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突发心脏衰竭的治疗方法
老人突发心脏衰竭的治疗方法
一、要治疗心脏衰竭,首先要控制及医治导致心脏衰竭的原因,如控制血压,减低摄取胆固醇等。
二、减低摄取盐及水份,以减少积水。
三、避免过劳受过渡刺激,减少心脏的工作量。
四、药物治疗可减少心脏的负荷。
五、末期病患者需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十大恶习导致猝死 性生活纵欲过度
适度、愉悦的性生活会让人心情舒畅,但放纵的性欲会让心脏衰竭。过度兴奋时,心脏血管会突然痉挛,造成心肌缺血,引发心脏病。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而言,在急性期、急性恢复期之后也可以有性生活,但要避免过度兴奋。有冠心病的人最好不用伟哥。
老人突发心脏衰竭症状
(1)症状缓和:老年人由常由于精神状态消极,或伴有运动障碍性疾病(偏瘫、关节病)以及视力减退等原因,使日常生活的活动量减少,可以不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甚至中度心衰也可完全无症状,但遇到诱因则可发生重度急性作心衰危及生命。老年心衰因肺血管代偿性变化(肺静脉溶剂及压力缓慢增加)可以不产生端坐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重症肺水肿也少见。因此,老年心衰常表现为慢性干咳、疲乏、虚弱、不愿意行走等症状。疲乏可能是毛细血管基础膜增厚、通透性降低、功能性毛细血管数目减少引起肌肉疲劳所致。(2)神经精神症状常见:老年心衰因有明显的低心输出量和低氧学血症,使脑组织供血和供氧减少,从而导致注意力减退、淡漠、焦虑、失眠、昏睡、精神错乱等症状。精神错乱可以是老年心衰的主要表现,容易漏诊、高龄患者心衰确诊率不足半数,可能与此有关。(3)消化道症状多见:由老年心衰因肝及胃肠瘀血所致的腹痛、恶心及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比中青年患者多见。(4)肾功能不全较常见:由于低心输出量和利尿治疗,使肾脏供血减少,表现为尿量减少和肾前性氮质血症(BUN升高)。在老年心衰中,其患病率可高达65%。(5)粉红色泡沫痰少见:老年重症肺水肿可有满肺湿罗音,常伴有神志障碍,但粉红色泡沫痰少见。如有血痰、呼吸困难及右心衰表现时,要考虑肺梗塞的可能。(6)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较常见:由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调节能力随增龄而明显高于老年心衰患者发生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等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这些因素常使心衰变为难治性,各种治疗措施难以见效,因此必须及时识别预处理。(7)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常是左心衰早期具有特征性症状,但老年左心衰可表现为白天阵发性呼吸困难,尤其是餐后或体力活动后其意义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相同。老年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要排除慢性支气管验伴痰阻塞气道和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痰液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在坐起后并不能马上缓解,但咳出痰液后症状可立即减轻。老年人急性心肌缺血多无症状,常以短期内反复发作阵发性呼吸困难作为首发表现,遇到此情况应做心电图明确诊断。(8)味觉异常:心衰发作或加重时,部分老年患者常感觉口腔内有一种冷人讨厌的味道,因而使病人精神苦恼,食欲丧失及不断饮水。这种未决异常可随心衰的控制而消失。(9)大汗淋漓:心衰发作时,有些老年患者仅表现为不寻常的大汗淋漓,尤其是面颈部大汗,往往是心衰发作的象征。
心脏不好应该如何检查
心脏病检查要去正规的医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一个心电图,时间比较短,而且费用比较低。心电图在心脏病发作时作出来比较准确,正常的时候准确率比较低。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一个心脏彩超,心脏彩超是动态心电图,它的准确率较高,但是价格比心电图要高很多,对于一些心脏方面的疾病检查比较准确,尤其是心脏瓣膜类疾病和严重的冠脉血流受阻,用心脏彩超能够准确检查出来。
首先,有人突发心脏病,那么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20,这才是急救的关键。第二,要摸一下患者的脉搏,如果没有颈静脉搏动的话,那就要摸一摸是否还有心跳,如果心跳很弱甚至没有了,那么就应该马上进行心肺复苏。第三,就是给患者吃一些急救的药物,因为患有心脏病的人会随身携带一些治疗突发心脏病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缓解。在进行急救的时候,记得要让患者的呼吸保持通畅,尤其是在做心肺复苏的时候。
心脏衰竭前期症状 心衰患者睡眠需求较大
心脏衰竭的患者,相比于其他人来说,睡眠的时间要长出许多,每天心脏衰竭患者需要花费10到12小时,在睡眠方面经常感觉自己浑身无力,心脏疼痛。心脏衰竭的确是应该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平时生活当中,由于人可能患有某项疾病,所以需要通过服用激素药物来缓解疼痛,但却是治根不治本的。如果想要让疾病迅速好转的话,那最好是选择一些激素含量比较少的药物,这样才能够减轻对于心脏的伤害,心脏衰竭可能会危及人的性命。如果已经出现了心脏衰竭的情况,那应该要尽早去医院接受治疗。
家里有心脏衰竭的患者要对其细心照顾,不要让其受到任何的惊吓,也不要让患者有紧张感,否则就有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老人心脏衰竭能活多久
据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心衰发病率将近2%,美国心衰的患病率在1。5%-2%,大约有400万心衰患者,我国35-74岁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9%,心衰患者达到360万,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年死亡率为20%至50%,研究显示心力衰竭的死亡率30%,5年死亡率达67%,心脏衰衰竭除了引起死亡意外,更多的是影响患者的生活,给生活带来巨大的障碍。
不仅要忍受困难呼吸,精力疲惫、足踝肿胀等临床症状带来的极大痛苦,还明显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生活自理能力也减弱。因心力衰竭反复住院,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还诸多不便。
老人突发心脏病怎么办
急救电话: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心肺复苏:在等待急救车时,如果病人突然倒地,意识不清,面部、四肢抽搐,脸色难看,说明可能要发生心脏骤停了,此时电击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如果没有专业的除颤器,家属可迅速让病人仰卧,进行一次胸部叩击(拳头距胸部正中上方20~30厘米,用力向下叩击1次),接着进行心肺复苏,先做心脏按压,再做人工呼吸。
药物救急:立即含硝酸甘油一片或速效救心丸5~10粒,一般30秒到1分钟就能见效,能找到阿司匹林的话,可以服一片。如果5分钟过去了,患者没有缓解的现象出现,就再次重复含一片硝酸甘油和5-10粒速效救心丸(3~5分钟后可再含服1片,最多3片),注意是舌下含服。倘若心绞痛15分钟以上不减轻,排除了消化道溃疡和其他出血情况,可一次口服阿司匹林3片(150~300毫克)。
老人家心脏衰竭的诱因
(1)感染:感染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尤以呼吸道感染多见,占所有的诱因的一半,患肺炎的老年人9%死于心力衰竭,还有泌尿系统,胃肠道系统及胆道系统感染等,感染常常伴有发热,发热时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加;感染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心肌血供减少,从而加重心肌氧的供需矛盾;感染时病原微生物所释放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心肌并抑制心肌收缩力;呼吸道感染还可因气管与支气管收缩和痉挛,影响气道的通气和肺的气体交换,使心肌供氧减少,肺血管床收缩则可加重右心负荷;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还可能导致风湿性心肌炎及心瓣膜的损害,所有这些均可能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由于发热,心率快,心室充盈不足,心排血量下降,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升高,导致急性左心衰,呼吸道感染易发生低氧血症,使心肌缺氧促发心力衰竭。
(2)过度劳累与情绪激动也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十分常见的因素:过度劳累可加重心脏负荷,一旦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即可诱发心力衰竭;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可引起心率加快和外周小血管收缩,继而诱发心力衰竭。
(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如各种心动过速和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
老人腹泻警惕诱发心血管意外
老人突发腹泻易诱发心血管意外
其实,突然拉肚子对老年人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老年人突然腹泻很易出现低血糖、心脏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腹泻时大量水分丧失,会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并堵塞血管。
腹泻还会造成钠、钾、钙、镁等元素的流失,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尤其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更为不利。腹泻时,老年人没有足够的肝糖原转化为糖,当血糖降低时,就容易出现乏力、出汗、心悸、面色苍白及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因此,这时就应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推荐:老人长期腹泻营养治疗法
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慢性腹泻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体内热能过度消耗。为改善营养状况,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可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增加过快,食物中的营养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加重了胃肠的负担。每天可供给蛋白质100克左右,热量2500~3999千卡。
2、宜供给低渣饮食:使用低渣饮食的目的是尽量减少食物在消化后给肠胃消化道留下的残渣量,从而减少粪便量,并排除机械性的刺激,以及任何刺激物质,以减少肠胃道的蠕动,使其获得休息,使病人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