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斜视手术后复视
儿童斜视手术后复视
斜视手术后,有少数患者可出现复视,大多数患者的复视能在短时间内自行消失,最快的可在术后一至数周内消失。儿童的双眼视功能转变快,克服复视比成人快。
术前为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患者:手术矫正斜视后,眼位矫正,但视网膜对应关系还没有随之调整,所以从感觉上仍有复视。绝大数都能通过视网膜对应的正常化或形成单眼抑制,使复视消失。儿童可以在术后通过功能训练,帮助消除复视。
融合无力性复视:因为双眼融合范围小(即双眼单视的范围很小)。这种复视也可通过同视机训练得到改善。
手术过度矫正:如外斜手术后变为内斜,或内斜手术后变为外斜。术后轻度复视不需要处理,必要时用三棱镜矫正,在正前方有不能忍受的复视时可再次手术矫正。
斜视手术后遗症和风险
矫正手术目前是一种成熟并相对安全的手术。
斜视手术最常见的问题是矫正不到位。由于斜视是根据病人的斜视类型、斜视度和其他因素对运动眼球的肌肉的位置和长度进行调整,由于个体差异,可能手术会发生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但可以再次手术矫正。
斜视手术在眼球外进行,所以一般不会影响视力,即使手术失败,也不会导致视力下降。
一般常见的问题是手术后的复视,但孩子视觉系统可塑性很强,所以复视一般都会消失,如果斜视完全矫正,复视可能促进孩子双眼视的发育。对于成年人,手术后的复视绝大部分人都可消失,极个别人不消失也会逐渐适应,不至于影响生活和工作。
斜视手术在白眼仁表面的结膜上切开进行,不会在眼皮上留下瘢痕影响外观。
总之,比起斜视本身的危害来说,手术的风险和后遗症算不上什么!
成人斜视会遗传吗
斜视会遗传吗?斜视可能会遗传。斜视的原因很多,除了少数先天性的,绝大部分是后天的;或者有一定的先天因素,受后天的影响,到了一定年纪才表现出来。
斜视的先天性因素常见于神经中枢系统或肌肉的发育异常。约1/4儿童斜视是遗传因素所致。后天性因素对成人而言,多因全身病、中毒、病毒感染等情况所引发。成人斜视发病比较突然,常表现明显的复视症状。对儿童而言,多因近视、远视、视力不好等造成。
儿童斜视全新的手术方法
斜视对于儿童决不只是外观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视觉发育,拖延治疗,不仅可以导致弱视,最终将丧失双眼单视功能,给日后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儿童斜视一经发现就应尽早手术治疗。先天性内斜应在两岁前手术,一般斜视也应在5—6岁左右手术。但因患儿年龄小,手术须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而在全麻状态下手术医生只能根据经验及理论上的手术量完成手术,术中无法观察和调整眼位,据国外文献报告,儿童斜视再手术率高达60%,这使许多儿童蒙受再手术的痛苦,也给家长增加了心理负担。
为解决儿童斜视再手术率高的难题,我院在儿童斜视的手术操作中,采取了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自创改良眼外肌后徙调整缝线技术,使手术的一次成功率高达90%以上。
儿童斜视手术是怎样做的
您好 手术采取的是表麻,手术时间2小时
手术中疼痛稍微有点但完全不必担心,主要是动肌肉的时候很难受,就好象一个人用手压着你眼睛一样的感觉
几分钟后手术的眼睛打一针麻药,麻药中没有任何麻痹感觉,手术中一样可以看见东西
你好 手术都是非常安全的,局麻就可以做完的,斜视手术只涉及眼外肌,手术切口在球结膜上,因为手术既不切开眼球,也不切开皮肤,所以该手术既不影响视力,也不产生疤痕。 做完后外观就和正常人一样的。部队上也支持
宝宝对眼
对于无症状的隐斜视,因儿童的融合和辐辏能力较强可不作任何治疗,但有的隐斜患儿近距离视物后有眼胀、眼眶酸痛、头痛等视疲劳症状,可适当治疗。内隐斜要散瞳、验光,远视者配合适眼镜,外隐斜可作辐辏训练以加强双眼内转肌的力量克服外隐斜,若效果不佳,还可配戴三棱眼镜,对看近大于10°(20Δ)的外隐斜,可考虑手术治疗。
根据不同斜视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共同性斜视中先天性内斜视虽与眼的调节无关,但对双眼单视功能发育影响很大,最好的治疗是在2岁视功能发育初期做手术矫正。2~3岁以后发生的内斜多与远视眼引起的调节辐辏过度有关,这种斜视要充分散瞳后验光,有远视者配足量眼镜,坚持戴镜3~6月使斜视矫正或部分矫正后,再对于残存的内斜手术治疗。戴镜后内斜无改变的,只有手术治疗。斜视完全矫正的继续戴镜,若远视度数很高,也可通过手术矫正斜视而降低戴镜度数。
从调节和斜视间的密切关系看,远视眼容易导致内斜视,近视眼容易发生外斜视。另外,良好的视力是正常视网膜对应和两眼共同固视的基础,不同视也可引起斜视、弱视。可见斜视、弱视与屈光异常的关系很密切,故散瞳验光是儿童斜视检查的首要步骤。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是治疗儿童斜视的重要方法。有屈光不正的斜视儿童,特别是2~3岁发生且合并远视眼的内斜视儿童,更应戴镜治疗,因为此时用远视矫正眼镜治疗特别有效,可使眼的调节过度得以纠正,辐辏力恢复正常,许多儿童只需戴眼镜治疗一段时间,内斜视就能完全矫正。
临床上除了完全由远视眼调节过度、辐辏过强引起的调节性内斜,戴镜可以使斜视全部矫正外,其他各类斜视基本都需要手术矫正。斜视手术后获得一定程度的融合功能将有利于维持眼球正位,眼球正位可使部分病人恢复正常的或一定程度的立体视,特别是间歇性或新近发病患者可望获得良好的双眼单视功能。故不论何种斜视,用保守方法及训练疗法无效时,如手术可使眼肌恢复正常协调一致的功能,斜视不但在原位时变为正位,而且各方向运动时同步一致,能双眼单视,有立体视,手术无不良并发症者,都可手术。
斜视矫正手术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手术时机的选择:①3岁以前的儿童斜视,应尽早手术,以争取术后发展为正常的双眼视觉,2岁为宜;②斜视眼已形成弱视且无恢复可能者,可在发育成熟后手术,目的只是为了美容;③麻痹性斜应先行原因治疗,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者方可考虑手术。
(2)根据眼部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宜手术;
①双眼视力均好,且有正常融合力;术后可能恢复双眼视觉者,手术量应分配在两条肌肉或两眼的几条肌肉上,使眼肌运动协调一致,以便向周边注视时,同样获得双眼视觉;
②斜视眼已形成弱视,需做美容矫正手术时,应在弱视眼上手术,尽量避免动健眼;
③对15°以下的轻度斜视,可根据肌肉的强弱,在一条肌肉上施行手术;
④对20°以上的斜视一般首先对非注视眼同时做加强和减弱肌力手术,如仍不矫正再行另眼手术,一般在一眼行减弱和加强手术最有效;
⑤交替性斜视,若斜视度不大且在看远看近时有差别,可考虑在两眼较强的肌肉上行减弱手术,或在较弱的肌肉上行加强手术,而且手术的量要对等;
⑥垂直和水平斜视同时存在时,要分次手术,先做斜视度大,后做斜视度小的;
⑦儿童斜视矫正;内斜的手术即刻效果应保留5°左右的内斜;远期可为眼正位,否则远期为过矫,融合力差术后出现复视不宜手术。
(3)手术量的估计:一般患眼的肌内缩短和退后1毫米可矫正斜视5°。内直肌后退量不超过5毫米;截除量为8毫米;外直肌后退量为7~8毫米;截除量不超过10毫米,上直肌下直肌最大后退和截除量都不能大于5毫米。
斜视眼矫正后遗症
1、 手术会影响视力吗?
斜视矫正手术目前是一种成熟并相对安全的手术,不会影响视力。斜视手术在眼球外进行,只要患者配合,不乱动,不会影响到视力。只有少部分病人在短期内由于眼外肌水肿牵拉等视力略有波动,这是正常的术后反应,大约手术后一个月能完全恢复。
2、手术能一次成功吗?
大部分的病人一次手术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斜视是根据病人的斜视类型、斜视度和其他因素对运动眼球的肌肉的位置和长度进行调整,由于个体差异,也可能手术会发生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必要时可以再次手术矫正。或者有些属于复杂类型的斜视,手术必须分次进行。
3、手术以后还会斜吗?
有些视力差的病人远期也有可能继发外斜等。外斜视的远期回退率约有15%-20%左右,但短时间内一般不会复发。降低回退率的主要方法是术后近期轻度过矫,即做成轻度内斜视约5度,外观看不出太明显内斜视,术前根据检查的各项数据可以做出大概的预测。
4、手术后会有复视吗?
关于手术后的复视的问题其实很好理解,眼球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需要有个适应过程,产生复视也就不奇怪了。孩子视觉系统可塑性很强,所以复视一般都会消失,如果斜视完全矫正,复视可能促进孩子双眼视的发育。对于成年人,手术后的复视绝大部分人1-2周都可消失,极个别人不消失也会逐渐适应,不至于影响生活和工作。
5、手术会留疤吗?
斜视手术在眼白表面的结膜上切开进行,时间越长疤痕越不明显,有时用显微镜都会找不到。但一定不会在眼皮上留下影响外观的疤痕。
总之,病人和家属都应该对斜视手术有正确认识,即手术只能矫正眼位,不能根治病因。因为疾病的根源在于大脑内控制眼球集合和发散的中枢异常,并不在于眼睛本身。所以,对于术后可能出现的斜视过矫、欠矫、复发等情况应给予理解,不可盲目对斜视手术效果产生过高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