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宝宝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宝宝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之1、看近处的时候太多
在城市里,人们的视线大部分时间都在5 米以内,你根本无法跟孩子解释什么是地平线,因为根本就看不见!正是因为城市里视野不开阔,缺少可以提供给孩子极目远眺的环境,不需要用远视,所以,他的远视功能就会越来越弱。
原因之2、户外活动时间太少
现在的生活空间太狭小,孩子大多数时候都在室内活动,近距离用眼的时候很多,而孩子的眼睛适应性是很强的,它会自己调节去适应这个近距离。而且,在屋里的时候多了,看电视、玩电脑的机会也就增多了,如果再不注意距离、姿势,很容易让眼睛过度疲劳。
在户外,物体再怎么近,也要比屋里远。有研究证明,常在户外运动的孩子比不常出门的孩子更少患近视。
原因之3、以室内游戏为主
以前我们玩的什么?打陀螺,扔沙包,捉迷藏,滚铁环……总之,大多数都是户外的集体活动。户外活动时,眼睛会自动调节去看不同距离的东西,远近交替地用眼,使眼睛的睫状肌得到调节,不会感到疲劳。而现在家长出于安全、方便等原因,多数情况下是让孩子在家里玩。
导致宝宝弱视的原因
1.屈光不正 有些孩子生来就有双眼高度远视、散光或近视,如果不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他们所看到的外界物体总是模糊不清,以至眼睛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神经通路发育不良,从而产生弱视。
有些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看书喜欢将书放得很近,看电视时喜欢往电视机前凑,常常眯着眼看东西,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比同龄的其他孩子差。
2.屈光参差 有些孩子有屈光不正,但一眼度数低,一眼度数高,这就是屈光参差。这些孩子屈光度数低的一眼看东西是清楚的,而度数高的那只眼看东西则是模糊的,两眼同时看物体时由于在大脑视皮层所形成的物像清晰度不一致,大脑无法将它们融合为一个,于是视觉中枢主动抑制了模糊的像,久而久之度数深的眼成为弱视眼。
伴有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孩子有一个眼睛看东西是清晰的,因此平时家长很难发现有何异常,往往是上学或年龄更大后查视力时才被发现。
3.斜视 斜视分为多种类型,一般来说双眼可交替出现斜视的孩子不会产生弱视,但却不能形成高级的双眼视功能—立体视觉,而一个眼经常斜视的孩子由于大脑为了克服斜视后产生的复视和混淆视而经常主动抑制了斜视眼传导的神经冲动,斜视眼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形成弱视。
4.形觉剥夺 指在出生早期由于某些原因,如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或角膜皮样瘤,影响了进入眼的光的刺激,眼睛不能产生正常的视觉冲动,也没有正常视觉冲动传到视觉中枢,使眼的视觉发育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弱视。
近视眼会遗传吗
高度近视会遗传
医学调查显示,父母双方均是高度近视眼(一般指600度以上),遗传给宝宝的近视几率在40%左右;若其中一方高度近视,其遗传的几率可降到20%;但如果父母均是低度近视,遗传的几率要小得多。
以上是遗传几率,事实上,在倪海龙医师的门诊中,3-6岁的近视宝宝中,因遗传近视眼的占10%左右。在对有遗传近视家族史的100例儿童调查中,发现67%的儿童近视是在10岁以前发病的。同时,从诊治的上千份病历统计中观察到:儿童在5—10岁发生近视、散光的,他们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多有近视、弱视、散光等眼病。
因此,排除后天环境的原因,3-6岁的宝宝出现高度近视,其发生原因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它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所决定。简单地说,每个人都有这一对(两个)基因,这两个基因分别来自父母亲。如果某人这两个基因都是致病基因,那么宝宝得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今后近视的度数也与爸爸妈妈的近视度数相近。
如何尽早发现宝宝近视了?
刚生下来的小宝宝也有已经近视的可能性,但这在遗传近视中占的比例很小,仅1%—2%左右,医学上称为“先天性近视”。这类宝宝,一般在出生3-6个月后,就可以检查出是否患有近视眼。
小宝宝与大人一样的视力检查一般要到三岁时才能够进行,在此之前,爸爸妈妈可以自制一些卡通小卡片检查宝宝的视力。例如:准备四张纸片各画上一只小兔子,让宝宝看眼睛大小不同的兔子图片,指出大小。如果宝宝需要检查屈光不正等其他项目,需要使用有麻醉作用的眼药水将眼部肌肉暂时麻醉,散瞳后才能进行。
爸爸妈妈都有高度近视的,应意识到宝宝会有遗传近视眼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宝宝和同龄的孩子在视觉上的差异。观察宝宝在看东西时,眼睛是否会眯起来,是否会歪头,是否会将脸靠近物体等,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应尽早带宝宝去眼科检查。
宝宝有遗传近视爸爸妈妈怎么做?
一般说来,宝宝近视的发病主要在以下时期: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12岁以上的青春期。先天近视眼的宝宝,虽然有遗传因素,但是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仍然能保持健康的视力。
中医提倡“后天养先天”,认为近视散光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锻炼、治疗等后天调养,达到弥补遗传因素,恢复健康视力的目的。爸爸妈妈们在饮食方面应尽量让宝宝少吃甜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B1、B2、C及E的食品。常见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蛋、奶、鱼、肉、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同时,多带宝宝到户外进行运动,少看电视。
同时,爸爸妈妈可不定期地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若发现宝宝已经近视了,要及时配戴眼镜,保证宝宝的正常用眼。不要因为宝宝小,怕被同龄的孩子取笑,就不戴眼镜。
近视而不戴眼镜不但会影响宝宝今后的视力发育,而且宝宝因长时间看不清楚东西,信息收集不全,也将影响大脑智力的发育。佩戴眼镜也是对近视的一种治疗方法,6个月大的宝宝即可以使用眼镜了。由于很难将眼镜戴在宝宝的耳朵上,通常会采用后面有橡皮筋连接的特制眼镜。另外,在挑选眼镜时,爸爸妈妈要注意眼镜是医疗用品而不是一般商品,质量优劣比美观度更重要,所以一定要到大医院配镜。
如何预防宝宝的后天近视?
爸爸妈妈都不近视,宝宝近视的可能也在8%-10%,外界环境因素是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环境因素造成的近视已超过了遗传近视的比例。
近视眼的发生与近距离用眼活动和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若小宝宝的床上悬挂的玩具距离眼睛太近,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近视或是斗鸡眼。而对刚踏入小学的孩子来说,要他们坐在教室听课45分钟,不能随意走动,这样长时间的用眼让孩子感到不适应,会因眼睛过度紧张而导致近视。
由于宝宝的年龄还小,自我控制意识不强,若看到好看的动画片或是玩具,没有爱护眼睛的意识。因此,爸爸妈妈要做好改善家庭视觉环境的工作。重视采光的标准,窗户透光面积与房间面积之比不低于1∶6。电视机和房间的画不能有反光,以防刺激宝宝的眼睛。在房间里久了,要抱宝宝往窗外望望,同时增加宝宝的户外活动,这样既可增强体质又可防治近视。
导致近视眼的原因
1 眼睛的构造与功能
眼球是眼睛的主体部分。人们常把眼球比喻为活的微型照相机。其实,眼球比最精密的照相机还要高级得多,它转动灵活自如,无论光线多变,物体远近,色彩多样,都能迅速及时而准确地进行全自动对光调节,将所要观察的对象捕捉入眼底,变成最清晰的物象。这种高速,灵敏,精确的功能,是任何照相机所无法比拟的。
眼球具有由三层膜构成的眼球壁,最里面一层是神经组织,称为视网膜,里面含有许多视细胞。它的作用好比照相底片,外界物象就落在视网膜上。中间一层是含有血管和色素的脉络膜,呈黑色,不透光,作用与照相机的暗箱类似,并给视网膜提供营养。脉络膜的前端增厚,构成环形的睫状体。最外层是白色坚韧的巩膜,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起保护眼球的作用。
巩膜的绝大部分不透明,只有眼球前面大约五分之一的部分是透明的。这个透明的部分叫做角膜,是光线进入眼球的第一道关口。这层角膜犹如照相机的镜头,特别须要保护;如果它受到伤害,透明度减小时,视力就会大受影响。
透过玻璃窗一样的角膜,我们可以看到一层环状的彩色薄膜,叫作虹膜。根据里面所含色素的多少而形成不同的颜色,一般西方人的虹膜含色素少而成灰蓝色,东方人的虹膜含色素多而成棕黄色或黑色。虹膜中央有一个小圆孔,叫做瞳孔。虹膜上平滑肌的伸缩,可以使瞳孔口经缩小或放大,所以瞳孔好比照相机的光圈,外面光线强的时候缩小,光线弱的时候扩大,使眼睛里接受的光线恰到好处。人们平时所说的“眼黑”就是角膜连同虹膜瞳孔。“眼白”,就是跟交膜相连的一部分白色巩膜和盖在它表面的一薄层透明的球结膜。
眼球内还存有三种透明的物质:房水,晶体和玻璃体。晶体位于虹膜瞳孔后面,是一个呈扁圆形的透明组织,前后凸出,类似双凸透镜。富有弹性,起着“自动对光” 调解的作用。在角膜和晶体之间充满着水一样的液体,叫做房水。晶体后面的空间全是胶状的物体,叫做玻璃体。房水与玻璃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空气,它们必须透明。透明的角膜以及房水,晶体,玻璃体,一起组成了眼睛的屈光系统,它们可以聚合光线,使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发生折射,然后聚焦在视网膜成象。
2 近视眼的分类
眼球具有复杂的屈光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眼的调节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果采用1%阿托品眼药水将瞳孔进行充分散大,此时外界物体上发出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经眼的屈光聚焦作用,使物体成象于视网膜的黄斑中心凹上,则为正视眼,既正常人的眼球。如果眼球的总屈光力与视轴长度不相适应,以致远处物体在眼球不调节的情况下,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的黄斑中心凹上成象,则成为非正视眼,我们称这种人为屈光不正或屈光异常。如果物象落在视网膜前,就叫近视眼;物象落在视网膜后就叫远视眼。
根据近视眼病情发展的情况,可以将近视眼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两大类。通常是在小学时期发生的近视,到发育成熟后,近视眼度数基本上不在增加。这类病人的近视度数很少超过计划1000度,配了适当的眼镜后,视力一般可以矫正得比较满意。大多数的近视眼都属于单纯性近视眼。病理性近视眼又有进行性近视,退行性近视,恶性近视等多种名称。这类近视眼发生的时间比较早,近视度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甚至可以达到一个新的水平2000度以上,同时眼底常常发生多种病理改变,就是配了适当的眼镜后,视力也不会矫正满意。因此,这类近视眼对病人的危害很大。遗憾的是,对于早期的近视眼,至今尚无办法来正确判断是单纯性近视还是病理性近视,只有当眼底出现病理改变时才能确定,但已为时过晚了。
如果从屈光的成因来分,我们可以将近视眼分为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两大类,轴性近视是指由于眼球的视轴过长而引起的近视。屈光性近视是指眼球的视轴正常是屈光间质异常所致(睫状肌痉挛,引起晶状体过度调节,使晶状体前面突起,临床上称为调节性近视,以学龄儿童为多见。由于这一类型的近视当调节情况改善后,近视程度也会有所改善,甚至近视状况完全消失,似乎是一种可逆的现象,所以有人把这一类的调节性近视又称为假性近视)。
根据近视眼度数来分,可将近视眼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一般将300D(一3,00D)以下的近视眼称为低度近视眼,将高于600度(-6,00D)的高度近视眼,而将高度与低度近视眼之间的称为中度近视眼。
根据上面所述的不同分类方法,大多数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及家属,比较乐意接受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的分类方法。这是因为不少人认为假性近视眼经过治疗,视力能够恢复正常,而真性近视眼是治疗不好的,只有配戴眼镜才能了事。还有不少人认为假性近视完全是由用眼不当引起的,不会遗传,而真性近视可以遗传给后代,因此非常关心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其实,由于这种分类法存有一些不足之处,至今尚未为眼科学术界所广泛接受和应用,主要原因是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假性近视事实上它仅是调节性近视中的一种现象,当我们给近视眼病人用1%阿托品眼药水滴患眼,使睫状肌完全麻痹造成瞳孔极度散大(此时调节处于静止状况)见到原来的近视度数完全消失而呈正视状态时才称为假性近视;若仍呈近视状态的话,都称为真性近视。
导致宝宝患上近视眼的高危因素
导致宝宝患上近视眼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近视眼的出现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多的困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原因都可能会导致近视眼疾病的出现,导致近视眼出现的原因应当引起近视眼的高发人群——学生的注意,学生们只有了解了近视眼出现的原因才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当预防近视眼的出现。那么,导致宝宝患上近视眼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
导致宝宝患上近视眼的原因
“高危”时期,小儿生长发育的整个阶段,以10岁时近视眼发生率最高,体质差的时候和生病高热的时候都是近视眼发生的高危时期
“高危”情况,宝宝出生时为早产儿、且体重在2500克以下,或者孩子患有全身性疾病,或者情绪不良的情况
“高危”行为,包括每天用眼时间过长,一次用眼时间过长,睡眠时间短、用眼距离过近、目标过小、不清、在动荡的车厢内阅读、躺在床上阅读、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阅读、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的时间过长等。此外,在孩子3岁以后每半年为其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是较早发现近视的最好办法。
导致近视高发的原因都有哪些
1、遗传素质:近视眼的病因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2、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近视眼的病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眼的病因,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3、用眼距离过近:据有关资料报道,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
4、目前空间的射线的影响:经常看电视,尤其是信号不足,接收率不高的农村地区,没有共用天线,屏幕不清晰,雪花点也多,很易使眼肌疲劳,经常玩电子游戏机的同学更易损坏视力,商场出售的小霸王学习机,都能直接引起学生近视,当今电脑机算机是一门不可缺少的课程,过长操作引起眼的干燥和疲劳易引起近视,均需适当控制使用时间,这就是近视眼的原因。
5、睡眠不足:10—13岁是近视眼形成的高峰期。此年龄段的孩子若睡眠不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去平衡,造成眼睫状肌的调节功能紊乱,从而成为近视眼的原因,故保证每晚睡足9—11小时,有保护视力的作用。
6、被动吸烟:德国专家发现,烟草中含有一种毒性较强的氰化物,它在人体内积存到一定程度,可造成中毒性弱视。而孩子的眼球正处于发育期,对烟草中的有害物更为敏感。
近视眼的遗传性高吗
养生保健专家介绍说,很多戴眼镜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疑问:自己患有高度近视眼,以后自家宝宝也会近视吗?相信这是很多近视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近视眼的遗传性有多高?宝宝近视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养生保健的专家就给大家一一解答吧。
其实,近年来关于近视眼遗传性的研究并不少,近视遗传性虽然不低,但是也没有大家担心的那么高。专家指出,绝大多数宝宝出现近视都是由于后天因素所致,但是遗传虽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宝宝近视最常见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自己高度近视,宝宝也会是近视吗?
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家长近视与宝宝视力并无必然联系,因此近视父母不要过度担心孩子一定会近视。专家表示,宝宝的视力有20%~30%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而70%~80%则和后天环境有关。建议见长朋友在宝宝出生后,应该更加注意孩子生活的环境问题。
问题二、近视眼的遗传性有多高?
关于遗传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实验的结果来看。由数据资料来看,父母亲若为高度近视者,的确有可能对下一代的视力发展造成影响,但是并不是决定因素。
1、有专家搜集了187对同卵及异卵双胞胎,分别就两眼的屈光率、眼轴轴长及角膜弧度,算出遗传度。研究结果显示,若遗传度为1,则代表宝宝的视力完全由遗传控制,0则代表宝宝的视力和遗传无关。统计也发现,这些双胞胎的视力遗传度落在0.2~0.3之间。
2、有研究员针对887名人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视力正常组当中,双亲视力皆正常者占81%,父亲或母亲高度近视者占13%,双亲均是高度近视者仅6%;高度近视组当中,双亲视力正常者占44%,父亲或母亲为高度近视者占38%,双亲均是高度近视者占了19%。
问题三、宝宝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宝宝近视的原因很多,遗传只占据了极小的一部分,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与环境才是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孩子缺乏营养;家庭光线不好;用眼习惯不良;缺少活动等都是导致孩子近视的原因,家长最好在日常中观察孩子对于环境的表现,排除不利因素,避免近视的出现。
宝宝视力与遗传的关系
看到越来越多的宝宝出现”近视眼“,有些爸爸妈妈开始找出原因,有的认为宝宝视力有遗传。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研究表明
宝宝近视的年龄层已经降低了很多,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绝大部分取决于不良的生活习惯。
有专家和学者试图找出先天遗传在近视上扮演的角色;并搜集了187对同卵及异卵双胞胎,分别就两眼的屈光率、眼轴轴长及角膜弧度,算出遗传度。研究结果 显示,若遗传度为1,则代表宝宝的视力完全由遗传控制,0则代表宝宝的视力和遗传无关。统计也发现,这些双胞胎的视力遗传度落在0.2。0.3之间,显示 他们的视力有20%。30%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而70%。80%则和后天环境有关。
曾有高雄医学大学遗传医学研究所则是针全台湾地 区887名人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视力正常组当中,双亲视力皆正常者占81%,父亲或母亲高度近视者占13%,双亲均是高度近视者仅6%;高度近 视组当中,双亲视力正常者占44%,父亲或母亲为高度近视者占38%,双亲均是高度近视者占了19%。因此,由数据资料来看,父母亲若为高度近视者,的确 有可能对下一代的视力发展造成影响。
总之,婴幼儿的视力虽然不由遗传因素决定,但是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家长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用眼习惯。
哪些原因导致近视眼
目前,近视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少年,接近90%的青少年和年轻人又不同问题的视力问题。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近视呢?
工具/原料
咱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
方法/步骤
1爱吃糖。
一般甜食中的糖分在人体内代谢时消耗大量的维素B1,维生素B1会减少,影响眼部视力。另外,过多地摄入糖分使人体内的钙减少,也会导致眼球弹性减弱,近视加重。
2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眼可能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报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低度近视眼为多因子遗传,而以环境因素的作用为主;病理性近视眼中有很少数是呈x连锁隐性遗传的。
3父母吸烟
研究发现,父母亲一方吸烟者较双方均不吸烟者,其子女表现出相对较低的近视眼发病率(12.4%Vs 25.4%)和相对性远视,但烟碱受体对人眼屈光系统发育的长期影响作用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用眼过度
近视除了遗传之外,大多数是用眼不当。尤其是近距离工作有关,例如过早的加入近距离学习电脑、钢琴、习字;照明不足;阅读距离过近、时间过久、字体不清或过小以及姿势不良等都与近视的发生、发展有关。
5户外活动少
有专家认为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与其户外活动时间的多少有关,东亚人近视眼高发的原因可能与该地区青少年内向以及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较少有关。当然,也有可能真正的原因还是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间的强度有关。
6长期盯看电子产品
很多孩子喜欢玩电子产品,而青少年时期为近视高速发展期,视力要在18岁以后趋于稳定。家长及老师应鼓励孩子改变游戏方式,多做室外活动,不能过多的沉溺于游戏机、电脑、电视之中。
7不正确的观念
孩子近视发生后家长不让配眼镜,认为一戴上眼镜,度数就会越来越深,结果耽误了孩子,让孩子近视逐渐增长,还会发生斜视、弱视。
注意事项
要教育青少年注意用眼卫生,阅读时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看书或边走边看;注意阅读的照明光线要充分,作业时间不宜过长,阅读写字连续45分钟后,应休息10分钟或向远方眺望,使睫状肌得到适当休息。
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应及时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