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有副作用怎么办
降压药有副作用怎么办
中医学者推荐服用灵芝来消除药物毒副作用。从长白山灵芝上萃取出来的灵芝营养精华。灵芝主要成分有三种,而这三种成分不仅能消除药物副作用,还能够有效降血压,修复受损组织,保护心脑。
高分子多醣体:有解毒作用,能够清除服用西药所带来的毒素。
有机锗:能使体内的血液循环通畅,增强吸收氧的能力,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有清血行气、改善体质的功能。并能使血管扩张,减少小动脉血管的阻力,从而达到降血压的效果。
灵芝酸:具有强烈的药理活性,有止痛、镇静、解毒,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降低血压;能够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胆固醇,避免血管硬化;能够修复受损肝细胞,恢复和强化肝脏功能。
灵芝腺苷:能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过度凝集,防止血凝,减低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
灵芝腺嘌呤:能将血液中多余的血脂带入肝脏进行代谢,再排出体外,平稳降压。
灵芝生物碱: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及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和降低胆固醇。
这7个高血压真相家里的老人未必知道
1、没有症状,可以不吃药?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首先高血压是一个可以没有症状的疾病,高血压所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不是由临床症状引起的。
其次,血压值才是决定患者用药的唯一标准。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患者也必须根据监测的血压水平来决定降压药的服药方法和剂量。而且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不适感,只有在血压非常高时才会有头晕、头痛等症状。
2、降压药有耐药性,我吃一段就要换?
降压药不仅极少产生耐药性,长期服用还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因此,只要现在服用的药如果有效,就不必更换降压药物。
3、偶尔测血压高,一定是高血压了?
偶尔测得血压高,有可能是测量前心态不平或精神紧张等因素所致。还要多次测量监测,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很重要。
一般情况下,自测高血压的方法为:连续测量7天,每天早上6点~9点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下午18点~21点之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
4、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对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
5、降压药有副作用,不能多吃?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不要因噎废食,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而且经FDA批准的原研药(进口药)相对很安全。如果按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
6、血压正常后就停药?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不可治愈,大多数人需终生服药,不能吃吃停停。而且,血压忽高忽低地波动有损于心、脑、肾等器官,危害很大,因此,即使血压得到控制,也要长期维持。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高血压患者认为,血压已经正常了,天天服用降压药会使自己的血压越来越低,这同样是错误的。
药物和食物一样,每天都要进行代谢,高血压患者服用维持剂量的降压药,就像每天吃饭维持生命一样,不会使血压越降越低。
7、用中成药降压更好?
实际上,所有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误服中药致残、致死的情况也常有报道。
像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都是短效降压药。必须每天按时服用三次。如果一天只吃一次,或没有严格按时服用,不但没有降压作用,反而会使血压发生大的波动,其副作用可能比长效降压药还要大些。
高血压药有副作用吗
1首先,利尿药是降压药的基本药,如氢氯噻嗪、螺内酯、呋塞米等,其主要通过减轻机体的水钠潴留而发挥作用,其降压效果平稳缓和,尤适用于年老或者有心衰的病人,往往可与其他降压药联合降压。主要副作用是可引起电解质的代谢紊乱如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因此痛风患者应慎重),此外,它对血糖代谢尚有影响,故糖尿病患者慎重。
2其次,β受体阻滞剂也是常见减压药之一,主要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而发挥作用,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对于有哮喘、外周血管病、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者则应慎重,并且这类药对于糖脂代谢也有影响,可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如卡托普利,使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它不仅对于心血管系统有益还有益于肾脏,对于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但此类药物可有咳嗽、皮疹等副作用,不适用于孕妇、血肌酐水平过高、双侧肾动脉狭窄者。
4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其主要通过舒张血管而降压,降压效果显著,对糖脂代谢无影响,有较好的防止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不良影响主要是踝部水肿、直立性低血压、头痛颜面部潮红、心动过缓等。
不要经常更换降压药物
有些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长年稳定,未见不良反应,但顾虑长期用一种药物是否会有副作用?是否会出现“耐药”?或听说×××药效果特别好,于是更换药物。其实这是一大误区。
用了一种降压药,疗效满意,没有不良反应,就不应该调换。只有在用了该药后,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医生才会给你换药。如果是降压疗效不够,血压未降到正常,但是没有不良反应,可能是剂量不足,就适当增加剂量。如果剂量已达足量,不能再增加,就要加另一种降压药,二药合用。如果有不良反应,且无法耐受,那就必须停用,改用其他类降压药。
调换降压药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原来你服用一种降压药,是经过几次门诊,医生已摸索出你的合适剂量,取得很好疗效,如果经常更换,那就要经常摸索剂量,不断调整。是否你对任何一种降压药都能取得同样的良好疗效,而又没有不良反应,也只能在实践中来显示,无法预测。这种不断调换,不断摸索剂量,有什么意义呢?
另外,每个人对药物的适应性各不同,对别人效果好的药不一定对你合适。
所以,降压药物不宜频繁更换。
杜仲泡茶能降血压吗
药理研究表明,纯中药杜仲降压茶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在于整体调节及辨证论治,不仅可以降低血压,降低血脂,同时还能改善高血压造成的不适应症,保护靶器官等,坚持服用可以更好的提高疗效。
杜仲茶是中药茶,杜仲茶降压不同于西药降压,西药降压是一种强制降压法,有依赖性,有副作用,易反弹。杜仲降压是纠正机体平衡的降压法,标本兼治,无副作用,不反弹。
杜仲所含松脂醇双糖甙、桃叶珊瑚甙、绿原酸、多糖等多种活性成份均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且降压持久无任何副作用。美国哈佛大学胡秀英教授研究认为,杜仲(指是杜仲皮,成分远不及雄花)是目前世界上最高质量的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降压药物。
尤其是天气变凉,高血压患者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每天饮用杜仲茶,以便较好控制自己的血压,另注意饮食。
降压药的副作用 利尿剂降压药的副作用
利尿剂降压可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钾、高尿酸血症、高血钙、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另外,利尿剂对肾功能减退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肾功能不全者需要谨慎使用。
降压药有什么副作用 α受体阻滞剂降压药副作用
在服用α受体阻滞剂降压药后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首次服药时容易发生,因此首次服药时需在入睡前药量减半服用,并且注意夜间尽量避免起床。
高血压的治疗存在哪些误区
高血压的治疗存在以下误区:
1:血压高吃药、血压不高不吃药: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经测量血压升高时才服用降压药,如果测量血压正常则停用降压药。更有部分患者根据有无头晕、头痛、眼胀、乏力等不适确定是否服药。不规则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较大的波动,会加重血管和靶器官的损害。因此需终生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当血压达标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剂量,按有效的维持量长期服用。
2:初次诊断或症状不明显者不用药:部分患者虽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但因为是初次诊断或无明显自觉症状,或年龄相对较轻,所以多数采取不服药的对策。究竟要不要服药主要取决于血压水平、有无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及血管、靶器官损害情况。因此即使初次诊断的患者,或症状不明显,或年龄较轻,但只要血压水平较高、或者合并有血糖血脂异常、或有血管、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均应尽早接受药物治疗。
3:不结合自己的病情用药:有些高血压患者初始服用降压药并不是由专科医生指导下的医嘱,而是看张三李四或隔壁邻居、亲戚朋友吃什么药就直接去药店购药服用。这种做法显然极不科学。高血压发病原因及其机制极为复杂,临床类型不同,个体差异较大,不同患者可能合并有不同的危险因素或不同程度的靶器官损害。而降压药物作用机制也有多种。所以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随意选择药物服用。
4:频繁换药:有不少病人不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大幅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有的是降压心切,希望能立竿见影,吃药3天效果不明显就换药;有的是吃药后有不良反应,害怕副作用;也有因为价格较高,不愿长期服用。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尽量不要频繁换药。有时候血压控制不理想不一定是药不对,也有可能是单一药物效力不够。应对降压效果不好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千万不可自作主张频繁换药。
5:要从便宜药吃起:一些患者误认为,降压药开始时不能吃最“好”的,否则以后降压药就不管用了,所以吃药应该从便宜药开始。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高血压患者,尤其中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靶器官损害,应尽可能选择长效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能够全天24小时把血压平稳地控制在理想水平,避免了短效降压药物所带来的血压较大波动,从而更有利于保护靶器官,减少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的发生。长效降压药大多价格相对贵一些,而大多数短效药物价格低廉。
中老年人犯高血压怎么办
现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多种多样,西药有很多,中药也有很多,有很多降压药可以让高血压得到缓解,但是但多数的降压药都是通过损伤心脑肺作为代价,后期留下很严重的后遗症,有很强的副作用,所以现在国家也在寻找这样一种没有副作用又可以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
罗布麻又名野麻、野茶、茶叶花、红花草、红柳子、泽漆麻等,是一种世界上稀有的野生植物,它主要生长在沙漠盐碱地或河岸、山沟、山坡的沙质地上,在我国北方大多省区都有生长,新疆沙漠地区的罗布麻品质最佳。新疆的罗布麻分为白麻和红麻两种,经科学鉴定红麻的有效黄酮含量为2.38%,是普通罗布麻黄酮含量的3倍以上。中乾堂罗布麻选用新疆罗布泊地区七月的红麻嫩叶为原料,经传统制茶工艺加工而成。
现代的很多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都会吃罗布麻,这种药物对于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且降压效果确实是很好的,因为高血压病人多吃一些有利于身体康复的降压药物,罗布麻就是最好的一种药材,发挥的降压功效确实很大。
吃降压药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难受了才吃药
有些病人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止咳药这样的“对症药”,出现头晕、头痛才会吃药,这种做法很危险。临床上,很多病人没有明显症状,但高血压对健康的威胁并不会就此消除,因此,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吃药。此外,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误区二:跟风吃药
我曾遇到一个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听朋友说β受体阻滞剂降压好,就自己买了吃,结果引起哮喘发作。患者本身心率就慢,吃药后心率只有每分钟40来次,非常危险。还有些患者不去看医生,自己到药店买药吃,或是看身边人吃什么自己也吃,还有些人喜欢打听偏方、买降压帽、戴降压皮带,这些做法都会延误病情。高血压是种“有个性”的病,每个人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随的其他疾病都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相同。因此,选什么药、怎么吃都需要医生具体指导,不能自己擅自做主。
误区三:来回换药
有一些患者不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降压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药。有的降压药作用比较温和,从服药到理想平稳控制血压一般需1周时间,在此期间不要来回换药。
误区四:老盯着副作用
很多老年朋友对说明书上的副作用特别上心,并会因此排斥吃降压药,或改服其他所谓“没有副作用”的中药。其实,副作用只是对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况做出的“特别提示”,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有时候药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为治疗作用。比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能会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等副作用。但如果患者用药前心率过缓,则副作用可能转化为有利作用。
误区五:用药时间不对
血压会根据时间不停波动,因此,吃降压药要讲究“天时”。很多人早上起床后血压容易出现高峰,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这类患者,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把降压药吃上,但很多人偏偏喜欢晨练完,或者吃完早饭再吃药,很容易导致意外。建患者每年春夏、秋冬季节交替时做两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只有量体裁衣,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误区六:服药不测血压
测试降压药有没有效果、药量是否合适,不仅要观察症状是否减轻,更科学的方法就是每天测量血压。高血压病人每天要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每天早晨起床后测量比较准确。
高血压常用药误区
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才服药
如果患者不坚持服用降压药,而是偶尔想起来才吃,这样就会使血压时高时低,无法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甚至会引起心脑血管的突发疾病,威胁生命。
轻易相信药品广告
广告为了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可能会对药物的疗效夸大其词,对其副作用会有所隐瞒。因此患者不应该轻易相信药品广告,应该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治疗,这样才能及时治疗并且防止遭受经济损失。
频繁尝试不同的降压药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高血压也不例外。患者不应该为了一时的疗效而频繁更换不同的降压药,这样反而不利于维持血压稳定。
对于副作用过度恐慌
虽然降压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并非每种副作用都会被每位患者遇到。相反,有时候副作用也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不注意正确的服药时间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遵循一定的生物节律,血压也有自己的节律,因此要在对的时间服用降压药,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又能防止意外发生。例如,早上起床时血压容易达到峰值,容易引起急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所以有这些风险的患者应该起床后第一时间服用降压药,而不是等吃完早饭或者上班以后再服用。
不天天测量血压
患者应该在服药的时候,每天坚持测量血压,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所服的降压药是否有效。测量血压最好的时间为每天早上起床以后,这时候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
只要患者们注意高血压常用药误区,改正不良的用药习惯,就能更安全有效地控制高血压。
出汗有什么好处
概 述现在都在提倡锻炼身体,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锻炼出汗有什么好处。其实出汗的好处有很多,下面由我来分享我知道的给打击参考。
步骤/方法:1出汗可以控制血压,许多降压药有副作用,对胃的刺激性很大。因此有很多聪明的高血压患者已经另辟蹊径,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每天最少出一次汗,很快血压就会降下来。
2出汗不仅可以控制血压,出汗也可以排毒、美容、减肥等。所以多出汗是对人体有好处的。
3正确的出汗方法是有益于人的健康的,比如可以排毒,促进新陈代谢,也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等等。
高血压患者服药六忌
忌擅自乱用药物: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每种降压药的适用人群各不相同,若选择了不对路的降压药,不但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而且有人还会出现慢性咳嗽等副作用,这也会让患者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患者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忌操之过急:有些人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恨不得立即能把血压降下来。于是,有的患者就会随意加大药物剂量,这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忌单一用药: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而应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其优点在于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忌临睡前服降压药: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
忌不监测服药:有些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完全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确的方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忌间断服药: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发展。
降压药有什么副作用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
利尿剂会引起体内水电解质紊乱,钙通道阻滞剂会引起颜面潮红、便秘、眩晕和恶心等;
β 受体阻滞剂可能诱发哮喘、心跳太慢,糖尿病患者服用时还会掩盖低血糖引发的心悸症状,延误低血糖的诊断;而 ACEI 类药物最大的问题是会引发干咳,很多患者因此放弃了这种药物。
这些副作用无法完全避免的,但只要遵从医嘱用药,出现身体的不适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可以将副作用降到最低,实在不能避免时应听从医嘱换药。但是千万不能因为顾忌降压药的副作用而不吃药。高血压这个疾病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是远远大于降压药的副作用的。如果没有发生忍受不了的副作用,这个药就是合适的、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