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米和水的比例 小米跟什么煮粥最营养
小米粥米和水的比例 小米跟什么煮粥最营养
小米不仅可以单独煮粥,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与其他多种食材一起煮粥,常见的有:红薯、南瓜、红枣、枸杞、百合、银耳等。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搭配方法:
材料:小米100克,红枣20颗,蜂蜜适量。
做法:
1、将红枣洗净,去核,切成末备用。
2、小米倒入清水中搅拌洗净,放入锅中。
3、加入适量清水烧开,然后加入红枣末熬煮成粥。
4、关火,待其放至温热,再调入适量蜂蜜即可食用。
材料:新鲜山药100克,小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块备用。
2、小米洗净备用。
3、山药小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4、开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熬煮成粥。
5、待粥稠后盛出,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小米粥水和米的比例 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粥吗
不建议喝。
不是很建议糖尿病人群喝小米粥,因为小米粥的熬制时间较长,小米中的淀粉更容易融到汤水中,这种煮的较烂的粥喝完之后更容易导致血糖上升。糖尿病人群食用之后就很容易导致血糖上升,从而加重病情,引起不建议食用。
如果硬是想喝的话,一定要将小米粥熬的稀一点,另外一定要少喝。
白粥的做法
放大米和水一起煲就行。[1]
水要加得适量:大米与水的比例分别为:全粥=大米1杯+水8杯 稠粥=大米1杯+水10杯 稀粥=大米1杯+水13杯
白饭煮粥
:1碗米加4碗水,不可搅拌过度。胃寒的人建议用白饭放入沸水中煮粥,对健康有益。
电饭锅煮粥:米:水=1:6
没有放佐料的粥煲成的粥统称为白粥。小时候在家,早餐都是白粥加上一个炒菜。用柴火煲的粥吃起来感觉味道就是不一样。
白粥基本可分为三种。
粤式的粥
水和米几乎融为一体,接近于糊;
北方的粥
至少分为4种,一种是小米粥,一种是玉米糊,一种是玉米粒和玉米粉的稀饭,一种是只有玉米粒的粥,也就是,水是水,米是米,乍看是一碗粥,细看清水米粒游离。其中小米粥营养价值最高。
潮汕
白粥,潮汕人把它叫作“糜”:水和米相濡以沫,最后水变成粥油——奶白色的胶状物;粥米颗颗分明、饱满初绽,可是入口即化,与粥油相得益彰。
注意问题
1、掌握煮粥的火候:要先用旺火煮沸后,要赶紧转为小火,注意不要让粥汁溢出,再慢慢盖上盖留缝,用小火煮。
2、不断搅拌才粘稠:旺火煮的时候要不断的搅动,小火煮的时候减少翻搅。
3、冷水下米煮粥好:使米充分吸收水分,粥才会比较香软。
煮粥米和水的比例是多少 煮稀粥的米水比例
绿豆粥、皮蛋瘦肉粥等做成稀粥口感更畅爽。煮稀粥的米水比例是1:20。如果煮稀粥,粳米是最好的选择,粳米富含淀粉、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以补给营养、强健筋骨。
煮粥的水米比例 煮粥米和水的比例是多少
稠粥适宜做八宝粥、海鲜粥如虾粥、蟹粥等。要煮出粘稠的粥底,米水比例是1:15,此外,在大火将粥煮沸后改成小火熬煮20分钟,拿汤勺顺时针搅拌粥10分钟,可以让粥味粘稠绵长。
宝宝吃白粥3个食用误区要避开
白粥容易消化,而其营养丰富,米汤更是成为许多宝宝重要的辅食,尤其现在正是冬天,给宝宝喂一碗热乎乎的白粥,还有暖胃的功效。不过,当妈妈们受到味觉和饮食习惯的饮食,就会给宝宝添加其他食材调味,但是有的食材可是“来者不善”。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食用白粥的误区要注意吧。
误区一 在白粥中添加难消化的谷物
有些妈妈为了是白米粥营养更加丰富,会在其中加入其他谷物。需要提醒的是,秋冬季煮粥以大米最好。因为大米性味甘平,而其他米,如小米、薏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不是很适合秋冬食用。还如玉米,纤维较粗,刚开始吃辅食的小宝宝不易消化,反而加重胃肠负担。
误区二 在白粥中添加重口味食物
还有些妈妈觉得白米粥味道太淡,怕宝宝不爱吃,会加入白糖或是肉汤调味。中医通常把肉类,过甜食物和煎炸熏烤食物归类为厚味食物,这些食物应该被列入添加的辅食黑名单,所以妈妈要让宝宝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不宜在粥中加入过多过重的味道。
误区三 米油和奶粉混搭着吃
粥熬好后,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这就是米油,俗称粥油。米油的营养非常丰富,是初添辅食宝宝的上上之选。
有些妈妈觉得营养丰富的米汤加上奶粉喂养宝宝,会得到双重的营养,但这个做法并不恰当,米汤和奶粉中的营养成分相克,例如米汤中的脂肪氧化酶可破坏牛奶中的维生素A,应当分开食用。
妈妈在给宝宝添加白米粥时候,除了要避开以上所说的三个误区之外,还要了解吃白米粥的最佳时间和烹饪白粥的最佳方法,这样营养的流失不会太多,营养的补充也更加有效哦。
宝宝食用白粥的最佳时间
白米粥最好是早上空腹喝。清晨起来之后,一碗热粥,不仅能振作宝宝已经休息一夜的肠胃,而且不会给脾胃带来过重负担。所以妈妈大可不必为如何给宝宝和全家人做丰盛早餐大伤脑筋,一碗普通的白米粥,就可以照顾到全家的需求。
其实不只早粥,夜粥也是不错的选择。许多养生专家特别提出在春季应当多喝粥,在立春到春分这段时间每天早上空腹喝些粥,不仅可以护阳养生,还可以消散冬季积存下来的毒邪。尤其现在刚好是过节后,所以一碗白粥对调理宝宝肠胃是再好不过了。
妈妈烹饪白粥的最佳方法
妈妈在煮粥之前最好将米浸泡一会儿,浸泡的时候加几滴香油可以使米更易熟烂。
煮粥的水要一次加足。依照米和水的比例,可以煮出不同的粥。最基本的白粥也就是所谓的全粥的米、水比例为1:5,水分较多的七分粥米、水比例为1:7,滑溜顺口的五分粥的米、水比例为1:10 。煮粥的锅最好是砂锅,煮时先用大火,水沸后改用小火慢熬到水米融溶。煮粥过程中,可以在锅中放入两把铁汤匙,这样可以防止粥沸腾溢出,就不用怕营养的粥油流失了。
小米粥米和水的比例 小米煮粥要煮多久
半小时左右。
煮小米粥的时间与用量、煮制容器等多种因素相关,无法明确具体时间,建议可以通过小米粥的状态来判断,若是小米已经软烂,汤色浓稠,则表示小米粥已经煮好,一般一碗小米粥用普通砂锅煮的话,至少要煮半小时左右才能煮好。
宝宝辅食有哪些
1、清新小米糊
食材:大米15克。
做法:大米洗净,用温水浸泡2个小时。把泡好的大米放入搅拌机中,加少许水,搅拌成成细腻的米浆。将糊状的米浆盛入容器。把米浆倒入奶锅中,加入约8倍的清水,小火慢慢加热,其间用勺子不停的搅动米浆,避免糊锅。待米浆沸腾后,继续煮2分钟后盛出即可。
营养提示:米糊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也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有益于人体的发育和健康,并且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亦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软的小凝块,使之容易消化吸收。
2、小米粥
食材:小米、水,比例为(1:10)。
做法: 小米浸泡30分钟后,放入锅内煮,煮开后小火40分钟,关火焖10分钟即成。
营养提示:小米熬粥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等。蛋白质含量达8.9%,脂肪含量3.0%,比普通大米高1%-3%。用小米熬粥应注意不要太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