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黄疸怎么护理
宝宝得了黄疸怎么护理
1黄疸褪去后,在恢复母乳的过程,母乳得慢慢增加,不能一下子全回到母乳喂养,开始一天替换一顿,混合喂养宝宝,期间仍然给宝宝多喝水,多晒太阳,也给宝宝一个适应的时间, 以防黄疸再来。
2 多给宝宝喝水和晒太阳。
3黄疸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宝宝黄疸长时间没有变淡,而且精神状态不好,应及时看医生
如何护理黄疸宝宝
如何护理黄疸宝宝?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有以下6点:
1、判断黄疸的程度。爸妈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在黄疽期间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糖水及热力,并保护好肝脏。
6、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黄疸护理要科学
1.新生儿黄疸类型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2-3天时间后都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尤其是在出生第七天时间后皮肤发黄的情况更加明显,专家指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疸,不过这是生理性黄疸。但如果新生儿的黄疸出现的时间早,并且在生理性黄疸减退后又重新出现并且还存在有颜色加深情况的话,那就表示很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了。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黄疸,在平时生活中家长都必须要做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通常在一段时间后生理性黄疸会逐渐消失。而病理性黄疸的恢复则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最后都能痊愈。
2.及时治疗
如果是生理性黄疸的话,通常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因为在几天或者是几周星期后,黄疸的现象便会自行恢复。但如果黄疸症状不但没有恢复,反而有加重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必须要引起重视,同时还应该尽早去医院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父母在婴儿出生后就应该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并且还要根据黄疸色泽变化进行不同的护理以及治疗。
在护理期间父母还要观察新生儿喝母乳之后的反应,如果有症状加重的现象,则表示很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这个时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止母乳喂养或者是其他的治疗方法。
3.患儿状态
患有黄疸的新生儿在平时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家长同样要仔细观察,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等症状就应该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治疗。除了以上这些症状之外,还有像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这些都是黄疸加重的表现,这个时候及时的治疗对于新生儿而言非常的重要,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威胁到生命。
同时在新生儿患病期间还应该注意营养的补充,由于新生儿不能直接食用营养食物,因此这个时候妈妈应该多吃,然后将这些营养物质化为乳汁从而让宝宝进行有效的吸收。
4.心率变化
在护理黄疸新生儿期间还应该特别注意密切观察其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必须要马上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患儿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以免破损感染。
家长必须要注意孩子的变化,要注意合理的进行饮食,而且,要注意卫生情况,全面地进行皮肤保健,要注意心理的变化,很多的孩子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导致睡眠,所以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变化,全面地进行调理,以免造成更多的影响,带来不利后果。
新生婴儿情况多新手妈妈莫紧张
脐部总有点潮湿
Q:我的宝宝出生没几天,我发现他的脐部总有点潮湿,请问,我该怎么给宝宝做脐部护理?要不要带宝宝去看医生?
A:一般来说,只要妈妈每天给宝宝用酒精消毒脐部,是不会有问题的。即使有少量分泌物或渗血也没什么关系,新妈妈不必惊慌,但要注意不要包扎新生儿的脐部。如果宝宝的脐部出现红肿或有硬疖,属于异常情况,应带宝宝看医生,由医生来处理。
黄疸为何一直不退
Q:我的宝宝一直用母乳喂养,平时吃得好,睡得也好,可就是黄疸一直不退,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观察过其他差不多大的宝宝,他们的黄疸早就退了,我很担心,我的宝宝会不会有问题?
A: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会出现母乳性黄疸,黄疸的持续时间较长,有的会持续卜2个月。这种情况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一般不要作处理。新妈妈请注意:不要随便给宝宝断母乳,而应该多喂母乳,使宝宝增加排便的次数,有利于黄疸的排出。
一般生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3~5天出现,如果宝宝一生下来皮肤就很黄或者黄疸一直不退,颜色反而越来越深,这两种情况新妈妈就要重视了,应及时带宝宝看医生,作一些必要的检查,以查出原因。
新生宝宝得黄疸家长要留心
很多新生宝宝都会得黄疸,而新生儿黄疸有生理和病理两种,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当宝宝得黄疸的时候家长该注意什么。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2~4天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4~6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持续3~4周消退。
2、病理性黄疸:
①如果黄疸发生时间过早,足月儿在出生后24小时,早产儿在48小时内就出现;②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每日上升超过 μmol/L( mg/dl);③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④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 μmol/L(mg/dl)。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1)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
(2)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运送的能力不足;
(3)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
(4)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
(5)肠肝循环增加。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比较特殊而复杂,常见原因有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
(2)感染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
(4)母乳性黄疸。
家庭护理要点:
1、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要着急,此期间可用些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胆红素加速排出。吃奶不好及饥饿可能使生理性黄疽加重延长。
2、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3、应注意与迅速出现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相鉴别,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出生后黄疸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变化,有无肌张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烧、岖吐等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切莫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
宝宝出生16天了黄疸还没退 宝宝出生16天还有黄疸需注意
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皮肤黄疸情况,注意黄疸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早考虑病理性黄疸的诊断。
注意观察黄疸宝宝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黄疸宝宝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宝宝出生16天还有黄疸,虽说是不大正常的病理现象,但家长们千万不可自行用药,以防加重病情,如宝宝黄疸确实比较严重,第一要务是要先带宝宝到正规医院诊治,确诊病因后,对症治疗才能好得快,不可病急乱投医哦。
多晒太阳可以起到退黄的效果,但要注意在阳光充足时隔着玻璃窗给宝宝照射,不要着凉;注意保护眼睛和会阴部;照射时间以上下午各半小时为宜,注意变换体位,以免晒伤。
宝宝黄疸病期如何护理
1、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
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给医生看。
备注: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这时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时进行手术,才使胆道畅通或另外造新的胆道来改善。
2、观察宝宝日常生活
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3、仔细检查宝宝黄疸变化
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建议家长们可以试着按压宝宝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4、家里光线不要太暗
宝宝出院回家之后,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白天宝宝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电灯开不开都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在医院时,宝宝黄疸指数超过15mg/dL,医院会照光,让胆红素由于光化的反应而代谢。如果妈妈出院回家了,则要照自然光,照光或多或少会有些帮助。
5、勤喂母乳
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母乳,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糖水补充。
6、保证充足的睡眠
给宝宝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宝宝能够安静的入睡,一般宝宝刚出生,探望的人比较多,同时很多亲戚朋友都会抱一抱,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休息,容易引起宝宝烦躁,不利于宝宝恢复身体,最好是妈妈陪在宝宝身边一起睡,可以增加宝宝的安全感,睡得更香,宝宝有一个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吃橘子的注意事项
1.橘子不宜与萝卜同食
2.饭前或空腹时不宜吃橘子
3.服药忌食橘子
4.忌鲜橘皮泡茶饮
5
有些准妈妈担心怀孕期间吃橘子过多会造成生下来的宝宝皮肤发黄,或担心宝宝得黄疸与吃橘子有关。其实一般新生宝宝都会出现皮肤发黄,这属于正常现象。而宝宝得黄疸更是与准妈妈吃什么没任何关系。所以,准妈妈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吃橘子了,但要注意控制用量哦~
黄疸是什么病呢
1.其实像黄疸这种疾病不只是婴儿才有的,因为一些肝部疾病也会引起黄疸症状的出现,只不过是黄疸是刚出生婴儿大都会有的症状而已,因此一说黄疸才会觉得是婴儿出生的黄疸。
2.要说到婴儿黄疸的出现,大多是在刚生下来没多久就出现了,有的可能几天就会消退下去,有的可能是在两周内都会恢复正常的,但是如果是早产儿的话,那黄疸可能会持续三周的时间呢,当然正常的情况是消退了,如果是好多天不但没有消退的症状,还会有加重的情况,那就得及时进行药物干预治疗了。
3.不管是哪种黄疸情况,都得好好护理才行,尤其是对于婴儿的黄疸护理,平时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出现发生问题的话,那大便就会变白,不是直接就变白了,而是那种愈来愈淡的情况,如果是皮肤表面突然又黄起来,那就得预防黄疸一定要去看医生了。
4.预防黄疸发生,就得注意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细节,如果宝宝看起来皮肤越来越黄,并且精神头不好,胃口也不好,体温还忽高忽低的不稳,很好困,平时还爱哭闹,那也得带去检查一下,避免是黄疸。
5.只要不是那种病理性的黄疸,一般好好护理不用治疗也会用不了多久就自然消退了,如果孩子有要出黄疸的症状了,那就得给孩子多喝些水,刚生下来的孩子最好喂母乳,用温水对孩子皮肤表面进行清洁,这样黄疸慢慢的就会消退了。但是对于那种长时间不消退还越来越重的就得进行正规治疗。
如何处理新生儿黄疸
一般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是不需要特殊干预的,如果是在黄疸高峰期,宝宝就是注意一下喂养,尽量加强喂养,让他多排大小便,是有助于黄疸的减轻的。
另外宝宝如果是属于病理性黄疸,这种是建议去医院,由新生儿专科医生对宝宝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看需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干预。
一般病理性黄疸只是疾病的一个表现,还有可能会存在一些病理因素,家里对于黄疸患儿的护理就是注意喂养,避免他呛奶。
然后同时注意加强大小便的监测,注意臀部护理,然后还要注意下他的精神状态,然后吃奶反应,体温的一些监测就行。病理性黄疸家长还是及时去医院,由医生根据宝宝情况及时的治疗干预。
怎么给宝宝去黄疸
1)晒太阳治疗黄疸
利用太阳中的蓝光和绿光来治疗减轻宝宝的黄疸,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治疗办法。刚出生的宝宝比较娇嫩,在晒太阳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
①首先要保护宝宝的眼睛,可以自己在家用黑布制作一个眼罩,给宝宝戴上;
②要做好外生殖器的保护,在晒太阳的时候给宝宝穿上尿不湿(有专用蓝光尿不湿)就有防护作用;
③隔玻璃晒,减少紫外线对新生儿皮肤的伤害;注意每次晒的时候注意换体位,先仰晒,再翻过来晒;
④晒太阳的时间一天需要累计2-4个小时;
晒完太阳后,需要多给宝宝喂一些奶或水,利于宝宝体内胆红素的排出。
2)蓝光治疗黄疸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就是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症状就能逐步改善,最终全部消退。
3)药物治疗
口服茵栀黄:
对于治疗黄疸有一定作用,但是吃完后有的孩子会腹泻,如果黄疸不见好,孩子又腹泻严重,就停止使用;
关于黄疸的3大误区:
1)红糖水能治疗宝宝黄疸?
很多老人认为喝红糖水可以治疗宝宝黄疸,甚至有些医生也是这么认为,这种误区的产生源于一种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这种酶是一种蛋白质,在黄疸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有些医生误以为红糖代谢产生的葡萄糖能够增加这种酶的量或活性,其实酶是蛋白质,它与葡萄糖无关,所以红糖水对于黄疸治疗几乎没什么作用。
2)得了黄疸不能打预防针?
生理性黄疸不影响打预防针,即使是病理性黄疸,如果胆红素降到安全范围内,也是可以打的。什么是安全范围,那由医生来告诉。
3)黄疸好了就不会再复发?
通常生理性黄疸好了之后是不会再复发的,但病理性黄疸即使通过蓝光治疗把胆红素降下来,过一段时间还会上升,所以这部分人需要查病因,把病因治好,黄疸才能治疗彻底。
让父母感到纠结的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延迟喂奶(开奶晚)、呕吐、生时及生后缺氧、寒冷、胎粪排出晚均可加重生理性黄疸。新生儿ABO溶血、RH溶血、先天性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症、败血病等,可造成病理性黄疸。黄疸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该病多危及生命,即便抢救治疗及时保住生命也会遗留日后的脑瘫。
若发现有黄疸,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都应咨询专业医生,以便及时诊治,千万不能等待黄疸自然消退。有些宝宝虽然黄疸自然退了,但对大脑造成了损害,年轻的妈妈并不知道;有些宝宝的黄疸持续很长时间未退,最后还得去医院治疗,花去很多医疗费,甚至个别宝宝因黄疸进行性加重而危及生命,或虽保住生命却留下脑损伤(脑瘫)等,这并不是吓唬妈妈们,这在儿科临床中并不少见。
许多妈妈在生宝宝前没上过准妈妈课堂,所以关于月子怎么坐,月子里的宝宝(新生儿)怎么喂养和护理,几乎全托付给老人或者保姆,而传统的老人都会认为:坐月子都应该门窗紧闭,连窗帘都要拉上,把家里搞得很暗,生怕宝宝被声音和光线刺激吓着了,每天只要给宝宝喂好奶就万事大吉了,所以,在昏暗的光线下,宝宝是否出了黄疸了都很难察觉,也许,很多家长根本没有“黄疸”这个概念。我知道的许多宝宝在满月那天,被家中来的客人发现有黄疸才抱去看医生,甚至有些老人会说: “我以前生的孩子也黄过,后来都自然消失了。”听话的乖媳妇们听老人这么一说,也就安心了。可是,有些宝宝虽然黄疸自然退了,但对大脑造成了损害,年轻的妈妈并不知道;有些宝宝的黄疸持续很长时间未退,最后还得去医院治疗,花去很多医疗费,甚至个别宝宝因黄疸进行性加重而危及生命,或虽保住生命却留下脑损伤(脑瘫)等,这并不是吓唬妈妈们,这在儿科临床中并不少见……
无论是妈妈怎么坐月子,一定不能让宝宝在黑暗的家中度过新生儿时期,只要不是寒冷的大风天气,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换气,让自然光线照进室内,若气温许可,最好给宝宝勤洗澡,这样不仅便于发现宝宝是否有黄疸出现,同时也对宝宝大脑发育非常有利。若发现有黄疸,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都应咨询专业医生,以便及时诊治,千万不能等待黄疸自然消退。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是怎样的
宝宝患上新生儿黄疸后,妈妈们要注意对宝宝进行正确的护理,以免病情加重。那么,新生儿的护理到底是怎样的?让我们来看看吧。
对于生理性黄疸,妈妈们可以给宝宝早开奶以及勤喂母乳。因为早开奶和勤喂母乳可以加速宝宝胎便的排出,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减轻黄疸的症状。
此外,妈妈们也可以通过用中药给宝宝擦拭和洗澡的方式,来治疗宝宝的黄疸病。取50克黄栀子,放进1000克的水里煮20分钟,等煮好的黄栀子水冷却后,就可以用它来给宝宝擦拭脸部和眼睛,也可以用这水给宝宝洗澡。等到宝宝的黄疸消退后,再给宝宝洗三天黄栀子水就可以了。
食疗方面,用白蒿和去核的红枣煮水给宝宝喝,也可以治疗黄疸。等到宝宝满月后,妈妈们还可以抱宝宝到室外晒晒太阳,因为太阳光中也含有微弱的蓝光,可预防黄疸的复发。
但是如果宝宝患上的是病理性黄疸,那么妈妈们一定要及时送宝宝到医院就医,接受光照疗法或换血疗法的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调理措施
1,判断黄疸程度: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注意大便的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观察宝宝日常生活:一般新生儿生理性黄疸7~10天会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但如果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就要去医院检查。
4,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建议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勤喂母乳: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食物,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糖水补充。
宝宝黄疸该如何治疗
宝宝生病,家长着急,不能眼睁睁看着宝宝的黄疸日益严重。在这里,我们的汤教授教您几招护理黄疸宝宝的办法。
1)晒太阳治疗黄疸
利用太阳中的蓝光和绿光来治疗减轻宝宝的黄疸,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治疗办法。刚出生的宝宝比较娇嫩,在晒太阳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
①首先要保护宝宝的眼睛,可以自己在家用黑布制作一个眼罩,给宝宝戴上;
②要做好外生殖器的保护,在晒太阳的时候给宝宝穿上尿不湿(有专用蓝光尿不湿)就有防护作用;
③隔玻璃晒,减少紫外线对新生儿皮肤的伤害;注意每次晒的时候注意换体位,先仰晒,再翻过来晒;
④晒太阳的时间一天需要累计2-4个小时;
晒完太阳后,需要多给宝宝喂一些奶或水,利于宝宝体内胆红素的排出。
2)蓝光治疗黄疸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就是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症状就能逐步改善,最终全部消退。
3)药物治疗
口服茵栀黄:
对于治疗黄疸有一定作用,但是吃完后有的孩子会腹泻,如果黄疸不见好,孩子又腹泻严重,就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