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
增加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
增加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
1、代谢因素: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而且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伤口的愈合也是重要的;血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是密切相关的;血脂代谢紊乱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译】: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的重要因素,促进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从而增加了糖尿病足(DF)发生的危险。
2、长期吸烟:长期吸烟易使对血管造成损伤的“坏胆固醇”升高,如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而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吸烟会加重这种异常,使血管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液循环不好使得糖尿病足病情“雪上加霜”。
3、长期高血糖状态: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过多的血糖会导致血管变硬、变脆、增厚,血管变形的能力下降,血液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血液粘稠度增加还导致血管炎症,以上诸多原因,会导致血管形成血栓,造成血管产生闭塞,血液供给严重缺失,器官营养不良、代谢不畅,形成足部坏死。
4、神经病变:神经病变可引起足部小肌肉萎缩,由于长期无对抗性牵拉,形成爪状足趾。这种畸形使跖骨头成为足底负重的支撑点,由于摩擦,极易发生感染及穿透性溃疡,重者扩散至附近的骨骼引起骨炎。由于深感觉消失和关节运动反射障碍,使病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有些关节负荷过度,易出现骨折、关节脱位和半脱位,特别是跖趾关节。
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管病变可导致皮肤营养血流储备被破坏,也可引起神经营养障碍,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导致溃疡形成。
6、血管损伤和闭塞:导致损伤组织神经损伤,引起肢体血管的植物神经病变使血管运动减弱,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微小创伤即可引起感染,而又因局部感觉障碍,微小的病变不能及时治疗,导致伤口迅速扩展。同时由于肢体感觉障碍,还易导致烫伤。
老年人严防糖尿病并发脑栓塞
第一,严格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如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欧洲糖尿病诊断标准协作组指出:餐后血糖与脑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糖耐量降低可使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血黏度升高,老化红细胞增多,脆性增加。
对策: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有效降糖,使血糖控制达标,以减小长期高血糖的危害。同时,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餐后血糖持续增高,除积极调整膳食外,还要加用能够降低餐后血糖的降糖药,如在吃第一口饭时服用阿卡波糖,以配合治疗。
第二,积极防控危险因素
“五高一低”,即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和低脂联素血症,这些都是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高血压和高血脂。
高血压,特别是收缩压升高可增加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性。其原因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它可增加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缩,造成血管变硬、管腔变窄、外周阻力增大,而使血压升高,导致脑梗塞发病率增高。而高血脂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引起血黏度增大,血小板聚集性增高,从而使脑血管狭窄程度加重,脑梗塞发病率随之增高。
合理饮食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据《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7月10日报道,在我国,北方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比南方地区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足病,且发病年龄轻,糖尿病病程长,足病病情重。适当改变北方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从而防止糖尿病人外周及大血管的病变,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此研究报告刊登于《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第26期,题为“中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糖尿病足病危险因素分析”,第一作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六医院王玉珍医师。
糖尿病人长期代谢异常会导致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由此引发足部出现溃疡、间歇性跛行等,我们称为糖尿病足,严重者需要截肢,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这一并发症的特点是:发生率较高(糖尿病程达10年以上的,40%会有患糖尿病足的风险);所需医疗费用高并可致残、致死。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人的费用约1000亿美金,而其中50%用于糖尿病足,美国因糖尿病足病截肢的患者,其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超过了同期美国心肌梗死(6.9天)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9.9天)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我国的调查资料也显示,我国糖尿病足病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6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5万元人民币,与同期糖尿病人因其他原因入院的费用相比,高出26%。全世界每30秒就有一只脚因糖尿病而被截去。可见糖尿病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及社会都造成巨大的负担,是糖尿病患者应重点防治的并发症,因此,200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为“糖尿病与足部护理”。
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足病学组组织了北京、武汉、哈尔滨、天津、广州、长春、南京、石家庄、长沙、汕头等7个省2个直辖市14所三级甲医院糖尿病专科合作,首次进行了关于中国糖尿病足患病特点地区差异的多中心调查。
研究者对2004年门诊和住院的糖尿病足及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调查,共有634例患者入选,按照长期居住地,以长江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地区,其中,北方地区349例、南方地区285例。结果显示,北方地区患者年龄轻,足病发病年龄早、病情重,局部溃疡更为严重;经济水平低(人均月收入低于 1000元者达50%以上);北方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糖类脂类代谢指标控制比南方地区差;并发冠心病及视网膜病变的比率高于南方;北方地区糖尿病足病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南方地区;从足溃疡的治疗结果看,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治愈率分别为19.1%和10.3%,截肢率分别为2.6%和 9.7%,说明北方糖尿病足患者的愈后明显差于南方。
以上结果可能与北方人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如北方气候较冷,饮食高糖、高脂较多,膳食纤维相对较少,喜烟酒等有关;同时,也与经济收入低,从而生活条件差、就医不足,难以即保证营养、又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饮食有关。这些最终势必导致北方地区患者长期血糖、血脂等控制差,从而导致糖尿病足病情重、愈后差,由此投入费用也就相应增高。
国外已有研究发现,糖尿病足病的发生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我国疆域辽阔,但国内尚无关于糖尿病足病地区差异的大规模、多中心调查,此次研究填补了这项空白。这项研究成果提示,在糖尿病足的防治中,北方地区的糖尿病患者经济水平低,长期血糖、血脂等控制差,需要特别关注,这样才能有效地在全国范围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概 述现阶段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及膳食营养不合理等。
步骤/方法:1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高盐饮食、蔬菜水果摄入量少、肥胖、体力活动过少、过量饮酒、精神高度紧张等。
2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摄取。身体活动不足、超重与肥胖以及吸烟等。
3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营养与膳食不合理、肥胖、体力活动过少。此外,长期快节奏而紧张的工作与生活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足的具体发病病因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而且会伴随多种的并发症所存在,继而让患者痛苦不堪。糖尿病足就是其中的一种并发症,一旦发现的比较晚,严重的有可能会导致截肢的后果发生。那糖尿病足的具体大病病因有哪些呢?下面不妨来一起看看吧。
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因素一、患者年龄越大、病史越长、血糖越高、治疗中血糖控制不良,合并有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者,越容易发生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联合作用所致。
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因素二、与糖尿病患者体质有关,包括所气虚、体质寒凝,以致阳气不达四脉。
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因素三、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肥胖、血糖控制不良、脚外伤、不适的脚部护理、没有掌握糖尿病有关知识及不依从性等。内部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病程长,合并肾、眼睛视神经受损、血管病变、外周神经病变、老年人以及足部变形等。
保持足部清洁:糖尿病足坏死患者会出现肢端痛、温觉障碍,每晚睡前宜用温水泡脚(非患侧),水温不宜高,每次10-15分钟,洗完后要将趾间隙处轻柔擦干。局部处理:对于足部坏死组织应分期分次清除,以保持创口和切口引流通畅。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糖尿病足坏死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强热量10%-20%,同时要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使食谱多样化。要定时定量进餐,注射胰岛素者更应如此。
糖尿病患者双脚麻凉要高度警惕
一旦糖尿病足病发生,必须尽早给予专业化的治疗,强调早期、强调专业化,延误一天,病情均会迅速进展。
糖尿病患者双脚麻凉 要高度警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东北地区的糖尿病足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目前临床诊疗不规范,导致糖尿病足病患者致残率高、截肢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费用高,已经成为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脚发凉、麻木、怕冷应警惕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患者在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足部破溃、溃疡及坏疽。糖尿病足病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临床症状:如双脚发凉、怕冷、麻木、对冷热刺激不敏感、脚不怕疼、走路小腿酸疼或行走乏力等。这些临床症状通常提示糖尿病患者已经合并了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在这个阶段,如果不小心脚碰破了、鞋子小挤脚了、睡热炕头脚烫着了、剪脚指甲出血了、鞋子里有沙子硌着了,那么糖尿病足病就发生了。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高度警惕,一旦出现上述现象,一定要到专科医生处就诊。
有效防治有三个基本原则
糖尿病足病的有效防治有三个基本原则:预防为主,专业化治疗和多学科合作。
预防为主:就是要及时发现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并加以纠正,使高危足不发生足溃疡。第一,注意血糖要达标,不能忽视血糖的控制;第二,尽量避免吸烟,少饮酒;第三,每年进行正规的并发症检查,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早期都是可治愈的;第四,一旦发现双脚麻凉及双腿乏力,及时诊治;第五,每日自我检查双脚,及早发现异常。
治疗强调早期和专业化
一旦糖尿病足病发生,必须尽早给予专业化的治疗,强调早期、强调专业化,延误一天,病情均会迅速进展。对于已发生足溃疡的糖尿病患者,及时的发现并进行专业化治疗能够使足部溃疡愈合。
对于已经发生严重足溃疡坏疽的病例,医生需要认真地全面评估病情,进行分类、分期,结合全身情况和足溃疡程度,多学科合作、中西医结合、综合处理,力求救命保肢,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需要糖尿病科、血管外科、骨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合作,才能完成促进溃疡愈合或避免截肢。
治疗糖尿病足效果好的方法有哪几种
一般治疗:糖尿病足患者除严格控制血糖,提高全身健康水平外,要消除一些已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降低血脂,忌烟等。
感染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尤其是有骨髓炎和深部脓肿者,要在监测血糖的基础上,强化胰岛素治疗,以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的水平。要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的抗菌素。表浅组织的感染可给予局部清创和广谱抗菌素,如头孢霉素加克林达霉素(克林达霉素可以很好的进入组织,包括很难进入的糖尿病足)。不应单独使用头孢酶素或喹诺酮类药物,因为这些药物的抗菌谱不包括厌氧菌和一些G+细菌。口服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持续数周。深部感染可用上述的抗菌素,但是在开始时应从静脉给药,同时还需要外科引流,包括切除感染的骨组织和截肢。
去除水肿:只要糖尿病足患者有水肿,所有的溃疡均不易愈合,这与溃疡的原因无关。可采用利尿剂或ACE-I治疗。
外科治疗:糖尿病足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当糖尿病足感染或坏疽影响到足后的大部和中部,外科医生必须选择让患者进行大截肢还是尽可能的保守治疗。动脉重建术是治疗大血管阻塞所致肢端缺血或坏疽的重要方法,可使一些糖尿病足患者免于截肢。方法是血管搭桥术,血管通畅率约60%,常用的方法是血管旁路转流术,即在正常供血动脉段与病变血管远侧非狭窄动脉之间架设一段自体或人造血管桥,以改善肢体的远端供血。血管内膜切除术,适用于大血管和局限性动脉阻塞和狭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对髂动脉闭塞较好。血管内激光治疗。带蒂大网膜移植术常用于胫前、胫后和腓动脉闭塞症。
儿童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儿童糖尿病的原因按1型和2型不同的因素导致。糖尿病是血桨葡萄糖增高超过正常水平的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的遗传异质性疾病。儿童糖尿病主要是1型糖尿病,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在1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2型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与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不同民族、女性青春期、小于胎龄儿、母亲患妊娠糖尿病所生的儿童等因素有关。肥胖是儿童发生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