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喝水这件事你可能做错了
宝宝喝水这件事你可能做错了
还没有当妈的时候,经常会感到疑惑:为什么那些爸爸妈妈们连宝宝喝奶、喝水这些小事,都有这么多疑惑,这些不都是很简单的问题么?
直到当妈以后,才明白,只要是关乎宝宝的事,事无巨细,每一件都是这么重要!
比如喝水这件事,下面这些问题,就着实让妈妈们纠结一番,看看你是否也有同样的疑惑:
1、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的宝宝要喝水吗?
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婴儿开始吃辅食前,他可以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所需的水分。6个月内,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婴儿通常无须补充水和果汁。
崔玉涛医生也认为:由于母乳、配方粉中85%都是水,正常喂养时,若孩子没有腹泻的额外水分丢失,就不应额外给孩子“喝水”。观察孩子排尿颜色,能很准确判断孩子是否缺水。如果尿色发黄(晨尿除外),才需额外补水。
2、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需要喝水呢?
或许你还想问清楚宝宝每天喝多少ml的水吧。讲真,养孩子并不是做实验,不可能那么精准。而且,每个宝宝对于水的需要量也有自己的“个性”。
来,推荐个通俗易懂的方法:
✔ 看尿液的颜色:正常情况下,宝宝尿的颜色应该为无色透明或者浅黄色。如果尿液为深黄色,说明宝宝缺水了。但晨尿除外,这是因为夜晚睡眠过程中,人体代谢慢,小便也少,所以晨尿颜色会偏黄,这是正常现象。
✔ 看小便次数:一般3岁以下宝宝每天尿6-8次。如果宝宝每天小便次数不足6次,那就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要及时补充水分。
✔ 看皮肤、嘴唇是否干燥:如果宝宝嘴唇干燥,皮肤上出现大量皮屑,没有光泽,那就表示身体缺水水分了。
3、宝宝可以喝葡萄糖水吗?
过去,宝宝刚出生时,有些家长会给孩子喂点葡萄糖,补充能量。现在也还有家长认为喝葡萄糖水可以去黄疸。
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妈妈乳房中的乳汁,而不是其他任何一种液体。
重点是,你或许根本还没意识到,喂葡萄糖水,对孩子到底是有多大的坏处!
葡糖糖是单糖,身体可以直接吸收,宝宝吃了以后,身体里的血糖会急剧升高,为了控制血糖,身体里的胰岛素会加快分泌,糖分很快被代谢掉后,血糖降低了,胰岛素又会快速减少分泌,这样喝一次葡萄糖,就会使胰腺受到两次刺激,对宝宝胰腺的发育有很大损伤。
医生建议:葡萄糖属于药物,没有低血糖的状况,是不能直接服用葡萄糖的,家长不要私自给孩子添加。
而至于新生儿黄疸,是因为体内胆红素堆积,常规的排出途径是通过粪便排出,真正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增加喂养,保证孩子的奶量,严重时可以用照光或者其他方式治疗。葡萄糖属于单糖,在肠道中很快被直接吸收,没有退黄效果。
4、宝宝上火了,可以喂点蜂蜜水吗?
蜂蜜虽然是天然食品,但由于没有经过消毒杀菌的过程,其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1岁以下的宝宝,免疫和肠胃功能都还没有发育完善,如果食用可能会受到感染,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
而且,如果经常给孩子喝蜂蜜、果汁或者其他糖水,会刺激孩子的味觉,使孩子喜欢上吃甜的食物,不喜欢味道比较淡的母乳、辅食,以后也不爱喝白开水。
5、宝宝喝什么水最好?
对于宝宝来说,还是白开水最合适。
矿泉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长期喝容易增加肾脏负担。而纯净水经过过滤,虽然去除了水中的细菌和杂质,但也把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过滤掉了,长期喝会导致人体微量元素缺乏。
宝宝断奶不喝奶粉怎么办 给宝宝一个安静的喝奶环境
另外,给宝宝营造一个安静、愉悦的喝奶环境也很重要,喂奶前妈妈最好关掉电视,不让宝宝玩玩具,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跟他聊天,告诉宝宝“你现在长大了,不能喝妈妈的奶了,宝宝喝奶瓶的奶一样可以长高哦”。
对待断奶这件事,妈妈越能保持理性、淡定,宝宝也越能适应这个过程。
宝宝不爱喝白开水怎么办
让宝宝喜欢喝水,这是一个宝宝习惯形成的过程,所以不能着急于一时。在大人喝水的时候,别忘了宝宝也是需要喝水,给宝宝也准备一杯水,和他一起喝,这样宝宝才会觉得喝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事情,但要经常坚持下去,才可能养成习惯。
另外多鼓励宝宝喝白开水,尤其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时,应为他准备充足的白开水,以备随时饮用。每次宝宝喝完水,不妨多多表扬和鼓励他。
新生儿喝奶后喘气急促怎么回事
1、不必担心,吃奶这件事对20天的宝宝来说就好比成年人跑步1000米,是个绝对的体力活,要是奶水不是很充足就更吃力;
2、呼吸声有杂音就要注意是不是炎症或痰堵了。
3、可能是鼻子里有鼻屎,用棉签往鼻子里弄点奶水或水让鼻屎软化,宝宝呼吸的时候或打喷嚏就会出来的。
4、如果感觉宝宝咽喉部像是有痰,建议多喝水,在二次奶之间加一次的水,同时增加屋内的湿度。
5、如果感觉宝宝是有喘鸣音,多是喉喘鸣,这是由于会厌卷曲或喉组织软弱所引起的。喉组织软弱和母亲妊娠期营养不良、胎儿体内的钙和其他电解质缺少或不平衡有关,部分患儿也可能和后天喂养不当有关。
综上所述就是新生儿喝奶后喘气急促的主要原因,通常来说,新生儿喝奶后喘气是很正常的,而且根据宝宝的体质,每个宝宝喝奶后喘气的急促程度也是有所差距的,但是妈妈们也是要留意宝宝喝奶后的反映,避免因鼻子或喉咙堵塞而引发其他意外。
五大经典法宝击溃孕期疲劳
1、像小宝宝一样睡觉
怀孕期间,你的身体肯定经常出现过度疲倦的现象,怀孕后负荷更重,自然让孕妇感觉非常累。因此,除了每天营养要跟上以外,还要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怀孕后容易疲倦是很正常的,千万别因为自己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而产生任何负疚感,大家都会理解这个正常的生理现象。
2、每天按时吃维他命
怀孕期间的疲倦感多是因为缺乏某种维他命或矿物质,怀孕期间,你就算不按时补充维他命也不会影响你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只是你产后的体重会比较堪忧,因为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来自于母体,而母体也会以宝宝的生长发育为优先,为他提供营养。维他命药剂能够同时补充你和你的宝宝对维他命的需要,使你和宝宝都更加健康。
3、多喝水
怀孕期间,孕妇每天都应该喝至少48-64盎司的水,如果当天进行了运动的话还要额外补充8盎司。脱水也会引起孕妇在怀孕期间显得格外疲累。要喝足够的水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孕妇早间出现孕吐的情况下。准备一个随手杯,以方便你能够随时补充水分。
4、饮食要均衡营养
孕妇在寻找怀孕期间致使自己过度疲累的原因时,总是过度在意饮食。大多数妇女都知道这期间要吃一些健康的食物,但她们大都忽略了另一点,即使是健康的食品,在错误的时间、不恰当的搭配以及不合理的食用时间间隔下也会导致孕妇感到疲累。因此合理的饮食习惯是相当重要的。
5、多运动
运动对于孕妇来说可能会是一件相当吃力的事。任何形式的锻炼都能使得孕妇的能量水平得到提高,更别说对与宝宝有关的身体循环的帮助了。平时在生活里,最困难的或许就是起身了,你坐在某个地方正想着自己该起来做点什么事了,可脑袋里却有声音在呐喊:我好累,我好累·有一点你必须明确,没错,怀孕确实很累,但是你坐在这里也不会有任何缓解,相反,适当的运动后,你会感觉舒服许多。
宝宝大便干燥如何避免
1、饮食要清淡
如果还处于母乳喂养的阶段,那么妈妈在饮食上就要多加注意了,一些比较容易上火的食物就尽量避免的,如洋葱、辣椒等,油炸、煎烤累的食品和巧克力、奶油等甜食也要避免。而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当然,一些容易上火的水果也不能多吃,如桂圆、荔枝、芒果等。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宝宝,一旦发现宝宝所吃的奶粉易于导致宝宝上火,那么最好就更换另一个品牌的奶粉,或者是适当的给宝宝吃一些降火的冲剂等等。
2、要多喝水
每天早晨宝宝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喝白开水,这样既可以补充晚上流失的水分,又可以清理肠胃,促进肠胃的蠕动。白天的时候也要喂宝宝喝水,养成宝宝爱喝水的好习惯。如果宝宝真是不喜欢喝白开水的话,那么也可以在白开水中加一些葡萄糖,适当的甜味有利于吸引宝宝。
批评孩子的三大原则
批评孩子的三大原则
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教育专家宫老师说,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她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并且,在孩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
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批评,往往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是什么。就拿青琳的例子来说,孩子打了妈妈,我们可能一时气极说,你竟敢打妈妈,真是个坏孩子!但这样会把一件具体的事,扩大到“坏”和“好”的区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影响。
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宫学萍建议,我们的批评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又忘记洗手,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对的,而不要扩大到其它事情上。而当孩子的错误举动涉及人际关系时,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两个步骤去“完成”一次批评——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
如何引导宝宝爱洗澡呢
1.妈咪可以和宝宝一起洗。
准备好洗澡水,比你平时用的稍微凉一点,然后脱掉你和宝宝的衣服,抱紧宝宝一起进入水里,坐下来,享受皮肤和水的接触,这种感觉会让宝宝渐渐喜欢上洗澡。
如果你的宝宝还是抗拒,那妈妈就先进到水里,让他看到你享受的样子,再让人把宝宝抱给你,这个时候宝宝会靠近你的乳房,做出想吃奶的动作。别惊讶,这是宝宝本能反应。如果你的宝宝抗拒的厉害,你可以把他抱在怀里,边吃奶边放松,然后再慢慢坐进浴缸里,在宝宝吃奶的时候,让他逐渐浸到水里,这个方法会让宝宝很享受,既可以吃奶,又可以洗澡。
2.用玩具吸引宝宝洗澡。
等宝宝长大一点,妈咪还可以用浴盆里的玩具吸引他洗澡,比如塑料小鸭子。让小鸭子浮在水面上,引导宝宝进入浴盆里,让他边玩鸭子边洗澡。
3.洗澡后做一件宝宝开心的事情。
每次洗澡后妈咪都做一件宝宝开心的事情,可以是按摩,也可以是抚摸宝宝,给宝宝唱歌或者讲故事。这样让宝宝感觉到洗澡后就有一件开心的事情在等着自己,那么他会为了这件事而忍受洗澡这件事情。
提醒妈咪,如果要和宝宝一起共浴,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滑措施。最好在进入浴缸前后,让另外一个人抱着宝宝,等你坐下来才接过宝宝。或者先把宝宝放在一块毛巾上,坐稳或者出来后再抱起宝宝。
洗澡是家长和宝宝甜蜜相处的时间,不要把洗澡看作一个清洁过程,这样压力会很大,家长只要和宝宝享受洗澡过程就可以,毕竟宝宝没那么脏!
皮肤干燥起皮怎么办 喝足水
虽然说喝水这件事是每个人都会的事情,但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喝对方法的,皮肤是需要喝水的,而且喝水要足够。现在不少人对喝水的概念就是不渴的话就不喝水了,甚至创下了好几天没喝一口开始的记录,其实这样是不好的。每天喝充足的水是给你的肌肤补水的基础,至少要保证每天能够饮用2000毫升的水,这样才有助于保持一个水嫩的皮肤状态。
要有度的去批评孩子
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她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并且,在孩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
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批评,往往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是什么。就拿青琳的例子来说,孩子打了妈妈,我们可能一时气极说,你竟敢打妈妈,真是个坏孩子!但这样会把一件具体的事,扩大到“坏”和“好”的区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影响。
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宝宝适合用哪种杯子
小宝宝通常在六七个月大时就可以开始用杯子喝东西了,不过,也有些宝宝要晚一点才能掌握这一技巧。在刚开始时可以尝试从软鸭嘴杯或学饮杯开始,这对喜欢奶瓶的宝宝来说,可能比硬塑料嘴更接近奶瓶的感觉。
给宝宝演示如何端起杯子到嘴边并斜过来喝水。然后你就可以教宝宝使用有硬塑料嘴的学饮杯了,接下来就是有握柄的、能打开盖的杯子。
如果你给宝宝使用的是防溢式学饮杯,那么你的宝宝喝水时可能比较干净,但是会费劲得多。你可以试着把防溢阀取下来,让液体流出更顺畅,也可以使用不带防溢阀的有盖杯子。有些父母在宝宝很小时就教他们用敞口杯子喝水,完全省略了带盖杯子这一环节。
如果你更愿意让宝宝在睡前用奶瓶喝东西,要确保只装水或奶。英国牙科协会建议父母不要用奶瓶给宝宝喂果汁,哪怕是冲得非常淡的鲜榨果汁。
如果你发现宝宝用学饮杯或杯子喝得并不好,也要坚持下去,多尝试,并保持轻松的心态。你可以试着把学饮杯放在房间里,并让他自己慢慢习惯。如果你的宝宝渴了,他就会喝的,只要他的尿量足够就行了。如果你有任何担心,还可以咨询儿童保健医生。
如何训练宝宝用杯子喝水
教宝宝喝水这件事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却令很多新手妈妈颇感为难。要让习惯使用奶瓶的宝宝学会用杯子喝水,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如果继续使用奶瓶让宝宝喝水,宝宝很容易被呛到,甚至觉得奶瓶里的水没有味道而抗拒喝水。
两阶段训练用杯子喝水
第一阶段:用吸管取代奶瓶
0-6个月宝宝的主要水分来源是奶水,当宝宝喝完奶之后,可以在奶瓶中装一些开水,让宝宝来清洁口腔,每次约10毫升即可。满6个月的宝宝开始吃辅食之后,就可以逐渐增加每天水分的摄取量,让宝宝习惯喝开水。
辅助工具:饮料吸管2支、1个装了半杯白开水的杯子、防水围兜。
1.妈妈将1支吸管含在嘴里,用力做出吸吮的动作,让宝宝模仿着重复数次。
2.将另一支吸管的一端让宝宝含在口里,另一端放在装了半杯白开水的杯子里。妈妈拿着杯子,并协助宝宝固定好吸管。
3.妈妈不断重复吸吮动作,让宝宝模仿着做。当宝宝意外地吸到杯子里的水之后,他很快就能了解这个动作所带来的结果,进而学会用吸管喝水。
第二阶段:用杯子取代吸管
在坚持使用吸管喝水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宝宝出现了看见大人喝水、自己也想学大人用杯子喝水的行为时,就可以考虑让宝宝尝试使用没有吸管的学习杯来练习喝水了。一般来说,在宝宝大约满1岁时就可以开始训练。多练习几次,宝宝很快就能学会。
辅助工具:1个装了约10毫升白开水的杯子、防水围兜。
1.妈妈协助宝宝握紧杯子,慢慢将杯子里的水倒入宝宝口内。
2.一开始宝宝还无法很好地控制力量,可能会弄湿全身,所以请替宝宝围上防水围兜,并且提醒宝宝要慢慢喝。
3.当宝宝练习成功之后,记得要及时鼓励宝宝,并逐渐增加杯子内的盛水量。即便宝宝做得不够好,也不要责怪他,以免影响其学习用杯子喝水的积极性。
宝宝从出生后就是吃母乳,或是用奶瓶喝奶粉,已经习惯使用奶瓶了,因此,要使他们学会并且习惯于使用杯子来喝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很多宝宝都会排斥。希望各位爸妈能够耐心一点、细心一点,合理地引导宝宝去学习使用杯子,相信会早日见到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