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次数时间与喂奶量
哺乳次数时间与喂奶量
1~3天的宝宝,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钟(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4~14天的宝宝,每4小时喂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钟,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15~30天的宝宝,每隔3小时喂奶一次,每次15~20分钟。 喂奶时间可安排在早上6、9、12时;下午3、6、9时及夜间12时、后半夜3时,每次喂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小便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没有吃饱。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
孕妈妈如果决定母乳喂养,那么就要从孕前开始保养乳房,洗澡的时候注意按摩,佩戴宽松的胸衣,避免压迫乳腺造成堵塞,如果有乳头内陷等问题,可以请教医生,尽量早点矫正。
另外,妈妈的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乳头、乳房疾病的发生。如果今后喂养的时候,姿势和方法得当,其实问题不大。每次哺育宝宝之后,如果宝宝没有将乳房吮吸空,应当用吸奶器将多余的奶水吸出,这不是浪费,排空了乳房才能促进乳汁更多地分泌,还能减轻新妈妈的涨奶痛苦,对乳房的健康也有保健作用。
宝宝拉肚子时妈妈需要注意哪些
(1)暂停添加辅食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减少哺乳量及哺乳次数或者延长两次哺乳之间的时间。
(2)母乳喂养的麻麻在婴儿腹泻期间饮食要清淡一些,喂奶前可喝一碗温开水,不要轻易断母乳。在喂奶的时候尽量让婴儿吃前部分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最后部分含脂肪较多的母乳哦~~
(3)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吃脱脂奶粉或将牛奶烧开,冷却后去掉上面的脂肪,如此烧煮反复脱脂3次就成了脱脂奶。腹泻较重者,要减少奶量并用水稀释。可用1份牛乳加1/2份水或l/2份米汤,必要时可用l份牛乳加l份水或米汤稀释。待婴儿腹泻好转后逐渐增加直至全奶。
(4)宝宝拉肚子时大便次数增多,要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净臀部,擦干并涂上护肤油脂或爽身粉,以防臀部糜烂发生“红臀”。
(5)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受凉后肠蠕动更快而加重腹泻。
婴儿一个月喝奶量
1、婴儿一个月的喝奶量
按需喂养是一个月宝宝喂奶遵循的原则,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要相信宝宝的身体本能,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的。
从宝宝满月到第二个月这个时间,宝宝的体重每周会增加125克左右,喂奶量也需要随着宝宝不断地生长发育而不淡的增加,每次的喂奶量保持在三到四个小时一次,这样每天下来喂奶量要保持在6-8次,这个月的宝宝,还吃不太多,每一次的喂奶量保持在80-120毫升这样一个范围,注意也不要太多,最多也不能超过150毫升。吃太多会给宝宝的消化系统带来一定的负担。
2、怎样控制一个月婴儿的喝奶量
2.1、母乳喂养
如果妈妈的乳汁十分充裕,最好是用母乳来喂养,只要按需哺乳就好了,母乳喂养的话,宝宝会每周体重增加在150克左右。一般来说,如果母乳充足,喂养方法正确,宝宝吃饱后就会安静入睡;如果哭闹,应现查明原因,不要盲目喂奶。
2.2、人工喂养
刚生下来的宝宝每次要喂30-60毫升,一天大约6-8次。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每次给宝宝的奶量要增加到60-90毫升/次,喂的次数逐渐减少。
但是这种数据仅仅只是参考,如果宝宝闹着要进食,你还是要喂他,让他吃饱。在喂奶后,还要喂水,两次奶之间喂一次水,量不宜太多,不要影响到宝宝的吃奶量。
2.3、混合喂养
补授法,即是先母乳,接着补喂一定量的配方奶粉,适用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期特点是,宝宝先吸允母乳,使妈妈乳房按时收到刺激,保持乳汁的分泌;每次喂母乳不足时再用其他奶或代乳品不足不够的量。一般可选择在妈妈下奶量最少的时候,一般是下午4-6点,单独增加一次牛奶或者是配方奶粉。每次加120毫升左右即可。
3、婴儿喝奶少怎么办
在婴儿吃奶量减少的情况下,妈妈一定不要过于着急,更不要强迫宝宝喝奶,否则会使宝宝抵制奶水的时间延长。有的宝宝只要一两天的调整就可以恢复喝奶,而有的宝宝则需要经过一到两周的时间来对肝脏、肾脏和消化系统进行休整,当功能逐渐恢复,宝宝会再次爱上喝奶。
妈妈们也不必盲目强调宝宝是否能够吃到奶粉说明书上标注的奶量。强迫喂养都可能会导致宝宝厌食。因此,要想办法改善宝宝厌奶的情况,注意不要将奶粉调得过浓,奶量也别太大。在宝宝厌奶期时,可以一天只喂一到两顿奶,一顿100-150毫升就可以了,等到宝宝恢复正常食欲之后,也应该慢慢递增到正常的奶量。
怎样辨别婴儿是否喝饱
1、哺乳次数: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排泄: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睡眠: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不哭闹能够深度睡眠表示孩子已经吃饱。
喂养婴儿要注意什么
纯母乳喂养的时候,宝宝不需要再额外补充太多的水,但是妈妈需要多喝水。混合喂养和配方奶喂养,需要给宝宝额外补充水分。同时注意,在新生儿出生2周后,需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同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一般会采取肌肉注射维生素K1,也可以采取口服维生素K1的形式,来预防宝宝出血。
宝宝的肠胃功能比较弱,因此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是不建议给宝宝频繁更换奶粉的,因为这样子有可能导致宝宝消化功能紊乱引起各种肠胃不适。
同样,由于孩子的肠胃还未发育完全,因此给孩子使用的各种器皿都要有消毒的工作哦,避免病从口入,像是奶具的消毒很有必要,尤其在夏季。
观察宝宝的反应也很重要,如果宝宝已经发出了吃饱了的信号,那么妈妈们就不要再给宝宝们喂奶了哦,喂奶量以以宝宝正常发育为标准。
宝宝长大了之后,喂奶量也会有所增加,妈咪们可以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以及每个月龄的哺乳指导等综合考虑,不能够完全的生搬硬套,聪明的妈妈们会给宝宝的每天的喂奶量做一个详细的记录,这样子就可以根据宝宝的需求来决定喂奶量了。
喂养新生宝宝按需哺乳才正确
按需哺乳
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要严格地限制喂奶的间隔时间,尤其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周。新生儿每次吃到的奶量不尽相同,因此有时孩子吃奶后1小时就饿了,而有时孩子间隔达3小时都似乎还不那么想吃。这些情况都很自然的,而且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食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按所需哺乳为宜。只要他想吃就给他吃,等长大一点就可以有意识的培养他分时分餐。
按需哺乳的好处
这种按需哺乳的方法,既可使乳汁及时排空,又能通过频繁的吸吮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更多的催乳素,使奶量不断增多,同时也可避免母亲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通过反射机制,抑制乳腺分泌)。
虽然说是按需哺乳,但是喂养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乳头,有些妈妈其实有足够的奶水,但是因为宝宝吮吸的方法不对,所以越吸越痛,越痛越不给宝宝吸,然后导致奶水越来越少。所以新妈妈不要在婴儿特别饥饿时喂养,按需喂养,多喂几次少量多餐,可以让宝宝胃部得到充分得消化和休息。
要是新生儿饥饿时吃不到奶,饥饿感过了再喂就影响食欲,妈妈乳房胀得厉害时不能哺乳,反射性地使泌乳量减少,久而久之,使乳汁不足。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次的吃奶量不一定相同,了解宝宝的需要,就要和他多接触多交流。出生后的婴儿就有一定的智力,不要以为他只是个要吃要睡要拉的小动物。婴儿的哭声代表了N种意思。没有一个妈妈在宝宝一出生就能判断他的意思,而有经验的妈妈就能从宝宝的不同表现来判断他的不同需求。按需喂养小宝宝,满足他最原始的渴望,这需要亲密喂养的过程,需要经验的积累,但所有的前提一定是需要母婴密切接触的。
怎样做到按需哺乳?
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随时哺喂;如果母亲奶阵到了,而孩子肯吃,也可以喂,而不要拘泥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
刚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胃容量只有30毫升,每次能吸吮到的奶量也只有20毫升左右。奶量少,加上在胃中停留时间短,孩子很快容易饿了。所以,两小时左右喂一次奶很正常。
TIPS:
出生头两周每天喂奶8~12次是我们推荐的喂奶次数。大致要到第2个月,宝宝才会延长至2。5~3小时喂一次奶,这时他的胃容量已达100毫升以上,摄入的奶在胃中存留的时间延长了。
按时喂养VS按需喂养
你是不是担心宝宝贪玩或者贪睡,会忘了吃奶,所以看着时针定时给宝宝喂奶呢?长期以来人们都强调婴儿要按时哺乳,即新生儿2~3小时喂哺1次,较大的3~4小时喂1次。由于过分强调按时,母亲常常看着时间喂奶,即使宝宝饿得直哭,不到时间就是不喂。
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对新生儿。新生儿期是要按需哺乳的,即新生儿随时随地都可以喂。当他们饥饿性啼哭时,可以哺乳;当睡眠超过3小时,可唤醒哺乳。
按时喂养的方法早就落伍了。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由宝宝做主的“按需喂养”方式更加科学。按需哺乳,更符合婴儿的生理需求,严格按照固定时间喂奶只会饿着宝宝或强迫宝宝进食,让他烦躁。
总体来说,宝宝的胃口小,母乳比奶粉容易消化,所以吃奶次数比较多。4个月以内的婴儿,因为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热量多,所以按需哺乳的次数就略显频繁。4个月以后的婴儿,消化系统等内部需求稳定,哺乳的时间也就慢慢规律了。
宝宝多大断奶最合适
宝宝多大可以开始断夜奶?
问题又来了,到底什么时候给宝宝断夜奶是最合适的。6个月?8个月?还是10个月?
对此,妈妈们要了解这样一个概念,戒夜奶是一个过程,从你给宝宝减少夜间喂养次数开始,就已经属于戒夜奶的范畴了。
当宝宝出现以下信号时,就能逐步减少夜间喂养的次数了:
1、宝宝睡眠规律已经形成,在夜间持续睡眠的时间延长;
2、每顿能吃的奶量逐渐增加,且白天可以解决掉一天所需的大部分奶量;
3、开始添加辅食,辅食越来越多样化。
另外,如果宝宝在夜间连续睡了5-7个小时,到早晨4、5的时候醒来要喝奶,这顿奶应当算作晨奶,而不是夜奶了。因此,想要减少夜间喂奶次数,妈妈还可尝试推迟晚上最后一顿奶的时间,这样过度一段时间后,夜间或许就不再需要起来给宝宝喂奶了。
如何判断宝宝喂奶量足够
1、看宝宝自身状态
如大小便: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期间有2—3次软大便;睡眠情况: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不因饥饿而哭闹;体重增长情况: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等;看宝宝反应:一般奶量足够,吃饱了的话,脸上会面带微笑,奶嘴或奶头凑近也不会再次吮吸,而没吃饱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奶水也依旧吮吸不停,若没吃到会继续哭闹。
2、看哺乳次数
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而到了3个月龄时每天至少要吃8次,到了6个月以后则相对稳定,哺乳次数减少到4—6次则为吃饱,喂奶量足够。
新生儿哺乳方法
哺乳次数、时间与喂奶量
1~3天的宝宝,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钟(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4~14天的宝宝,每4小时喂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钟,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15~30天的宝宝,每隔3小时喂奶一次,每次15~20分钟。喂奶时间可安排在早上6、9、12时;下午3、6、9时及夜间12时、后半夜3时,每次喂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哺乳期吃什么才能保证奶量
我该吃什么才能保证奶量
如果让孩子吸吮的次数足够多,母亲的饮食又正常的话,一般不需要额外增加营养来保持奶量。有时孩子会经历突如其来的生长跃进,对奶的需求量忽然增加,这时母亲一方面可以增加哺乳次数,一方面可以增加流质营养食物的摄取。很多食物可以帮助增加奶量,但是否有效却因人而异。
要记住的是你吃进去什么,孩子也就吃进去什么。此时增加的食物应该主要以各种富于营养的汤水为主。蔬菜汤也起作用。动物类熬汤的时候,最好是连骨带皮熬汤,保证身体得到各方面的营养,尤其是各种矿物质,如钙和铁。每次喂奶前喝一杯热牛奶也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给新生儿喂奶的三个小常识
不要按照大人的饮食方式去给孩子喂奶
很多妈妈们在给新生儿喂奶这件事情上,会按照一日三餐的方式给他们饮食,实际上这是完全错误的,定期哺乳并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而且新生儿本身生活以及各种生理还不能够像大人一样规律,所以说新妈妈们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去决定喂奶的次数或者是时间。
喂奶量也不是定性的
给新生儿喂奶的量要根据新生儿的身体情况去决定,要看他们的胃容量,很多有经验的妈妈们都知道,一般新生儿出生的前一段时间喂奶的次数都会比较的频繁,不要觉得奇怪,那都是因为新生儿的胃容量是比较小的,所以说每一次吸入的奶量都很少,所以奶水一经过他们的肠胃就会很快的被吸收消化掉。所以在前期的时候新生儿的喂奶,次数是比较多的。
只有根据宝宝的需要补才是正确的
因为每个新生儿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所以说对于喂养问题我们也不能够固定性的去做,而且每一次喂奶的量或者时间都会发生变化,因为新生儿在不断的成长发育所以说,可能他们每一次喂奶的量或者时间也会随着身体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妈妈们可以观察宝宝的一个哺乳需求,等到他长到一定的时间之后,就会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律,这样给宝宝喂奶就更加的方便,妈妈们就不用担心无法掌握宝宝哺乳的科学健康问题了。
妈妈给孩子哺乳有哪些注意事项
1.初乳
初乳是产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色、黏稠。初乳营养丰富,能增加孩子的抗病能力,能保护婴儿健康成长。初乳还能帮助孩子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有些妈妈不知道初乳得好处,由于初乳量少,且颜色不好,就把它弃之不用,这是错误的。因此,即使母乳再少或者准备不喂奶的母亲一定要把初乳喂给孩子。
2.母乳喂养的方法
(1)时间
目前主张产后立即喂奶,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让母亲喂奶,这样既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又可促进母乳分泌。孩子吸吮乳头还可刺激母体分泌乳汁,为母乳喂养开个好头。早喂奶能使母亲减少产后出血。
(2)方法
正确的哺乳方法,应将一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并把乳房托起成直锥形,而且穆婴必须紧密相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哺乳时母亲身体一定要放松,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掌根部托起婴儿颈背部,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母乳时无论白天和夜间都要把孩子抱起来喂,吃空一侧汁排空了才能更好地刺激乳腺再分泌。喂奶前要将乳头洗干净,先挤出几滴,然后再让孩子吃。
(3)哺乳的次数
新生儿出生后就应开始哺乳,并实行按需要不定时喂哺。婴儿出生后的4-8天最需频繁哺乳以促使母乳量迅速增多。对于嗜睡或安静的婴儿,应在白天给予频繁哺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4)夜间喂奶
产后有疲乏,加上白天不断地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到了夜里母亲就非常瞌睡。夜间遇到孩子哭闹,母亲会觉得很烦,有时把奶头往孩子的嘴里一塞,孩子吃到奶也就不哭了,母亲可能又睡着了,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孩子吃奶时与母亲靠得很近,熟睡的母亲即便是乳房压住了孩子的鼻孔也不知道,这样悲剧就有可能发生,为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母亲夜间喂奶时最好能坐起。
3.孩子是否吃饱
对于孩子是否吃饱,母亲可以从几方面观察。
(1)如果孩子尚未吃饱,则不到下次吃奶时间就哭闹。
(2)在哺乳后用奶头触动孩子口角时,如果孩子追寻奶头索食,吃时又更快更多,说明母亲奶量不足。
(3)由于饥饿,可造成婴儿肠蠕动加快,大便次数增多,且便质不正常。
(4)长时间能量不足,可能影响孩子发育,出现体重不增加的状况。
4.母亲奶量是否充足
母亲奶量充足时,乳房胀满,婴儿吃奶有力,每次哺乳均能听到几次到几十次的咽奶声;哺乳后,婴儿能安静入睡或玩耍;婴儿每天大便2-3次,呈金黄色,稠粥样;婴儿体重逐渐增加,发育情况良好。反之,如果母亲乳房不能胀满,乳汁稀薄,每次哺乳已超过30分钟而婴儿仍频繁吸吮,或无其他原因婴儿不能安睡,经常啼哭,婴儿体重不增加或增加不明显,大便量少等,都表明了母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