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莲房的药用价值

莲房的药用价值

①治室女血崩,不以冷热皆可服:荆芥、莲蓬壳(烧灰存性)。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前,米饮汤调下。

②治血崩:棕皮(烧灰)、莲壳(烧存性)各半两,香附子三两(炒)。上为末。米饮调下三、四钱,食前。

③治经血不止:陈莲蓬壳,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热酒下。

④治漏胎下血:莲房,烧,研,面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汤、酒任下,日二。

⑤治胎衣不下:莲房一个,甜酒煎服。

⑥治小便血淋:莲房,烧存性,为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米饮调下,日二。

⑦治痔疮:干莲房、荆芥各一两,枳壳、薄荷、朴硝各五钱。为粗末。水三碗,煎二碗,半热熏洗。

⑧治乳裂:莲房炒研为末,外敷。

蜂房的药用价值

蜜蜡性味甘、淡、平,有解毒、生肌、定痛之功效,能治疗下痢脓血、久泻不止等证。李时珍曰:“蜜之气味俱厚,故养脾。蜡之气味俱薄,故养胃。厚者味甘而性缓质柔,故润脏腑。薄者味淡而性啬质坚,故止泄痢。

1、疮疡肿毒,乳痈,瘰疬,顽癣瘙痒,癌肿:本品能攻毒杀虫,攻坚破积,为外科常用之品。虽可单用,但更常与解毒消肿生肌药配伍应用。如《证治准绳》治疮肿初发,与生南星、生草乌、白矾、赤小豆共为细末,淡醋调涂。若与蛇蜕、黄芪、黄丹、玄参等为膏外用,可治瘰疬,如蜂房膏(《圣惠方》)。《圣惠方》又以此为末,调猪脂涂擦,治头上癣疮。治癌肿可与莪术、全蝎、僵蚕等配用。

2、蜂房治头癣:露峰房一个,蜈蚣二条,明矾适量。将明矾研末,入蜂房孔中,连同蜈蚣置瓦片上文火烤焦,共研细末,麻油调涂外擦。

3、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本品质轻且性善走窜,能祛风止痛、止痒而奏效。若与川乌、草乌同用,乙醇浸泡外涂痛处可治风湿痹痛,或配全蝎、蜈蚣、地鳖虫各等分,研末为丸服,治关节炎、骨髓炎(《虫类药的应用》)。治牙痛可配细辛水煎漱口用,《普济方》内即载有十数个以蜂房为主的治牙痛方。治风疹瘙痒,常与蝉衣等同用。

4、蜂房治赤白痢,少腹痛不可忍、里急后重:黄蜡9克、阿胶9克,同溶化,入黄连末15克,搅匀,分三次热服。

5、蜂房治呢逆不止:黄蜡烧烟熏二、三次。

此外,蜂房还可用治阳痿、喉痹、以及蛔虫、绦虫病等。

蜂房治疗过敏性鼻炎

常用新鲜干净的蜂巢治疗鼻炎,取5克带蜜粉的蜂房(野蜂最好),用开水煎服或直接嚼服,一日三次,连服2-3个月,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明显。长期服用可逐渐使过敏性鼻炎痊愈。

蜂房用法用量

3~6g。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或煎水漱、洗患处。

蜂房使用注意事项

1、气血虚弱者慎用。

2、肾功能差者忌用。

莲房的功效与作用

莲房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莲蓬,可能在生活中很多人比较熟悉的就是莲花莲藕吧,可实际上除了莲花和莲藕之外,莲蓬同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尤其是药用价值,不要以为看似被人们经常忽略的食物没有什么保健功效,正确的食用还可以帮助你解决各种的身体疾病.

一般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直接煮了喝水,这样食用方便而且效果还比较的明显,可以帮之我们解决有效的预防糖尿病,清心养身,对于女性来讲,也是调节自己身体,治疗产后一些疾病的有效方法。

莲蓬又名:莲子肉;藕实;水芝丹;莲蓬子;莲实;蓬肉。莲蓬的莲房煮茶可预防糖尿病,晒干取出种子的莲蓬,可以熬汤加冰糖喝,味苦性涩湿,为散瘀治带药,能治产后胎衣不下,莲子、莲蕊都是良好的中药。

莲子甘涩性平,有补脾止泻,清心养神益肾的作用,常用来治疗心悸失眠等症。据本草纲目记载,莲子有治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等功能。可有补脾止泻,清心养神益肾的作用,并常用于治疗心悸失眠。止流鼻血等症。

上面就是莲房的保健功效介绍,相信大家看了这些介绍之后都会觉得非常的惊喜吧,其实一直以来被你忽略的食物,却有着非常惊人的保健效果,所以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正确的食用这些食物。

吃莲蓬有什么好处

功效: 莲心苦寒清心火、止烦渴,用来泡茶喝则苦后回甘。

现代科研表明,莲心中含生物碱,可以降血压。苦味的食物多偏寒,因此体质属阳虚,平素怕冷、少气乏力者,最好别去尝试。

莲心;清心,去热,止血,涩精.性苦寒.;蜂蜜,甘平,补中,润燥 ,止痛,解毒.蜂蜜起到调和作用. 莲心的药用价值: 子其味清香,营养丰富,味甘涩、性平,入心、脾、肾经,具有补脾益肾,养心安神的功效,还能收敛浮躁的心火,让人宁静且容易入睡。

现代药物学研究发现:它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每100克莲子中含钙89毫克,含磷285毫克,含钾量虽然不足2.1毫克,但在所有动、植物食品中却位居榜首,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叫莲子心,味苦,却是一味良药。

中医认为它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降压之效,可治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智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 莲子居住的“房子”叫莲房,又叫莲蓬壳,能治产后胎衣不下、瘀血腹疼、崩漏带下、子宫出血等症。

还有一种“石莲子”,又称甜石莲,是莲子老于莲房后,堕入淤泥,经久坚黑如石质而得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口苦咽干、烦热、慢性淋病和痢疾等症。 莲藕,又称莲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

芡实药用价值

入药部位

干燥成熟种仁。

性味

味甘、涩,性平。

归经

归脾、肾经。

功效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主治

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相关配伍

1、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2、治浊病:芡实粉、白茯苓粉。黄蜡(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盐汤下。(《摘玄方》分清丸)

用法用量

9-15g。

炮制

一、采集加工: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二、炮制方法麸炒芡实:取净芡实,照麸炒法炒至微黄色。本品形如芡实,表面黄色或微黄色。味淡、微酸。

石斛药用价值

1、“滋阴生津”一向被认为是铁皮石斛最大的药性物点,历代医家在用铁皮石斛治病时也多取其“滋阴生津”的功能,因为改善人体的阴虚的症状,主要是通过“滋阴生津”来实现的。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显示,铁皮石斛中提取出的石斛碱具有降血压,护血管,解热镇痛的作用。因此铁皮石斛在中医临床上应用上更具有普遍性,且更能显示出铁皮石斛独特的药用价值。

2、药用石斛的应用,早在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药大词典》等我国古代多部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石斛的药用功能。千百年来,在南方民间,就有这样的传说,当有危重病人处于生命垂危之时,人们会想方设法冒着生命危险从悬崖峭壁上采来“仙草”,将其汁液喂入病人口中,令病人起死回生。这种说法虽然有其传奇色彩,但据载,民间确实存在着这种被称为“救命仙草”的药材, 它的学名叫做“铁皮石斛”。近代医学研究权威还发现:石斛确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贵中药材,其用途和价值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应用。

孕妇能不能吃鹌鹑

孕妇在长达十个月的孕育过程中,应该多摄入营养,以补充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在孕期中,要多吃有助于胎儿智力发育的食物,小编给您解析孕妇能不能吃鹌鹑。

鹌鹑的药用价值比较显著,鹌鹑与枸杞,肉同时炖熟服用,具有健脑养神,益智等功效,鹌鹑肉所含的丰富卵磷脂,脑磷脂是高级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对胎儿健脑非常有益。

《众峨山房药录》记载,“凡蛋皆具有滋阴降火之性,强身健脑之功”,因此非常适合准妈妈食用,鹌鹑蛋富含蛋白质、卵磷脂、芦丁等,其蛋白质比鹌鹑肉高30%、维生素B1高20%、维生素B2高83%、铁高46.1%、卵磷脂高5.6倍。鹌鹑蛋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健脑作用很强。

药用价值

黄皮果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叶、果和种子等都可入药,具有消食健胃、理气健脾、行气止痛等功效,俗有“饥食荔枝,饱食黄皮果”之说。果皮可消风肿,去疳积;种子可治疝气、蜈蚣咬伤和小儿头疮。

黄皮果种子富含油分,出油率高达42%,为优良的润滑剂。黄皮果作为一种优质的水果,其果实除鲜食外,尚可加工成果冻、果酱、蜜饯、果饼及清凉饮料等或盐渍、糖渍。所以,在民间黄皮果素有“果中之宝”之称。

夏天吃黄皮果时,可以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放在口中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味虽有些苦,但可以起到降火、治疗消化不良、胃脘饱胀的作用。

暑天到郊外旅行,暑气迫人,倘能备带一些黄皮果,尤以苦味黄皮果更好,口渴或感到头脑闷热不适时,即嚼几个黄皮果,不但生津、止渴,且有预防中暑的好处。

水果性味:甘酸而温、微苦、辛。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有机酸及果胶;果皮和叶含挥发油,叶又含酚类、黄酮甙和氨基酸;树皮含小檗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甾醇、黏液质、酚类成分。果有消食化痰、理气功效,用于食积不化、胸膈满痛、痰饮咳喘等症,并可解郁热,理疝痛,叶性味辛凉,有疏风解表,除痰行气功效,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水胀腹痛、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等症;根可治气痛及疝痛。

黄皮果图册1.防治流行性感冒:黄皮果树叶2斤半,加水24斤,煎至8斤,将汁水滤出、再在药渣上加水20斤,又煎至8斤,将2次滤液合并,再煎煮浓缩至8斤,然后加防腐剂。成人每次服30毫升(约1小酒杯),一日3次。小孩减半,连服3至6天(或每人每日用叶2—3钱,水煎服,连服数天)。治疗和预防流感有显着效果。此方同时可治疟疾。2.肝胃气痛:生黄皮果晒干,每日10个,水煎服。或用黄皮果树根l至2两,水煎后去渣,加黄酒冲服。

3.疝气偏坠:黄皮果树根2两,小茵香5钱,水煎后去渣,冲入黄酒适量,温服,一日2次。

4.风痰流注,寒性脓疡:黄皮果树嫩叶,黄皮果果核焙燥研细,龟板砂炒研末,各4两,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2钱,一日2次,以黄酒送下。

5.蛔虫上攻,心下痛:黄皮果果6钱(鲜者2两),水煎空腹服。

6.毒蛇、狂犬咬伤:黄皮果树叶2两,焙燥,研细,用适量好黄酒隔水炖煮,一月分2次温服,并以药渣敷于伤口。

7.肠痉挛,肠癌痛,胃神经痛:黄皮果果核炒香,研细末,以水或黄酒送下,每服2钱,一日2至3次。

8.促进孕妇消化:黄皮有促消化的功效,特别是有些苦味的黄皮,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消化,使吸收机能畅旺。所以孕妇饭后或食欲不佳时吃一些黄皮有促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9.缓解孕吐的不适:黄皮有和胃,消食,顺气,止呕的作用,适用于肝胃不和导致的孕后恶心呕吐,吐酸水苦水的孕妇,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孕吐的不适感。

麻子药用价值

①治疔疮脓肿:蓖麻子二十多颗,去壳,和少量食盐、稀饭捣匀,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痈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将蓖麻子捣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搅拌,用开水搅成糊状,置于冷水中冷却成膏状备用。用时将白膏药按疮面大小摊于纸或布上贴患处。(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③治瘰疬:蓖麻子炒热,去皮,烂嚼,临睡服三、二枚,渐加至十数枚。(《本草衍义》)

④治咽中疮肿:萆麻子一枚(去皮),朴硝一钱。同研,新汲水作一服,连进二、三服效。(《医准》)

⑤治喉痹:萆麻子,取肉捶碎,纸卷作筒,烧烟吸之。(《医学正传》圣烟筒)

⑥治诸骨哽:蓖麻子七粒。去壳研细,入寒水石末,缠令干湿得所,以竹篾子挑二、三钱入喉中,少顷以水咽之即下。(《魏氏家藏方》

⑦治疠风,手指挛曲,节间痛不可忍,渐至断落:蓖麻一两(去皮),黄连一两(锉如豆)。以小瓶子入水一升,同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取蓖麻子一枚,擘破,以浸药水,平旦时一股,渐加至四、五枚,微利不妨,瓶中水少更添。忌动风食。(《医准》)

⑧治汤火伤:蓖麻子、蛤粉等分。研膏。汤损用油调涂,火疮用水调涂。(《养生必用方》)

⑨治犬咬伤:蓖麻子五十粒。去壳,以井水研膏,先以盐水洗咬处,次以萆麻膏贴。(《袖珍方》)

⑩治风气头痛不可忍:乳香、蓖麻仁等分。捣饼,随左右贴太阳穴。(《纲目》) ⑾治小儿颓疝:蓖麻仁三枚,棘刚子(去皮)三十枚,石燕子(烧)一枚,滑石(末)二钱匕,麝香(研)半钱匕。上五味捣研匀,稀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煎灯心汤下。(《圣济总录》蓖麻丸) ⑿治齁喘咳嗽:蓖麻子去壳炒热,拣甜者吃,多服见效。(《卫生易简方》) ⒀治难产及胞衣不下:蓖麻子七枚。研如膏,涂脚底心,子及衣才下,便速洗去。(《海上集验方》) ⒁催生并死胎不下:蓖麻子三个,巴豆四个。研细,入麝香少许,贴脐心上。(《卫生家宝方》) ⒂治子宫脱下:蓖麻仁、枯矾等分。为末,安纸上托入,仍以蓖麻仁十四枚,研膏涂顶心。(《摘元方》) ⒃治暴患脱肛:蓖麻子一两。烂杵为膏,捻作饼子,两指宽大,贴囟上;如阴证脱肛,生附子末、葱、蒜同研作膏,依前法贴之。(《活幼心书》蓖麻膏) ⒄治口眼歪斜;蓖麻子仁七七粒。研作饼,右歪安在左手心,左歪安在右手心,却以铜盂盛热水,坐药上,冷即换,五、六次即正也。(《妇人良方》)

杏的药用价值

杏仁放瓦上焙焦研末,香油调搽患处,治黄水疮。

杏仁研末,用香油调搽,治热疖。

杏仁10克,生姜三片,白萝卜60克,水煎服,治伤风咳嗽。

杏仁12克,水煎服,治咳嗽气喘。

甜杏仁炒熟,每日早晚嚼食七至十粒,或加白砂糖共捣烂,开水冲服,一日两次,治肺病虚弱,老年咳嗽,干咳无痰。

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水送下。

上气喘急。有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类,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

喘促浮肿,小便淋沥。用杏仁一两,去皮尖,熬后磨细,和米煮粥,空心吃二合。

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偏风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复始。食后饮竹沥,直到病愈。

喉痹痰嗽。用杏仁去皮、熬黄,取三分,加桂末一分,研泥裹含咽汁。

喉热生疮。治方同上。

肺病咯血。用杏仁四十个,以黄蜡炒黄,研青黛一钱加入,捣烂,包在切开的柿饼中,外裹湿纸,煨熟吃下。

血崩。用甜杏仁上的黄皮,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热酒送下。

痔疮下血。用杏仁(去皮类及双仁者)加水三升,研磨,滤汁,煎至五成,同米煮粥吃。

耳出脓汁。用杏仁炒黑,捣成膏,裹棉中塞耳内。一天换药三、四次。

莲藕的药用价值

藕还可加工成藕粉、蜜饯和糖片,是老幼妇孺及病患者的良好补品。

藕还具有药用价值,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行瘀;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秋令时节,正是鲜藕应市之时。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

中医认为,生藕性寒,甘凉入胃,可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适用于烦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妇女产后忌食生冷,惟独不忌藕,就是因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间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熟藕,其性也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补佳品。而用藕加工制成的藕粉,既富营养,又易于消化,有养血止血,调中开胃之功效。

荷花的价值

食用价值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叶为茶的代用品,又作为包装材料。荷花的地下茎在淤泥中生长,会被有毒物质侵染,只因藕的特别细密的表皮组织和含有丹宁的下皮,具有一定的阻挡或吸收有毒物质的能力,因而有毒物质多黏附在表皮上或渗入表皮中。在食用藕时要削去外皮,以防把有毒物质也吃进肚中。

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荷花,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叶、荷梗、藕节等均可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莲子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荷叶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减肥瘦身,其中荷叶简成分对于清洗肠胃,减脂排瘀有奇效。藕节能止血、散瘀、解热毒。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这些中药品来自同一种植物,但不同的部位作用却不相同:藕节止血、散瘀;荷叶清暑利湿、升发清阳、止血;荷梗清热解暑、通气行暑;荷叶蒂清暑去湿、和血安胎;莲花活血止血、去湿消风;莲房消瘀、止血、去湿;莲须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莲子养心、益肾、补脾、涩肠,以湖南的“湘莲子”最为著名;莲衣能敛、佐参已补脾阴;莲子心清心、去热、止血、涩精。由于莲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不同部位,其药效可能略有差异。

玉竹药用价值

1.肺阴虚证。该品药性甘润,能养肺阴,微寒之品,并略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干咳少痰、咳血、声音嘶哑等症,常与沙参、麦冬、桑叶等品同用,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治阴虚火炎,咳血,咽干,失音,可与麦冬、地黄、贝母等品同用。

又因该品滋阴而不碍邪,与疏散风热之薄荷、淡豆豉等品同用,治阴虚之体感受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等症,可使发汗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留邪,如加减葳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2.胃阴虚证。该品又能养胃阴,清胃热,主治燥伤胃阴,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常与麦冬、沙参等品同用;治胃热津伤之消渴,可与石膏、知母、麦冬、天花粉等品同用,可共收清胃生津之效。

此外,该品还能养心阴,亦略能清心热,还可用于热伤心阴之烦热多汗、惊悸等证,宜与麦冬、酸枣仁等清热养阴安神之品配伍。

药方选录

①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

②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③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沙参三钱,麦门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一钱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温病条辨》益胃汤)

④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萎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禳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服。(《

枸杞药用价值

果实(中药称枸杞子),枸杞药材药用功能与宁夏枸杞同;根皮(中药称地骨皮),有解热止咳之效用。

采收加工:枸杞子:6-11月果实陆续红熟,要分批采收,迅速将鲜果摊在芦蔗上,厚不超过3厘米,一般以1.5厘米为宜,放阴凉处晾至皮皱,然后曝晒至果皮起硬,果肉柔软时去果柄,再晒干。枸杞叶:春季至初夏采摘,洗净,多鲜用。

主要成份:枸杞子含甜菜碱(betane),阿托品(atropine),天仙子胺(gyoscyamine)。

枸杞多糖:枸杞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是枸杞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68-200,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其中又以枸杞多糖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最多。现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具有促进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疲劳、抗辐射、保肝、生殖功能保护和改善等作用。

甜菜碱:化学名称为1-羧基-N,N,N-三甲氨基乙内酯,在化学结构上与氨基酸相似,属于季胺碱类物质。甜菜碱是枸杞果、叶、柄中主要的生物碱之一。枸杞对脂质代谢或抗脂肪肝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所含的甜菜碱引起的,它在体内起甲基供应体的作用。关于枸杞甜菜碱的研究仅限于国内在含量的测定、提取工艺和对枸杞植物的生理作用(增强耐盐性)研究方面,关于枸杞甜菜碱的药理药效研究很少。

枸杞色素:枸杞色素是存在于枸杞浆果中的各类呈色物质,是枸杞籽的重要生理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其他有色物质。枸杞所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则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很多研究已经证明枸杞籽色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预防和抑制肿瘤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胡萝卜素是枸杞色素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作为维生素A的合成前体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关推荐

牡蛎药用价值

牡蛎药材是牡蛎科动物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长牡蛎的贝壳。牡蛎药材全年可采收,将牡蛎去肉、洗净,晒干可得。其性微寒,味咸;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的功效;可治疗惊悸失眠,眩晕耳鸣,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等病症。性 味归经: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功能:平肝息风药;养阴药。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 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牡蛎的酸性提取物在活体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使感染的鼠死亡率降低。 该品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

冬瓜药用价值

一、冬瓜全身可入药:冬瓜肉清肺排毒 冬瓜子化痰利湿 冬瓜,古时称水芝、地芝,又因其体形长圆,类似过去的枕头,故又被称为枕瓜。中医认为,冬瓜性凉味甘淡,入肺、大肠、膀胱经。有清热解暑、利尿通便的功效,有助于人体的清肺排毒,且适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痰喘、痔疮等症。 冬瓜全身都可入药:冬瓜皮利水消肿、清热解暑,常用于水肿和体虚浮肿等,还可用于催乳;冬瓜子功效为清肺化痰、利湿排脓,应用于肺热咳嗽、带下白浊等;冬瓜肉有利水、清热、消痰、解毒的功效,可治水肿、咳喘、暑热、消渴、泻痢、痔漏等,还可解酒毒、鱼毒等。 营养

糖蒜药用价值

1.蒜水能治小儿久咳; 2.糖蒜佐粥佐酒,酸甜可口,有蒜香,又不辣,解腻祛腥,助消化; 3.蒜能保护肝脏,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4.蒜的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参,常食能延缓衰老,经常接触铅或有铅中毒倾向的人食用,能有效地防治铅中毒; 5.蒜中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杀菌能力可以达到青霉素的1/10,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以起到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和驱虫的功效。 1.避免与芒果同食,以免诱发黄疸; 2.糖蒜一般不与补药同食

秋葵药用价值

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种黏性液质及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鼠李聚糖、蛋白质、草酸钙等,经常食用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健胃整肠。秋葵含有特殊的具有药效的成分,能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适宜的营养保健蔬菜,享有“植物VIAGRA”之美誉。由于黄秋葵富含有锌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加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不仅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肤美白、细嫩。 利咽;通淋;下乳;调经。主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产后乳汁稀少;月经不调。 黄秋葵做为菜品在民间以江西萍乡为盛,云南、

杏仁药用价值

1、治肺寒卒咳嗽:细辛半两(捣为末),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上药,于铛中熔蜡半两,次下酥一分,入细辛、杏仁,丸如羊枣大。不计时候,以绵裹一丸,含化咽津。 2、治咳逆上气:杏仁三升,熟捣如膏,蜜一升,为三分,以一分内杏仁捣,令强,更内一分捣之如膏,又内一分捣熟止。先食已含咽之,多少自在,日三。每服不得过半方寸匕,则痢。 3、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睡卧不得者:杏仁(去皮尖,微炒)半两,胡桃肉(去皮)半两。上件入生蜜少许,同研令极细,每一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生姜汤嚼下,食后临卧。

姜的药用价值

①治感冒风寒:生姜五片,紫苏叶一两。水煎服。 ②治呕吐,百药不差:生姜一两,切如绿豆大,以醋浆七合,于银器煎取四合,空腹和滓旋呷之。 ③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愤愤然无奈者: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④治冷痰嗽:生姜二两,饧糖一两。水三碗,煎至半碗,温和徐徐饮。 ⑤治三十年咳嗽:白蜜一斤,生姜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铜铫知斤两讫,内蜜复秤知数,次内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尽,惟有蜜斤两在,止。旦服如枣

藕的药用价值

以藕为主的单验方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有很好的效验。比如鲜藕汁,每日早晚各服半杯,治肺结核出血、产后出血、鼻流血。另外,生藕捣绞取汁,加蜂蜜适量,搅匀,分次服,治热病烦渴不止;藕汁、梨汁各半杯,和匀服用,治上焦痰热、口干咳嗽。 藕连接部分称为藕节,含天门冬素、鞣质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藕节和藕在性味、功用上大致相似,但藕节又侧重止血功效。 中医认为藕节性平、味甘涩,药用可以缩短出血时间,有止血散淤之效,治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3] 比如将藕节捣汁饮用,并在鼻中滴3-4滴,每天2-3次,治鼻出

茴香药用价值

小茴香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盐小茴香有暖肾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盐小茴香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1、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2、治胃痛,腹痛: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 3、治肾虚腰痛,转侧不能,嗜卧疲弱者:小茴香(炒,研末)。破开猪腰子,作薄片,不令断,层层掺药末,水纸裹,煨熟。细嚼,酒咽。 4、治遗尿:小茴香6g,桑螵蛸15g。装

生姜药用价值

1.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生姜2.生姜汁: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味辛微温。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3.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性味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另外,生姜皮有清除或抑制“青春痘”的

冰糖药用价值

在中医方面认为它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经常食用能够润肺止咳,并且具有清痰去火的作用。也是泡制药酒、炖煮补品的辅料。 1、冰糖的作用: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 2、性味:甘、平、无毒。归经:入肺、脾。 3、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4、主治:多多食用能够治疗肺燥咳嗽,并且对干咳无痰,咯痰带血有很好的疗效。 冰糖和黑糖、白糖、红糖一样都是用蔗糖炼制而成的,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冰糖的纯度最高,也不会像其他糖类有酸酸的口感,所以大家都认为冰糖比较好,但因为冰糖的纯度最高,那些称为杂质的营养成分相对而言就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