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夏季重在养心安神
中老年人夏季重在养心安神
中老年人冬季进补则重在养心安神,此类常选用的中药有龙眼肉、大枣、柏子仁、酸枣仁、莲子、百合等;选用的食物有猪心、羊心等动物心脏。
“养心安神类中药材适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失眠、多梦易惊以及体疲无力的患者,但这些药材多‘味厚气薄性滋腻’,因此湿热病证患者不可食用。”
黄启辉特别强调,神志不宁的人群多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所以在进补之余,还应学会自我放松的精神疗法,以及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此外,健脾开胃也是一大进补“热门”。此类药膳常选用山药、茯苓、扁豆、豆蔻、山楂、陈皮、砂仁等;选用的食物有猪瘦肉、鸡肉、鱼、猪肚、鸭肉等。
“它们的功效在于健脾益气、消食开胃、帮助消化、增进食欲。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难消的人。”专家指出,此类药膳宜温吃,不宜冷吃。
老人夏季怎么养生
夏季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夏季染病,大都当即发作,故有“六月债,还得快”之说。中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尤其夏天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明显加快,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数倍,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因此这一群体的夏季养生不可忽视,中医学上所提倡“冬补三九,夏养三伏”是很有道理的。
中华养生学认为,中老年人夏季保健,重在养阳而贵在平衡。平安度夏有下述秘诀:饮食上清而不淡至关重要。夏季应多饮开水,多食蔬菜,坚持以“清”为主,但亦必须重视摄入奶类、蛋类和肉类食物,以求荤素相配、酸咸相宜。在食用油选择上,也应有所讲究,在此,有关专家认为,玉米油是首选的清淡型食用油。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其中,所含的亚油酸是人体必须的脂肪酸,长期食用,对软化血管、辅助降血脂、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有一定功效。
中老年人要健康度夏,正确合理的饮食固然关键,但其他方面同样不可或缺:保持精神上松而不懈;环境上凉而不寒;锻炼上减而不断;睡眠上缺而不少。当前正值暑夏之时,中老年朋友们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心平气和的好习惯,更得重视日常的养生,合理搭配饮食,谨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中老年进补重在养心安神
薄荷趣闻
清代名医陈士铎曾遇到一例外感病人,情志不畅,不肯服药,陈氏劝其服用薄橘茶而愈。即取薄荷3克,橘皮3克,滚水冲一大碗,饮之。薄荷不仅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
在慈禧、光绪的医方中,清头目的药方多数含有薄荷,特别是外洗方中,尤为显著,乃取其清热祛风的作用。
当代名医说,对于薄荷的用途,一般多注意使用它发散风热、清肝明目,而不注意它能消食下气、消胀、除霍乱吐泻等。
薄荷药理研究
薄荷主要含挥发油,内服能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的分泌而起到发汗解热的作用,还能减少呼吸道的泡沫痰,稀释呼吸道黏液。薄荷还有较强的利胆保肝作用,并有终止早孕及抗着床的作用,对宫颈癌有抗抑作用。
薄荷药膳
薄荷粥 薄荷10克(鲜者3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先将薄荷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水煎沸数分钟,去渣取汁;再将大米放入锅中煮粥,待粥熟时对入薄荷汁,再煮二三沸,加入调味品即可。此粥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表透疹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痘疹初起。
薄荷茶 薄荷6克,党参9克,芦根30克,炙麻黄、生姜各3克,共为细末,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弃渣饮汁。本茶具有益气解表、清热化痰的作用,用于体虚感冒之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不爽。
夏天吃莲子有什么作用
莲子平性,但莲子心性寒,闷热的夏季用莲子心泡茶喝可静心凝神,失眠患者晚上睡觉前喝一杯莲子心泡的茶有助于睡眠,高烧患者可缓解高热引起的烦躁不安。
莲子心中含有莲心碱,可以有效舒张血管,对于轻度的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莲子含有大量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有养心安神的功效,中老年人合理食用可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中老年人活血养心安神汤
组成:合欢花20克,含羞草30克,花生叶50克,丹参20克,田七10克,川芎10克,太子参3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炙甘草15克,五味子15克,葛根20克,麦冬15克,石菖蒲15克,远志15克,柴胡15克。
功效:活血益气,养心安神。
主治:中老年人失眠,多梦,易醒,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耳鸣,心悸,心情抑郁,口燥咽干,胃纳差,舌红少苔,舌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
用法:每天煎服1剂,晚间睡前一小时温服。
方解:中老年人由于疾病困扰或生活环境不称心,出现难入睡,或易醒,甚或彻夜不眠,产生体倦乏力、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心情苦闷、心悸、胃纳不佳等诸多症状,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这主要是由于气郁血瘀,气虚阴亏,致气血阴阳失调,使心脑供血供养不足,失其所养所致。
方中柴胡、合欢花疏肝解郁散结。丹参、田七、川芎活血养血化瘀,增进血运,改善微循环。丹参、田七、川芎三药合用,活血化瘀,养血而不伤新血。老年人血瘀证,宜用活血和血之品,不宜使用破瘀攻逐之药。丹参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美称,是活血药中之上品。李时珍谓三七是理血之最珍贵者。张锡纯曰“田七化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之妙品”。川芎活血行气止痛。是治疗头痛头晕之良药。
太子参益气养心,是补气药中平和之品。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是生脉方,合甘麦大枣方,同是养心之剂。中医认为心与脑同主精神、意识,是调整睡眠的主要器官。通过养心能达到安神目的。合欢花、花生叶、含羞草镇静安神。石菖蒲、远志散结益志。葛根升清阳,上行于脑。
综上所述,本方主要是通过养心益脑而达到安神,是治本之法。药性缓和,无副作用。其安眠之效没有西药那么迅速,但疗效较为巩固。
临床加减:惊梦者加龙骨、牡蛎各30克,莲子心10克。头痛严重加白芷10克。眩晕严重加白芍20克,天麻10克。颈部酸痛加羌活10克,桂枝8克,耳鸣加磁石50克,高血压者加石决明(先煎)30克,生地15克。怀牛膝15克。胃纳差加山楂15克,怀山药20克。两肋胀痛加佛手10克,郁金10克,香附15克。腰膝酸软加熟地15克,山茱萸15克,怀牛膝15克。胸闷痛加瓜蒌仁15克,薤白10克,郁金10克。大便结加生白术50克,枳实10克。大便溏加炒白术15克,乌梅10克。视物模糊加枸杞子15克,杭白菊12克。体倦乏力加黄芪20克,痰多加法夏10克,胆星8克。口苦口干、目赤加生地15克,羚羊角(另炖)3克。
中老年进补重在养心安神
薄荷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味辛性凉,入肝肺二经。辛能发散,凉能透热,有疏肝理气、清热散风的功效,因气味芳香,又有辟秽开窍的作用。
近代名医张锡纯对薄荷的功效阐述颇为确切:“薄荷气味近于冰片,最善透窍。其力内至脏腑筋骨,外至腠理皮毛,皆能透达。故能治温病中之筋骨作痛者。” “若少用之,亦善调和内伤,治肝气胆火郁结作痛,或肝风内动,忽然惊痉瘛疯,头痛目痛,鼻渊鼻塞,齿痛咽喉肿痛,肢体拘挛作痛,一切风火郁热之疾,皆能治之。痢疾初起挟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外感之邪,即以清肠中之热,则其痢自愈。又善清毒菌,逐除恶气,一切霍乱痧症,亦为要药。因其味辛而凉,又善散瘾疹,愈皮肤瘙痒,为儿科常用之品。
薄荷趣闻
清代名医陈士铎曾遇到一例外感病人,情志不畅,不肯服药,陈氏劝其服用薄橘茶而愈。即取薄荷3克,橘皮3克,滚水冲一大碗,饮之。薄荷不仅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
在慈禧、光绪的医方中,清头目的药方多数含有薄荷,特别是外洗方中,尤为显著,乃取其清热祛风的作用。
当代名医说,对于薄荷的用途,一般多注意使用它发散风热、清肝明目,而不注意它能消食下气、消胀、除霍乱吐泻等。
薄荷药理研究
薄荷主要含挥发油,内服能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的分泌而起到发汗解热的作用,还能减少呼吸道的泡沫痰,稀释呼吸道黏液。薄荷还有较强的利胆保肝作用,并有终止早孕及抗着床的作用,对宫颈癌有抗抑作用。
薄荷药膳
薄荷粥 薄荷10克(鲜者3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先将薄荷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水煎沸数分钟,去渣取汁;再将大米放入锅中煮粥,待粥熟时对入薄荷汁,再煮二三沸,加入调味品即可。此粥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表透疹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痘疹初起。
薄荷茶 薄荷6克,党参9克,芦根30克,炙麻黄、生姜各3克,共为细末,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弃渣饮汁。本茶具有益气解表、清热化痰的作用,用于体虚感冒之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不爽。
薄荷小米汤 薄荷6克,小米(炒黄)30克,水400毫升,共煮稀粥,加白糖20克,趁热饮服,微覆取汗。本膳主治感冒,汗后热除。
养生经验方
药制薄荷 薄荷叶、甘草、食盐。此药具有祛风解热、清利头目的功效,用于伤风感冒,头晕作痛。
羌蒡薄荷汤 羌活、薄荷、牛蒡、蒲公英。本方特点是辛温与辛凉相结合,发散而不峻汗,解表而不碍邪,为寒热不明显的表证治法。
清解汤 薄荷12克,蝉衣10克,生石膏18克,甘草5克。本方功效为清解表热,主治温病初起之发热,见肌肤壮热,周身骨节酸痛,头痛,背部微恶寒等。
夏季养生重在调养心脾
夏季养生重点:调养心脾“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阳气充盛,阴气内敛,而人则处在天地之气交汇之中。”专家表示,从农历来看,夏季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的这三个月时间,中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季节。
“这个季节,人的各项生理功能,即‘阳气’,都处于最旺盛的状态。因此中医认为,夏季应以养护阳气为主。”从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夏天属火,与心相应,而心主血脉,又主神志”;同时,“长夏又属湿,湿易伤脾”,因此,夏季养生的重点便在于“调养心脾”。
养心:气郁体质,可用陈皮理气专家说,“暑气入心”,天气炎热时,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中老年人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因此夏季应以宁心安神为要务。具体而言,就是尽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怒、过于惊恐、过于悲伤、过于思虑等情志的刺激。”
“面色苍暗、多愁善感、情绪低落、胸闷不舒、经常叹息,这些都是气郁体质者常见的表现。”专家表示,此类体质者多属“肝郁气滞”,盛夏时症状尤其明显,应以理气解郁、祛暑化湿的方法调理。“陈皮有疏肝解郁、芳香化湿、行气健胃的特点,因此气郁体质者在夏季除保持愉悦乐观、平和宁静的心情外,还可用陈皮、冬瓜煲鸭肉或鸡肉、猪肉食用,也可吃些淡水鱼类,酌加姜、葱、陈皮、豆豉、蒜蓉等芳香调料清蒸或焖炒。”
养脾:清淡饮食,少吃冰镇食品夏季的另一个养生重点便是“养脾”。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而湿邪最易损伤脾气。“夏季健脾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肥腻、刺激、烧烤、油炸之品,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不食腐烂变质食物,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
此外,冷饮、冰镇食品也要尽量少吃,寒湿之品极易损伤人的阳气。“真正能够对人体起到降温作用的两个途径,一个是顺畅排尿,另一个则是适当出汗。”
夏季养生小提示
少量多饮,别等口渴才喝水中老年人夏季早晨起床后,最好先喝一些水,以补充夜晚消耗的水分。专家表示,中老年人夏季除正常三餐饮食外,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至2000毫升左右,“以少量多饮为主,不能等到口渴才想起饮水。”
吃红豆的好处
1.红豆养心
我国中医认为,夏季重在养心,如果心火过旺则很有可能会引发口疮疖肿、头晕、心悸、烦躁等不适症状。而红豆则具有清热去湿、消肿解毒、补血安神的功效,因此特别适合夏季食用。
2.预防低钾症
由于夏季酷热的天气,致使我们大量的排汗从而流失钾离子,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及时补充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心肌麻痹而危及生命。因此在夏季多吃红豆,除了可以增进食欲以外,同时还能给人体补充钾离子,从而避免低钾症的发生。
3.消水肿
在夏季我们人体大量的往外排汗,也就导致尿量减少,这种情况对于心、肾功能不好的人群来说,很容易导致下肢出现水肿的情况。
因此在夏季可以将红豆和鲮鱼或鲤鱼一起煲汤食用,能起到很好的利尿消肿的功效,同时还鞥治疗脚气、腹水、体虚困倦等症状。
中老年人夏季如何养生
夏季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夏季染病,大都当即发作,故有“六月债,还得快”之说。中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尤其夏天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明显加快,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数倍,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因此这一群体的夏季养生不可忽视,中医学上所提倡“冬补三九,夏养三伏”是很有道理的。
中华养生学认为,中老年人夏季保健,重在养阳而贵在平衡。平安度夏有下述秘诀:饮食上清而不淡至关重要。夏季应多饮开水,多食蔬菜,坚持以 “清”为主,但亦必须重视摄入奶类、蛋类和肉类食物,以求荤素相配、酸咸相宜。在食用油选择上,也应有所讲究,在此,有关专家认为,玉米油是首选的清淡型食用油。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其中,所含的亚油酸是人体必须的脂肪酸,长期食用,对软化血管、辅助降血脂、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有一定功效。
中老年人要健康度夏,正确合理的饮食固然关键,但其他方面同样不可或缺:保持精神上松而不懈;环境上凉而不寒;锻炼上减而不断;睡眠上缺而不少。当前正值暑夏之时,中老年朋友们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心平气和的好习惯,更得重视日常的养生,合理搭配饮食,谨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