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诊断马牙
如何正确诊断马牙
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4-6周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很多初为人父母的年轻妈妈不知道这是什么,会不会对宝宝的健康有影响。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们应该及时了解关于宝宝们的健康知识。
马牙的检查方法
临床体格检查:患儿牙龈部可见白色的粒状分泌物,表面无破溃,周围无红肿,用面前轻拭无法擦洗。强用力擦洗后可造成皮下黏膜的出血。
局部组织检查:将白色的米粒样分泌物活检细胞学检查,可见上皮样细胞堆积,无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浸润,故说明本病和感染并无任何关系。
马牙的诊断鉴别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应与鹅口疮相鉴别。鹅口疮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的皮肤损害,通常在牙龈周围形成百年的斑片状白膜附着,用棉签可轻轻剥去,剥去白色黏膜后,基底部充血明显,病理学检查可见真菌孢子以及菌丝。故根据临床特点以及病理学检查可进行区分。
鹅口疮,中医称之为“雪口症”,俗称“白口糊”。是新生婴儿时期经常见到的疾病,属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
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患有鹅口疮的宝宝常表现为宝宝嘴巴里有很多像奶斑一样的东西粘在口腔壁上,与新生儿吃奶留下的奶以及“马牙”很难区别。如果用棉签能擦掉则为奶斑,或者可能是“马牙”,擦不掉则为鹅口疮了。到医院里请医生把这些白色的物质取下来做真菌直接涂片检查,还可以看到菌丝和成群芽孢呢。如果不及时治疗,斑点状霉菌会越长越多,可融合成片或连在一起,且厚度增加。
不严重时新生儿无特殊不适,随着病情加重,新生儿可表现出烦躁不安,进食减少,且因进食时疼痛而拒食。严重的可扩散到咽喉,引起吞咽困难,若扩散到气管可引起霉菌性肠炎和霉菌性肺炎,甚至全身性念珠菌感染。专家提醒,如果发现孩子口中有白点,家长可以用棉签擦一擦,如果白色可以擦掉,极可能是患了鹅口疮,可以用2~3克碳酸氢钠(小苏打)溶于100克水中(1.5%的碳酸氢钠溶液也可以),每天饭后清洗口腔,一日3次。
如何正确诊断癌症
绝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是在出现严重症状时才去检查,从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防癌体检的设置就是为了发现早期癌症。专家介绍,很多人至今还有一个误区,认为常规体检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不可能得癌症,“实际上常规健康体检的项目,只能在检查项目涵盖范围的基础上,发现一些慢性疾病及少部分肿瘤,所以用健康体检代替防癌体检是不全面的。”
1、非特异性检查:绝大多数血液检查是非特异性的。这意味着它们能显示血液中的异常,表示有某些疾病,但不能明确具体是哪一种。
例如,血常规检查可查出贫血。为什么会贫血?原因许多,其中包括癌症。贫血可能与肿瘤无关,但需排除有肠道出血史,并且X线检查未发现结肠癌。肝脏功能检查显示肝功能的异常,原因可能是胆石、肝炎、肿瘤或药物毒性所致。一些检验指标提示肿瘤或其他原因的胆汁阻塞。而另一些指标提示肝炎,但这些指标实际上只是重要的线索。但不能解决诊断问题。
有如此多的用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检查方法,使医生能获得完善的检查结果,如血常规检查,新陈代谢的检测(包括电解质的水平,如钙)及肝、肾、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检查结果可提示某类型的肿瘤,但不能单独根据检查做出确切的诊断。
2、特异性检查:另一些血液检查是专门针对特殊种类的癌症,常常是几种,如果医生高度怀疑这些肿瘤中的某一个,就会下医嘱检查。
最重要的是对称作肿瘤标志物的化学物质的检测。这些物质由于不同类型的肿瘤产生。例如,乳腺、肺及肠道肿瘤产生一种称作癌胚抗原的蛋白质(CEA)。同样地,前列腺癌及许多睾丸癌和卵巢也会产生大家所熟知的化学物质。也可以应用这种检查。
3、其他血液学检查:当癌症起源于血细胞本身,做出诊断最必须的是检查血液造血器官。白细胞的癌症——白血症,常常能通过指头或手臂的血样检查诊断,然后通过检查制造这些细胞的骨髓细胞,以明确诊断。骨髓分析也用于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原生质细胞占主要的恶性肿瘤。
此外,许多人基于对癌症的恐惧认为检查项目越多、体检间隔时间越短越好,殊不知某些检查项目也会带来健康风险。很多人认为,肿瘤体检仅仅只是通过仪器检查判断是否罹患肿瘤,而不重视向医生告知个人的生活习惯、疾病史以及家族史等,其实这些信息正是决定被体检者肿瘤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对医生重点筛查某一系统或器官有重要的判定意义。
如何正确诊断肠癌
大肠癌给我们造成了很多的影响,而且由于大肠癌的发病不明显,所以往往发现时,已是晚期,了解了大肠癌的病因对我们预防是很有帮助的,平时生活中就会避免哪种不好的治疗因素。
【高危肠癌人群筛查4注意】
1、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史长达7年以上的患者而言,由于其发病原因不太明确,随着长期慢性结肠炎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因此这类高危人群应接受结肠镜检查和结肠黏膜活检,检查间隔时间为1~3年不等
2、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FAP)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疾病,直系亲属中1/2的人可能被遗传此病,而且罹患此病的患者45岁以前绝大多数会转变为癌症。因此有此病家族史的人自青春期后,患者及家属每1~2年都应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以免耽误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
3、有过肠癌病史的人也属高危人群,由于手术及其他原因很可能造成肠癌复发甚至转移,所以根治术后仍需严密检查,不可掉以轻心。患者手术后6个月及前2年内每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以排除局部复发,此后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检查。
4、对于遗传性非息肉性直肠癌家族史者,由于这类患者出现癌症的年龄多半在50岁以下,其家属患癌的机会远远高于一般人,所以这类高危人群从20岁起或早于亲属发病年龄10年起,每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肠癌的鉴别诊断】
1、肠癌的症状与体征与肿瘤所在部位有关,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的发展有以下症状出现:①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便出有黏液或带有鲜血或黑色便,直肠及乙状结肠癌常有里急后重,便排不干净等感觉。②腹痛:有2/3以上的病人以腹痛就诊而来,疼痛常不剧烈,劳累及行走时加重,出现肠梗阻时可出现腹部绞痛。(骥部肿块,约80%以上的患者在就诊时可扪及大小不等的肿块,一般肿块形状不规则,质坚硬,活动度较好,到后期如与其他组织粘连则肿块固定不移。④肠梗阻,当肿块大部分阻塞肠腔,或与其他组织粘连时可引起肠梗阻,表现为腹部绞痛,腹胀,大便秘结。腹痛一般呈阵发性绞痛,当有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晚期病人还可表现为贫血、恶病质、腹水、肝肿大及腹膜炎。
2、纤维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较好的方法,可观察到肿块所在部位、形态、大小、局部浸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并可取材活检。
3、X线结肠气钡造影,可显示结肠袋消失、充盈缺损、狭窄、黏膜紊乱等改变。
4、癌胚抗原检测阳性率在73~93%,阳性率虽高,但其没有特异性,有时有假象出现。
本病应与慢性胆囊炎、胃炎、胃溃疡、肠结核、肠息肉、肠阿米巴痢疾、结肠痉挛、血吸虫性肉芽肿、结肠良性瘤等相鉴别。
如果您出现了肠癌类似的症状,一定要注意及时进行治疗,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护理的工作,健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对肠癌的预防。
正确诊断牙周炎的方法有哪些
牙周炎对我们的口腔有着极大的危害,给牙周炎患者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相信大家也都清楚,牙周病是主要发生在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的一种慢性疾性疾病,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牙槽骨吸收、牙齿逐渐松动或脱落。牙周疾病有一些常见的症状,当牙周炎患者自我检查,发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应尽早就医,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这些症状包括轻微的牙龈出血是早期牙龈炎的指征,刷牙时刷毛上有血迹,咬食物时食物上有血迹,说明有牙龈炎。照镜子如果发现有牙龈红肿,一碰就出血的情况,说明可能也有牙龈炎。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缝变大,牙根暴露或牙龈红肿、有脓,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有口臭说明可能有牙周炎。
当牙周炎患者出现牙周脓肿时应与牙槽脓肿作鉴别:牙槽脓肿又称根尖周脓肿,是根尖周病的一种类型,根尖周病是指发生于牙根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多继发于牙髓病。由各种因素引发的牙髓炎症如没能有效地治疗炎症会从冠部牙髓向牙根方向扩展。当牙根内的感染通过根尖孔作用于牙根周围组织时,就导致根尖周炎。根尖周炎早期只有不舒服、发木、渗出发胀感,此时再不治疗很快会发展到化脓期,即牙槽脓肿。
牙周炎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后一定要刷牙、嗽口,掌握“三、三制”的刷法(即每日刷3次,每次刷3分钟,要刷到牙齿的3个面),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顺牙体长轴上下刷。提倡应用牙线去除牙间隙的菌斑,用含氟牙膏或抗牙石牙膏辅助刷牙去除牙菌斑,防止牙石牙垢的形成。牙周炎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牙周炎患者刷牙时可将牙刷倾斜45度并压于牙面与牙龈之间。并且,刷毛需尽量进入龈沟和牙缝间,避免过于粗暴或重力的口腔清洁程序。
如何正确诊断骨刺
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足跟痛的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许多人都认为是足底长了骨刺,很是担心。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跟痛症,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有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炎、跟骨滑囊炎等,其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及运动损伤,也可引起足跟部疼痛。中医认为膝关节骨刺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不同原因引起的膝关节骨刺表现症状也各不相同。
1、受寒阻滞 病因:路卧受凉或受渍于水湿之中,寒湿稽留,深伏于膝,气血阻滞,发为膝痛。如《张氏医通》:“因卧湿地,流入脚膝,痹弱疼重。” 证状:膝肿疼痛较剧,行走不便,或觉重滞,阴雨天加重,形寒肢冷,面色带青,苔白滑,脉沉紧或沉迟。
2、湿热蕴结 病因:感受风湿之邪,郁而化热,或受湿热侵淫,湿热稽留,蕴结经脉,聚于膝部,发为肿痛。如《杂病源流犀烛》:“发于脚膝,始而肿,继乃溃烂成疮者,名脚气疮,有肾虚为风湿所博,攻于脚下足上”。 症状:膝部肿胀疼痛,局部发红,扪之有热感,屈而不伸,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气血衰虚 病因:脾胃素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病后体虚,胎产经行之后,气血不复,膝部筋脉失于濡养,发为疼痛。如《张氏医通》“妇人鹤膝风证,因胎产经行失调……而为外感所伤”所致。 症状:膝部酸痛,其痛绵绵,四肢软弱无力,面色无华,头晕心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细弱。
4、肝肾亏损 病因:肝主筋,肾主骨,膝为筋骨之大会,若病后虚赢,或老欲过度,肝肾虚亏,筋骨失于精血之养,而至膝痛。如《张氏医通》:“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 症状:膝部隐痛,下肢肌肉消瘦,步履艰难,腰脊酸疼,头晕耳鸣,舌瘦或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5、热毒内攻 病因:风毒外侵,与血热相搏,热毒内攻,气血壅滞,而发为膝肿痛。
症状:膝部红肿剧痛,势如虎咬,屈伸困难,伴有身热,心烦口渴,便闭尿赤,舌红苔黄而干燥乏津,脉滑数或弦数。
6、瘀血蓄积 病因:因跌伤撞伤,或碰击所伤,淤血蓄留,血行不畅,不通则通。
症状:膝部红肿热痛,热随痛增,痛随热剧,局部皮肤紫暗或伤裂,亦或膝部关节变形,疼痛夜甚,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舌质紫暗,脉弦涩或细涩。 人体脊椎在长时间反复使用下很容易发生退化情形,由于年纪的关系,中老年人较一般年轻人容易长骨刺。不过,随着生活工作型态改变,像一些必须久坐、久站,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或是姿势不正确及反复使用某个关节的工作族群,如家庭主妇、老师、金融工作者、计算机族、工厂作业员等等,都可能因为过度使用及使用不 当,造成关节部位的骨骼与软组织过度磨损。因此,骨刺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可能发生。
如何正确诊断遗精
【检查】
1.前列腺B超检查
前列腺B超检查,不仅便宜而且实用有效。它可以直观地了解前列腺的确切大小、形态(是否突入膀胱),还可以了解前列腺内有无结节(提示有无前列腺癌),而且病人排完尿后即刻做B超还可以测出膀胱内有无残余尿。
此外还可以明确膀胱壁有无增厚、有无憩室,输尿管是否增粗、肾盂是否积水(揭示膀胱和肾脏受损),为遗精的诊断提供更科学的数据。
2.直肠指诊检查
此项检查是发现直肠肿瘤、痔疮(如何治疗痔疮)等疾病的首选检查,而且直肠指诊并没有太大的痛苦。有经验的医生通过了解前列腺的大小、硬度和表面光滑程度,能发现前列腺有无肥大、有无肿瘤,对遗精的病因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3.前列腺液检查
前列腺液检查是观察液体的颜色,测定pH等。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精液的30%左右。这也为遗精的诊断提供更精确的精液数据。
4.精液常规检查
精液常规检查,可分为标本的采集,物理性检查,显微镜检查3大部分。它为临床检验室常规检测项目,是检查男性不育症原因及疗效观察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可以用于男性绝育手术后效果观察和辅助诊断一些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也包括辅助诊断遗精。
【鉴别】
1.尿道分泌物
是在性交中,射精之前,尿道溢出的少量粘液样物。有人自述见闻色情感触时,尿道口有黏液溢出,均是性兴奋时的尿道分泌物,并非遗精。
2.前列腺液溢漏
即慢性前列腺炎溢漏类型。表现为排尿时或大便时,尿道口有白色黏液分泌物溢出,与性兴奋无关。直肠指检显示前列腺大而软,触之敏感,前列腺液常规正常,培养阴性。可能与前列腺功能紊乱有关,而非性兴奋下的遗精。
【防治】
1.对于遗精,首先要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对频繁遗精患者,要进行心理安慰和心理疏导,以解除心理负担。
2.用传统的补肾固精法疗效欠佳,必须根据临床证候辨证施治,以虚实兼顾而治效果较佳。刺猬皮是治遗精之专药。
3.同时还应加强身体锻炼,适当参与娱乐活动。
倘若遗精次数频繁超过正常次数,几天发生一次或一个月内发生4-5次以上,或婚后男子有了有规律的性生活仍有发生频繁的遗精,另外还伴有腰困腿乏、精神萎靡、头晕眼花、失眠多梦,便可考虑就医做以上这些检查。
如何正确诊断遗精
遗精,是男性发育的信号,是男性进入青春发育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遗精很少发生于12岁以下的男孩,到14岁男孩遗精的发生率约为25%,城市和家庭经济状况较优越的男性少年发生率高。遗精发生的频率多数为每周1次或数周1次。如果次数过于频繁那就属于病态了,应及时就医检查。
【检查】
1.前列腺B超检查
前列腺B超检查,不仅便宜而且实用有效。它可以直观地了解前列腺的确切大小、形态(是否突入膀胱),还可以了解前列腺内有无结节(提示有无前列腺癌),而且病人排完尿后即刻做B超还可以测出膀胱内有无残余尿。
此外还可以明确膀胱壁有无增厚、有无憩室,输尿管是否增粗、肾盂是否积水(揭示膀胱和肾脏受损),为遗精的诊断提供更科学的数据。
2.直肠指诊检查
此项检查是发现直肠肿瘤、痔疮(如何治疗痔疮)等疾病的首选检查,而且直肠指诊并没有太大的痛苦。有经验的医生通过了解前列腺的大小、硬度和表面光滑程度,能发现前列腺有无肥大、有无肿瘤,对遗精的病因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3.前列腺液检查
前列腺液检查是观察液体的颜色,测定pH等。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精液的30%左右。这也为遗精的诊断提供更精确的精液数据。
4.精液常规检查
精液常规检查,可分为标本的采集,物理性检查,显微镜检查3大部分。它为临床检验室常规检测项目,是检查男性不育症原因及疗效观察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可以用于男性绝育手术后效果观察和辅助诊断一些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也包括辅助诊断遗精。
【鉴别】
1.尿道分泌物
是在性交中,射精之前,尿道溢出的少量粘液样物。有人自述见闻色情感触时,尿道口有黏液溢出,均是性兴奋时的尿道分泌物,并非遗精。
2.前列腺液溢漏
即慢性前列腺炎溢漏类型。表现为排尿时或大便时,尿道口有白色黏液分泌物溢出,与性兴奋无关。直肠指检显示前列腺大而软,触之敏感,前列腺液常规正常,培养阴性。可能与前列腺功能紊乱有关,而非性兴奋下的遗精。
【防治】
1.对于遗精,首先要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对频繁遗精患者,要进行心理安慰和心理疏导,以解除心理负担。
2.用传统的补肾固精法疗效欠佳,必须根据临床证候辨证施治,以虚实兼顾而治效果较佳。刺猬皮是治遗精之专药。
3.同时还应加强身体锻炼,适当参与娱乐活动。
倘若遗精次数频繁超过正常次数,几天发生一次或一个月内发生4-5次以上,或婚后男子有了有规律的性生活仍有发生频繁的遗精,另外还伴有腰困腿乏、精神萎靡、头晕眼花、失眠多梦,便可考虑就医做以上这些检查。
如何正确诊断蛀牙
【检查】
1.口腔检查
龋病易发生于牙体不易自洁的滞留区,特别是磨牙合面的沟隙或牙列的拥挤嵌塞食物处。其龋坏深度分三种。
1) 浅龋 病变仅局限于牙釉质或牙骨质,局部可见白色或灰黑色的龋斑。无自觉症状,探查时可卡住探针尖端,探针滑过病变部位有粗糙感,探之无痛苦。
2) 中龋 病变较深,累及牙本质浅层,局部变黑,可有温度或化学性激发痛,探之有明显龋洞且敏感。
3) 深龋 病变深及牙本质深层而接近牙髓腔,遇食物嵌塞或冷热酸甜等刺激均产生疼痛,局部多见黑洞。探针可探查洞底在牙本质深层,探之极敏感或疼痛,无自发痛史。
2.辅助检查
若确定龋坏部位有困难,可拍摄X线牙片,龋坏处可见黑色阴影。有条件者可用光纤维透照、电阻抗、超声波、弹性模具分离、染色等技术,以提高龋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鉴别】
1.鉴别深龋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的方法:
深龋患者没有自发痛,无叩痛,温度测验的时候有一过性激发痛,探诊洞底敏感,除去腐质以后无穿髓孔;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患者可有自发痛,叩痛不明显或稍有叩痛,温度测验时有激发痛,刺激去除后仍有持续性痛,热刺激可引起迟缓痛,探诊洞底可感觉迟钝,去腐质后多有穿髓孔。
2.鉴别深龋与龋齿伴牙髓充血的方法:
用冷刺激检测法。深龋患者对冷敏感程度一般,入洞后才感敏感,除去刺激后疼痛消失;龋齿伴牙髓充血者对冷敏感程度显著,牙面及洞内均敏感,除去刺激后疼痛短暂持续。
3.鉴别深龋与牙髓坏死(坏疽)的方法:
深龋患者无自发痛,无叩痛,探诊洞底敏感,无穿髓孔,电活力测验正常,热温度测验正常或敏感;牙髓坏死(坏疽)的患者可有自发痛史,无叩痛或稍叩痛,探诊无反应,可有穿髓孔,电活力测验无反应,热温度测验无反应,牙髓坏疽时偶有假阳性反应。
由于龋齿初期无症状而不易被察觉,直到出现疼痛症状时家长才急于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此时往往已错过良好的治疗时机。坚持使用含氟牙膏预防蛀牙的发生。
如何正确诊断胃痛
1、症状诊断:
不同胃病,其疼痛的位置、疼痛时间、症状表现会有所不同,可通过这些症状表现进行初步诊断。痞满胃痛,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心痛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
2、仪器诊断:
可采用先进仪器,对胃痛进行诊断与鉴别。超声检查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主要显示胃的充盈和排空情况、胃壁厚度和层次结构,并通过实时的动态观察了解胃壁蠕动状况,为疾病诊断提供较全面的信息。超声可显示病变部位、大 小、范围,了解肿瘤的周围邻界及浸润情况,提示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用以诊断胃部疾病取得较好效果。
如何正确诊断癌症
1、非特异性检查:绝大多数血液检查是非特异性的。这意味着它们能显示血液中的异常,表示有某些疾病,但不能明确具体是哪一种。
例如,血常规检查可查出贫血。为什么会贫血?原因许多,其中包括癌症。贫血可能与肿瘤无关,但需排除有肠道出血史,并且X线检查未发现结肠癌。肝脏功能检查显示肝功能的异常,原因可能是胆石、肝炎、肿瘤或药物毒性所致。一些检验指标提示肿瘤或其他原因的胆汁阻塞。而另一些指标提示肝炎,但这些指标实际上只是重要的线索。但不能解决诊断问题。
有如此多的用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检查方法,使医生能获得完善的检查结果,如血常规检查,新陈代谢的检测(包括电解质的水平,如钙)及肝、肾、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检查结果可提示某类型的肿瘤,但不能单独根据检查做出确切的诊断。
2、特异性检查:另一些血液检查是专门针对特殊种类的癌症,常常是几种,如果医生高度怀疑这些肿瘤中的某一个,就会下医嘱检查。
最重要的是对称作肿瘤标志物的化学物质的检测。这些物质由于不同类型的肿瘤产生。例如,乳腺、肺及肠道肿瘤产生一种称作癌胚抗原的蛋白质(CEA)。同样地,前列腺癌及许多睾丸癌和卵巢也会产生大家所熟知的化学物质。也可以应用这种检查。
3、其他血液学检查:当癌症起源于血细胞本身,做出诊断最必须的是检查血液造血器官。白细胞的癌症——白血症,常常能通过指头或手臂的血样检查诊断,然后通过检查制造这些细胞的骨髓细胞,以明确诊断。骨髓分析也用于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原生质细胞占主要的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