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避孕药易导致女性骨质疏松

避孕药易导致女性骨质疏松

据了解,有美国科学家在《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上曾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对133名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57名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比76名不服避孕药女性具有更高的骨质疏松的危险。

专家指出,避孕药会影响钙质代谢吸收,长期用药者钙质流失要比普通人快,也就增加了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因此专家建议,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不论是用药期间还是停药后都应主动补钙,可阻止女性髋部和脊柱骨密度流失。

那么女性朋友应如何补钙呢?

一般来说,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每天饮食至少摄入1000毫克钙。同时,专家也表示,钙质吸收是有个体差异的,最好做完骨密度、血钙等检测后,由医生给出适当的钙摄入量。

但是,无论如何,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都应注意,多食用牛奶、山核桃、松子、杏仁等高钙食物,特别推荐大家多喝牛奶,因为每100克牛奶含有105毫克钙,如果每天喝1斤牛奶可摄入520毫克钙,再加上其他饮食,基本可满足身体对钙质的需求。

其次,长期用避孕药的女性还可多食用豆制品以及松子、杏仁、花生、葵花子等,以加强钙质补充。

避孕药易导致女性骨质疏松?对,没错,事实就是这么回事儿,特别是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在看到这篇文章后,希望能够加大自己的钙摄入量,在生活中尽量选择其他对身体无害的避孕手段,预防骨质疏松的危害。

长期服用避孕药女性应重视补钙

避孕药会降低女性骨密度,不论是用药期间还是停药后都应主动补钙,特别推荐大家多喝牛奶。

避孕药会影响钙质代谢吸收,长期用药者钙质流失要比普通人快,也就增加了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曾发表文章指出,对57名服用避孕药和76名不服避孕药女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含钙丰富的饮食,可阻止女性髋部和脊柱骨密度流失。

研究人员建议,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每天饮食至少摄入1000毫克钙。

专家建议,钙质吸收是有个体差异的,最好做完骨密度、血钙等检测后,由医生给出适当的钙摄入量。建议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多喝牛奶,因为每100克牛奶含有105毫克钙,如果每天喝1斤牛奶可摄入520毫克钙,再加上其他饮食,基本可满足身体对钙质的需求。

有种避孕药易导致感染

避孕药是很多人都会选择的避孕方式,现在很多年轻女性喜欢使用一种杀精子避孕药,使用方便,而且不影响内分泌和月经。专家指出,使用这种避孕药,易得尿路感染。

杀精子避孕药是一种外用避孕药,性生活之前预先放入阴道,溶化后杀死精子或是形成油膜、泡沫使精子失去活动能力,而起到避孕的作用。

专家指出,一些人在使用后会出现白带增多、阴道瘙痒、轻微的烧灼或疼感,很容易发展为尿路感染,患有会阴撕裂、阴道炎及严重宫颈糜烂的人不能使用。

此外,经常更换性伴侣以及性生活过频都易导致女性尿路感染。一旦患病就要节制性生活。

实际生活中,以女性采用口服避孕药的方法进行避孕的情况比较多,20多年的使用经验,对于不同的女性,有不同的感受,有些女性愿意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避孕,而有些则不想使用。

男人为什么会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目前正是秋冬季,人们的身体比较虚弱,所以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对男人来说,骨骼也是“事故多发地”。传统意义上,骨质疏松是人们眼中的‘妇科病’,其实,男人一样会得骨质疏松,而且导致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甚至高于女性。与女性相比,男性骨质疏松发生较早,速度更快。加之酗酒、性腺功能减退、使用皮质激素和吸烟成为男性骨质疏松四大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最容易导致的是骨折,如腕骨、锁骨、髋骨、脊椎骨骨折,50%的人会终生残疾。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的70%至80%,数次的锥体压缩性骨折会引起驼背和身高变矮。更为严重的是,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如果髋骨骨折,则很难进行手术,这样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引起诸多的并发症,将导致15%-25%的人死亡。

闭经的危害

提早的闭经也是属于妇科疾病的一种,这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伤害,一般都是因为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或者是因为某种肿瘤,以及畸形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原发性疾病,对女性的危害十分之大,这很有可能导致女性子宫萎缩,造成生理功能不足,其表现为分泌物减少,性欲减少,性交也会出现疼痛,从而影响了性生活质量。二、不孕:闭经也就意味着女性有了不孕的症状,要想怀孕就要诱发女性排卵,这样才能妊娠,有的患者可能只是排卵周期,有的是体内雌性激素很低,子宫内膜没有增殖性的变化,卵子也基本上是不会发育的。三、骨质疏松和高血压等病:一般女性到了更年期也就会闭经,闭经之后的女性就会变得骨质疏松,由于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还易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生。四、加速衰老:针对卵巢功能开始早衰,也就会促进女性甩来,引起女性骨质疏松,形成尿频、尿急的症状,导致性生活不协调,有的女性提早闭经,都是因为节食引起,这样也会导致女性的内分泌失调,生殖器官也就会提前萎缩,影响大女性的生育,过早的闭经对女性伤害极大。

哪些人群易发骨质疏松

1、运到因素。热爱运动的女性相对来说会比男性少,尤其是白领中青年女性,早上出门前要化妆,下班后要整理家务,如此就无闲暇时间安排在运动上。周末更是忙于逛街之类的节目,多是放弃运到的机会,而缺乏运动正常造成骨质疏松的一个因素。

2、女性以瘦为美,所以减肥是终身课程。通过饮食减肥是最常见的,这样搭配了饮食结构的平衡,脂肪摄入不足,多数食用水果蔬菜,而单纯的进食含纤维多的食物容易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骨骼减弱了,这也为骨质疏松埋下隐患。

3、为什么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美白也是女性保持青春靓丽的一个秘诀,自然防晒工作必须做好,能不晒到阳光就不晒到,终日躲在空调房中,这样,容易影响维生素D吸收。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合成维生素D,而如果维生素D不足的话,也是造成骨质疏松的因素。

4、常服避孕药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隐患。不管是因为生养孩子负担重,还是其他什么因素,服用避孕药避孕是安全便捷的方式,而长期服用避孕药导致雌激素过高,影响到钙的吸收,也是造成骨质疏松的因素。因此,吃避孕药要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长期服用避孕药多喝牛奶

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应注意多食用牛奶、山核桃、松子、杏仁等高钙食物,原因是避孕药会降低女性骨密度,容易引起骨质疏松,不论是用药期间还是停药后都应主动补钙,特别推荐大家多喝牛奶。

避孕药会影响钙质代谢吸收,长期用药者钙质流失要比普通人快,也就增加了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曾发表文章指出,对57名服用避孕药和76名不服避孕药女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含钙丰富的饮食,可阻止女性髋部和脊柱骨密度流失。

研究人员建议,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每天饮食至少摄入1000毫克钙。

专家建议,钙质吸收是有个体差异的,最好做完骨密度、血钙等检测后,由医生给出适当的钙摄入量。建议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多喝牛奶,因为每100克牛奶含有105毫克钙,如果每天喝1斤牛奶可摄入520毫克钙,再加上其他饮食,基本可满足身体对钙质的需求。

其次,长期用避孕药的女性还可多食用豆制品以及松子、杏仁、花生、葵花子等,以加强钙质补充。

一次吃两颗避孕药会更安全吗 男人一次吃大量避孕药会怎么样

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男人一次吃大量的避孕药,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

但是男性如果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会扰乱体内正常的雄激素水平,出现声音变细、体毛会减少、乳房发育、性欲减退等情况,同时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不同年龄女性有哪些骨骼保健方法

20多岁时:

1、关注经期。月经不规则(每年少于6-8次)与雌激素水平过低及低体重有关,这对骨骼来说是双重打击,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2、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每天运动20-30分钟最理想,可以选择跑步和举重等运动。

3、关注体重。减肥不锻炼容易造成骨质流失。

30多岁时:

1、做好孕期骨骼保护。孕期应适当补钙,除了孕妇本身需要补钙之外,胎儿也需要一定的钙。

2、降低压力。皮质醇等压力激素会抑制骨骼的生长,加速骨质流失。

3、识别药物风险。皮质甾类药物和抗惊厥类药物都容易导致骨质流失。

4、不要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服避孕药可能抑制雌激素的产生,导致年轻女性骨质流失。

40多岁时:

1、注意月经变化。月经不规则甚至隔月一次,可能是进入围绝经期的信号。这时候应该实施“锻炼+补钙”计划。

2、关注导致骨质流失和骨折的相关疾病,如甲亢和2型糖尿病等。

3、评估骨质疏松症危险。包括吸烟、饮食紊乱等。

共同建议:

1.注意饮食

保持有益骨骼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果蔬和低脂奶制品。女性每天应补充4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2.经常锻炼。

锻炼比补钙更能增强骨骼强度。跑步、举重、跳绳都是很好的选择。

3.戒烟。

吸烟女性雌激素水平更低,绝经更早,进而导致骨密度降低。

4.限制食盐摄入量。

因为每天食盐摄入量超过2400毫克就会增加钙质流失的危险。

5.适度饮酒。

女性每天一杯酒,男性每天两杯酒,有助于骨骼健康。

长期服用避孕药女性应重视补钙

避孕药会降低女性骨密度,不论是用药期间还是停药后都应主动补钙,特别推荐大家多喝牛奶。避孕药会影响钙质代谢吸收,长期用药者钙质流失要比普通人快,也就增加了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避孕药会降低女性骨密度,不论是用药期间还是停药后都应主动补钙,特别推荐大家多喝牛奶。

避孕药会影响钙质代谢吸收,长期用药者钙质流失要比普通人快,也就增加了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曾发表文章指出,对57名服用避孕药和76名不服避孕药女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含钙丰富的饮食,可阻止女性髋部和脊柱骨密度流失。

研究人员建议,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每天饮食至少摄入1000毫克钙。

专家建议,钙质吸收是有个体差异的,最好做完骨密度、血钙等检测后,由医生给出适当的钙摄入量。建议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多喝牛奶,因为每100克牛奶含有105毫克钙,如果每天喝1斤牛奶可摄入520毫克钙,再加上其他饮食,基本可满足身体对钙质的需求

相关推荐

骨质疏松的三大分类

骨质疏松分为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各异。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其一为I型,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断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这种类型的患者脊椎与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二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是性激素减少和肾功能生理性减退,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受影响。这类患者除椎体骨折和前臂骨折外,还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后天性因素诱发,包括物理和力学因

骨质疏松的三大分类

病因--各不相同,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分为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各异。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其一为I型,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断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这种类型的患者脊椎与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二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是性激素减少和肾功能生理性减退,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受影响。这类患者除椎体骨折和前臂骨折外,还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继发性骨质

​节食减肥易致女性骨质疏松

著名影星格温妮丝·帕特洛(《钢铁侠》主演、曾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称号)曾因节食减肥而被发现患有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前兆),而这是因为她严格遵守低脂低钙的饮食食谱导致的:她很少吃奶酪、奶油和其他乳制品,而这些食物恰恰含有丰富的钙质,能够强化骨骼。 英国骨质疏松协会对4500名女性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发现,30%的女性表示,为了减肥不惜一切代价,会选择节食;这些人中,有11%称绝不摄入乳制品,41%称不吃面包(同样富含钙质);超过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她们只关注食品标签上的脂肪含量和热量值,而从不看其他

女性更应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数据显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为65.6%,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则高达80.8%,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在50~59岁组骨密度值开始下降明显,60~69岁组骨密度值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改变,而此时正为女性绝经后5~10年阶段,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直接关系。 女性进入老年初期的累积骨丢失量约占终生骨量丢失的72%,女性50岁以上大多数已绝经。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骨转换增高,骨量丢失加速,结果导致绝经后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 研究人员还发现,骨量减少在女性40~4

中老年女性勿忽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衰老的表现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属祖国医学“骨痿”、“骨痹”的范畴。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为先天之本,肾精的盛衰与骨骼的生长代谢有密切关系。骨质疏松与肝、肾、脾等多个脏腑相关连,以肾虚为主。肾虚精髓不充、骨失所养为其主要病机。骨质疏松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久病失治、老年衰变、用药失当引发。 骨质疏松是衰老的一种表现,如果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明显腰背痛或神经症状,应视为一种疾病。骨质疏松多发生在中老年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易骨折的危险因素

众所周知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但为什么易发生骨折很多人不知道,以下为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的四大危险因素。 一、不良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较重要的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饮食中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不足、缺乏日照、膳食营养不良等。 二、低骨密度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的降低而增加。当骨密度降低到一定数值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增大。低骨密度患者有一半发生骨折,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时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减少,大量骨质丢失,造成骨小梁变细,甚至断裂;骨质疏

七大信号要警惕骨质疏松

吸烟 多项研究表明吸烟会降低骨质密度。成年期经常吸烟的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更高。研究发现,无论什么年龄戒烟,都会使骨骼受益。但是戒烟越早越好。 女性月经紊乱或闭经早 雌激素水平偏低容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或提早闭经。而雌激素偏低会直接导致骨质流失。饮食紊乱、运动过量以及多囊卵巢病(PCOS)都会导致女性雌激素偏低。专家建议,发现月经不规则应及时就医。 近两年发生过一次以上骨折,或者发生过异常严重的骨折 不少患者是在小臂、脚踝等处发生骨折时发现自己有骨质减少问题。莱克博士建议,发现或怀疑有骨质减少问题,应去医院接

骨质疏松的分类

骨质疏松分为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各异。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其一为I型,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断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这种类型的患者脊椎与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二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是性激素减少和肾功能生理性减退,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受影响。这类患者除椎体骨折和前臂骨折外,还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后天性因素诱发,包括物理和力学因素,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普通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有什么区别

原发性的骨质疏松,主要就是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还有更年期的妇女在绝经以后容易得的骨质疏松,这是单纯的骨质疏松。而继发性,就是像糖尿病这样伴随发生的骨质疏松,这样的治疗防治等与原发性骨质疏松方法都不一样。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一般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发病机制的不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和糖尿病的代谢紊乱有关系,而大多数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是因为机体老化,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造成骨生成减少的原因。一般的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是因为在绝经之后,身体的激素分泌变化太大,雌性激素水平急速下降,造成骨吸收的变化。

骨质疏松的分类

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该型又分2型,Ι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见于绝经不久的妇女。Π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65岁后发生。占发病总数的85%~90%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只 占发病总数的10%~15%。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占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