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防晒陷阱一定要提防 每人有一支防晒品就够了
8个防晒陷阱一定要提防 每人有一支防晒品就够了
虽然每个人的肌肤状况、工作环境都不一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夏天,每个人只有一支防晒产品绝对是不够的。如果是我来搭配的话,在办公室多,外出少的,至少要有两支SPF25和SPF30的防晒产品,SPF25用得多一些,出门的时候换成SPF30的;如果是经常出差的或者是爱玩的美眉,就调过来,多用点SPF30的,在室内的时候再搭配用SPF25的。所以,每个人在夏天最少得有两种级别的防晒产品。
预防日晒伤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 晒一晒肌肤更健康
常有人自信满满地“炫耀”:我的皮肤就是晒不黑,所以不用防晒。殊不知,防晒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皮肤“变黑”,更是为了防止容颜衰老。紫外线的杀伤力是不可想象的,也是女性肌肤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资料显示紫外线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皮肤有很大伤害,是令皮肤老化的杀手。因此,防晒也就是防衰老。
紫外线中含有UVA、UVB和UVC,且一年四季都存在,不论白天、黑夜、雨天或阴天。紫外线是造成衰老的主要原因,却也往往最容易被女性忽视。被紫外线灼伤后的皮肤,会有发红、变黑、长斑的不良反应。
误区二 人居室内无需防晒
为了减轻皮肤负担,多数人只有在需要外出时才涂防晒霜,在办公室和家里就“偷懒”了。专家指出,室内的紫外线同样会伤害皮肤。
要做到正确防晒,首先就需要正确认识“晒”的主要来源--紫外线。“紫外线”可细分为长波长的UVA、中波长的UVB以及短波长的UVC,其中UVC在进入大气层时,已在臭氧层的防护下被隔离,能辐射到地面的只剩UVA和UVB。
UVB又称“户外紫外线”或者“中波紫外线”,它可到达真皮层,使皮肤被晒伤,但它可以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所以只要适当地遮掩即可隔离。
UVA则会折射进室内,又称为“室内紫外线”或者“长波紫外线”,其能深入真皮层,会对胶原、弹力纤维甚至纤维母细胞进行破坏,所以UVA不但会激发色素合成而使肤色“变黑”,更是造成皮肤“老化”及细纹产生的主要祸首,甚至引发皮肤癌变。所以做好室内防晒是相当重要的!
误区三 全家共用一支防晒产品
很多人为了省事,家里一般都只准备了一支防晒霜,全家共用。专家指出,防晒品的选择需要“个性化”,家庭成员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防晒品。
黄种人的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使用SPF15的防紫外线用品,便有约225分钟的防晒时间。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越大,但SPF值的增长与屏挡紫外线的能力并不成正比。一般来说,最低等防晒品的防晒指数为SPF2~6,中等防晒品为SPF6~8,高等防晒品为SPF8~12,SPF值在12~20范围内的产品为高强防晒产品,SPF值在20~30之间的产品为超高强防晒品。
水中的皮肤,由于阳光的反射,吸收紫外线的量会加倍,因此在室外游泳戏水时,要选择SPF30以上、PA+++的专用防晒品,而且最好选择防晒乳液而不是防晒霜。
误区四 出门前才涂抹防晒产品
不少人在出门前才涂防晒霜,可是这是不对的!使用防晒品是有技巧的,出门前半个小时,就应该将防晒乳液均匀涂沫在皮肤的各部位,用量不宜太少。一般来说,包含脸部及颈部,大约每次要搽上牙膏管挤出约3厘米的量最为适当。
油性肌肤应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性防晒用品;干性肌肤应选择霜状的防晒用品;中性皮肤一般无严格规定;乳液状的防晒霜则适合各种皮肤使用。
5分钟帮你消除防晒10大疑问
Q:防晒乳系数越高的越有效?
A:勤补擦比擦高防晒系数有效。正常上下班,擦SPF25就足够了,可以支持6小时。
Q:一瓶防晒乳大约要用多久?
A:100ml的防晒乳液只用擦脸的话,尽量在3个月内用完吧,否则就达不到效果了。
Q:去年的防晒品,今年还可以用吗?
A:一支防晒霜最好可以持续地用完,隔年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Q:擦了防晒霜马上出门可以吗?
A:化学防晒霜应该在出门前30分钟擦,物理防晒霜则即擦即可发挥作用。
Q:我用的面霜以及防晒粉饼已经有防晒系数,还要防晒霜吗?
A:那是为“懒人”提供最基础的防护,不利于全面防护UV,夏天还是加上专业的防晒品吧。
Q:我的防晒霜是SPF25,防晒粉饼是SPF8,系数叠加吗?
A:不可以叠加,只以系数最高的为准。
Q:如何辨认物理防晒?
A:包装上见到titaniumdioxide(二氧化钛)和zincoxide(氧化锌)字样,就是物理防晒成分。
Q:用了物理防晒霜,上粉底的时候,如何减少搓泥现象?
A:采用拍打的方式,沿着皮肤的纹理来涂抹防晒霜。
Q:我涂抹某些防晒霜时感觉皮肤发热,是不是堵塞毛孔了?
A:刚涂到皮肤时感觉微微发热,那是化学防晒系统MexorylXL在进行“化学反应”,它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以热能的形态耗损,且只花了10-12秒的时间,皮肤的感觉会比较明显,过一会就好了。
Q:防晒霜用后满脸油光,怎么办?
A:肌肤要多补水,还可以在防晒霜外面轻轻扫上一层透明蜜粉,马上油光全无。
8个防晒陷阱一定要提防 晚上游泳就不用擦防晒了
虽然晚上没有了太阳光的照射,但是晚上有灯光,对皮肤也是不好的,所以即使是晚上出去游泳,也一定要擦防晒。还有的人在黄昏的时候去游泳,认为夕阳的紫外线已经弱了很多,就把擦防晒不当一回事,但其实经过水面的折射以后,紫外线的强度会增加好几倍,所以这时的防晒也一点都不能马虎。
8个防晒陷阱一定要提防 身体防晒和脸部防晒用一支就够了
因为脸部的皮肤和身体的皮肤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防晒也要尽量区别对待。我选身体防晒的产品,会偏向物理防晒的多一点,比如一些性质温和的、没有味道的防晒产品就很合适。而脸部的防晒,我会选择一些有“高科技”含量的,不仅能够防晒,而且还有护肤的成分,比如美白 、比如抗衰老,这些就更加适合。因为脸上的皮肤比身体的皮肤娇嫩很多,而且身体的皮肤还有衣服的防护,而脸部就是一年365天都暴露在外面。所以给脸部的防晒当然要更加讲究。
8个防晒陷阱一定要提防 很多人涂防晒的动作都是错的
很多人涂防晒的动作都是错的,比如来回地上下抹,或者在一个地方打圈抹,因为防晒产品最重要的是在皮肤表面构建起一个防晒膜,而这两种涂抹方法都会破坏防晒膜,防晒产品就起不到防晒作用了,正确的涂抹防晒产品的方法是轻拍,或者是顺着一个方向涂抹,比如从上到下,然后再从上到下。
使用防晒霜避免三大误区
1、SPF指数越高越好
防晒霜并不是SPF指数越高防晒效果越好,如果一味追求高防晒系数,反而会给肌肤造成不必要的负担。通常,外出逛街时选用SPF指数为8~15的防晒霜就可以了,而如果外出游玩、游泳或日光浴等,则需选用SPF指数在30~50左右的产品。
2、价格贵的防晒产品效果更有保证
防晒用品隔离紫外线的效果在于所含的防晒成分和含量,与价格高低没有绝对关系。价格高的防晒品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使用,还应根据个人肤质、所处的环境和时间来选择。
3、一家人可以共用防晒霜
家庭成员中每个人的肤质有所不同,应根据各自的肤质选择适合的防晒产品,避免全家共用一支防晒霜。如皮肤较油、容易长青春痘的人应使用清爽不油腻的乳液状产品,男士最好不要用女士防晒用品,儿童专用的防晒产品也不要和成人的防晒产品混用。
宝宝春夏防晒陷阱
陷阱一:让婴儿坐在有遮阳篷的婴儿车里很安全
婴儿坐在小推车里,位置低,距离地面更近,不仅容易接触环境中废气尘土,而来自地面的阳光反射也会给婴儿造成很大伤害。尤其在阳光强烈时,仅有遮阳篷或戴遮阳帽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避开中午前后的时段出门。
陷阱二:涂了防晒霜就可以大胆带婴儿出门
婴儿的肌肤更娇嫩,即使有防晒霜的帮助仍然很容易被日光伤害。所以在中午10点至下午3点是紫外线最强烈的时段,需尽量避免让婴儿暴露在阳光下。如果必须出门,除了涂防晒霜,还一定要戴宽边遮阳帽,并且穿质地轻薄的、宽松的透气的全棉长袖衣裤。在户外活动时,为了凉快让男婴儿穿背心,女婴儿穿吊带裙可不是好主意。
陷阱三:选用长效防晒品更放心
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标明“保护作用有8小时”的防晒用品,除非你家婴儿涂了防晒霜后的8小时内不出一滴汗,不碰到一滴水。正确的做法是在给婴儿涂防晒霜后,如果婴儿弄湿或出汗,需再涂一遍;从户外回到室内后,用温水洗净防晒霜;而婴儿晒红的部位,也需薄薄涂抹一些清爽的婴儿护肤乳液。
给婴儿使用防晒品时请一定注意:确保选择的是正规厂家的婴儿专用防晒品;出门前30分钟,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晒品;尽量每隔2小时,就给婴儿重新再涂一遍。
陷阱四:给婴儿穿浅色衣服
不少妈妈认为夏天给婴儿穿白色、粉色等浅色调透气性好的衣服最凉快,但有的专家指出,红色衣服是婴儿防晒的首选,如果再戴一顶遮阳帽就更能保护周全了。红色光波在光线中拥有最长的光谱,能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而其他颜色则相对较弱,所以婴儿夏天穿红色衣服防晒效果较好。
预防晒伤要走出误区
我们知道晒太阳对我们的身体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你知不知道,如果长时间的暴晒的话很有可能会晒伤我们的皮肤的,造成日晒伤的发生,谈到日晒伤,相信不少爱美女性都有在海边游玩被晒伤的经历,说太阳狠毒,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意思。其实夏日防晒很简单,但很多人也存在着误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怎样防晒的烦恼。
误区一 晒一晒肌肤更健康
常有人自信满满地“炫耀”:我的皮肤就是晒不黑,所以不用防晒。殊不知,防晒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皮肤“变黑”,更是为了防止容颜衰老。紫外线的杀伤力是不可想象的,也是女性肌肤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资料显示紫外线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皮肤有很大伤害,是令皮肤老化的杀手。因此,防晒也就是防衰老。
紫外线中含有UVA、UVB和UVC,且一年四季都存在,不论白天、黑夜、雨天或阴天。紫外线是造成衰老的主要原因,却也往往最容易被女性忽视。被紫外线灼伤后的皮肤,会有发红、变黑、长斑的不良反应。
误区二 人居室内无需防晒
为了减轻皮肤负担,多数人只有在需要外出时才涂防晒霜,在办公室和家里就“偷懒”了。专家指出,室内的紫外线同样会伤害皮肤。
要做到正确防晒,首先就需要正确认识“晒”的主要来源--紫外线。“紫外线”可细分为长波长的UVA、中波长的UVB以及短波长的UVC,其中UVC在进入大气层时,已在臭氧层的防护下被隔离,能辐射到地面的只剩UVA和UVB。
UVB又称“户外紫外线”或者“中波紫外线”,它可到达真皮层,使皮肤被晒伤,但它可以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所以只要适当地遮掩即可隔离。
UVA则会折射进室内,又称为“室内紫外线”或者“长波紫外线”,其能深入真皮层,会对胶原、弹力纤维甚至纤维母细胞进行破坏,所以UVA不但会激发色素合成而使肤色“变黑”,更是造成皮肤“老化”及细纹产生的主要祸首,甚至引发皮肤癌变。所以做好室内防晒是相当重要的!
误区三 全家共用一支防晒产品
很多人为了省事,家里一般都只准备了一支防晒霜,全家共用。专家指出,防晒品的选择需要“个性化”,家庭成员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防晒品。
黄种人的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使用SPF15的防紫外线用品,便有约225分钟的防晒时间。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越大,但 SPF值的增长与屏挡紫外线的能力并不成正比。一般来说,最低等防晒品的防晒指数为SPF2~6,中等防晒品为SPF6~8,高等防晒品为 SPF8~12,SPF值在12~20范围内的产品为高强防晒产品,SPF值在20~30之间的产品为超高强防晒品。
水中的皮肤,由于阳光的反射,吸收紫外线的量会加倍,因此在室外游泳戏水时,要选择SPF30以上、PA+++的专用防晒品,而且最好选择防晒乳液而不是防晒霜。
误区四 出门前才涂抹防晒产品
不少人在出门前才涂防晒霜,可是这是不对的!使用防晒品是有技巧的,出门前半个小时,就应该将防晒乳液均匀涂沫在皮肤的各部位,用量不宜太少。一般来说,包含脸部及颈部,大约每次要搽上牙膏管挤出约3厘米的量最为适当。
油性肌肤应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性防晒用品;干性肌肤应选择霜状的防晒用品;中性皮肤一般无严格规定;乳液状的防晒霜则适合各种皮肤使用。
8个防晒陷阱一定要提防 男女用一支防晒没关系
因为男人的脸部一般都比较多油,所以选防晒产品时,也应该尽量选择专门为男士生产的;如果不分男女,就选比较清透的。此外,购买的时候一定还要注意这两个问题:第一,这款防晒产品里面有没有添加激素。一些护肤品会在成分里面添加一点激素,这个量对于女人完全没问题,但是对于男性就可能会引起不好的反应了。第二,该产品有没有美妆的成分在里面,比如有的防晒产品也可以当底妆,这样的产品就不适合男性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