。如果能够严格控制血糖并保持,一般并发症是不会加重的。当然怀孕期间,更要经常进行并发症的检查。

病友应该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下决心坚持使血糖控制达标。血糖控制不利会影响胎儿的健康。若出生的孩子是巨大儿,将来也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那是非常遗憾的。 产后还要继续监测、治疗糖尿病。虽然产后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下降,血糖会有所降低,但也不能放松,应坚持控制,避免并发症发展。

对部分高龄产妇,加之有糖尿病,怀孕期间产科所需的各项指标检查更要求严格,自己要更小心,需要较早地住院观察待产,因为糖尿病妊娠更容易发生各种产科的危急症。现在的女性要出去工作,生育年龄后延,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的妊娠妇女也增多。

这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由于现代女性工作生活压力大、劳累、生活不规律、怀孕年龄增高,使得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体重)现象在孕产妇中很普遍。坚持监测和控制各项指标是防止妊娠危害的办法。现在,糖尿病筛查已经成为妇产科例行产前检查项目。及早查出问题能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孕妇的安全。

妊娠糖尿病血糖高怎么办

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血糖高?专家表示: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高多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

首先要控制饮食,少吃多餐,控制水果,少吃高糖高脂,多吃蔬菜、杂量、豆类。并且一定要坚持适当运动,运动不但能降血糖,对胎儿和分娩都有好处。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孕妇血糖高的现象,千万不要吃药,最好打胰岛素。因为药物对母体和胎儿都会造成影响。孕妇及家人要注意,不要把孕妇血糖高不当回事,及时治疗,才能保证胎儿的安全。

孕妇要在医护人员和营养师的指示下进食,在平时要控制好血糖,还要经常到医院检查血糖值。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防感染。出现了恶心,呕吐或发烧时,不可任意停药,应立即求医诊治。找出高血糖发生之原因,避免下次再发生。做好保暖工作,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下。多摄取水份也是预防高血糖的好方法,遇到意外情况立即就医。

专家温馨提示: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影响孕妇血糖浓度的因素有很多,要及时找到进行治疗。

高龄产妇血糖高怎么降 运动控制血糖

经多项研究表明,安全有效的运动对控制血糖有效。因为运动能将人体摄入的多余糖分转化为能量,防止血糖积聚,有利于控制血糖。

当然,高龄孕妇运动提倡适量,强度不可过大,最好的方式就是散步。建议每天散步2—4次,每次15分钟。避免做跳跃、过伸、过屈、扭转、弯腰等运动,以免诱发流产或早产。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原则都有什么

(一)饮食控制:

妊娠期间理想的饮食控制标准:既能满足孕妇及胎儿能量的需要,又能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引起饥饿性酮症的产生。早孕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每日热卡需要量与孕前相同,中晚孕期每月增加300千卡,或者根据体重计算:30千卡/公斤/日;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55%,蛋白质25%,脂肪20-25%;应实行少量多餐,每日分5-6餐。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饮食控制3-5天后测定24小时血糖(血糖轮廓试验)即包括0点、三餐前半小时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和相应尿酮体。如果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及零点血糖>5.6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6.7 mol/l应及时加用胰岛素,严格饮食控制后出现酮体阳性,应重新调整饮食。

(二)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

1、维持孕期血糖在正常范围,即空腹及餐前血糖3.3-5.6 mol/l为(60-100mg/dl),夜间血糖为3.5-5.8 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4.0-6.7 mol/l。

2.由于孕期内分泌改变,显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胰岛素量较非孕期增加,并且随孕周变化,需要量不断增多,血糖调到正常后,仍应每周监测血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3.胰岛素主要来源于猪、牛及人,动物来源的胰岛素具有较强的免疫源性,长时间应用易产生抗体,而且效果差,人胰岛素避免了动物来源胰岛素的缺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应用单组份人胰岛素敏感性高,容易控制孕期血糖,极少有耐药现象发生。常用制剂有可溶性人胰岛素(短效胰导素)、鱼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及预混型胰岛素三种制剂,可根据血糖轮廓结果加用胰岛素。由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胰岛素应用剂量应个体化,一般血糖升高1mmol/l,需要加用3-4u胰岛素,夜间及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高需加用中效或预混胰岛素,餐后血糖加用餐前短效胰岛素。

控制血糖胰岛素用多少合适

1、 胰岛素治疗方案不合理

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是因人而异的。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制订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一般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来选择适当的胰岛素控制血糖方法。

合理的胰岛素控制血糖方法应尽可能模仿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人类24小时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和餐时胰岛素分泌两部分。基础胰岛素分泌率较低,可持续24小时,主要是维持正常的空腹血糖;餐时胰岛素分泌由进餐诱发,分泌率高,持续时间短,主要是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

由于大多数人每日进食3次,有3次餐时胰岛素分泌,所以一种比较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模式是3次餐时胰岛素+1次基础胰岛素,即每日3餐前各注射1次餐前胰岛素+每天注射1次基础胰岛素。

对于一些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试用胰岛素泵,能较好地解决一天24小时内的血糖波动。

2、 胰岛素使用剂量不对

胰岛素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均可导致血糖升高,后一种情况即我们常说的“苏木杰现象”,就是由于胰岛素用量过大,导致低血糖后反跳成高血糖。此时,胰岛素越加量,血糖反而越高。

3、 对胰岛素存在抗药性

这里面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所用胰岛素纯度较低或具有一定的抗原性,例如动物胰岛素导致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效果降糖。此时,可换用纯度高且无抗原性的人胰岛素。另一种情况是机体存在胰岛素抵抗,此时可加用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4、 高血糖的毒性作用

长期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分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即我们常说的高糖毒性作用。如属于这种情况,则可大胆增加胰岛素用量,一旦糖毒性作用解除后,患者自身胰岛功能可迅速改善,此时须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以防出现低血糖。

5、没配合饮食和运动

有些患者认为,用上胰岛素以后就可以随便吃喝了。事实上,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手段,都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否则,再好的药物也是枉然。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不但要控制饮食,而且要强调进食定量定时。定量是指每餐的量要相对固定;定时指每天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和进餐时间应相对固定。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若进食不及时,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若进食太早,则有可能发生高血糖,这对血糖控制都是不利的。

以上就是对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正确方法的介绍,专家提醒糖友们,胰岛素控制血糖一定要尊重医生的嘱托,合理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糖妈妈降糖不能只靠挨饿

怀孕后第一次检查

就应该测血糖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1年开始采用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这3个时间点中的任何一次血糖检测结果高于标准,即可确诊妊娠期糖尿病。杨慧霞教授说,根据这一新标准,2010至2012年间全国13家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7.5%。

为了更早地发现孕妇是否妊娠合并糖尿病,杨慧霞教授建议,怀孕后第一次检查就应该测血糖,将怀孕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及时筛查出来。

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很多生育二孩的女性属于高龄产妇,而高龄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有过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她们当中五到六成会再次患病,因此应从孕前就开始监测血糖,从孕早期就要注意自身营养和体重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饮食控制不等于“饿着”

当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很多孕妈妈的第一反应都会排斥用药,她们更愿意接受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饮食控制主要是以提供孕妈妈足够热量、合理营养而又不引起饥饿性酮症及餐后高血糖为原则,但绝不是一些孕妈妈所简单理解的“少吃”、“挨饿”等。运动治疗则是以不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发育迟缓,不引起宫缩,准妈妈心率正常为原则。

糖妈妈们排斥用药的心理可以理解,但现实是饮食控制的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而饮食控制不佳对孕妇和胎儿都会带来危害。如果饮食控制宽松,孕妇就容易发生高血糖,而高血糖可能导致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泌尿系统感染等,同时可能因孕早期高血糖导致胎儿畸形、流产,因妊娠中、后期高血糖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巨大儿,孩子将来发生肥胖、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如果过度控制饮食,“糖妈妈”可能出现低血糖、营养不良、饥饿性酮症等危险,胎儿则可能面临出生体重低以及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受影响等一系列危害。

孕期使用胰岛素很安全

“如果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一周血糖仍未达标,‘糖妈妈’就应及时启用胰岛素治疗。”

很多“糖妈妈”都怕注射胰岛素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担心自己胰岛素成瘾,针对“糖妈妈”们的这些顾虑,与口服降糖药物不同,胰岛素是大分子物质,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造成影响,是安全有效的。

此外,妊娠期使用胰岛素也不会对孕妇内源性胰岛素分泌造成远期影响,产后停用胰岛素以后,患者完全不会觉得难受,不存在胰岛素成瘾的问题。

相关推荐

菠菜的好处 植物胰岛素控制血糖

你一定不知道,菠菜叶中含有一种和胰岛素十分相似的物质,它对于控制血糖、维持血糖稳定特别的好。所以说,担心血糖不稳的朋友,一定要多吃菠菜!菠菜中的微量元素,还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孕妇餐后血糖高的解析

一般认为在控制饮食后,餐前血糖g5.6 mmol/L、零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g6.7 mmol/L,应及时加用胰岛素以调整血糖,使餐后2小时血糖在4.2至6.7 mmol/L,可明显减少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未经过控制的严重糖尿病可以直接导致生育率降低,流产率升高,并可以导致畸形儿发生率增高.妊娠中后期血糖升高还将导致巨大胎儿发生率增高。 胎儿及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增加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增多,易并发新生儿低血糖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也将升高.同时,妊娠糖尿病对婴儿具有远期影响,

糖尿病危害知多少呢

妊娠糖尿病(GD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为9.16%,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按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新标准,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可高达17.5%。 高龄妊娠被目前公认是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伴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落地,许多准备孕育二宝的妈妈已步入了高龄产妇行列。来自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全市共批准单独夫妻再生育申请6175例,其中女方平均年龄为32.9岁,而35-39岁人群占25.33%,最大年龄为48.2岁。 如何在

高龄产妇血糖高怎么办 注意监测血糖

高龄产妇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以免病情加重。孕早期每周检查一次,直至妊娠第10周,妊娠中期应每两周检查一次,妊娠32周以后应每周检查一次,除了注意孕妇的情况外,还应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胎盘功能等,必要时住院。

高龄产妇血糖高怎么降 注意事项

对于年龄超过35岁、超重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准妈妈们,建议做好孕前准备,如监测血糖控制体重。怀孕后,在医生指导下,要合理控制孕期体重的增长,不能盲目地进补,做好饮食合理搭配;孕24-28周要进行常规的葡萄糖筛查,一旦发现血糖增高,要及时就诊。

孕妇血糖高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1、巨大儿发生率高 孕妇血糖高,巨大胎儿发生率高达25%~42%。其原因为孕妇血糖高,胎儿长期处于母体高血糖所致的高胰岛素血症环境中。促进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解作用,导致躯干过度发育。 2、胎儿畸形发生率高 胎儿畸形也常见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儿出现严重畸形为正常妊娠的7-9倍。因为高血糖和酮体都可以影响胚胎的形态发育,孕早期糖尿病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与胎儿发生畸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3、胎儿生长受限 妊娠早期高血糖有抑制胚胎发育的作用,导致孕早期胚胎发育落后。而且孕妇血糖高易发生流产和早产。早产发生率为

孕妇血糖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孕妇血糖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孕妇患糖尿病更应该控制血糖,以免血糖不稳定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孕妇在妊娠期患上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血糖长时间过高所致,而一些孕妇也会因低血糖而出现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现象,为此,很多患者感到不解。那么,孕妇血糖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以下为大家介绍。 孕妇血糖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一、孕妇空腹血糖低的原因: 在妊娠早中期,随孕周增加,胎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是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孕妇血浆葡萄糖水平岁随妊娠进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约降低10%,原因如下: 1、胎

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

超过30岁的女性孕期患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机率更高。在合适的年龄段内怀孕,身体既能承受得住,胎儿的质量也高。 肥胖不是一天养成的,与长期的成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细胞肥大,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较低,这就加重了胰岛的工作负荷,久而久之胰岛会被累垮,血糖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女性在怀孕后吃的太好控制不住体重容易患上糖尿病,本身就肥胖的女性更是如此。 种族、地区和家族病史对产妇是否换糖尿病也有一定影响。据统计,每个大洲、每个人种和每个国家,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如果再将人口进行细分,这一数据

孕妇血糖高能打胰岛素

孕妇如果在早孕期血糖升高,通常提示是孕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基于早孕期血糖升高对发育中胎儿影响大,严重时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因此,一旦发现血糖高,就应该开始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如果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3-5天后血糖仍无法达标,或饮食控制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饮食摄入,血糖又超标,就必须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并一直持续到分娩。 孕妇注射胰岛素对宝宝有什么不良影响吗?良好的妊娠期血糖控制是减少母亲及胎儿并发症、改善围生儿结局的有效手段,胰岛素是大分子蛋白,不通过胎盘,是药物控制妊娠糖尿病糖代谢紊乱的

孕妇血糖值多少算正常

关于孕妇血糖正常值绝对不只是应该孕妇才懂得,孕妇在孕期的脾气容易急躁,并不一定会记得定期做检查,所以作为爱老婆的好老公就必须承担这一任务。下面就介绍一下孕妇血糖正常值的范围究竟是怎样的,该怎样调节。 首先孕妇空腹血糖正常值:对于一般人来讲空腹血糖正常值保持在3.9~6.1mmol/L范围即可,但因孕妇特殊性将血糖正常值控制较为严格,规定孕妇空腹正常血糖值不超过5.1mmol/L;妊娠期胰岛功能活跃,血中胰岛素含量高,孕妇空腹血糖值稍低。 孕妇餐后血糖正常值: 1、孕妇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餐后1小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