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后的注意事项
肘关节脱位后的注意事项
在全身各关节脱位中,肘关节脱位最为多见。常见于青少年中,因受到间接暴力伤害所致。例如突然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着地,暴力沿前臂向上传递,肱骨前下端受身体重力作用突破薄的关节囊前壁,向前移动,导致肘关节脱位。受伤后患者表现为肘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明显,前臂缩短,肘关节周径增粗,肘前方可摸到肱骨远端,肘后可触到尺骨鹰嘴,肘关节弹性固定于半伸位。
发生肘关节脱位时,如果身边无救助者,伤员本人根据肘关节的伤情判断是关节脱位,不要强行将处于半伸位的伤肢拉直,以免引起更大的损伤。可用健侧手臂解开衣扣,将衣襟从下向上兜住伤肢前臂,系在领口上,使伤肢肘关节呈半屈曲位固定在前胸部,再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如果有人救助,若救助人员对骨骼不十分熟悉,不能判断关节脱位是否合并骨折时,不要轻易实施肘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以防损伤血管和神经,可用三角巾将伤员的伤肢呈半曲位悬吊固定在前胸部,送往医院即可。
学步宝宝要当心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俗称“牵拉肘”,为什么说学步宝宝要当心肘关节脱位呢?原因是学步宝宝最容易出现肘关节脱位情况,相信不少家庭都有过此类情况的发生,就是小孩正蹒跚学步时,家人怕孩子摔倒就拉着孩子的右手臂行走,谁知这样更容易出差错;不少宝宝的肘关节脱位都是这样导致的,以下是相关情况,一起来了解一下。
牵拉肘是许多家长或亲属带宝宝玩耍时“好心出差错”而惹下的麻烦。当给小宝宝穿衣服,或拉着手散步,上下楼梯突然跌倒,猛然牵拉孩子的胳膊后,都会发生牵拉肘。这时孩子骤然间啼哭不止,或喊叫被牵拉的胳膊疼痛。孩子的肘关节往往呈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不敢旋后,不能抬举与取物,不能自由活动,在肘关节的桡骨头处有压痛,局部却无明显的肿胀和畸形。
这种错位好发于4岁以下的儿童,6岁以后却少见了。这是因为4岁以下的儿童桡骨头上端发育尚未完全,肘关节囊及韧带均较松弛薄弱所致。由于“肘错位”后患肢疼痛致活动受限,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为其他肘、肩部损伤而延误处理。
牵拉肘的诊断并不难,关键在于对本病有所认识。患儿一般都有患肢被纵向牵拉的病史。伤后因局部疼痛而啼哭不止,肘关节处于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拒绝他人抚摸患肢,不肯举手及用手取物。肩部、腕部及手指活动正常。仔细检查时,可发现肘前外侧桡骨头处有压痛。
一旦儿童发生肘错位,家长不必惊慌失措,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即可。由于手法较为简单,家长不妨先试一试,如果不行,再去医院就治。
具体操作方法是:抱患儿端坐,术者同患儿相对。将患肘屈曲90度置患儿身旁。术者一手握住上臂下端,以防止肩关节转动,并将拇指置于桡骨头处。另一手握住患肢手腕,连续做数次前臂旋后动作。此时,可听到清脆的轻微弹响声或手指有弹跳感,表示桡骨头已复位儿停止哭闹,并可用患手上举取物。
桡骨头复位后,一般不需要固定,但应该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切忌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奉引小儿手臂或用粗鲁动作给小儿更换衣服,以免脱位再次发生而形成习惯性脱位。
对脱位超过24小时或有反复脱位史的患儿,因局部有肿胀,复位时弹响声或弹跳感多不明显,复位后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但其他症状大多能缓解。此时,宜用颈腕带将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1周左右。
温馨提示:肘关节脱位的治疗一定要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年幼的宝宝,如果不及时医治,很容易留下后遗症。
不同类型关节脱位的原因
肘关节脱位(40%):
肘关节脱位是肘部常见损伤,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由于肘关节脱位类型较复杂,常合并肘部其他骨结构或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如肱骨内上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和冠状突骨折,以及关节囊、韧带或血管神经束的损伤。多数为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
肩关节脱位(25%):
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位,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位。后脱位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后脱位可分为肩胛冈下和肩峰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髋关节脱位(25%):
本病是一种严重损伤,因为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脱位。在脱位的同时软组织损伤亦较严重。且常合并其他部位或多发损伤。因此患者多为活动很强的青壮年。一般分为前、后及中心脱位3种类型。脱位后股骨头位于Nelaton线(髂骨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之前者为前脱位。脱位于该线之后者为后脱位。股骨头被挤向中线,冲破髋臼而进入骨盆者为中心脱位。三种类型中以后脱位最为常见。这种损伤应按急诊处理,复位越早效果越好。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预防方法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比较常见,脱位后常能自行复位并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病人年龄多在20岁40岁之间。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病因较多,有人认为是由于肩关节的骨、韧带或关节囊先天发育不良所致,也有人认为是肩关节脱位后治疗不当所致。
首先要有二次或多次反复发生脱位的病史,有的可自行复位。脱位时肩关节有畸形,肩部疼痛常不剧烈,局部肿胀常不明显,但肩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病程长者,肩关节周围可有程度不同的肌萎缩。X线片可协助诊断。
有人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肩关节先天发育不良有关,而实际上多数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在首次脱位时都有明显外伤史,由于首次未得到适当有效的治疗而发展成本病,故应对首次脱位后的治疗予以格外重视。
引起关节脱位的原因
关节脱位临床上可分损伤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及病理性脱位等几种情形。关节脱位后,关节囊、韧带、关节软骨及肌肉等软组织也有损伤,另外关节周围肿胀,可有血肿,若不及时复位,血肿机化,关节粘连,使关节不同程度丧失功能。本文主要阐述引起关节脱位的原因。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
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位,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位。后脱位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后脱位可分为肩胛冈下和肩峰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关节脱位的急救措施都有几点
1、可用健侧手臂解开衣扣,将衣襟从下向上兜住伤肢前臂,系在领口上,使伤肢肘关节呈半屈曲位固定在前胸部,再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如果有人救助,若救助人员对骨骼不十分熟悉,不能判断关节脱位是否合并骨折时,不要轻易实施肘关节脱位的的法复位,以防损伤血管和神经,可用三角巾将伤员的伤肢呈半曲位悬吊固定在前胸部,送往医院即可。
2、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画员呈坐位,助手握住上臂作对抗牵引。治疗者一手握患者腕部,向原有畸形方向持续牵引,另一只手手掌自肘前方向肱骨下端向后推压,其余四指在肘后将鹰嘴突向前提拉,即可使肘关节复位。复位后将肘关节屈曲90度,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或用长石膏托固定。2~3周后去除外固定,辅以积极的功能锻炼,以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关节脱臼是运动伤害中,一种常见的急症。人体的关节分为不可动,部份可动及可动关节。脱臼系指骨骼由关节中脱出,产生移位的现象。
脱臼通常会造成韧带的拉扯或撕伤,严重者会合并骨折的发生。临床的表徵包括:关节突出及功能丧失,关节变形疼痛,中度到重度的肿胀。若脱臼的骨骼压迫神经,会造成脱臼关节以下的肢体麻木;若压迫到血管,脱臼以下关节肢体会摸不到脉动且发紫。
对於任何骨折及脱臼的病患,一定要测量脉搏强度及检查感觉功能,若摸不到脉动,则表示肢体已无足够的血流供应,必须立即送医就诊。同时在急救过程中,不论是固定前与固定後,都要测量脉搏及运动感觉功能。
测量的方法如下:
一、检查脉搏:在伤侧距离心脏的远处摸脉搏,例如手肘脱臼检查桡动脉,肩部脱臼检查肱动脉,足踝脱臼检查足背动脉等,并在病患伤肢的指甲上,施压後放松,测其恢复正常颜色的时间,正常值应小於两秒,若摸不到脉搏或指甲颜色恢复很慢,表示受伤严重或固定包扎的力度太紧,必须加以放松。
二、检查远端运动及感觉功能:要求患者自行摆动上,下肢体,触摸病患手指或脚趾,视其是否能辨识清楚,若患者意识不清,则轻轻掐患者观察其疼痛反应情形。
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情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自己的关节出现脱位的情况。希望大家尽早了解关节脱位的一些调理方法,而且要注意合理的进行保健,避免造成关节疼痛,带来更多困扰,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注意护理事项,有效进行锻炼,平时也要注意自我保健,合理进行饮食,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更多的影响,避免导致更多痛苦。
运动要预防肘关节脱臼
伤者呈坐位,助手握住上臂作对抗牵引。治疗者一手握伤者腕部,向原有畸形方向持续牵引,另一只手手掌自肘前方向肱骨下端向后推压,其余四指在肘后将鹰嘴突向前提拉,即可使肘关节复位。但是,如果救助人员对骨骼不十分熟悉,不能判断关节脱位是否合并骨折时,不要轻易实施肘关节脱位的复位。
.hzh {display: none; }
是否需要去急诊?
是肘关节发生脱臼时,应立即送往医院。同时可把肘部弯成直角,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托起,挂在颈上。如果跟前无救助者,伤者本人根据肘关节的伤情判断是关节脱位,不要强行将处于半伸位的伤肢拉直,以免引起更大的损伤。可用正常的手臂解开衣扣,用衣襟从下向上兜住受伤的前臂,系在领口上,使受伤的肘关节呈半屈曲位固定在胸前,再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队医建议
脱臼后的关节在复位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这段时间内尽量不要频繁或动作幅度过大地活动受伤的关节。不恰当的过早过频的关节活动会导致关节囊和韧带修复过程产生障碍,造成关节囊松弛,衍变成该关节习惯性脱位,那就更麻烦了。
脱臼都有哪些症状
因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脱位;因关节病变引起者为病理性脱位;脱位后,关节面完全丧失对合关系者为完全脱位;部分丧失者为半脱位。外伤性脱位较多见,且多发生在青壮年。最易发生脱位的关节是肘关节,其次是肩及髋关节。伤后关节局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及出现畸形,多可据此作出诊断。为了确定脱位的方向、程度及是否合并骨折,X线检查是必要的。对脱臼者应及时进行手法复位,越早越好。复位后应使关节固定于稳定位置2~4周;解除固定后还应进行主动的功能锻炼,以利恢复关节功能。如果手法复位失败,应行手术切开复位。
复发性的脱臼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性脱臼,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可以把肩关节弄脱位,然后,又可以再弄回正常位置,也就是患者可以”表演〃自己的肩关节自由进出;第二类是最常见的,主要是因为创伤,也就是经由外力造成肩关节脱位后的后遗症。
一般发生脱位时,可能会发生突然的声音,关节部变形,不能活动或感到疼痛等自觉症状。但如果是小孩子或婴儿便较难发觉。
脱位的时间愈长就越难医治,如果对骨骼组织不大熟悉,不要随意地自己整复脱位部位,以免引起血管或神经线的损伤。有时指关节脱位时,大力地拉紧脱位的指关节可能会恢复原状。但由于脱位时,与扭伤同样有可能引起关节部的血管或韧带听损伤、骨折等现象,所以应及早援助医生的治疗。下腭脱位时,就会形成口部打开,一时不能合起而变成流口水或垂涎的现象,或者相反地口部不能张开。此外,在跌倒或运动时,上肢在外展外旋位,手或肘关节首先着地,最易引起肩关节脱位。如果太大力拉拖小孩子时,也很容易发生肘脱位,变成手臂不能高举或苦诉剧痛。如果发生脱位的话,无论伤势多大,都应及早接受医生的治疗及进行整复医治。
经过整复后,无论什么时候,都应用冷湿布包好,同时绝不可立刻再进行过度的运动。与扭伤或撞伤一样,不要马上便入浴洗澡。另外如果为脱位、骨折或手部受伤的患者脱衣时,记得应先由健康的一手脱起,相反地,在穿着衣服时,即应由患部的一侧先穿着。
肘关节脱位如何治疗
肘关节脱位西医治疗
1.肘关节前脱位
手法复位时,应将肘关节呈高度屈曲位进行,一助手牵拉上臂,术者握前臂,推前臂向后,即可复位。复位后固定于半伸肘位4周,有时尺骨鹰嘴不能手法整复,需手术复位固定。
2.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①闭合复位失败者,或不适于闭合复位者,这种情况少见,多合并肘部严重损伤,如尺骨鹰嘴骨折并有分离移位的;②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当肘关节脱位复位,而肱骨内上髁仍未能复位时,应施行手术将内上髁加以复位或内固定;③陈旧性肘关节脱位,不宜试行闭合复位者;④某些习惯性肘关节脱位。
(2)开放复位:臂丛麻醉。取肘后纵行切口,肱骨内上髁后侧暴露并保护尺神经。肱三头肌腱做舌状切开。暴露肘关节后,将周围软组织和瘢痕组织剥离,清除关节腔内的血肿,肉芽和瘢痕。辨别关节骨端关系加以复位。缝合关节周围组织。为防止再脱位可采用一枚克氏针自鹰嘴至肱骨下端同定,1~2周后拔除。
(3)关节成形术:多用于肘关节陈旧脱位,软骨面已经破坏者,或肘部损伤后关节僵直者。臂丛麻醉,取肘后侧切口,切开肱三头肌腱,暴露肘关节各骨端。将肱骨下端切除,保留肱骨内、外髁一部分。切除尺骨鹰嘴突的顶端及部分背侧骨质,喙突尖端亦切小一些,保留关节软骨面,桡骨头若不影响关节活动可不切除,否则切除桡骨头。根据新组成的关节间隙,如狭窄可适当将肱骨下端中央部分切除0.5cm呈分权状。理想的间隙距离应在1~1.5cm。
关节间衬以阔筋膜的关节成形术,对于骨性强直的肘关节有良好作用。注意衬缝阔筋膜作关节面及关节囊时,要使阔筋膜的深面向关节腔一侧,将阔筋膜衬于关节面缝合后,检查伤口,将肘关节对合,观察关节成形的情况,逐层缝合伤口。术后用上肢石膏托将肘关节固定于90°,前臂固定于旋前旋后中间位。抬高伤肢,手指活动。几天后带上肢石膏托进行功能锻炼,3周左右拆除固定,加强伤肢功能锻炼,并辅以理疗。
孩子“手脱臼”护理方法
肩关节脱位和肘关节脱位复位后应在屈肘位用三角毛巾悬吊或石膏固定3周后,开始练习肩部和肘部伸屈活动。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后不需固定,但很易复发,即使是多次脱臼,也很容易治好,因而,最终父母也能学会治疗了。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手法是: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在向外凸出的桡骨小头上,同时另一只手握住小儿手腕,将前臂向外侧旋转,并慢慢屈曲肘关节,如果关节处发生较轻微弹响声,说明桡骨小头已复位,小儿马上就可用受伤的手去拿东西。
曾经有过脱臼的孩子,以后一不小心容易再次脱臼,因此,成人一定要避免用力或过猛的牵拉小儿的肢体。给孩子穿衣服时,成人动作要轻,要顺着孩子,不要生拉硬拖;牵着孩子的手走路或上下台阶时,不能像提东西那样提起小儿的手臂;平时也不能拉着孩子的手臂把他提起来玩。
什么造成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习惯性关节脱位是指在无暴力的情况下,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造成的关节脱位。最多见的是肩关节的习惯性脱位。这种脱位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病人,往往在公共汽车上向上扶住把手时,甚至穿衣伸袖、展臂擦背、举臂挂衣等日常生活的动作,都可引起肩关节的脱位。这些病人有的来医院整复,有些病人由于多次脱位关节囊已很松,可以自行复位。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可由先天性肩关节发育不良,或关节本身或周围结构薄弱所引起的关节脱位,常常是对称的。还有损伤性脱位时,治疗处理不当,肩关节脱位后,未及时送医院复位,或有的肩关节脱位合并有关节其它部位的损伤撕裂,因治疗不当导致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增加了肩关节的不稳定性,造成肩关节的习惯性脱位。更多见的是许多病人和医生认为复位后便万事大吉,无适当的外固定,回去后照样从事各种肩关节的活动而可引起再脱位。
肩关节脱位时,关节囊已破,虽说肩关节已复位,但关节囊及周围损伤的软组织的愈合尚需约3周时间。因此关节复位后,必须将肩关节固定3周。方法是用三角巾或绷带将肘关节屈曲90度,把前臂悬挂固定,同时鼓励手腕和手指活动,严禁上臂外旋。三周后才能去掉固定,自主锻炼。一般在复位后2-3个月,肩关节可恢复正常机能。伤后一个月可开始做不举高患肢的轻工作,2-3个月后才能恢复原来工作。否则肩关节很容易再脱位,造成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骨科疼痛是怎么回事
关节脱位病因
1、肘关节脱位(40%):
肘关节脱位是肘部常见损伤,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由于肘关节脱位类型较复杂,常合并肘部其他骨结构或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如肱骨内上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和冠状突骨折,以及关节囊、韧带或血管神经束的损伤。多数为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
2、肩关节脱位(25%):
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位,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位。后脱位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后脱位可分为肩胛冈下和肩峰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髋关节脱位(25%):
本病是一种严重损伤,因为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脱位。在脱位的同时软组织损伤亦较严重。且常合并其他部位或多发损伤。因此患者多为活动很强的青壮年。一般分为前、后及中心脱位3种类型。脱位后股骨头位于Nelaton线(髂骨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之前者为前脱位。脱位于该线之后者为后脱位。股骨头被挤向中线,冲破髋臼而进入骨盆者为中心脱位。三种类型中以后脱位最为常见。这种损伤应按急诊处理,复位越早效果越好。
骨病病因
1、原发性骨关节病
是由于年龄增长、长期劳累,导致骨关节退行性改变、韧带松弛,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关节的周围形成骨刺,从而引起关节炎。
2、继发性骨关节病
多因关节创伤、发育畸形等导致关节面不平、受力不均而引起本病。
脱臼后遗症有哪些
关节脱位具有一般损伤的症状和脱位的特殊性表现。受伤后,关节脱位、疼痛、活动困难或不 能活动。脱位通常影响活动的关节,如踝、膝、髋、腕、肘,但最常见的是肩和手指关节。不活动 的关节,如在骨盆的关节,当使关节固定在一起的韧带被牵拉或撕裂时,也能被分开。椎骨的脱 位如果损害神经或脊髓就能危及生命。显著的椎骨间脱位,损伤脊髓,导致瘫痪。
1.一般症状
(1)疼痛明显。
(2)关节明显肿胀。
(3)关节失去正常活动功能,出现功能障碍。
2.特殊表现
(1)畸形 关节脱位后肢体出现旋转、内收或外展和外观变长或缩短等畸形,与健侧不对称。
(2)弹性固定 关节脱位后,未撕裂的肌肉和韧带可将脱位的肢体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动活动 时有一种抵抗和弹性的感觉。
(3)关节窝空虚。 以上就是脱臼后遗症的了解。最容易出现的状况是畸形。所以要特别的注意,不要引起一些 不必要的反应,脱臼治愈完毕之后仍然要注意自己的一些日常活动,不要做太大的动作,以免造 成二次脱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