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肩贞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肩贞的穴名由来

肩贞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肩贞的穴名由来

“肩”的意思是指穴位所在的部位是肩部,“贞”在古代是指贞卜,问卦的意思。“肩贞”的意思是指小肠经气血由此上行阳气所在的天部层次,此处穴位的物质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气,上行到此穴后,此气冷缩,量少势弱,于是,气血物质的火热之性对天部层次的气血的影响作用就不确定,如同需要问卜求卦一样,故名“肩贞”。

肩贞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肩贞的养生用法

1.按摩治疗手臂麻痛(配天宗):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2.艾灸治疗肩周炎(配肩髃,肩前):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3.刮痧治疗肩背筋膜炎(配大椎,肩井):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4.拔罐治疗耳鸣(配完骨,听宫):使用玻璃罐或抽气罐拔罐3-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或采用闪罐法拔罐10-15下,以皮肤发红为度。

肩贞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肩贞的准确位置图

肩贞在肩胛区,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

肩贞在什么位置图 肩贞主治病症

1.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耳聋;

2.其它: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头痛等。

肩贞是什么经络上的 肩贞的配伍疗法

肩贞穴配肩髃穴:主治肩臂疼痛、上肢瘫痪;

肩贞穴配天井穴:主治瘰疬;

肩贞穴配肩髎穴、曲池穴、肩井穴、手三里穴、合谷穴:治疗上肢不遂;

肩贞穴配合谷穴、肩髎穴、内关穴、后溪穴、中渚穴:缓解治疗肩周炎;

肩贞穴配耳门穴、听宫穴:缓解治疗耳鸣。

肩贞在什么位置图 肩贞的按摩手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肩贞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大约100—200下,每天按摩2次。天天坚持,能够缓解治疗肩周炎。

肩贞是什么经络上的

肩贞,经穴名。出自《素问。气穴论》。属手太阳小肠经。

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上行阳气所在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气,上行到本穴后此气冷缩而量少势弱,气血物质的火热之性对天部层次气血的影响作用不确定,如需问仆一般,故名“肩贞穴”。

肩周炎拔罐的位置示意图 肩贞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肘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

臑俞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臑俞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

正坐垂肩,上臂内收,用手指从腋后纹头肩贞直上推至肩胛冈下缘,有一凹陷处,按压后有酸胀感。

臑俞的作用主治

臑俞穴属手太阳小肠经,臑,肱骨上端;俞,穴位,穴在臑部,为经气所输之处,穴在肩胛突下缘,其处肉下有隙,可由胛突下通透而过,主要起舒筋活络,消肿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肩臂酸痛无力,肩肿,颈项瘰疬,肩周炎,足跟痛,上肢神经痛等症。

配伍治疗

1.按摩治疗肩臂酸痛无力(配肩髃):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艾灸治疗瘰疬(配肩井,曲池,臂臑):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3.刮痧治疗肩周炎(配肩贞,肩髃,肩前):用刮痧板自内向外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肩贞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肩贞穴配伍治疗方法

1.治疗手臂麻疼:配伍天宗,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2.治疗肩周炎:配伍肩髃,肩前,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3.治疗肩背筋膜炎:配伍大椎,肩井,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4.治疗耳鸣:配伍完骨,听宫,使用玻璃罐或抽气罐拔罐3-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或采用闪光拔罐10-15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度。

肩贞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 肩贞准确位置图

肩贞穴在肩关节后下方,肩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具体位置如图所示:

肩贞的准确位置图在哪

肩贞在肩胛区,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正坐垂肩,在肩关节的后下方,双臂互抱,双手伸向腋后,中指的指腹所在的腋后纹头直上,就是肩贞穴。

肩贞是小肠经气血上行必经的地方,有通经活络,熄风止痛,醒脑聪耳的作用,长期坚持用指腹按揉这个穴位,使气血通络,可以解决肩痛的问题。该穴位适宜于治疗肩臂疼痛,肩周炎,手臂麻痛,脑血管病后遗症,耳鸣,耳聋等病症

肩周炎常用穴位有哪些

中医认为,防治肩周炎,肩髎、肩前、肩贞、阳陵泉、条口、肩痛穴这几个穴位,必不可缺。

肩痛穴肩痛穴,位于足三里下2寸,属于经外奇穴。

肩髎、肩前、肩贞中医把肩髎、肩前、肩贞称为“肩三针”,它们是医治肩周炎必用的穴位。对这3个穴位艾灸推拿,可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肩髎在肩部,肩关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有一个凹陷,肩髎就在凹陷位置。肩前在肩关节前部,取穴时把手臂自然下垂,腋前皱襞头上1.5寸处所便是。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取穴的时辰正坐,自然垂肩,当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即是。

肩贞部位酸痛怎么办 肩贞的作用及功效

肩贞是手太阳小肠经气血上行必经的地方,有清头聪耳、通经活络、散化小肠之热的作用,通过对肩贞穴位的按压刺激,可以使局部气血通畅,缓解肩痛不适,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瘫痪、淋巴结节等。

同时该穴位也适用于肩周炎、手臂麻痛、耳鸣耳聋、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病症的调理治疗,因为肩贞穴深层是附着在肩关节上的肌肉,有肩周炎症状时,肩部肌肉痉挛收缩产生疼痛,按揉肩贞穴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此外肩贞所属的小肠经循行于耳,按摩刺激肩贞也有一定的清热聪耳功效。

颊车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颊车穴的穴名由来

颊,是指该穴所在的部位是面部;车,指运载的工具。“颊车”的意思就是指此穴位的作用是将胃经的五谷精微气血运上头部。此处穴位的物质是从大迎穴传来的五谷精微气血,到达此穴位后,由于受内部心火的外散之热,气血物质就循着胃经输送到头部,就像用车载一样,因而得名。

相关推荐

肩周炎艾灸灸哪里最好

1.选 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贞、肩img195、肩img196。 2.艾灸方法 步骤1: 回旋灸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贞,连续艾灸20分钟为宜。 步骤2: 温和灸肩髃、肩髎,每20分钟,每天1次,连续艾灸10天为1个疗程。 步骤3: 按摩肩部,缓解肩部疼痛,舒缓僵硬状态。

耳门的准确位置视频 耳门准确位置

耳门属于手三焦经经脉道,在人体的头部侧面,耳朵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的缺口陷中,即听宫的上方。

背痛按什么

1、按揉委中 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做50次。 2、按揉肩井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按揉肩贞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有酸胀感为宜,按

天池的准确位置视频 天池准确位置

天池属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的道,在人体的胸部,腋下3寸,乳中1寸处。 快速取: 侧坐位,在胸部,先取乳头下的第4肋间隙,再从锁骨中线外量1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中医怎么治疗颈肩周炎方法

1、如果是服用中药,可以选用养血荣筋丸、活血止痛散等中成药,也可选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的中药热熨、热敷。 2、拔罐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位。每次选两个位,交替使用。 3、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4、找正规的门诊专业针灸师,进行针灸治疗肩周炎,其经-常选用的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位。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

刮痧可以治疗肩周炎吗 辨证加减刮痧治疗肩周炎

: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 刮拭顺序:先刮肩部的肩髃,肩贞,再刮上臂三角肌下臂臑,然后刮上臂的曲池,手三里,外关。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疏导少阳,阳明经气。 取: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阳陵泉。 刮拭顺序:先刮肩部的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再刮下肢阴陵泉。 功效:取肩部各以活血化瘀;筋会阳陵泉消肿止痛。 取:肩髃,膈俞,肩贞,足三里,气海,关元。 刮拭顺序:先刮肩部的肩髃,肩贞,再刮背部膈俞,然后刮腹部的气海,关元,最后刮下肢的足三里。 功效:局部位行

5个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大全

1、中药 肩周炎中医称之为漏肩风、锁肩风、肩凝症等,将肩周炎的一系列症状归纳为痹证的范畴,故又有肩痹、肩胛周痹等病。以活血散瘀为主,其代表为透骨肩周贴。在中医古典医籍《素问·痹论》中有骨痹、筋痹、脉痹、皮痹等分类,认为其病因与风寒湿有关。 2、拔罐 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位。每次选两个位,交替使用。 3、刮痧 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4、针灸 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

上脘的准确位置视频 上脘的别

上脘也称“上管”,“胃管”。“胃脘”,“上纪”,“胃管”的意思是指内的地部经水可直接作用于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上纪”指本对胸腹体表的气血有抓总提纲的作用。本物质为地部经水,它不仅来自于任脉上部经脉的冷降之水,还有手太阳足阳明二经的冷降水液,所以是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交会

天宗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天宗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简易取法:垂臂,由肩胛冈下缘中点至肩胛下角做连线,上1/3与下2/3处即是本,用力按压有明显的酸痛感。 主治疾病 类属:手太阳小肠经。 性:祛风通络,宣肺平喘,消肿散结。 主治病症: 1.风寒湿痹阻经脉之肩胛痛,肘臂外后侧痛,上肢不举,落枕诸病证。 2.肺气不利之气喘,胸胁支满诸症。 3.气血瘀滞之乳痈。 常用配伍 1.配肩髃,臑俞,肩贞,秉风,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治疗风寒痹阻之肩胛痛。 2.配肩贞,小海,支正,针刺

复溜的准确位置片 复溜由来

复,再;溜,悄悄的散失。复溜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该物质为照海传输来的寒湿水汽,上至本后因其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