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金瓜的栽培要点

金瓜的栽培要点

观赏南瓜如拳头大小,形态有的像葫芦,有的像苦瓜,有的像雪梨,外形奇特可爱。颜色有金色、白色、条纹彩色,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其栽培技术如下:

金丝瓜的简介

金丝瓜又名金瓜、搅丝瓜、金丝角瓜、四季美角瓜,鱼翅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稀有特产的耐贮运菜用优质瓜。其食用部分为嫩瓜、老瓜。金丝瓜皮质较硬,并有一层蜡质层,因此既耐长途运输,又可从夏秋采后一直贮藏到春节出售,还可在瓜皮上写字画花,以增喜庆吉祥,提高销售率。

中国早年引自美洲,明朝始见栽培。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已推广中国各地,受到种植户的喜爱,消费者的好评,已达到一定经济效益。该瓜适应广,凡能种植西葫芦地区均能种植。金丝瓜适应性广,长势旺,喜肥和阳光。凡是能种植西瓜、甜瓜、南瓜的地方,都可种植并获丰收。除了田间、山坡、荒地种植作伏地爬蔓今长外,还可引蔓上:树、上屋、上架,都能生长和丰产,而且抗病性强,经长期种植,未发现严重病害。在上海崇明岛普遍栽培,历史悠久,中国北方地区也有种植。金丝瓜易栽培,而且产品好保管;冷冻后不怕磕、不怕碰。

鱼翅瓜的主要品种

根据金瓜茎的特性,可分为长蔓、中蔓和短蔓三种类型。长蔓类型品

培育人朱思浩观察生砸无蔓金丝瓜长势 种雌花出现晚,较晚熟,分枝能力强,生长旺盛,栽培中要注意加强植株调整的管理;短蔓类型雌花出现早,较早熟,植株生长势弱,分枝能力差。大面积密植栽培和保护地栽培宜选短蔓品种或介于长蔓和短蔓之间的中蔓品种。根据金瓜果实的颜色可分为二种类型:一种为果皮橘黄色,瓜丝金黄色,即平时常见的“金瓜”;另一种为果皮浅黄色,瓜丝黄里带白,俗称“银瓜”,此类型较少。瓜皮颜色还有深绿及花皮等色。

生砸无蔓金丝瓜

“生砸无蔓金丝瓜”由农民科学家、育种家,原浩华现代农业产业开发研究所所长朱思浩先生历经十多年时间在1996年培育而成。

主要特点:无蔓、生瓜可出丝,口感好,品质好,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早熟、高产、有条件可以四季栽培,单季亩产值万元以上。该品种在1998年先后获得国内“后稷金像奖”和“国际金奖”殊荣,同时朱思浩受到政府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央视、《人民日报》等百余媒体报道。

生砸无蔓金丝瓜营养及药用价值极高,誉有“绿色保健果蔬”之美称。另外,生砸无蔓金丝瓜种植简单,能种植南瓜和西葫芦的地方均可栽培,亩产可达8000斤以上,亩产值超万元。

西瓜的栽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西瓜并非源于中国,而是产自于非洲,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另一种说法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相传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被发现,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2]

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3]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过去,有人引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说:五代同州郃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峤归”。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 [4] 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时人)注瓜蒂言永嘉(晋怀帝年号)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南史·滕昙恭传》说,昙恭“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俄遇一桑门问其故,昙恭具以告。桑门曰:‘我有两瓜,分一相遗。’还以与母,举室惊异,寻访桑门,莫知所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九记载隐侯(沈约)的《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另外,旧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水瓜”,后上市的为“寒瓜”;今访老农,也说晚西瓜确有“寒瓜”一称。看来,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和李时珍的说法相印证。然而,李时珍的说法几百年来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西瓜籽;1980年,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汉墓随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墓主卒于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这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李时珍记载的可靠性。

香瓜栽培技术

选种方法

香瓜品种很多,但适应云南各地推广使用的主要品种有:美国西葫芦、早青西葫芦、脆玉一号、京滇碧玉、黑秀丽等高产抗病品种群,农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理选择播期

盘溪稻后栽培适宜播期为8—10月,最迟不得超过11月15日。春播可选择在2—3月,但以确保清明、谷雨节令收获为好。一般来讲,生育期长的,如美国西葫芦可考虑早播,生育期短的可迟播,如早青西葫芦。

金瓜的栽培要点

观赏南瓜如拳头大小,形态有的像葫芦,有的像苦瓜,有的像雪梨,外形奇特可爱。颜色有金色、白色、条纹彩色,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土壤要求栽培观赏南瓜应选择肥沃的中性土壤,富含有机质,最好选3年以上没有栽种南瓜的田块,周边100米内未种过其他南瓜,土壤翻耕后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进行喷洒,再用薄膜覆盖24小时消毒,两天即可播种育苗。

二、气候条件观赏南瓜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生长适宜温度为20℃-32℃,属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雌花的生成。南方夏季应用遮阳网降温,防止太阳暴晒。

三、栽培管理观赏南瓜根系发达,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但也必须保证水分充足,这也是种好观赏南瓜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同时,要求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用农家肥和复合肥交替搭配施用。注意,施肥不要浇在南瓜的瓜茎上。

四、病虫害防治观赏南瓜抗病能力极强,一般很少有虫害发生,但必须预防白菌病和稻飞虱,特别是白菌病,如预防不当,会造成整株死亡。预防时可用扑风虱对土壤和植株进行喷洒,10天喷洒1次,连喷3次。

金桔的栽培

金桔用嫁接繁殖。砧木用枸橘,酸橙或播种的实生苗,嫁接方法有枝接、芽接和靠接,枝接,在春季3-4月用切接法。芽接在6-9月进行,盆栽常用靠接法,在4-7月进行。[3]

适度光照

金桔性喜阳光充足的温暖湿润的气候,

养护时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若光照不足,环境荫蔽,往往会造成枝叶徒长,开花结果较少。由于金桔夏季喜凉爽气候,或夏日照强度大,此时宜放在略在遮荫处为好。

冬季室温以不结冰为宜。如室温过高,植株得不到充分休眠,则翌年生长衰弱,易落花落蕾。

巧修剪

修剪是使金桔花繁果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为使树形优美,多结果,每年树液开始流动之前,春芽尚未萌发时进行一次重修剪,剪去枯枝、病虫枝、过密枝和徒长枝,保留3~4个头年生的健壮的、分布匀称的枝条,每个枝条只留基部2~3个芽,其余的剪掉。这样就可以萌发10余枝充实的春稍。当新稍长到15~20厘米时进行摘心,使株形丰满,此时施一次速效性磷肥,促使花芽分化。开花时应适当疏花,节省养分。

着生幼果后,当幼果长到约1厘米大小时,可进行疏果,粗壮枝条每株留2~3个果,弱枝每枝保留一个果,并使全株果实均匀。及时剪除秋稍,不使二次结果,以利果形大小、成熟程度一致,提高观赏价值。

施足肥料

金桔喜肥,盆栽时宜选用腐叶土4份、砂土5份、饼肥1份混合配制的培养土。换盆时,在盆底施入蹄片或腐熟的饼肥作基肥。从新芽萌发开始到开花前为止,可每7~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浅酱渣水,相间浇几次矾肥水。

入夏之后,宜多施一些磷肥,以利孕蕾和结果。结果初期应暂停施肥,待幼果长到约1厘米大小时,可继续每周施一次液肥直至9月底。

金丝瓜的主要品种

根据金瓜茎的特性,可分为长蔓、中蔓和短蔓三种类型。长蔓类型品种雌花出现晚,较晚熟,分枝能力强,生长旺盛,栽培中要注意加强植株调整的管理;短蔓类型雌花出现早,较早熟,植株生长势弱,分枝能力差。大面积密植栽培和保护地栽培宜选短蔓品种或介于长蔓和短蔓之间的中蔓品种。根据金瓜果实的颜色可分为二种类型:一种为果皮橘黄色,瓜丝金黄色,即平时常见的“金瓜”;另一种为果皮浅黄色,瓜丝黄里带白,俗称“银瓜”,此类型较少。瓜皮颜色还有深绿及花皮等色。

生砸无蔓金丝瓜

“生砸无蔓金丝瓜”由农民科学家、育种家,原浩华现代农业产业开发研究所所长朱思浩先生历经十多年时间在1996年培育而成。

主要特点:无蔓、生瓜可出丝,口感好,品质好,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早熟、高产、有条件可以四季栽培,单季亩产值万元以上。该品种在1998年先后获得国内“后稷金像奖”和“国际金奖”殊荣,同时朱思浩受到政府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央视、《人民日报》等百余媒体报道。

生砸无蔓金丝瓜营养及药用价值极高,誉有“绿色保健果蔬”之美称。另外,生砸无蔓金丝瓜种植简单,能种植南瓜和西葫芦的地方均可栽培,亩产可达8000斤以上,亩产值超万元。

金丝瓜栽培要点

一、土壤要求栽培观赏南瓜应选择肥沃的中性土壤,富含有机质,最好选3年以上没有栽种南瓜的田块,周边100米内未种过其他南瓜,土壤翻耕后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进行喷洒,再用薄膜复盖24小时消毒,两天即可播种育苗。

二、气候条件观赏南瓜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生长适宜温度为20℃-32℃,属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雌花的生成。南方夏季应用遮阳网降温,防止太阳暴晒。

三、栽培管理观赏南瓜根系发达,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但也必须保证水分充足,这也是种好观赏南瓜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同时,要求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用农家肥和复合肥交替搭配施用。注意,施肥不要浇在南瓜的瓜茎上。

四、病虫害防治观赏南瓜抗病能力极强,一般很少有虫害发生,但必须预防白菌病和稻飞虱,特别是白菌病,如预防不当,会造成整株死亡。预防时可用扑风虱对土壤和植株进行喷洒,10天喷洒1次,连喷3次。

相关推荐

香瓜栽培技巧

一、造反适宜品种,培育壮苗 在塑料大棚内栽培的香瓜品种必须具备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结实性好、早熟、丰产、优质等特性。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齐甜一号、白糖罐、龙甜一号、伊丽莎白和黄道子等都可以栽培。 育苗要在日光温这到地地。一般在农历“立春”育苗较适宜。首先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去杂。阳光下晒1-2天,用50℃温水浸种10分种,边倒水边搅拌当水温降到30℃时,浸种4小时,然后控干水分,用干净的湿布袋装好,放入互盆内催芽,催芽温度应在250-30℃范围内,每天投洗两次,经过36个小时,种子露尖后可直接播到营养

丝瓜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技术 (一)播种时期:丝瓜可周年播种栽培,但以12月至8月播种最为宜。各地9月以后愈晚播种时,虽雌花发生愈早愈多,但生育后期渐进入低温期,生育愈弱,露菌病愈烈,易趋衰老。 (二)播种育苗:丝瓜种子的种壳较硬,尢以棱角丝瓜为然,故宜催芽播种,即种子浸种2小时后取出,再将种子脐丘部轧开,放在25—300C黑暗下催芽,待幼芽透出种壳时播种到装有介质的穴盘,种子平放,芽尖向下为原则,播种深约1.5公分,待本叶3片展时,定植到田间。育苗期间高温期约11—14天,低温期约15—18天。短日照品种在长日照期间育

金灯果的栽培方法

金灯果就是一种栽培容易,适应性强的稀特蔬菜,在华北地区一年分三茬栽培: 春早熟栽培:1~2月在日光温室或风障阳畦内育苗,4月中旬晚霜过后定植于露地。5月下旬至6月开始采收。 春露地栽培:3~4月育苗,3月需在塑料大、中、小棚内育苗,4月可在露地育苗。5月定植,6月下旬至7月开始采收。 秋季露地栽培:6月下旬至7月育苗。8月上旬定植在露地,9月下旬至10月开始采收。由于金灯果的经济效益不很高,鲜有用保护设施进行栽培者。 春早熟栽培技术 春早熟栽培金灯果的上市期正值初夏,由于生产成本不高,经济效益显著。 1.

刺角瓜栽培技术

成苗管理当刺角瓜第一片真叶展开后进入成苗期,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较高的低温(15~20℃),苗期可根据营养状况,用0.2%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也可进行二氧化碳气体追肥,时间应在早晨太阳出来后1小时进行,并使温度迅速上升到28~30℃。 种植管理刺角瓜栽培一般栽种600~700株/亩,从播种到采收约3个半月至4个月,露地栽培时春季移栽温度需达到15℃以上,温室条件下可在初秋进行种植。大棚与温室栽培时需要媒介进行授粉,因为刺角瓜为雌雄同株植物,但雄花一般先于雌花几天开放。 田间管理刺角瓜不耐寒,适合在炎热、

冬瓜的植物学史

冬瓜起源于中国和东印度,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从秦汉时的《神农本草经》就有栽培记载,公元3世纪初张揖撰《广雅·释草》也有冬瓜的记载。《齐民要术》中记述了冬瓜的栽培及酱渍方法。16世纪印度有冬瓜记载,截止到1988年已遍及全印度。日本在9世纪已有记录。欧洲于16世纪开始栽培,19世纪由法国传达室入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中国传入非洲,截止到1988年冬瓜栽培仍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等地为主[1] 。

佛手瓜栽培技术

种瓜的选择与贮藏 种瓜需选择个头肥壮、重量500g左右、表皮光滑润薄、腊质多、微黄色、茸毛不明显、芽眼微微突起、无伤疤破损、充分成熟的瓜做种瓜。将种瓜于11月下旬放在5℃~7℃的室内保存,具体方法是用箩筐装沙储藏,即用箩筐装一层沙,放一层瓜,不留空隙,箩筐顶端覆盖10cm~15cm的沙即可。若数量大可在室内建沙池储藏,在整个储藏期要特别注意几点:①自始至终不能浇水,即使表皮起皱也不能浇。②必须用于沙储藏覆盖,不能用农家肥和田园土储藏覆盖。③若无干沙可用干煤灰储藏覆盖。 育苗 佛手瓜在温带地区只能作一年生栽

金针菇栽培技巧

(1)选用适合袋栽的品种: 由于袋栽金针菇是开放式栽培,若培养室保温保湿性差,金针菇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应该选用不易开伞的优良品种进行袋栽,如杂交19号等菌株。 (2)把好菌丝培养管理关: 塑料袋的质量和大小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袋子口径大小要适宜,小于14厘米不利操作,过宽装料太多,灭菌难以彻底,一般选用口径14一17厘米的为宜。接种应该采取多点接种法,这样料面菌龄一致,现蕾一致,并可增加现蕾密度。 (3)把好出菇管理关: 为了便于菇农掌握金针菇管理技术,特总结出一套“看天、看室、看菇”的三看管理方法,具体内

刺角瓜栽培要点

露地,大棚,温室栽培;温室及大棚栽培时需要媒介进行授粉。此植株为雌雄同株植物,雄花一般先于雌花几天开放。 立架栽培一般栽种600-700株/亩,从播种到采收约3个半月-4个月,种子发芽温度应控制在20-35℃,种子在育苗盘里发芽,长到二片叶时进行移栽。露地栽培时,春季移栽温度需达到15℃以上。温室条件下可在初秋进行种植。 在第一个花期之前一周浇两次水,补充水份蒸发量的40%,第一花期之后补充水份蒸发量的80%

方瓜跟南瓜有什么区别

方瓜又名番瓜、番蒲、倭瓜、北瓜等,是一年生草本瓜果类蔬菜,属葫芦科植物。茎蔓生,呈五棱形,无刚刺。叶五角状心脏形。花冠裂片大,黄色,分雌雄。果长圆、扁圆等形,果面平滑或有瘤,老熟后有白粉,夏末秋初果实成熟,呈红黄、黄褐、红褐、黄白等各色。原产地有亚洲南部、中国南方、中美洲等,现世界五大洲都普遍栽培.方瓜是我国消夏解暑的优良瓜果之一。 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南瓜”一词可以特指南瓜属中的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也可以泛指包括笋瓜(又称印度南瓜)、西葫芦(又称美洲南瓜)等在内的其

金瓜的园艺植物

【学名】:Cucurbita pepo L. var. Kintoga Mak. 【别名】:观赏南瓜、观赏西葫芦、看瓜 【分类】: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 为本属植物西葫芦的园艺变种。 【形态】:一年生草质藤本。具卷须,叶大,阔卵形具角棱或浅裂。花黄色,单性,生于叶腋,雌雄同株。果为瓠果,成熟时鲜橙红色,亦有金黄、橙黄色,下部常呈灰绿色。壳硬,不开裂。近柄处(通常悬挂处于上方)粗大呈扁球形,下部则明显收细,成三个突起,总形略似香炉。具多数种子。观果期7-10月。 【产地】:原产南美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