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胰腺肿瘤大就一定不好吗

胰腺肿瘤大就一定不好吗

23岁的小张(化名)是一位伟大的准妈妈,原本沉浸在迎接宝宝喜悦中的她,在怀胎16周时被查出患有胰腺肿瘤(胰头部一枚直径5cm的肿块)。当地医生建议她终止妊娠,但母爱的力量战胜了她对胰腺肿瘤的恐惧,她决定生下宝宝再接受高风险的胰腺手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胰腺外科杨峰

生完娃后,小张通过朋友的亲戚介绍,千里迢迢赶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看病。而此时CT提示肿瘤长大了,8cm,还挤压了周围大血管——门静脉。经过周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小张进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本以为这个瘤子很坏,今后陪伴孩子的时间不长了,结果正式病理报告显示为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当被告知这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5年复发率6%,10年生存率90%时,小张和她的丈夫激动地热泪盈眶。

今年小张32岁,孩子9岁,母子非常健康。我们不禁感慨,胎盘是一种多么伟大而神奇的组织,可以完全屏蔽肿瘤细胞,但却让宝宝汲取营养。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妈妈d心呀鲁冰花;

家乡的茶园开满花,

妈妈d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妈妈d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质的肿瘤,约占所有胰腺肿瘤的1%,胰腺囊性肿瘤的3%。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多数病例为近十几年内报道,至今国内外已报道3000余例。大多数临床医师对其缺乏认识,常误诊为囊腺瘤、囊腺癌或胰岛细胞瘤等其他疾病。

本病发病率较低,好发于年轻女性,平均年龄23.9岁,男女比例为1:7~19。本人统计了国内近10年的报道,发现50%以上的病人年龄为10~24岁,小于10岁的儿童病人非常少见,大于40岁的中老年病人不超过12%。男性较少见,占11.95%,可见其具有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本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以无症状体检发现或腹部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也可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疼痛或周围脏器受压症状;少见以腹部钝性外伤后伴腹部肌紧张、腹部肿块就诊。肿瘤包膜破裂、腹腔积血和继发感染等症状少见。临床症状与肿瘤大小和性质无关。由于肿瘤生长缓慢,很少侵犯周围结构,故出现十二指肠或胆道梗阻非常少见。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的表现也不明显。大多数肿瘤直径较大,肿瘤常挤压周围组织引起症状。实验室检查多为阴性,肿瘤标记物多在正常范围。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误诊率较高。

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位置、大小、性质和手术次数。若肿瘤较小,包膜完整,可行肿瘤局部切除术。对肿瘤包膜不完整、与周边界限不清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不能确诊或发现有异型细胞者,应行扩大切除术。胰体尾部肿瘤可行保留或不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胰头部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若肿瘤位于胰腺颈部或体部,可以切除含有肿瘤的中段部分胰腺,保留胰头、胰尾和钩突部分。我国目前的手术方式中最常见的是远端胰腺切除术,占32.68%,其次为肿瘤局部切除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分别占30.35%和28.79%。该病淋巴结转移少见,扩大淋巴结清扫并无必要。肿瘤切缘阴性对预防术后复发非常重要,术中应对怀疑为恶性的行胰腺切缘冰冻病理检查,以保证肿瘤根基部切除完整。与其他胰腺恶性肿瘤不同的是,若术中发现有转移,不应放弃肿瘤切除。

放化疗对SPTP的治疗价值目前尚不肯定。尽管临床上已有许多化疗方案用于治疗该病,尚没有哪种方案被认为肯定有效。

该病预后良好,较少出现转移,主要转移部位为肝脏、脾脏、大网膜和腹膜,还有局部侵犯十二指肠、胃、脾脏和周围重要血管。发生转移的危险因素目前尚不清楚,即使肿瘤已有转移或局部侵犯,90%以上的病人仍可通过手术治愈。一些无法切除的病人手术后仍能存活10年以上。有文献报道该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6.2%。总之,本病是一种低度恶性,可通过手术治愈的肿瘤。

中医治疗胰腺肿瘤哪里好

胰腺肿瘤的发生是有自己的特点的,并不是说随时发生的,就是发生的部位也会有讲究的。胰腺肿瘤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

发生疾病就会伴随着疼痛发生,期货四胰腺肿瘤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疼痛是胰腺肿瘤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当癌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对于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对于胰腺肿瘤的发生,最好就是、首先了解疾病的症状。黄疸是胰腺肿瘤,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黄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黄疸的暂时减轻,在早期与壶腹周围的炎症消退有关,晚期则由于侵入胆总管下端的肿瘤溃烂腐脱,壶腹肿瘤所产生的黄疸比较容易出现波动。胰体尾癌在波及胰头时才出现黄疸。有些胰腺肿瘤病人晚期出现黄疸是由于肝转移所致。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

1、包括综合治疗,胰腺肿瘤由于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尽管手术仍然是首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胰腺肿瘤常常发现较晚,而丧失根治的机会,因此需要对胰腺肿瘤进行综合治疗。这种胰腺肿瘤的治疗比较重要。

2、外科治疗:胰腺肿瘤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少。外科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病期和肿瘤病灶局部侵犯的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这也是胰腺肿瘤的治疗方法。

3、化疗:胰腺肿瘤的治疗手术后可以辅助化疗,主要以吉西滨为主,联合其他的药物,可以延长生存期。化疗前须向患者解释治疗目的,接受化疗的患者须密切随访,包括体检,腹部,胸部影像学和血ca19-9检查。

乳腺肿瘤都是恶性的吗

乳腺肿瘤大部分都是良性的,良性肿瘤往往质地比较柔软、光滑、活动度非常好;而恶性肿瘤比较坚硬、表面粗燥不平、活动度也比较差,同时恶性肿瘤还会引起酒窝征、桔皮征样的皮肤改变。

乳腺肿瘤大部分不是恶性的,80%的乳腺肿瘤是良性的肿瘤。我们怎么区别这种良恶性吗?良性的肿瘤往往质地比较柔软,而恶性的肿瘤质地比较坚硬,同时良性的肿瘤表面比较光滑,活动度非常好,恶性的肿瘤往往表面粗糙不平,活动度比较差。同时,恶性的肿瘤还会引起局部皮肤的一些改变,像酒窝征、桔皮征等等。

胰腺肿瘤是胰腺癌吗 胰腺肿瘤需要化疗吗

胰 胰腺的良性肿瘤肯定是不需要化疗的,胰腺的恶性肿瘤就是我们所说的胰腺癌,胰腺癌患者需不需要化疗,是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的,如果是很早期的胰腺癌患者,肝胆外科医生评估可以做手术的话,那么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再根据有没有脉管瘤栓,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来评估需不需要做术后的化疗。 还有化疗主要是用于不能手术的一些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

胰腺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几种

化疗

手术后可以辅助化疗,主要以5-FU为主,联合其他的药物,可以延长生存期。化疗前须向患者解释治疗目的,接受化疗的患者须密切随访,包括体检、腹部、胸部影像学和血CA19-9检查。

适应症,根治性手术切除后辅助化疗;胰腺肿瘤伴转移;局部进展无法切除胰腺肿瘤、手术或其他治疗后复发转移。

中药

胰腺肿瘤在中医临床多属于“积聚”、“黄疸”范畴。胰腺肿瘤大多数病人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少,放化疗副作用大,效果欠佳。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胰腺肿瘤大就一定不好吗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质的肿瘤,约占所有胰腺肿瘤的l%,胰腺囊性肿瘤的3%。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多数病例为近十几年内报道,至今国内外已报道1000余例。大多数临床医师对其缺乏认识,常误诊为囊腺瘤、囊腺癌或胰岛细胞瘤等其他疾病。

本病发病率较低,好发于年轻女性,平均年龄23.9岁,男女比例为1:7~19。本人统计了国内近10年的报道,发现50%以上的病人年龄为10~24岁,小于10岁的儿童病人非常少见,大于40岁的中老年病人不超过12%。男性较少见,占11.95%,可见其具有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本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以无症状体检发现或腹部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也可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疼痛或周围脏器受压症状;少见以腹部钝性外伤后伴腹部肌紧张、腹部肿块就诊。肿瘤包膜破裂、腹腔积血和继发感染等症状少见。临床症状与肿瘤大小和性质无关。由于肿瘤生长缓慢,很少侵犯周围结构,故出现十二指肠或胆道梗阻非常少见。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的表现也不明显。大多数瘤径较大,肿瘤常挤压周围组织引起症状。实验室检查多为阴性,肿瘤标记物多在正常范围。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误诊率较高。

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位置、大小、性质和手术次数。若肿瘤较小,包膜完整,可行肿瘤局部切除术。对肿瘤包膜不完整、与周边界限不清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不能确诊或发现有异型细胞者,应行扩大切除术。胰体尾部肿瘤可行保留或不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胰头部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若肿瘤位于胰腺颈部或体部,可以切除含有肿瘤的中段部分胰腺,保留胰头、胰尾和钩突部分。我国目前的手术方式中最常见的是远端胰腺切除术,占32.68%,其次为肿瘤局部切除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分别占30.35%和28.79%。该病淋巴结转移少见,扩大淋巴结清扫并无必要。肿瘤切缘阴性对预防术后复发非常重要,术中应对怀疑为恶性的行胰腺切缘冰冻病理检查,以保证肿瘤根基部切除完整。与其他胰腺恶性肿瘤不同的是,若术中发现有转移,不应放弃肿瘤切除。

放化疗对SPTP的治疗价值目前尚不肯定。尽管临床上已有许多化疗方案用于治疗该病,尚没有哪种方案被认为肯定有效。

该病预后良好,较少出现转移,主要转移部位为肝脏、脾脏、大网膜和腹膜,还有局部侵犯十二指肠、胃、脾脏和周围重要血管。发生转移的危险因素目前尚不清楚,即使肿瘤已有转移或局部侵犯,90%以上的病人仍可通过手术治愈。一些无法切除的病人手术后仍能存活10年以上。有文献报道该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6.2%。总之,本病是一种低度恶性,可通过手术治愈的肿瘤。

胰腺癌会传染吗

胰腺肿瘤发病一般与生活饮食有较大关系,如酗酒、喝过浓的咖啡、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食物及吸烟等,均被认为是胰腺肿瘤的主要诱因。另外,患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的患者较于一般人群更容易诱发。为防止胰腺肿瘤晚期的高发,可以多吃黄色和深绿色蔬菜,这样可以减少一半的患病机率。肿瘤晚期都是不会传染的,人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即把有肿瘤症的动物和健康动物放在一起,通过相当长时间的观察,没有发现有直接传染现象,胰腺肿瘤晚期也不会像其他病毒性疾病一样发生传染。每天食用五份以上山药、玉米、胡萝卜、菠菜、橄榄、花椰菜洋葱等类似绿色蔬菜可以减低患胰腺肿瘤的危险。研究人员还发现多吃水果可以预防胰腺肿瘤,尤其是柑橘类水果。

胰腺肿瘤的诊断依据

胰腺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胰头部,称为胰头癌,也有发生在胰体的癌,但较为少见。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在检查胰腺肿瘤时,有以下诊断依据。

胰腺肿瘤的诊断依据具体如下:

一、病史

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肿瘤的危险因素,暴露于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症状

1、多数胰腺肿瘤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肿瘤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胰腺肿瘤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体征

1、胰腺肿瘤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胰腺肿瘤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四、辅助检查

1、血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

2、肿瘤标志物检查:检查血CEA、CA19-9升高对胰腺癌诊断有帮助价值。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是胰腺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

2CT扫描: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胰腺病变,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较差。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不作为诊断胰腺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采用MR代替CT扫描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MRCP对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ERCP、PTC比较,安全性高,对于胰头癌,MR可作为CT扫描的有益补充。

4上消化道造影:只能显示部分晚期胰腺肿瘤对胃肠道压迫侵犯所造成的间接征象,无特异性。目前已为断面影像学检查所取代。

胰腺肿瘤的症状 胰腺肿瘤的类型

发生于胰腺的肿瘤有两种常见类型,最常见的是起源于胰腺导管的胰腺腺癌,即通常所说的“胰腺癌”。另一种是起源于胰腺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细胞,即胰腺内分泌肿瘤(乔布斯所得的胰腺癌类型)。

导致胰腺良性肿瘤的原因是什么

一、吸烟

我国的吸烟人群非常的多,吸烟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是不必我们在多说,除了是导致肺癌的中药因素之外,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胰腺肿瘤的发病高危因素。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胰腺肿瘤患者与非吸烟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1;实验研究已经证明烟叶中的致癌物质可以引起胰管上皮的癌变。

二、不健康的饮食

饮食与胰腺肿瘤的出现也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肿瘤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50%的胰腺肿瘤发病率。

三、遗传因素

遗传的因素在胰腺肿瘤的发病率也占据有很大关系,临床上对此也做过相关的调查发信啊,子啊家族中有1人发病其他家庭成员患胰腺肿瘤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倍,如 2个人发病则升至12倍,3个人发病竞高达40倍。倪教授发现,母女、父子、兄弟姐妹、祖孙三代的胰腺肿瘤家族已碰到多起,他们正在加强研究。

四、胰腺的慢性病变

一些胰腺疾病的慢性病变,这也是会导致胰腺肿瘤疾病出现的,临床上如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具有癌变倾向,可以认为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应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密切随访的发病还和人体本身的疾病,如有慢性胰腺病变、口腔疾病等相关。

胰腺肿瘤是胰腺癌吗

胰腺肿瘤包括了胰腺的良性肿瘤和胰腺恶性肿瘤。胰腺良性肿瘤,常见的有胰岛细胞瘤,胰岛细胞瘤会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引起低血糖症,胰腺的良性肿瘤还有腺瘤,胰腺的脂肪瘤以及纤维瘤等,这些临床上都是比较少见的。胰腺的恶性肿瘤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胰腺癌,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是比较高的,早期的胰腺癌患者,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你知道胰腺肿瘤为什么会恋上成功人士吗

一、饮酒:饮酒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均有密切关系,不同种族饮酒后其胰腺肿瘤发病率亦有不同。据silverman等观察饮酒与美国黑人和白人胰腺肿瘤发病率关系的研究显示,与白人相比,黑人男性嗜酒者及女性中度饮酒者均有较高发生率。

二、糖尿病:实验研究表明,胰岛素在体外或体内能促使胰腺肿瘤细胞生长;高浓度胰岛素能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活化,产生包括细胞周期进程改变的生长促进效应。

三、吸烟:大量的研究支持胰腺肿瘤与吸烟之间有密切联系。吸烟引起胰腺肿瘤的可能机制:①吸烟促使致癌物质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分泌到胆管,随后反流入胰管;②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对器官的特异性作用可随血流入胰腺;③吸烟增加血脂水平,促发胰腺肿瘤。吸烟者可能因细胞甲基化水平低而易致癌。stolzenberg等的实验证实,保持足够的叶酸和吡哆醛浓度,可减少与吸烟相关的胰腺肿瘤的危险性。

四、幽门螺旋杆菌:研究显示,胰腺肿瘤患者中有hp血清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提示hp感染与胰腺肿瘤有相关性。

五、慢性胰腺肿瘤: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大多支持慢性胰腺肿瘤可以发展为胰腺肿瘤。friess的研究显示,在5600个基因中,34个基因在胰腺肿瘤和慢性胰腺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减少,157个基因在慢性胰腺肿瘤中表达增强,而其中的152个基因在胰腺肿瘤中也表达增强。这项研究从分子水平证明了慢性胰腺肿瘤与胰腺肿瘤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六、咖啡:调查发现,咖啡能使患胰腺肿瘤的危险增加4倍。研究证明,咖啡可以抑制dna修复并在dna复制完成前诱导有丝分裂过程,是其致癌的主要原因。

胰腺肿瘤好治疗吗 胰腺肿瘤吃什么好

一般来说,胰腺肿瘤患者在饮食上需要密切注意,避免吃一些油腻、油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尤其需要注意吃一些温软的食物,比较容易消化的,要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的食物,出现过饱、腹胀等情况,尽量是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

胰腺肿瘤治疗

外科治疗

胰腺肿瘤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少。外科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病期和肿瘤病灶局部侵犯的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肿瘤位于胰头,无肝门、腹腔动脉干周围、肠系膜根部及远处的淋巴结转移,无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下腔静脉的侵犯,未侵及或只是局部侵及门静脉,无脏器的转移,可以行胰2.十二指肠切除术。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主要条件是:①病变尚未侵犯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②无幽门淋巴结转移。此外,恶性程度低的胰头部肿瘤(囊腺癌、胰岛细胞癌、腺泡细胞癌等)也可施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合并血管切除的胰腺肿瘤手术

过去认为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系统受肿瘤侵犯属于手术切除禁忌症,因此,手术切除率比较低。近20年来,随着术前、术后处理的加强和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肿瘤侵犯门静脉系统不再成为手术切除的禁忌症,这种方法明显地提高了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率。

胰体尾部切除术

胰体尾部切除术是治疗胰体尾部肿瘤的常用方法,适应于无远处转移的胰体尾部癌。

1、全胰切除术

胰头肿瘤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下、手术探查显示病灶属于第I或第II期(无淋巴结转移),可行全胰切除术。

不能切除的胰腺肿瘤的手术疗法

(1)胆道引流术

①胆道阻塞性外引流术

对于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胆道感染者,或伴肝肾功能不良,难以耐受胆道内引流术者,可进行胆管或胆囊造瘘外引流术。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②胆囊或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该手术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但术后易发生上行感染,目前临床少用。

③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

是目前临床上经常采用的术式,只要患者身体情况良好,估计可以耐受时,即应将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列为首先术式。

胰腺癌的诊断需要什么检查

内腔镜超声显像(eus) 在胃镜顶端装上超声探头,紧贴胃后襞,显示出胰体、胰尾及胰周组织血管,检查时不受气体干扰,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对小胰癌诊断有独特价值,可诊断出小于1.0cm的胰腺癌。另外,可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对胰腺癌的临床分期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对胰腺癌术前诊断率可达92%,对胰腺癌的诊断高于b超、ct和ercp,可在ercp前进行。

胰腺癌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可能发现直径约1cm的肿瘤,如进行增强扫描,可使一些平扫难以确定的病灶显示更加清晰。ct还可发现胰腺癌进展时邻近器官受浸润及血管受损、淋巴结转移情况。借此检查可以进行分期,以利于判断手术方式和预后。目前ct 检查已成为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其准确率可达98%。

磁共振成像(mrl) 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据t真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判断早期局部侵犯和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

相关推荐

腹腔长了个肿瘤

胰腺肿瘤的诊断依据具体如下: 一、病史 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肿瘤的危险因素,暴露于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症状 1、多数胰腺肿瘤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肿瘤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胰腺肿瘤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体征 1、胰腺肿瘤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

胰腺肿瘤是什么引起的

胰腺肿瘤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非常明朗,吸烟、以及饮酒、或者是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高胆固醇饮食可以增加患胰腺肿瘤的危险。还有就是跟环境污染、以及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近年来的一些报道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或者是糖尿病的患者,他们发生胰腺肿瘤的发病率可能会高于普通的人群。所以说胰腺肿瘤的发生跟慢性胰腺炎的长期炎症刺激,以及糖尿病可能也存在一定关系。

胰腺肿瘤好治疗吗

胰岛素瘤会因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引起低血糖症。治疗上可以手术切除,还有一些非手术治疗的手段。 胰腺囊肿很小的时候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那就可以随诊观察,但是当囊肿增大,压迫了周围脏器,产生疼痛,或者是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的症状,甚至压迫胆总管出现黄疸时,就需要手术治疗。胰腺的恶性肿瘤就它的治疗手段就包括了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对症的一些姑息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根据患者的一个具体的分期,还有就是患者基本的身体状况等情况来决定。

胰腺肿瘤吃什么

1、葡萄: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可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已恶变细胞的扩散。中医认为葡萄有益气补血、除烦解渴、健胃利尿之功能,酸甜的葡萄对接受放疗及手术后的癌症患者较为适宜,癌症病人吃什么水果可常食之。 2、草莓:草莓中含有鞣花酸,能保护机体免受致癌物的伤害,尚有一定抗癌作用。草莓有生津止渴、利咽润肺之功用,对缓解鼻咽癌、肺癌、喉癌患者放疗反应、减轻症状癌症病人吃什么水果有益。 3、香蕉:据研究发现香蕉提取物对黄曲霉素B1等三种致癌物有明显抑制其致作用。动物实验发现如果缺镁,机体清除癌细胞能力大大消弱。而

甲状腺肿瘤严重吗

甲状腺肿瘤严重吗?甲状腺肿瘤是否严重,关键是要看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临床特征以及相关检查的结果,根据这些才能明确诊断病情。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电离辐射是公认导致甲状腺肿瘤的危险因素。而碘摄入量变化对甲状腺肿瘤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许多环境因素,如过多暴露于诊断性放射影像检查等可能也是导致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治疗胰腺肿瘤最佳的方法都有哪些

一、外科治疗 手术是惟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但因胰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 对梗阻性黄疸又不能切除的胰腺肿瘤,可选择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以减轻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可在内镜下放置支架,缓解梗阻。 二、姑息治疗 对于不适合做根治性手术的病例,常常需要解除梗阻性黄疸,一般采用胆囊空肠吻合术,无条件者可做外瘘(胆囊造瘘或胆管外引流)减黄手术,多数病人能够短期内减轻症状,改善全身

胰腺肿瘤挂哪个科 胰腺肿瘤是癌症吗

胰腺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胰腺的良性肿瘤包括胰腺细胞瘤或者是胰腺的囊肿、胰腺腺瘤、胰腺的脂肪瘤、纤维瘤等等,这些肿瘤是胰腺良性肿瘤。 所以胰腺良性肿瘤就不属于癌症,癌症就是指的恶性肿瘤,胰腺癌也是消化道很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怎么判断肿瘤

一、病史 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肿瘤的危险因素,暴露于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症状 1、多数胰腺肿瘤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肿瘤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胰腺肿瘤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体征 1、胰腺肿瘤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

胰腺淋巴瘤该怎么治疗

胰腺肿瘤是致死性最强的人类肿瘤之一,占男性肿瘤死亡的第5位,女性第6位。对胰腺肿瘤的病因学我们所知甚少,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已经有远处转移或局部浸润而无法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因此,对于大多数病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是胰腺肿瘤治疗的主要目的。建议可以手术切除,手术仍然是潜在的唯一可治愈胰腺肿瘤的治疗方式,大约10%的病人符合手术切除指征。但是,现有研究显示,在这些病人中,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10%~25%。 原发胰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结外恶性淋巴瘤的2%以下,占胰腺肿瘤的0.5%以下一般C

胰腺肿瘤分几种

胰腺肿瘤包括胰腺的良性肿瘤和胰腺的恶性肿瘤。 胰腺的恶性肿瘤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又分为胰头癌、胰体癌和全胰腺癌。 胰腺的良性肿瘤,包括胰岛细胞瘤,胰岛细胞瘤会因胰岛素的分泌过多而引起低血糖症。还包括腺瘤、胰腺的囊肿、胰腺的脂肪瘤、纤维瘤等,但是临床上胰腺的良性肿瘤相对来说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