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用药都有什么误区
乙肝用药都有什么误区
养生保健忌滥用补药
病友不宜盲目补药。中医认为急性肝炎是湿热为主,佐以利湿。而慢性肝炎为余邪未清,治疗上先去其邪,后扶其正。各型用药不一样,若不分青红皂白地应用补药,反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适得其反。
养生保健忌崇拜静脉用药
多年来人们形成一种错觉,认为静脉补液,病情好得快。这对一些急症、重症病例因为不能进食,是完全需要的,但对轻症病例或康复期病人,却不合适。因为凡是给药都要加入葡萄糖液中输入,糖的代谢主要是在肝脏内进行,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发生病变,常会引起糖代谢异常,过多的静脉给糖会加重肝脏、胰脏的负担,甚至引起糖尿病。故我们主张进入恢复期后,通过口服及调节饮食增加营养,同样会达到治疗目的。
养生保健忌喜多用药
许多病友久治不愈,错误的认为多吃药会对病的康复有好处,故一次服药多达十几种,这是很有害的。目前治疗肝炎药物五花八门,均不是特效药,如果许多药物同时进食,可引起药物性胃炎。吸收进入肝脏,则会增加肝脏负担,对疾病恢复不利。故用药要根据病情具体分析,适当选择1-2种已足够有余。
养生保健忌追求贵药
不少病友误认为价格贵的药物就是好药,看病时许多病友自己乱点药,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药品也是商品的一种,在我们国家药品定价不是以疗效而论,而是与药材来源、制造工艺流程有关。如过去治疗肝昏迷有时用安宫牛黄丸,疗效很差,但药价很贵;近年来改用廉价的六合氨基酸却收到很好作用。
养生保健忌长期服药
肝炎病友出院后绝不应长期服多种药物。对急性肝炎恢复期,适当服一些维生素类,一般经过2-3个月就可以康复。对慢性肝炎要根据病情及肝功能状况,适当调整药物。如服联苯双酯使转氨酶正常,千万不能骤停,要逐渐减量,维持肝功能正常半年后停药,否则转氨酶会再度升高。慢性肝炎一般服1-2种药为宜,切忌长期服药,否则会加重肝脏负担。
治疗乙肝五大误区
误区一:只保肝,不抗病毒。目前许多患者只通过吃中草药等方法来达到保肝,只关注转氨酶化验是否正常,而不顾体内病毒一直存在,致使肝脏功能恶化,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机会大大增加。转氨酶不是评价病情最可靠的指标。如果病情处于最佳抗病毒治疗时期,就应积极抗病毒。
误区二:大三阳患者需要抗病毒,小三阳不需要。真正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是乙肝病毒DNA、肝功和临床症状。2010年版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提出,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包括:E抗原(乙肝病毒内核的一种主要结构蛋白)阳性者,乙肝病毒载量≥105/毫升;E抗原阴性者,乙肝病毒载量≥104/毫升。同时,对于一般的慢性肝炎,转氨酶大于正常上限两倍的患者,应该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
误区三:E抗原转阴就说明抗病毒治疗成功了。现在我们的治疗目标是:停药后病毒持续抑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转氨酶光下降不行,DNA光阴性不行,E抗原光转换不行,最终的目标要达到停药后的持续病毒抑制。
误区四:抗病毒就是要终身服药。抗病毒治疗并非需要终身用药。当达到停药标准,可根据医生建议考虑安全停药,并保持定期监测、随访。
误区五:刚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时不用考虑耐药问题。一旦耐药发生,会导致病情反复、病程进一步恶化等不良后果,使疾病治疗的费用增加。因此,在初始选药阶段就要选择低耐药的。此外,治疗期间要定期监测,严密观察,在最早的时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议服药前3个月每月随访一次,之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
肝炎可以治好吗
乙肝难以根治,治疗上目前没有特效药。所以乙肝应该从多方面综合治疗:
1、要有克敌制胜的坚强意志,“怒则伤肝”,要保持愉快心情;
2、病毒活动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等到病情稳定,转氨酶不升高时才能适当活动;
3、乙肝用药如用兵,多则有害,少则无效,针对自己的病情,在专家指导下选择服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
;4、保持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肝炎乙肝难治,但是不难防。
乙肝的预防包括:
1、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2、保持积极的心态与乐观的情绪,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3、了解和掌握乙肝病的一些防治知识,养成并坚持良好、科学的生活规律;
4、合理调配营养与食疗,忌烟酒,少食油腻之物,避免便秘;
5、注意起居和个人卫生,根据气温增减衣服,积极预防各种感染;
6、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复查肝功能。
乙肝用药都有什么误区
误区一:不规范停药
现象1:还没开始用药,就一直询问医生服药后能不能尽快停药。
现象2:以停药为治疗目标,检测指标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
专家建议:
无论是国外还是中国的乙肝防治指南均统一、明确指出:乙肝抗病毒的治疗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这才是乙肝抗病毒的根本目的。关于停药问题,2010年最新版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在进行口服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大三阳患者总疗程至少要2年,而小三阳患者的总疗程至少2.5年,同时指出,疗程越长,复发率越低。近期国内的一项万人调研结果显示:在口服抗病毒患者中,52%患者自行停药,自行停药的患者种有57%的患者病情加重。
实现停药要问三问题
慢性乙肝治疗能否停药取决于采用哪种治疗方案以及患者对治疗的应答情况,需要患者和医生的配合和共同努力。门诊就诊时,患者可以在与医生沟通的有限时间内,主动把握机会阐明自己对治疗结果的期待,以便让医生依据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法。他建议慢性乙肝患者在就医时可依据以下三大关键问题,主动向主治医生询问:
1、实现停药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慢乙肝的治疗目标,有助于患者明确目前治疗所处的阶段,并引导患者追求适合自身的治疗目标。
2、我能否在有限疗程内尽快实现停药不复发?
很多患者认为慢乙肝治疗是需要终身服药的。其实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完全可以在1~2年内实现停药不复发。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患者充分地表达自身的治疗需求,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法。
3、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我实现停药不复发?
很多服用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经过长期服药抑制病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追求更高的治疗目标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患者从医生那儿获得正确的指导,并相应地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治疗方案。
误区二:随意换药
现象1:治疗期间,因担心耐药问题,自行换药。
现象2:听别人说用哪个药的效果好,就自行换药。
专家建议:
首先乙肝治疗用药应规范,应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其次,目前上市的几种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效果都不错,但大都存在交叉耐药,单药之间来回换药可能导致多重耐药的发生。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证实:在口服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半年是个关键点。比如开始治疗时选用拉米夫定,治疗半年时进行检测,此时如果HBV DNA水平不可测,表示效果良好,继续拉米夫定单药治疗即可;如果HBV DNA水平虽然下降了,但仍可测到,说明疗效不佳。在原药基础上再加用一个耐药位点不同的药物(阿德福韦酯),其治疗效果及远期耐药率明显优于换药。
误区三:过分恐惧耐药
现象1:“因噎废食”:因过分恐惧耐药而拒绝使用任何口服抗病毒类药物,从而导致疾病进展。
现象2:“耐药至上”:随着近年来耐药论的热炒,很多刚开始治疗的乙肝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只看耐药率,不考虑其他治疗因素,从而导致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因为经济、副作用等原因不得不放弃治疗或不得不换药,反而导致疾病的进展或耐药率的升高。
专家建议:
首先耐药是目前已上市的几个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共性,所有的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都有可能产生耐药,但耐药并不可怕,经过10年以上的经验积累,医生在没有产生耐药的时候就可以预测耐药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耐药,即使耐药出现了,通过挽救治疗同样可以重新获得病毒学抑制。
其次,对于即将准备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首先要明确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长期性,然后再选择药物,在选择药物时须从经济、药物安全性、是否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作出选择,这样才能实现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目标。
预防乙肝病毒出现耐药的科学方法
1、 提高乙肝用药的依从性。在进行治疗之前,患者应了解整个治疗的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建立治疗档案,定期随访。不随意停药,并严格遵照医嘱服药。
2、 使用科学的抗病毒疗法。乙肝耐药的发生与乙肝病毒抑制程度密切相关,减少乙肝耐药发生率首先是减少血液中乙肝病毒的数量,或者尽可能降低乙肝病毒载量。
3、 及时乙肝治疗调整方案。乙肝抗病毒治疗3个月内疗效不明显,就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治疗。另外还要避免单一乙肝用药序贯治疗。
切忌盲目联合乙肝用药,干扰素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不能增加疗效。几种核苷类药物联合使用,就有可能导致多药交叉乙肝耐药情况的发生,所以不值得提倡。
乙肝用药要讲究安全性
乙肝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与乙肝患者进行接触,这严重给乙肝患者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对于消极的乙肝患者而言,如此下去,是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的,如:自我封闭、抑郁等。专家提示,乙肝患者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正确指导,切忌随意用药。
治疗乙肝尚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大约20%~30%乙肝患者病情加重与不合理用药有关。不少病人因为误治、乱治以及“自治”导致病情加重。
现在不少乙肝老药,例如口服的泛昔洛韦、无环鸟苷等已被证实为无效,现已逐渐淘汰。目前作为治疗乙肝的主打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公认的只有干扰素、拉米夫定等几种,其他标榜具有抗乙肝病毒性质的药物,目前尚未得到一致认可。
追求有效性
现在不少乙肝老药,例如口服的泛昔洛韦、无环鸟苷等已被证实为无效,现已逐渐淘汰。目前作为治疗乙肝的主打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公认的只有干扰素、拉米夫定等几种,其他标榜具有抗乙肝病毒性质的药物,目前尚未得到一致认可。
另外,成百上千种所谓“保肝药物”,只有一部分具有改善肝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的作用。所以患者用药,必须认真选择,千万不能草率鲁莽,万不可轻信广告和其它各种宣传。
讲究安全性
治疗乙肝用药首先要强调安全性,乙肝患者病情易变化,疗程漫长,单一用药难以达到治疗目的,现多采用联合治疗,用药安全是首要的。多年以前曾经使用的多种肝炎用药,后来被证实是不安全的,例如阿糖腺苷、膦甲酸等,都有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目前使用的干扰素、拉米夫定等,同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使用不当,选择不当或擅自停药都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中药也同样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有些中草药和中药制剂被证实具有明显的肝损作用,例如中草药苍耳子、贯众、雷公藤、天花粉、肉豆蔻、薄荷、川楝子等;中成药有小柴胡汤、复方青黛丸、消核片、克银丸等。因此,要避免滥用和超期、超量服用,对于民间验方、偏方一定要慎用,以防中毒。有药物过敏史或属过敏体质的患者,一旦出现药物性肝损害,一定要终止该药物使用,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诊疗。
乙肝患者会身体发热吗
1、肝功能受损严重:乙肝患者如果病情加重,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肝功能受损就也会随之加重,影响了肝脏正常的解毒能力,有毒物质在患者体内大量堆积就会导致患者乙肝患者身体发热。
2、乙肝用药的刺激产生的影响:有不少乙肝患者是选择药物抗病毒治疗的,而有不少的药物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刺激人体某些器官,导致乙肝患者全身发热。
3、其他疾病导致:乙肝患者的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极易感染风寒或者其他疾病,这也是可能造成乙肝患者身体发热的原因所在。
乙肝患者只有将乙肝病毒有效抑制甚至清除了,才能不再受到乙肝病情的影响,重新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患上乙肝该怎么办好
患上乙肝该怎么办好呢?乙肝难以根治,目前医学上没有特效药。所以乙肝应该从多方面治疗,“怒则伤肝”要保持心情愉快。病毒患者要卧床休息,等到病情稳定的时候才能进行适量活动。乙肝用药如用兵多则有害少则无效更对自己的病情在专家的指导下用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切勿有病乱投药。保持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
患上乙肝该怎么办好呢?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自己的身体抵抗力强,平时有锻炼身体。患病后治疗及时,乙肝病毒就很快会被清除,但一旦乙肝病毒没有被清除,乙肝病毒会转为慢性,病毒会被长期携带。乙肝治疗用中医治疗为主,中医的副作用小,治疗比较彻底。乙肝患者平时可以多吃鸡蛋,鸡蛋富含优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属于高热量食物。鸡腿菇,含有非常丰富的单元素以及不饱和性的脂肪酸具有很好的改善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乙肝病毒恶化的风险。
温馨提示:治疗乙肝需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经常保持精神上的愉快,生活时慢慢出现规律,合理饮食,不宜过度营养引起肥胖。应适量活动动静结合。用药不宜过多过杂,用药过早会增加肝脏负担对肝病不利。用药过程中注意休息一样,在保证休息营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发挥药物作用。
乙肝患者切忌盲目用药
有不少乙肝患者因为畏惧进医院,而盲目的选择一些药物进行治疗;还有部分患者在A院接受治疗,同时又去B医院接受治疗,由于医院治疗方案不一样,也容易出现盲目用药的情况。如此用药不仅会延误病情,而且治疗费用也会增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乙肝患者盲目用药有哪些危害
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可以解毒排毒。同时我们的肝脏又是一个脆弱的器官,保护不好可能会导致疾病,乙肝就是其中一种。如果乙肝患者过频或者过杂服用一些药物,会增加患者肝脏“解毒功能”的负担,导致肝功能异常,所以乙肝患者切忌盲目用药,是药三分毒,乙肝用药也必须予以注意。
乙肝患者如何正确用药
目前市面上用来治疗乙肝的药物种类繁多,很多患者为了能够早日治好疾病,偏听偏信一些小广告,买了一堆药回家服用。结果不但没能治好疾病,反而还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加大了乙肝的治疗难度。乙肝患者一定要意识到,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治疗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才行,千万不要自行盲目服药治疗,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乙肝患者应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因为医生能够选择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