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后错误的急救方法
冻伤后错误的急救方法
急救措施
1.对局部冻伤的急救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并去医院治疗。
2.全身冻伤,体温降到20℃以下就很危险。此时一定不要睡觉,强打精神并振作活动的很重要的。
3.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就要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然后速去医院。
注意事项
1.对局部冻的急救目的是使冷结的体液恢复正常。因此,若能使患部周围变温暖,很快可以治愈。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由于按摩能引起感染,最好也不要作按摩。
2.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有预防冻的作用。
日常生活9个错误急救方法!
随着急救意识日渐增强,人们遇到紧急情况时再也不会“坐以待毙”。然而,一些错误的急救法不仅延误救援时机,甚至还会造成二次伤害。不得不说现在不少人的医学知识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电视中看来的,比如人工呼吸,吸 蛇毒等。但有些涉及急救方面的情节并不可取,只是导演为了剧情的发展而拍,并未经过专业的医学指导。如今的影视剧中总充斥着种种常识性错误,现在,就来看 看人们常犯的急救错误有那些吧!
错误案例一:流鼻血时仰头
小时候一流鼻血,家长就让我们仰着头,并用卫生纸堵住鼻孔。
正确方法:坐下来,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10分钟,以稍有痛感为宜。如果还出血,可稍微移动一下捏的位置,直到血止住。如血流不止,应立即就医。
错误案例二:烧烫伤涂牙膏
做饭时被油溅到,或是手碰着热锅,疼得人直跺脚。好多人赶紧涂些牙膏,还有的人涂大酱、酱油。
正确方法:立即用凉水冲洗患处,抑制高温对皮肤的损伤,降低感染危险;用纱布包裹患处,保持其清洁和干燥。如果伤处起了水泡,切勿随意刺破,严重时要马上就医。
错误案例三:喉咙卡刺硬吞食物
见到鲜美的鱼肉一着急,难免会被鱼刺卡到喉咙。人们想出了好多“妙招”应对,如喝醋、吞咽食物等。
正确方法:能看见的刺就直接用手或镊子取出。若看不见或当事人已不能说话,应及时就医。
若发现有人用手抓住自己的喉咙,却不能说话时,说明可能是有异物堵住了呼吸道,应立即采取哈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在被救人身后,以拳头的大拇指和食指侧对准被救者的上腹部,另一手握紧该拳头,使劲快速向上方挤压。急救时要控制力度,对较小的孩子要用力稍减。
错误案例四:止血时,用力捆扎
做饭时,一不小心切到手,鲜血直流。一般人都会用纱布或创可贴紧紧勒住伤口,有时把手指都勒紫了。
正确做法: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用清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应先止血;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敷料覆盖伤口,用手按 压5~10分钟(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伤口止血),若血液浸湿纱布,最好也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止住血后,用绷带、布条包扎伤口。还可以用手 指将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压在骨头上,阻断血流。此法适用于四肢,但由于影响血液供应,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错误案例五:老人摔倒急忙扶
看到老人摔倒,好心人都会下意识地把老人扶起来,问问有无大碍。
正确做法:怀疑有骨折时,可就地保暖、止痛,防止休克;如出血应马上止血、固定;若怀疑脊柱骨折或情况较严重时,应保持老人身体不动,就地等待120急救。 若能确认老人未骨折,还要观察其是否昏迷。意识清醒且没有不适的,稍事休息后可将其扶起;如果昏迷不醒,则必须请求120救援。在等待救援时,需将老人原 地缓缓放平至仰卧位,解开领口,并将其头部倾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反流。若老人出现突然、快速的意识丧失、大动脉脉搏消失,要马上进行心肺 复苏术。
错误案例六:随意搬运患者
事故现场,人们帮忙将受伤者搬到安全地带,虽然是好心,却可能帮了倒忙。
正确做法:情况不明时,切忌轻举妄动。搬运伤员有五大注意事项。1。先急救,后搬动;2。尽可能不摇动伤员身体;3。随时观察呼吸、体温、出血、面色变化等 情况,注意给患者保暖;4。人员、器材未准备完善时,切忌随意搬动;5。运送伤者最好乘坐救护车,途中必须保持平稳,不能颠簸。
错误案例七:溺水后立即行胸部按压
影视剧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有人溺水时,等周围人拉上来后,立刻开始进行胸部按压。
正确做法:将溺水者平放,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咽内、鼻内异物。溺水后舌头会后坠,堵住气道,因此要抬高其下巴。如溺水者停止呼吸,应尽快施行人工呼吸,捏 住其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其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以每分钟16~20次为宜,直至恢复呼吸。一旦溺水者心跳停止,应立刻进行 心肺复苏。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交叉放在右手背上,缓缓用力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以每分钟60~80次为宜,直到心 跳恢复为止。
错误案例八:野外被咬用嘴吸毒
《宫心计》中,刘三好被毒蛇咬伤,经过的皇帝发现了就立刻用嘴为其吸蛇毒。
正确方法:被咬后,立刻原地坐下或躺下,迅速用鞋带、裤带等绑扎伤口近心端,并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还可用冰块、冰水等冷敷伤口周围,以减缓毒素的扩散和吸收。呼救,由急救人员尽快将人用担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错误案例九:把“中风”昏迷者“摇醒”
不少人发现有人突然脑袋一下子耷拉在桌上,口眼歪斜流着口水、鼾声大作并昏迷时,都会不假思索地上去摇晃,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唤醒患者。有的人甚至拍打患者的脸,希望对方尽快清醒。
正确方法:此时,如果患者坐在桌子边,应把他坐的椅子往前一推,把患者挤在桌子和椅子之间。如果患者已经溜到地下了,不能乱搬动患者。应该给患者摆成一个稳 定的侧卧位。具体的操作方法:展臂、搭肩、圈腿、翻身。要点是让患者一侧肢体伸直,另一侧肢体弯曲成90度。整体翻身,保护脊柱呈轴线翻转。
烧伤烫伤的急救几大禁忌
错误一:烧烫伤后立刻冰敷
高温会伤害皮肤,低温也会造成伤害。烧烫伤后,受损的皮肤已经失去表皮的保护,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冻伤。要立刻以缓和、流动的冷水冲30分钟,或冲到不痛为止。
错误二:烧烫伤后立刻涂抹药膏
涂抹药膏会让热能包覆在皮肤上继续伤害皮肤。立刻冲水降温,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错误三:被家用非高压电电到不会造成伤害
被一般的家用非高压电电到可能不会出现烧灼伤,造成严重的伤害,但电流若流经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则很危险。比如,电流流经心脏易造成心律不整、心跳停止或死亡。还有,不管遭受何种电伤,只要患者有意识不清,即使只有几秒钟就恢复,皆应立刻送医院治疗。因为有些电伤的症状会延迟发生,一旦发生往往会让人措手不及。
错误四:水疱不能弄破
水疱如果直径小于两厘米,可无需弄破;若水疱直径大于两厘米,或其位置在关节等活动频繁处及易摩擦处,为避免不小心弄破水疱,造成更大的伤口,可用无菌针头、棉花棒将其刺破后,吸干组织液,再用碘酒消毒,盖上纱布。要注意不要移除水疱上的表皮,以作为保护层。
错误五:酱油、咖啡等会让疤痕颜色变深
疤痕的颜色深浅,与紫外线照射后造成的色素沉着有很大关系。伤口愈合后3~6个月内,应注意防晒。外出前,擦上防晒用品,或穿上长衣裤皆可避免或减少色素沉着的情形。
深色食物不会让疤痕颜色变深,不过,烟、酒及刺激性食物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伤口越慢愈合,日后留下疤痕的机会也越大。所以在伤口完全愈合以前,这些东西还是少碰为妙。
尽管许多人对于烧烫伤的急救五字诀 “冲、脱、泡、盖、送”并不陌生,可是一旦遇到烧烫伤事件时,大多都没依照正确的急救步骤处理。 日本家庭常备急救物品有哪些宝宝呛奶了怎么急救?遇核辐射躲为先勿盲目服碘药教你如何做人工呼吸你会使用速效救心丸了吗?抗核辐射必知的八种食物腰肌劳损的四种治疗方法 小编教你识别中风先兆小秘诀:喝醉酒怎么办? 通过眼睛也可预测中风?
宝宝噎到哪些是错误的急救措施
常见的错误急救措施
1.拍背法:
拍背法是许多小孩吃东西噎到的时候妈妈们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让孩子坐着还是将孩子倒立拎起来,再拍其背部,企图通过振荡把卡在气道里的异物拍出来。实际上这种做法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是没有效果的。
2.催吐法:
吃东西噎到以后,不少人会选择大量喝水。希望通过胃里出现大量的水引起呕吐而将卡住的异物排出。实际上,这个做法并不可取,大量喝水一个不小心把水吸入气管内,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催吐法也是不可取的。
还有的人由于心急,直接便伸手指进去想把异物抠出来。这个做法同样也是错误的。因为若是卡住的异物不止一个,便可能出现一种情况:一个异物掉进气道里面,而另一个异物则处在食道口,若贸然把手指伸进去可能反而把异物推进气道里,适得其反。
3.举手法:
网上曾流传一个事例。美国一老妇人吃果冻噎到,其孙子教她举起手来以后,果然把果冻吐出来。从此便有了吃东西噎到就举手这样的说法传开。实际上,把手举起来并不是急救医学中正规的做法,也未见有专业急救书有记载过。而网上的这个例子准确性难以考证。但若伤员只是举手而不做其他动作或无旁人帮忙,梗塞的异物是难以排出的。
家庭急救错误知识
错误1将碰落的牙齿存放在水中
碰落的牙齿被重新塞入牙槽越早,它就越有可能和牙床重新附着,并继续生长。如果牙齿30分钟内被放回牙槽,那么再次顺利生长的机率有70%。如时间延长至30到90分钟,机率则会下降到40%。当孩子撞掉了牙齿,在上医院之前,最重要的是保持牙齿的湿润,但是在就医途中不要将牙齿浸放在水中。水会将牙中的营养成分和钙质吸出,使得牙齿再植变得更加困难。如果有条件的话,在上医院看牙医之前最好将牙浸放在牛奶中,牛奶中的钙会保持牙齿的各种成分完整,不受到破坏。没有牛奶怎么办?就让孩子往杯子里吐唾液来保存牙齿。倘若是个大孩子,已经用不着担心他会把牙齿吞下肚,可以在看医生之前,让他将掉落的牙齿藏在下嘴唇和牙龈之间的凹处。
错误2喂食止泻药
孩子腹泻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好不要让他服用止泻药。因为如果腹泻是由细菌引起的,这是机体自身为排出细菌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方式;服用了止泻药,细菌仍然留在身体内,会导致疾病。这时需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脱水,应该给他补充足够的水分。
错误3孩子噎塞时拍他的后背
孩子噎塞时拍后背实际上反而会迫使异物更深地进入喉咙,使情况变得更糟糕。只要孩子仍在咳嗽、讲话,就表示他仍能呼吸,这时最好让他自己吐出噎塞物,有力的咳嗽比任何外界帮助都有效。
对于小孩子来说的话,可能在日常生活之中总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比如当孩子出现腹泻这样的一种状况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能够给孩子服用止泻药,因为腹泻本来是由细菌引起的,这是身体自身的一种排除细菌的反应。如果服用了止泻药的话,身体之中的细菌仍然还会存留在体内,这样的话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因此当孩子出现腹泻的时候大家应该注意的是补充孩子充足的水分,千万不要让孩子脱水。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如果孩子出现噎塞的状况的时候,那么大家千万不能够拍小孩子的后背,因为这样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脑出血避免三个错误急救方法
据专家介绍,有人把脑出血比喻为人脑内的一次“地震”。如未及时得到救治,可在数小时内死亡。然而,在日常的救护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病人家属为了弄醒病人,猛烈拍打其肩膀,摇动其头部;随意翻转、搬动、拖拉病人;在病人耳边高声呼叫其名字或失声痛哭等。以上做法只会使已破裂的大脑血管裂口增大,出血量增加,脑压升高,病情必然迅速恶化。
专家介绍说,许多人由于缺乏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发现周围有人犯病时,较常见的错误处理有以下几种:
⒈野蛮搬运,有的病人家属为“抓紧”时间,抱起病人或背起病人就往医院跑,殊不知,这样的运送方式往往会加重病情。
⒉错误应付,只顾及喊人帮忙或忙着把病人搬上床,并盲目给病人喂水或饮料。
⒊舍近求远,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早期处理一刻千金,必须分秒必争,应该选择最近的医院抢救,不要只顾到有名气的医院而延误抢救时间。
冻伤的急救方法大全
1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局部冻伤的急救时要一点点、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并去医院治疗。
2全身冻伤时,如果体温降到20℃以下就很危险!此时一定不要睡觉,强打精神活动很重要。
3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然后速去医院。
注意事项: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或用茄子秸、辣椒秸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有预防冻的作用。
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由于按摩会引起感染,最好也不要作按摩。
足部冻伤怎么急救
以下小编就介绍一种利用中药配方洗脚来治疗足部冻伤的方法。
需要的材料:
桂枝、干姜(干生姜)、附子、熬煮材料的砂锅、洗脚盆、毛巾
操作方法:
1、将干姜、桂枝、附子按1:1:0.5的比列放入砂锅中;
2、砂锅中倒入冷水;
3、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煮到水变色,药材完全发泡为止;
4、把药水倒入脚盆后直接用毛巾沾上药水擦拭双脚冻伤处,要反复擦拭5次以上。也可以用瓶装水冲洗冻伤处;
5、这样每天要洗2遍以上,所以熬煮的药水不用一次性都用了,一次用以部分够洗就可以。下次再洗的时候加热一下药水就可以了。这样既省时间又省了料。
药疗原理:
桂枝干姜都属于温性药材。有通经脉、助化气、消肿的功效。附子的药性原理也一样。但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孕妇不能用有附子的一切药材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