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天突要禁忌什么 清肺利咽
按摩天突要禁忌什么 清肺利咽
天突穴在颈部,因此,天突穴和声音也有一定的关联,有一些职业会需要经常用嗓,例如:老师、演讲者、歌手等,如果经常用嗓,导致声音嘶哑,可以每天用中指指腹缓慢、轻柔按压天突穴,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天突穴,有润肺化痰、清咽利噪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声音嘶哑的症状。
木蝴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清肺利咽
木蝴蝶味苦甘凉,具有清肺热、利咽喉的功效,是中医临床上治咽喉肿痛的常用药,多用于治疗邪热伤阴、咽喉肿痛、声音嘶哑之症,常与桔梗、桑白皮、款冬花等同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或小儿百日咳。
止咳化痰穴位 天突穴
天突穴很好找,它位于你锁骨的中间胸骨上窝中央位置。是属于颈部的穴位。经常按摩天突穴能够帮助你疏通肺气、化痰止咳平喘。当然,要是能够在按摩天突穴的基础上配合进行吞咽的动作,效果能够加倍。我们看天突穴所在的位置就知道它跟呼吸系统的关系不同寻常,所以,止咳化痰,按摩天突穴首当其冲。
木蝴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清肺利咽
木蝴蝶性甘凉,具有清肺热,利咽喉的功效,配伍不同的中药对治疗咽喉肿痛,喉痹音哑有很好的作用。
哮喘的中医推荐按摩疗法
1、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2、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3、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4、按揉列缺: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5、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6、点按天突: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以上就是对哮喘的中医按摩疗法的介绍,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哮喘是一种不易治愈的疾病,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
按摩天突有什么作用
天突是是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穴,任脉气血在此吸热后转而向上部的头面天部突行,该穴具有清咽利窍,宣通肺气的作用,其具体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着力按压天突,缓和的做揉按运动,也可一按一松,指压的力量由轻渐重,有一定的节律,以点按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本法可行气解郁,化痰除滞。
防治咽喉不适,梅核气,膈肌痉挛等病症。如果经常声音嘶哑,每天用中指指腹缓慢轻柔按压本穴,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按摩,有润肺化痰,清咽利噪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声音嘶哑。
肺为娇脏,当致病邪气侵犯肺脏时,肺多以咳嗽或气喘为信号。大多数咳喘初发时症状较轻,病情进展则出现咳喘剧烈,进一步恶化还会引起肺系的其他疾病,使治疗更为棘手。按揉天突可以抑制咳嗽气喘的发生,并且对于肺系疾病所引起的其他症状,如胸痛,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有特效,按摩时仰卧位或端坐位,以中指指腹按压天突穴。按压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渗透入穴位下方的局部组织,切忌用力过猛,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可双手交替操作。
天突的作用与好处 清肺利咽
如果经常声音嘶哑,每天用中指指腹缓慢轻柔按压本穴,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按摩,有润肺化痰,清咽利噪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声音嘶哑。
小儿哮喘可试试按摩治疗
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按揉列缺: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点按天突: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点压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凹陷)下3寸(相当于自己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处。经常点按此穴,有助于健脾益气,强壮体质,预防哮喘复发。
极泉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极泉随证配穴治疗法
1.心痛,心悸,冠心病:极泉配神门,内关,心俞,适宜用按摩疗法,可宁心安神。
2.咽干,咽喉肿痛:极泉配太渊,天突,适宜用刮痧疗法,可滋阴,清肺利咽。
3.肘臂冷痛:极泉配侠白,适宜用艾灸疗法,可通经活络。
咽喉肿痛的刮痧疗法
1、风热外袭
取穴:少商、商阳、尺泽、合谷、廉泉、天突
砭石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廉泉,再刮前臂尺泽,然后刮手部合谷,最后放痧少商、商阳。
砭石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少商、商阳分别为手太阴,手阳明经井穴,刺血可清泻肺热;尺泽为手太阴经合穴,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合谷疏风解表,清咽止痛;廉泉、扶突清利咽喉。
2、肺胃实热
取穴:内庭、天突、丰隆、少商、支沟、天枢。
砭石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腹部天枢,再刮前臂支沟,放痧少商,刮下肢丰隆,最后刮足部内庭。
砭石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足阳明经荥穴内庭,清阳明郁热,以消肿止痛。少商、天突可清利咽喉;丰隆为足阳明络穴泻之以清热涤痰;支沟、天枢通调腑气治便秘腹胀。
3、肺肾阴虚
取穴:太溪、照海、鱼际、天突
砭石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手部鱼际再刮下肢内侧照海,最后刮太溪。
砭石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照海通于阴蹻两穴滋阴降火,引虚火下行为治虚热咽喉痛的要穴;鱼际为太阴荥穴旨在清肺利咽;天突清利咽喉。
按摩天突要禁忌什么 消除水肿
有些人看起来有些胖,不是脂肪堆积导致的,而是水肿导致的,天突穴位于颈部,颈部有甲状腺,经常按揉天突穴能刺激甲状腺,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祛除脸部多余水分,有助于消除水肿。
正坐或站立,抬头,目前视,用食指指腹或指端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宜,一边按摩一边配合做吞咽动作,可以缓解按摩带来的不适感,按摩时间1-3分钟。
天突的准确位置是哪里
天突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取穴时,可以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沿着颈部正中线向上,一直摸到骨性标志结束的地方,胸骨上窝的中央即是。
天突位置接近气管,相当于肺与自然相通的通道,清气从这里进入肺,浊气又从这里呼出,有通利气管,定喘止哮的作用,说明天突穴是治疗哮喘的主穴之一。刺激天突穴可以使清气入肺,排出浊气,以起到宽胸理气,化痰利咽之功,主治咳嗽,气喘,打嗝,咽喉肿痛,胸痛,咽喉肿痛等。
按摩天突的方法
按揉法:用自己的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天突穴,每次30下,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为宜。
按压法:指垂直于天突穴按压,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要持续几秒种,按压10-20次,可以起到镇咳平喘的作用,如果出现呼吸不畅,胸闷,可以用拍打按摩法,由上至下,由外至内,注意揉搓或拍打用力不可过大。
哮喘用什么方法治疗
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按揉列缺: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点按天突: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哮喘的推拿治疗
一、发作期的治疗:
揉天突:用拇指按揉胸骨上切迹上缘正中上0.5寸凹陷处50。
揉膻(tan)中:用拇指揉两乳头中间的膻中穴100次。
揉肺俞(shu):用拇指揉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100次。
二、缓解期的治疗和保健:
按揉定喘:用拇指按揉大椎旁开0.5寸的定喘穴50次。
揉肺俞:用拇指揉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100次。
揉肾俞:用拇指揉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100次。
捏脊:用拇、食、中三指自尾椎骨端由下而上捏至大椎处,捏5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