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饥饿性腹泻怎么办
宝宝饥饿性腹泻怎么办
食疗
6个月以上的宝宝腹泻应该按照平常宝宝习惯的食谱安排膳食,尤其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硬食物。不宜喝含糖太高的水、饮料和果汁,避免加重脱水。不满6个月的宝宝,如果是母乳喂养,应该继续使用母乳,如果宝宝有暂时性糖源性腹泻,可以改用豆奶喂养,但泻止或好转后即可恢复母乳。以下食疗方适宜调理轻型腹泻:
脱脂酸牛奶
100毫升去脂冷牛奶加36%酵酸液4毫升,或85%乳酸10滴。牛奶经乳酸杆菌发酵后变成酸奶。这种酸奶中的乳糖已分解成半乳糖,适用于腹泻患儿。
焦米汤
将米粉放在锅内用小火炒至焦黄,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后服用。焦米汤有一定的热能,米粉炒热后可以使部分淀粉转变成糊精,有利于消化吸收;炒焦后的淀粉还有吸附肠内毒素及气体的作用。
苹果泥
苹果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每天吃苹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苹果一个洗净切碎,加盐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煮汤,分2~3次服用。适宜6个月以上的宝宝。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用于小儿腹泻症。
腹泻引发发烧怎么办
如孩子拉肚子次数不多,精神好,可以在家观察一下。并暂禁饮食一顿,让胃肠休息一下。给予淡淡的茶水中少加一点盐和糖、频频喂服。饮食给予脱脂牛奶、粥及少量酱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需注意不要自行给予抗菌素,以免影响病原体的检出。也不要随便给予止泻药,以阻止病原体及毒素的排出。
如果孩子发烧已经超过38.5度而且还一直不退的话就最好就医治疗,不然孩子很容易会引起其他的疾病。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腹泻是因为胃肠道功能不好,跟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建议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促进营养吸收。
由于频繁的腹泻,患儿容易脱水。家长只顾忙乱喂药,忘了给孩子补充液体,殊不知补液是最重要的治疗,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可给宝宝喂口服补液盐水,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腹泻较重,脱水明显,就应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秋季腹泻的宝宝一般无需禁食,即便要禁食,也不宜超过6~8小时。因为禁食可能会导致宝宝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长时间禁食或长时间控制饮食)。而过多地补充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可能反而加剧腹泻,同时也不利于宝宝肠胃的修复。在宝宝腹泻时,可适当延长喂哺时间,减少喂哺剂量,宝宝不吃时,不要硬逼,非常喜欢吃的也不要没有限制。
其实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一种“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毒形似车轮而得其名。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腹泻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宝宝,尤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婴幼儿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腹泻物大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治疗不当可导致患儿死于脱水或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发育不良、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小儿腹泻注意什么
首先是注意护理,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其中要注意肚子和脚丫的保温,避免受凉。
第二要注意母乳相关性腹泻,如果宝宝存在湿疹等过敏性的表现,要注意母乳不耐受腹泻,但是停母乳不是最佳治疗方案,首先需要母亲调整膳食结构,注意进食低敏食物,以谷类为主,避免进食鱼虾海鲜,控制肉类,特别是牛羊肉等,经过注意饮食后约3-5天,宝宝的大便会有改变。宝宝大便仍然无明显改善,特别是较长时间体重不增长,可以考虑换用免乳糖奶粉。
第三要注意饥饿性腹泻,宝宝处在饮食转换期,特别是宝宝出现腹泻后家长怕加重腹泻,采取适当的饥饿,导致喂养不足的情况,饥饿状态下宝宝肠蠕动增快,可出现腹泻,如果宝宝总是出现张嘴觅食的动作,要注意适当添加辅食,首先添加小米粥和鸡蛋黄等。一般这种类型腹泻适当添加辅食后,宝宝大便会马上有所改善。
第四要注意宝宝的手卫生,小婴儿不可避免的出现“吃手”的情况,要注意经常给宝宝用温水擦洗,宝宝的玩具最好要经常清洗或用太阳暴晒。另外要注意大人的手不要轻易触摸宝宝的手,因为大人的手接触的环境广泛,容易接触到细菌,在接触宝宝的手后,间接导致宝宝感染,因此,家庭成员有腹泻患者,要积极治疗,触摸宝宝的手前,大人要先洗手。
小儿腹泻原因
①、婴幼儿进食过量,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或食用过多油腻带渣的食物,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食物成分不适宜或变化过快,如突然增加辅食或改乳类为谷类食物,或喂养淀粉、蔬菜、脂肪比例不当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腹泻。
②、婴幼儿进食不足,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可导致饥饿性腹泻;
③、食物或使用的餐具不洁净,使婴儿吃进带细菌的食物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
④、宝宝患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可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⑤、夏季气候炎热,或冬季室温过高,孩子出汗多,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下降,孩子消化能力降低。有的孩子睡觉时爱蹬被子,腹部受凉或者孩子吃冰棍、喝冷饮,寒冷刺激也会诱发肠蠕动增加,导致非感染性腹泻。
宝宝夏季腹泻保健指南
夏季腹泻Q&A
夏季是儿童腹泻的高发期。因为天气热、湿度大,加之吃生冷食物的机率较高,所以腹泻的宝宝特别多。腹泻了,怎么办?要马上吃抗生素吗?诸多问题的答疑解惑相信能帮助您深入了解夏季腹泻哦!
腹泻并不全是坏事
治病要治本,先找找腹泻的原因,别急于给宝宝吃止泻药。如果过早使用止泻药,会支持病菌在体内过度繁殖,不易排出,加重病情。
腹泻并不全是坏事,腹泻是人体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人体消化系统进入细菌或病毒时,机体通过腹泻的办法把它们排泄出去。
Q:夏季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A:夏季出现的腹泻与人们常说的秋季腹泻不太一样(秋季腹泻专指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夏季出现的腹泻,很多时候是因为宝宝吃了脏东西,细菌感染情况更多见。此外,病毒感染、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也会引起腹泻。
Q:宝贝腹泻时妈妈应该观察什么?
A:你需要观察宝宝是否有脱水现象:如宝宝哭时泪少,或无泪,合并尿少,说明脱水很严重,要立即给宝宝补液。
如果宝宝不吐,可以给他喂口服补液盐,或临时喂点淡糖盐水。呕吐很严重的话,需要立即送宝宝去医院输液。
同时,注意宝宝是否有发热现象,如温度超过38.5℃以上,要适当选择退热药。
Q:腹泻的时候要禁食吗?
A:有人说腹泻时需要禁食,这样肠道可以得到适当休息,这种说法不能算错,但是小宝宝不能耐受饥饿,否则可能加重脱水症状。
所以,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腹泻,请继续喂奶。如果牛奶喂养的宝宝腹泻,可以将奶冲稀释点或换成无乳糖奶粉(腹泻奶粉)过渡一下。大点的宝宝,则建议停止牛奶和肉蛋等食物,吃点稀饭或面条就可以了。总之,不需要饥饿疗法。
Q:宝贝腹泻了,该怎么用药?
A:胃黏膜保护药是首选:无论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腹泻,先用些胃黏膜保护药,如思密达,这种药物不但对消化道黏膜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还能吸附病原体。但因没有杀菌作用,所以不能代替抗生素。
口服补液盐:腹泻最怕的是脱水,只要及时给宝宝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许多时候是可以不需要输液的。
微生态制剂:腹泻急性期不建议口服。该类药多用于口服抗生素后导致的腹泻,或慢性腹泻,这类药的原理是补充人体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群过度繁殖,调整体内的微生态失衡。
止泻药不要用:这类药副作用较多,药典上规定2岁以下宝宝禁用。
抗生素:对于明确的细菌感染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婴儿腹泻的治疗 健康宝宝要做到这些
婴儿腹泻是很常见的事情,家长们需要做到耐心的照顾,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腹泻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来看看哦,这样再遇到同样情况就能够有效的解决哦。
1.观察孩子精神怎么样,如果是精神不错,吃也能吃睡也睡的好,那你可以再观察两天。
2。如果是这样拉肚子超过5天,你就拿宝宝的便便去医院检查化验,看是否有异常,无异常的话,就可以放心了,宝宝是消化不良,这时医生可能会问你家里有什么药之类的,这里注意了,现在的医生不负责任的多,有些会给你开抗生素之类的,坚决不要!
3. 宝宝如果有拉肚子的情况,父母们千万别着急,有益菌是可以分泌大量乳酸等物质可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以提高机体的防御机能,恢复肠道的微生态平衡。
4..宝宝拉肚子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消化不好,特别是转食期,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
由少到多,每次只能加一种,等宝宝适应之后再加另一种!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妈妈吃的东西也要注意。
5.白萝卜汤。将白萝卜切细丝,适量水上火烧至沸腾,将萝卜丝倒入,开后即可.将水沥出倒入奶瓶.待温度适中时即可喂饮.此方可助消化.非常好用.注意:煮水时开锅即可,注意不要煮过..那样就会失去效用.
6.因喂养不足而引起的饥饿性腹泻也占相当的比例。没吃饱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饥饿性腹泻是指新生儿、婴儿在喂养中由于食物的质和量不足,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子的蠕动加快而发生的腹泻。
发病时,每天大便六至八次,大便稀薄,呈黄或黄绿色,混有少量黏液和奶块。若此时食物的质和量得不到纠正,症状就会一天天加重,每日腹泻可达十多次,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吐奶、睡眠不宁、爱哭、汗多、容易伤风感冒等症状。
另外,患儿臀部皮肤常因酸性大便腐蚀而出现表皮剥脱、发红等。
饥饿性腹泻与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症状虽然很相似,但两者的病因和治法则不尽相同,所以必须特别引起注意。
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患儿排便前表现不安、啼哭、似有腹痛,并能听到肠鸣音,便后安静。
饥饿性腹泻的病儿排便前后都不哭闹,食欲也好,喂食后往往不到一两个小时就又哭闹寻食。
食欲不好可中药调理脾胃新生儿、婴儿饥饿性腹泻的治疗应注意下列几方面问题:凡有母乳不足者,每次喂奶后可适当加喂一些牛奶,或在两次喂奶中间加喂米汤,米汤内可加多维葡萄糖,并注意及时按月龄适当增加各种辅食。
对于食欲不好、吐奶、腹泻次数每天超过10次以上的重症患儿,可用中药调理脾胃,宜用四君子汤加味。
7.石榴皮煮水。
8.按摩。如果病情不是很重而小儿吃药又非常困难,家长可以给孩子按摩,通过调整、改善、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使腹泻停止。
夏季宝宝腹泻慎用饥饿疗法
感染性腹泻中细菌沾染占了“大头”,因为夏日气候酷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一些凉拌菜或是隔夜菜就会增添细菌入侵法宝肠道的可能性。一样平常感染性腹泻法宝的便便会涌现粘胨、带血等情形,多为稀稀黏黏状。非感染性腹泻多为消化不良及着凉引发的,要是家中的法宝是“贪凉型”,家长可就要进步小心了。冰饮料、冰水果及生冷菜肴都是“小地雷”,一旦孩子消化系统较弱时,就会“引爆”腹泻引发肠胃消化题目。
肠胃出状态不可“剖腹藏珠”
过去碰到孩子腹泻所采用的“饥饿疗法”如今已经不主意了。很多家长以为“少吃少拉,不吃不拉”,就自作聪明地对孩子履行“禁食”的策略其实不科学。特别是对于非感染性腹泻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肠道体系并无被细菌影响,消化功能仍是很好的,要是家长履行“禁食”,可能会致使孩子在饥饿状况下增添肠蠕动,反而易使腹泻加剧。在腹泻时代可以给孩子选择稀饭、烂面条等相对于平淡易消化的食品,需防止高蛋白高脂及油腻食品。对小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或稀释配方豢养二—三天,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贪凉法宝室内加件“小肚兜”
夏日宝宝不能捂得太多,但一定要注重腹部保暖。家长可以选择小毯子或是给孩子穿上一件小肚兜加盖在腹部,“局部保暖”对预防孩子夏日腹泻至关重要。除了外部的预防措施外,对内的预防也很重要,俗语说“病从口入”,避免孩子肠胃题目可要管好孩子的嘴。起首,对于孩子夏日钟爱的冷饮家长也要把好关。冷饮自身对孩子的养分没有好处,只能起到降温和解馋的作用,建议一天不要超越两支,不然对胃肠道刺激很大,还可能增添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其次,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防暑降温的食物时,可以斟酌西瓜、绿豆汤等。但要是是从冰箱中直接掏出的,建议在给孩子食用以前最佳常温下放10—15分钟“解冻”。
儿童腹泻不建议用“止泻药”
如今电视上有很多止泻药的广告,但家长万万不能轻信盲从。于主任建议在一般情况下最佳不要给孩子方便利用止泻药,孩子涌现腹泻后可以分差别情形采用综合医治:要是孩子便便只是稀糊状,其实不伴随发烧等病情,没有其他症状,首要采用护理医治调节肠胃功能;要是孩子是感染性腹泻,便便有粘胨乃至伴随出血则要做抗沾染医治;要是便便对比稀可以选择一些肠粘膜维护剂如蒙脱石散。以是给宝宝解决腹泻题目时滥用止泻药,反而还会造成必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婴儿,止泻药会按捺肠道内毒素的排挤,加剧病情。
婴儿饥饿性腹泻吃什么
推荐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大米、小麦、土豆、面包),瘦肉、酸奶,蔬菜和水果。以上这些食物为什么推荐呢?因为其可以促进肠道粘膜细胞吸收电解质,还能减少大便中水分的丢失。太肥或太油的食物难以消化,建议避免使用。
没有必要限制孩子一定要使用液体食物或者BRAT饮食(香蕉、米汤、苹果酱、吐司,BRAT就是这四种食物的英文第一个字母:之前我们推荐孩子病毒性腹泻时,尤其是轮状病毒感染,其进展非常快,并伴有呕吐等情况,所以推荐BRAT饮食,怕加重胃肠的负担,但这种说法逐渐被上面推荐的饮食所代替),因为这样孩子摄入营养不足(能量和蛋白)。在数天内只给孩子干净液体,会导致腹泻延长(饥饿性腹泻)。
苹果汁,梨汁和樱桃汁因含糖量高应该避免。运动饮料因为糖多,并且电解质配比不合适,也不推荐使用。唯一推荐的液体是口服补液盐,例如Pedialyte。
婴儿饥饿性腹泻如何辨别
吃母乳的孩子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均匀如软膏样,但无臭味,便次较多,一般每天2~4次,有的多达7~8次,这叫做 生理性腹泻。父母不必担心,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到小孩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用牛奶喂养的孩子大便较少,每天便次在1~2次,稍有臭味。
刚刚生下来的小孩,即使没有吃进一点东西,一般在生后10~12小时之后会拉黑绿色胎便。在喂奶3~4天后,大便呈黄绿色,这叫做过渡期的大便,之后是逐渐呈黄色粪便。如果婴儿生后24小时内没有胎便排泄,或4~5天左右仍无正常大便排出,应及时请医生检查。
有的婴幼儿大便次数多而量较少,又多呈绿色粘液状。其中 奶瓣较少,说明孩子食量过大,应逐渐减少奶量。也有的减少奶量后仍腹泻,这可能就是饥饿性腹泻,应适当增加奶量。
用牛奶喂养的小孩如果出现大便过硬、臭味大时,表明牛奶喂量过多,糖分少,应在奶中加些糖;如糖分过量,则婴儿大便带泡沫,便较稀呈黄色,酸味重,则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
如果婴幼儿出生起一直排灰白色便,从没有黄色便,而小便呈黄色时,很可能为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婴幼儿肠道感染时,大便次数多,稀便或水样便,便臭带粘液,多出现呕吐、厌食、发热甚至脱水,均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婴幼儿大便的次数和质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状况,家长若能重视对婴幼儿大便的质地、色样和次数的观察,正确地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大便,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消化道的异常,为诊断疾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10个月宝宝拉绿屎是为什么
宝宝没有吃饱,是饥饿性腹泻,大便呈绿色,粪便量少,黏液多,就要适当增加奶量,不过10个月的宝宝饥饿性腹泻的可能性极小;还有就是宝宝的消化吸收的问题,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大便也会呈绿色,可以给宝宝吃点促消化的食物,严重的话可以吃点妈咪爱调理一下。
婴儿在着凉、消化不良的情况下都有可能会出现溢奶、拉绿色大便的现象,你如果无法判断是哪种情况所致,就需要去看医生,检查大便的情况,如果有感染,需要积极的治疗。如果化验情况正常,可能孩子消化不良或腹部受凉所致。
在孩子没吃饱的时候,孩子因为饿而导致肠胃蠕动过快,便便就绿、稀。
另外,为了宝宝的健康,须摄取足量的铁质,吃含有铁质奶粉的宝宝,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铁质,则大便呈黄绿色,大便中的白色颗粒较大,且较容易有臭味。
还有的宝宝初加菜泥时,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绿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健康婴儿更换食物时常有的事。
小孩子大便出现绿色就是以上的几个原因引起的,所以当孩子出现了,大便绿色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找准孩子大便绿色的原因,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的情况出现,就要积极的进行应对,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医院去治疗好,一定不能不注意。
婴儿饥饿性腹泻症状
饥饿性腹泻是一种由于进入食物太少而引起的腹泻。进入食物太少,患儿总是处于饥饿状态促使肠蠕动增快,患儿进食量越受限制胃肠内食物越少,饥饿性肠蠕动越明显。伴随蠕动,肠壁上的腺体分泌增多,于是出现腹泻,多见于体质差或有慢性病的患婴,唯恐消化不良,过多的忌口,过分地限制饮食量或只让饮汤水之类,由此产生肠蠕动增剧,排出稀清黏液便。家长误认为炎性大便,进一步加以限制食量,造成恶性循环,加剧了病情。其临床特点是:排便次数频繁但量少,多呈黄绿色松散便或棕色黏液便,内含奶块,主要成分为肠道分泌物。
宝宝得了饥饿性腹泻该怎么办
宝宝饥饿性腹泻怎么办?
饥饿性腹泻是指宝宝摄入的食物热量不够,使肠蠕动异常而引起的腹泻。刚刚起病时,宝宝每天大便四至六次,大便稀薄,呈黄或黄绿色,混有少量黏液和奶块。若此时没有纠正食物的质量,症状就会一天比一天严重,每天腹泻可达十多次,严重的还会出现食欲减退、睡眠不好、爱哭闹等。
其主要临床特点是虽然次数多,但每次量都很少,化验大便结果无异常,没有炎症。这说明饥饿性腹泻是非感染性的,不需要用药,只要逐渐加强营养,改善喂养方法,及时增加辅食即能好转,不可滥用抗生素。
宝宝的腹泻是由饥饿引起的,妈妈可以从少量开始增加宝宝的食量。稍微增加食量后,大便次数没有增多,妈妈就可以继续加量。即使宝宝大便一天增加1-2次,也可坚持下去。妈妈可以观察3天,如果大便次数没有再增加,也可以再给宝宝喂多点奶量。就是这样边观察,边增加宝宝的食量,到给宝宝的食量适合宝宝为止。
婴儿饥饿性腹泻的治疗应注意几个问题: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不够吃,每次喂奶后可适当加喂一些配方奶,或在两次喂奶中间添加米糊。对于人工喂养的孩子,奶粉不能冲得太稀,也不能冲得太浓,一般奶粉与水的比例按容量应该是1:4。
扩展阅读:宝宝腹泻的并发症
1、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泻的病因,但也常因腹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见的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静脉炎和败血症。病毒性肠炎偶有并发心肌炎。
2、鹅口疮:病程迁延或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易并发鹅口疮,尤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更多,如不及时停药,真菌可侵及肠道,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3、中毒性肝炎:腹泻病程中可出现黄疸,多见于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可能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并发大肠杆菌败血症,导致中毒性肝炎。腹泻后病情很快加重,出现黄疸后很快死亡。但如及早发现及时注射多粘菌素、氨苄或羧苄青霉素,多数可治愈。
4、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腹泻迁延日久,或反复多次禁食、长期热量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维A缺乏。久泻致肝功受损,维生素K吸收减少和凝血酶原减低,而致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