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摩腹的功效与作用
小儿摩腹的功效与作用
小儿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主治便秘,腹胀,厌食,痢疾不禁,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疳积,恶心,呕吐等病症。
小儿摩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沿肋弓角边缘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次数:分推100-200次;摩5分钟。
小儿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主治便秘,腹胀,厌食,痢疾不禁,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疳积,恶心,呕吐等病症。
小儿推拿治疗打嗝 第一步:清胃经
位置:胃经位于小儿拇指掌面近掌端的第一指节处,呈一条短直线。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端由小儿拇指第一节处向小儿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胃经,直推300次。
功效作用:可以和胃降逆,适用于降逆止呃逆。
夏季儿童常见病治疗要得当
厌食:绿豆汤消暑开胃
夏季湿气重儿童厌食也就表现的更加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夏季人体胃肠道气血减少,消化功能会有所减弱;人体出汗比较多,喝水多,这也会冲淡胃液,导致胃肠功能减弱;儿童喜欢吃冷饮等寒凉食物,这也会伤脾胃、影响食欲、加重厌食;空调、风扇,这种来自外界的寒凉之气同样也会影响人的胃肠功能。
可以给孩子喝淡盐水,如口服补液盐。家长还可以给孩子熬绿豆汤来消暑开胃。如果孩子厌食明显,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按摩足三里、丰隆穴位,可以健脾祛湿,改善厌食状况。
腹泻:中药研粉敷肚脐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各种病菌生长繁殖,加上儿童夏季爱吃生冷食物又往往忽视卫生,因而发生腹泻的儿童比较多。中药研成粉,用黄酒调匀后敷于患儿脐部,疗效比较显著。服用藿香正气水,把马齿苋等野菜拌着吃。饮食要清淡为主,可以多喝粥。家长还可以给患儿摩腹、推上七节骨,摩腹是绕着肚脐逆时针按摩50到100次,推上七节骨是用食指和中指指腹,从屁股处尾椎、骶椎沿脊椎往腰部提。
中暑:十滴水洗澡可预防
要给孩子消暑,可一天给孩子洗两次澡,并在孩子洗澡水中加入一两支十滴水,可以起到预防中暑、防止生痱子、清洁作用。不过要注意,十滴水不宜放得过多,以免刺激儿童皮肤。专家还提醒,其实儿童夏季洗澡“涮一涮”即可,不必用沐浴露、香皂等。
感冒:分清寒热,对证施治
分清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有嗓子红肿疼痛、发烧、流黄稠鼻涕等症状。如患儿怕冷、鼻子堵塞、流清鼻涕、嗓子不红,很可能是风寒感冒。但由于小儿是“纯阳之体”,受寒后很快就化热,因此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较少。
出现发烧、汗出不爽、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状的患儿服用小儿感冒宁糖浆。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等症状可用,有清热解毒、泻火利咽作用,该药比小儿感冒宁糖浆泻火力量强,脾虚易腹泻的患儿慎重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且不宜服用太长时间。
每天按摩肚子能减肥吗 按摩减肚子的最佳时间
每天多按摩腹部可以起到很好的瘦身作用,尤其是对于腹部堆积的脂肪。不过,要想起到更好的效果最佳选择是在晚上睡前泡澡的时候按摩,这样可以通过泡澡热水的刺激,加快体内血液循环,提升按摩瘦身的效果。而且,睡前按一按,夜间睡觉的时候正是发挥作用时。再说,睡前按摩肚子还可有效促进安眠哦。
另外,要想按摩肚子瘦腹功效更上一层楼,建议洗澡时配合涂一些减肥精油,这样搭配按摩,瘦身功效杠杠的。
小儿摩腹的正确手法
沿肋弓角边缘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次数:分推100-200次;摩5分钟。
中医让孩子远离腹泻
夏季是婴幼儿腹泻的多发季,本文就是关于中医让孩子远离腹泻方法的介绍,希望能帮您更好的防治孩子腹泻,请往下看:
腹泻是婴幼儿高发的急性胃肠道疾病,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小儿的消化系统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如果家长给他们喂食过量、添加辅食太快、骤然断奶或改变食物品种,都可能会导致孩子腹泻。另外,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各种病菌生长繁殖,加上儿童夏季爱吃生冷食物又往往忽视卫生,因而发生腹泻的儿童比较多。
中医让孩子远离腹泻!饮食要清淡为主,可以多喝粥,比如说白米粥。少让孩子吃冷饮等,同时要让孩子注意饮食卫生,外出归来无论是否要吃东西,进门都一定要先洗手。夏季高温容易使食物变质,而人的口腔感觉又变差,有时会感觉不到食物变质,导致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的发生,因此要注意食物的保存。
中医让孩子远离腹泻!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腹泻,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把马齿苋等野菜拌着吃。家长可以遵医嘱把中药研成粉,用黄酒调匀后敷于患儿脐部,疗效比较显著。家长还可以给患儿摩腹、推上七节骨,摩腹是绕着肚脐逆时针按摩50到100次,推上七节骨是用食指和中指指腹,从屁股处尾椎、骶椎沿脊椎往腰部提。这种方法对儿童腹泻比较有效,对于成人则用处不大。这两种保健手法要在腹泻儿童腹泻干净后再使用,或是针对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的患儿。
宝宝一岁多了不爱吃饭怎么办 推拿按摩
位置:小儿推拿中脾经位于小儿大拇指的指腹螺纹面上。
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转向指根方向推300次。
功效作用:通过补脾经能够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位置: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的大鱼际处,
推拿方法: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腹着力,按揉大鱼际处50次。
功效作用:按摩板门穴具可以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对小儿厌食、食欲不振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位置:在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根部横纹处,即指掌交界处。
推拿方法:使小儿掌心向上,用拇指桡侧缘从食、中、无名、小指根横纹逐个掐按,然后用拇指在四指根部横纹处左右来回横擦,反复3-5次。
功效作用: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可以调理小儿脾胃,增强食欲。
位置:中脘穴位于肚脐直上约4寸处(小儿肚脐与剑突下端连线的中点),为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
操作方法:将小儿平躺在舒适的床上,用手掌根部着力,在小儿的腹部中脘穴处做环形揉动50次。
功效作用:主要可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小儿厌食、食欲不振可通过揉中脘穴来健脾和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
位置:小儿腹部脐周位置。
推拿方法:在按摩时用手指的掌面在小儿的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抚摸约5分钟。
功效作用:摩腹即按摩小儿的腹部,通过对小儿腹部的按摩刺激能够更好地健脾和胃,理气。
位置:足三里位为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处。
推拿方法:以拇指螺纹面着力,按揉小儿双侧足三里穴左右各50次。
功效作用:按摩此处可以健脾化湿,生发胃气,调整小儿肠胃功能,促进消化。
位置:小儿背部脊柱所成的一条直线上,起于尾骨,终于大椎穴。
推拿方法:小儿推拿中捏脊手法比较特殊,是特定部位的特殊推拿手法。操作时需要将儿童俯卧,用是双手的拇指指腹顶住皮肤,然后在用双手的食指、中指同时将皮肤用力捏拿,双手交替由长强穴开始沿着脊柱向上推至大椎穴。每次推3-5遍即可。同时为了增强刺激,可在每向推移3次时向上用力提拿一次。
功效作用:捏脊疗法可以调整小儿脾胃功能,使其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小儿的食积、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就自然消失了。
小儿腹部推拿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小儿腹部常用穴位推拿手法
上脘: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1-3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中脘:四指并拢放于患儿中脘,以中脘为中心,顺时针旋摩50-100次,再逆时针旋摩50-100次。
天枢:中指与食指分开,按于患儿左右天枢穴处,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100次。
滑肉门:用拇指指腹按揉滑肉门,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神阙:将手掌置于神阙上,做顺时针回旋摩动,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气海: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气海80-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关元: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势方向按揉关元80-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大横:将拇指置于大横上,用指腹按揉50-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气冲: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按揉气冲1-2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
通过推拿上述穴位,摩腹等手法,均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降逆止呕,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所常用,穴位推拿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或胃脘胀满,食积不化等症;摩腹主要用于消化功能,腹泻,便秘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