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肝硬疾病
如何诊断肝硬疾病
我国肝硬化的人群大部分分布在45岁到65岁的人之间,因为肝硬化的死亡率高,如何才能够诊断肝硬化呢?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怎么说。
肝硬化诊断方法一:肝脏弹性或者肝脏硬度检测
顾名思义,肝脏硬度检测就是直接的测量肝脏的健康状况,这是近几年来开始重视的一种没有创伤的肝硬化诊断的办法,专业的术语叫做诊断肝纤维化。这个检查方法是日本的一个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十几年过去了,终于实现了这个功能。通过机器看到软组织在振动的情况下是一个什么样的反馈,通过这个办法来确定肝病的情况。
此种办法的优势就是能够在不伤害患者的基础上能够做到比较系统的检查,能够客观的评估肝硬化的程度。
肝硬化诊断方法二:超声对比造影
造影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造影在医学上的应用是很广泛的,造影主要是在检查方面使用,造影对于肝硬化的诊断一般都用于肝硬化的早期。
造影是通过往身体里面注入造影剂,然后通过仪器测试肝对于造影剂的敏感度来辨识的,一般都能够达到95%。由于肝纤维化时伴有肝脏微循环的改变,造影剂在肝内循环时间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肝内细微结构改变的间接征象,因此可用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国内也有采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硬化的定量诊断进行初步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希望借此能提高判别轻、重度肝纤维化的效率。
肝硬化诊断方法三:超声图像检查
超声图像检查是通过计算机对超声图像的分析来获得数据的,现在这诊断模式是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模式,已经有很多的系统了,多重技术的交叉运用能够更好的诊断肝硬化。
如何诊断肝硬化
肝硬化诊断方法一:肝脏弹性或者肝脏硬度检测
顾名思义,肝脏硬度检测就是直接的测量肝脏的健康状况,这是近几年来开始重视的一种没有创伤的肝硬化诊断的办法,专业的术语叫做诊断肝纤维化。这个检查方法是日本的一个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十几年过去了,终于实现了这个功能。通过机器看到软组织在振动的情况下是一个什么样的反馈,通过这个办法来确定肝病的情况。
此种办法的优势就是能够在不伤害患者的基础上能够做到比较系统的检查,能够客观的评估肝硬化的程度。
肝硬化诊断方法二:超声对比造影
造影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造影在医学上的应用是很广泛的,造影主要是在检查方面使用,造影对于肝硬化的诊断一般都用于肝硬化的早期。
造影是通过往身体里面注入造影剂,然后通过仪器测试肝对于造影剂的敏感度来辨识的,一般都能够达到95%。由于肝纤维化时伴有肝脏微循环的改变,造影剂在肝内循环时间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肝内细微结构改变的间接征象,因此可用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国内也有采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硬化的定量诊断进行初步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希望借此能提高判别轻、重度肝纤维化的效率。
肝硬化诊断方法三:超声图像检查
超声图像检查是通过计算机对超声图像的分析来获得数据的,现在这诊断模式是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模式,已经有很多的系统了,多重技术的交叉运用能够更好的诊断肝硬化。
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共同途径,也是进一步向不可逆转的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发生于肝脏受到慢性损伤时导致的肝脏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从而在肝细胞的间隙可逆性沉积。肝纤维化病因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特点: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如病毒性、酒精性、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发展的共同途径,也是进一步向不可逆转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 及时准确地判定肝纤维化的程度, 对慢性肝病的防治及其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致力于研究肝纤维化检查及其评估系统。目前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主要有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生化学检测、影像学检查。
1、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目前诊断肝纤维化的最可靠指标是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重要依据。目前一般采用半定量计分系统。但是,存在局限性.由于肝纤维化在肝内分布不均匀,而且肝穿刺组织仅占全肝的五万分之一,可造成诊断误差。因此强调肝活检标本至少15 mm。另外, 病理观察者自身以及观察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会对肝纤维化及其分级的评价产生影响。另外肝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穿刺后疼痛以及其他并发症使半数左右患者不愿接受该项检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张引强
2、生化学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 Ⅲ)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C Ⅲ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PC Ⅲ 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意义。血清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密切相关,反映肝纤维合成状况和炎症活动性。IV-C是肝纤维化的早期标志之一。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适合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LN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LN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HA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血清HA在急性肝炎时轻度升高;慢性肝炎时显著升高;肝硬化时极度升高。肝硬化病人血清HA极度升高。是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标。但肝纤维化的生化学指标缺乏特异性,如肝脏外其它器官纤维化时,PC Ⅲ也升高;在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晚期糖尿病、硬皮病等可出现Ⅳ-C水平的异常;大部分肿瘤患者血清LN水平升高,尤以乳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显著。
3、影像学检查:CT和普通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可以通过观察肝脏大小、边缘、实质密度回声、血管走行及血流频谱,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提供形态学参考,但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并不高。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诊断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方法进行研究。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是一种新型的肝纤维化检测仪器, 是一项建立在超声诊断基础上的快速便捷、非侵袭性新技术,通过测定肝脏瞬时弹性图谱来反映肝实质硬度,当肝组织出现纤维化病理改变时,可评估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并进行定量分级。FibroScan目前在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地正在被广泛使用。Fibroscan优点是无创伤,患者无痛苦、无并发症,操作简便、快速(<5 min ),可在门诊或床边进行,由于量化,结果客观而可靠、重复性好。有望成为可以诊断和监测肝纤维化的进程的首选方法。?
诊断肝硬化有哪些标准
1.诊断肝硬化有哪些标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硬化检查的标准中此项增高常见于急性肝炎、中毒性肝坏死;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但不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越高病情就越重。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种种肝硬化检查的标准在肝炎、肝坏死等均可增高,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同时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脏外,如心、肾、脑,胰血细胞中,所以仅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还应警惕其他脏器病变。ast/alt比值升高,提示肝细胞坏死程度较重或酒精中毒引起的肝脏炎症。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急慢性肝炎时中度增高,胆汁淤积和恶性病变时,可显着上升。
4.总蛋白(tp):肝坏死、肝硬化时减低,若小于6g/dl,提示肝脏蛋白的合成障碍。
5.白蛋白(alb):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时减低,常小于3.5g/dl,提示肝脏白蛋白的合成障碍。
6.前白蛋白(pa):这是一种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分泌蛋白的功能。前白蛋白减低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是早期肝功能损害的指标。
7.球蛋白(g):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增高,若明显增高,提示病情较重,必须定期复查,动态观察。
8.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1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提示存在慢性肝实质性损害。若a/g比值持续倒置,提示预后较差。
9.血清总胆红素(tbil):是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常同时增高,提示为重型肝炎。
10.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延长,常大于13秒。
11.甲胎蛋白(afp):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甲胎蛋白升高不多,这种肝硬化检查的标准一般小于300μg/l。但是原发性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1000μg/l。
12.肝脏纤维化的检查:包括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cⅳ)、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及脯氨酸肽酶等。急性肝炎常无明显改变,而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常显着增高,肝病患者各种胶原均增加,但最重要的是构成基底膜的ⅳ型胶原增加,常大于150μg/l。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表明肝功能状况越不好。
诊断肝硬化的新方法
谷丙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是长期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检测指标。最近,研究者提出检测空腹血清透明质酸酶水平了解肝硬化患者的肝损害程度。
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指出,肝细胞对透明质酸酶的产生和代谢需要多个步骤,透明质酸酶是一种间充质细胞合成的糖胺聚糖,其降解过程需经肝窦状隙内皮细胞通过特异受体介导。
为了解透明质酸酶的产生过程以及在肝硬化患者体内的变化,研究者分析了221例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空腹血清透明质酸酶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酶水平显着高于其它慢性肝脏疾病。127例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酶平均值440,95% ci:367-515;60例慢性肝炎血清透明质酸酶均值为63,95% ci :37-91;11例脂肪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酶均值为107, 95% ci: 37-177。
尽管透明质酸酶水平在多种病因引起肝硬化,包括酒精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是相似的;但肝损害越严重,血清透明质酸酶水平越高。
血清透明质酸酶水平> 100时,诊断肝硬化的特异性为78%,敏感性为83%;当血清透明质酸酶水平>300时,特异性升高至96%。
透明质酸酶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及胆红素水平相关,而未发现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相关。研究者得出结论,空腹透明质酸酶水平检测能有效的诊断肝硬化,尤其是那些不适于做活组织检查的患者。
酒精性肝病可做超声诊断
酒精性肝硬化早期,肝脏假小叶形成的再生结节较小,周围的纤维束较狭窄而整齐,B型超声检查各径线测值常增大,肝内回声密集增强,稍增粗,与其他慢性肝病不易区别。随着病程进展,肝细胞大量破坏,肝细胞再生和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超声检查切面图像可显示无数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弥漫分布于全肝,结节较肝炎后肝硬化者细小而均匀,大小多为0.2~0.5cm之间,结节周边可见纤维组织包绕而呈网格状强回声。
肝包膜增厚,回声增强,但并不出现肝炎后肝硬化常见的锯齿状改变,肝脏体积常缩小。超声检查发现门脉系统增宽、门体静脉侧支循环开放和腹水等对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有很大帮助,但敏感性较低。门脉性肝硬化时,肝细胞再生结节压迫周围门静脉分支、Disse间隙及汇管区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使血管扭曲、闭塞,使肝动脉和门静脉阻力增加,门静脉血流减慢,甚至出现高肝血流。彩超能显示肝内血液循环改变的主要特征,显著提高酒精性肝硬化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肝硬化病人门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降低,而肝动脉搏动指数(PI)升高(1.28士0.18,正常对照 0.95士0.17,P<0.001=。肝血管指数是指门静脉血流速度/肝动脉搏动指数,以该指数降至12cm/s为限,对肝硬化的诊断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3%。新近发展起来的二次谐波显像技术与新型声学造影剂相结合,使肝硬化的超声诊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造影后肝硬化病人的多普勒时间强度曲线与正常组和非硬化性肝病组有很大差异。肝硬化组造影显示平均开始时间为18s,继而出现一个较陡的上升,正常组和非硬化组平均开始显示时间为52s和39s,继而出现一个较迟而缓慢的上升。
有研究表明,造影剂到达肝静脉的时间若小于24,对肝硬化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这种非创伤性诊断肝硬化的新技术可望在今后减少肝活检的数量。在酒精性肝硬化病人,门静脉血流速度和平均流量与门脉高压的程度相关。
肝纤维化一定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吗
不一定。虽然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发展成为肝硬化前的重要中间环节,但是肝纤维化患者通过及时、正规的治疗以后病情是可以被控制的,如果在疾病早期就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甚至是有可以逆转的机会的。相反,如果一位患者已经明确诊断肝纤维化,但却没有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反而经常饮酒、熬夜,甚至长期服用那些对肝脏有严重毒副作用的药物,那么这位患者逐渐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代偿期肝硬化诊断依据有哪些
定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肝硬化的发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慢性疾病发病往往比较隐匿,因此定期的科学的检查是诊断肝硬化发生的唯一办法,临床上很多重症肝病患者就是不重视定期体检的作用导致病情加重造成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肝硬化诊断方法。
随着诊疗设备技术的发展,肝硬化诊断检查设备非常完善。b超,四项肝纤维化检查,肝穿刺等检查,就是诊断肝硬化发生常用的检查项目。b超是采用超声波观察肝脏外部异常变化,四项肝纤维检查判断肝组织是否发生纤维化,肝穿刺活检将肝脏病变部位组织取样,诊断肝脏病变原因,和肝硬化程度。其中肝穿刺是最精准的检查方式。
肝硬化是由于慢性肝炎导致肝细胞过度修复造成的,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造成肝脏质地坚硬,形成了肝硬化,了解肝硬化症状,也可以及时发现肝脏异常病变的发生,再通过科学的诊断,确定病情,肝硬化时期,肝功能严重下降,最常见的就是肝区疼痛,食欲不振,肝掌,蜘蛛痣,肝容。因此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诊。
肝硬化发生后,要结合肝功能检查,肝穿刺检查等多项检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是确保科学检查的原则,同时小编提醒:肝硬化发生后,不科学,不及时的治疗,易造成病情的恶化,影响正常的生命安全,建议大家定期体检,发现病情异常,及时治疗,早治疗早康复。
如何诊断肝硬化
a. 肝组织活检出现假小叶,直接确诊为肝硬化。
b. B超提示:肝脏肿大或缩小,回声密集增强;门静脉内径大于1.4cm,脾肿大。
c.肝功: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伴球蛋白明显增高。血清蛋白电泳:r球蛋白> 2 2%,同时B球蛋白增高。
d. 病人出现肝病面容,腹水,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
e. 胃镜检查:食道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
具有以上a、b+c或b+d、b+e可以诊断为肝硬化。
肝硬化是生活中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不同时期肝硬化症状不同,其治疗的方案自然不同,因此,一旦发现肝硬化,应根据其病情的变化,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副作用大,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采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效果好,安全、见效快,副作用少,值得信赖。
肝硬化是什么造成的
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不同地区主因不同,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主,西方国家则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因此诊断肝硬化时也需将其相关病因考虑在内,具体病因诊断依据包括如下:
1、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血吸虫的虫卵及其毒性产物可引起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纤维化,形成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诊断时需明确患者有无慢性血吸虫病史。
2、肝炎后肝硬化
患者需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任何一项)或丙型肝炎病毒(HCV)(任何一项)阳性,或有明确重症肝炎史。
3、酒精性肝硬化
患者需有长期大量嗜酒史,一般为每天饮酒80g,时间达10年以上。 除以上情况外,其他肝病引起的肝硬化需有相应的病史和诊断,如长期右心衰或下腔静脉阻塞、长期使用损肝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障碍性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因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症状多不明显,故诊断常不容易,对怀疑者应定期追踪观察,必要时进行肝穿刺组织病理检测才能确诊。
阴茎硬结症的疾病诊断
1.阴茎骨化 阴茎骨化比较少见,是由阴茎海绵体钙化及纤维化所致,其结节常突出,看似犄角。可引起阴茎勃起时疼痛,并可导致性交困难。X线检查可见阴茎内有密度增高的阴影。
2.阴茎癌 阴茎癌最常发生在阴茎头、包皮内板及冠状沟等处。阴茎癌侵犯阴茎海绵体时可在海绵体内出现硬结。局部活组织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3.阴茎结核 阴茎结核相当少见,多表现为阴茎头的结节或慢性溃疡,溃疡分泌物检查可发现结核杆菌。疼痛一般不明显。阴茎结核在海绵体内蔓延时,可使局部纤维化并导致阴茎侧弯。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我们怎么诊断肝硬化
1、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据为:
①病史中有病毒性肝炎、营养失调或长期嗜酒等致病因素。
②肝脏肿大、质地坚硬和一系列临湘现。
③一些肝功能化验结果阳性。
④食管x线钡餐检查显示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超声波检查有参考性波型。
⑤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发现假小叶形成。这些都是肝硬化怎么诊断的依据。
2、肝硬化怎么诊断?症状多数较轻,往往缺乏典型性,常有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腹胀,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大便正常或稀便等症状;病人可见面色萎黄,在面、颈、上胸、背部、两肩及上肢可见蜘蛛痣,这都是肝硬化的诊断途径。
3、肝硬化怎么诊断?肝硬化的诊断可以从病人面色锄黑灰暗,面容憔悴,皮肤干枯粗糙,消瘦,无力,活动后极易疲劳,有不规则低热。常有稀便,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勉强进食则有上腹部不适与腹胀,或见闷胀或隐痛。可出现鼻、齿跟、消化道出血及皮肤紫斑、贫血。男性可有性欲减退,辜丸萎缩,毛发脱落,乳房发育;女性可有闭经,木孕。肝硬化怎么诊断?约半数以上病人有黄疽。严重者出现脾脏肿大,呕血,黑便;休克,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痔疮,肠内胀气,腹大有水,肝脏触摸质地较硬。从这些方面也可以作为肝硬化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