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背痛按什么穴位

背痛按什么穴位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按揉肩贞穴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背上有什么穴位

1、背部有什么穴位呢

背部主要的穴位有:风门穴、肝俞穴、肾俞穴、厥阴俞、小肠俞、肺俞穴、胆俞穴、膏肓穴、三焦俞、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关元俞、膀胱俞。

2、背部穴位的主治疾病

2.1、肩井穴: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2.2、天宗穴:肩膀酸痛、五十肩、治疗肩部疾病等。

2.3、大椎穴: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2.4、肺俞穴: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自我按摩穴位治牙痛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一些有过牙疾经验的人都知道牙痛的厉害,其实你知道吗,在我国传统医学里,按摩一些小小的穴位就能缓解压痛的症状。

自我按摩穴位治牙痛

牙痛穴:在手掌面,中指与无名指缝至掌横纹1/2处,即第三、四掌骨小头近侧端之间取穴。

方法:患侧按摩,即左侧牙痛,按左侧牙痛穴,右侧牙痛,按摩右侧牙痛穴。拇指尖和食指相对持续用力,掐患侧牙痛穴,力度由轻至重,至牙痛消失后按揉该穴。

牙痛穴是近年来发现治疗牙痛的新穴,位于手掌面上手厥阴与手少阴二经之间,近于手厥阴心包经之劳宫穴,能清泻中焦胃经之火,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太阳穴:目外眦与眉梢之间向外一寸的凹陷处取穴。

方法:单侧牙痛取患侧,双侧牙痛取双侧。拇指指腹按揉患侧太阳穴,产生酸、麻、胀感后,力度由轻至重,至牙痛消失。

太阳穴属经外奇穴,源于《备急千金方》,位于头颞部。头为诸阳之会,阳气充盛,本穴主治阳经实热之症,如头痛、牙痛等症。力度由轻至重按揉太阳穴,经气通达太阳、阳明二经,故可疏导二经经气,清泻二经邪热,通调气血,止痛消肿。

偏头痛按摩的方法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1、先用大拇指指端或偏锋,自眉心向上垂直平推至发际,双手交替,往返18次。再用大拇指指腹沿两眉中点印堂穴处,向两侧平推至太阳穴,分3次上到发际,再往返,左右手交替,各9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2、用食、中两指指腹,盐眉弓向两侧推至太阳,左手食、中两指推向右,并配合抹法抹回来;右手食、中指腿向左,亦配合抹法,如此往返各+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3、用一指禅推法,以双手大拇指指端,从各种内眼角沿眼眶推至外眼角,先上后下,双眼作“∞”形,往返推约7~9遍。或将双手大拇指放在同侧太阳穴上,用食指桡侧缘轮刮眼眶,方向同上,往返9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4、用双大拇指指腹按揉太阳穴,顺、逆时针方向各9次;用中指指腹按压攒竹(双)、鱼腰(双)、阳白(双)、四白(双)、迎香(双)各15秒,以稍感酸胀为度。用食指或中指指腹点按头顶百会穴2分钟。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5、一手扶头侧,一手五指分开,并微屈,在颞旁自前向后来回推擦,然后换首推擦另一侧颞旁,每侧各18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6、用大鱼际揉法,轻揉印堂、前额部、左右眉弓、太阳穴及两侧颞部,每个部位各49次。

中医怎么针灸治疗

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很多,针灸治疗手疼痛的方法可针刺腕痛穴,腕痛穴又称光明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腕关节病变。具体如下:

1.腕痛穴位于足背踝关节的横纹的中央,旁开1寸处,在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胫前动静脉和浅层的腓浅神经,深层腓深神经。

2.该穴可交叉取穴,以针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呈现局限性针感或向足背足趾放射。

3.腕痛穴具有消炎退热、镇静镇痛、调节神经、疏通经络、清肝明目、滋肾壮阳等功能,可主治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

急性腰痛按按腰痛穴

不少人都有过急性腰痛的经历,此时腰痛者不妨按按腰痛穴来迅速缓解症状。

腰痛穴位于双手背侧从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由掌指关节到腕横纹的连线中点处,左右各二个。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每次取穴时在此四点附近试着寻找最痛的部位,痛处即为此次的腰痛穴。

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指尖对穴位进行垂直按压,每次3~5秒。同时在可以的范围内活动腰部。

脚背痛按什么穴位

太白穴,缓解脚痛;位置,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走一段路后会发现脚部疼痛,回家就脱掉鞋捏捏脚,可有效缓解脚部疼痛。其实,这是因为您按摩刺激了脚掌前面的太白穴,因此会有减痛的效果。

专家指出,刺激太白穴除了用手按摩外,可采用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的方法刺激太白穴,这样刺激穴位的效果更佳。

针灸哪些穴位可以治疗头痛

针灸治头痛穴

头痛穴定位:此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趾骨结合之前凹陷中。(太冲与行间之间)

头痛穴局解:在拇长伸肌腱外缘,第一骨间背侧肌,布有木趾短伸肌,足背动脉网,为腓深神经布有趾背神经。

头痛穴原则:交叉取穴。发病时间短用男左女右取穴。发病时间常采用左右交替取穴。

特点:以针刺趾背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可滞针。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消炎止痛解痉,降压,缓解胆道括约肌痉挛,活血化淤,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醒脑开窍。

主治:偏头疼,神经性痛疼,血管性头疼,颈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低血压性头痛,副鼻窦炎头痛,外感头痛。临床还可用于治疗近视,青光眼,手指震颤,血小板减少,急性肝炎,神经衰弱,胆囊炎。

头痛穴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头部病变为主,该项研究获科技进步奖,针刺此穴还可缓解胆道括约肌痉挛,作用大于组三里,阳陵泉。

以上就是头痛时可以通过针灸来治疗头痛的穴位,针灸是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治病方法,并且也得到了国际的医学机构的认可和追捧。针灸对人体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没有西医治疗的副作用大。对于上述关于头痛时针灸哪些穴位可以治疗头痛,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进行锻炼,减少疾病的侵袭。

缓解腰疼之穴位按摩法

1.腰痛穴

取穴:腰痛穴位于手背上,第二掌骨与第三掌骨的交接点。

做法:左手或右手握拳按摩,一定要有酸胀感,如果有疼痛感更好。

功效:只要揉上1-2分钟,即可有效缓解腰疼。

2.肾俞穴

取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

做法: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

功效: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

3.阳关穴

取穴: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

做法: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

功效: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4.委中穴: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一个大穴,位于膝关节后。俗话说腰背委中求,就是腰背上的事情,都可以通过按压这个穴位来缓解。

功效:舒筋通络,消除腰肌疲劳,缓解腰背疼痛。

偏头痛按摩的方法

偏头痛越是拖延就越是厉害,所以在刚出现偏头痛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治疗,而且在刚开始的时候用穴位按摩的方法就可以对其进行治疗,缓解疼痛。下面就请专家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1、先用大拇指指端或偏锋,自眉心向上垂直平推至发际,双手交替,往返18次。再用大拇指指腹沿两眉中点印堂穴处,向两侧平推至太阳穴,分3次上到发际,再往返,左右手交替,各9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2、用食、中两指指腹,盐眉弓向两侧推至太阳,左手食、中两指推向右,并配合抹法抹回来;右手食、中指腿向左,亦配合抹法,如此往返各+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3、用一指禅推法,以双手大拇指指端,从各种内眼角沿眼眶推至外眼角,先上后下,双眼作“∞”形,往返推约7~9遍。或将双手大拇指放在同侧太阳穴上,用食指桡侧缘轮刮眼眶,方向同上,往返9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4、用双大拇指指腹按揉太阳穴,顺、逆时针方向各9次;用中指指腹按压攒竹(双)、鱼腰(双)、阳白(双)、四白(双)、迎香(双)各15秒,以稍感酸胀为度。用食指或中指指腹点按头顶百会穴2分钟。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5、一手扶头侧,一手五指分开,并微屈,在颞旁自前向后来回推擦,然后换首推擦另一侧颞旁,每侧各18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6、用大鱼际揉法,轻揉印堂、前额部、左右眉弓、太阳穴及两侧颞部,每个部位各49次。

对于文章介绍的偏头痛的按摩方法,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好好的进行了解,这样对于我们在生活中缓解偏头痛是有很大帮助的。一般我们在生活中按摩太阳穴或者左右眉弓以及印堂对于治疗偏头痛是有一定效果的,希望你们可以尝试一下。

中医怎么针灸治疗鼠标手

中医治疗鼠标手职业病的方法有很多,针灸治疗鼠标手疼痛的方法可针刺腕痛穴,腕痛穴又称光明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腕关节病变。具体如下:

1.腕痛穴位于足背踝关节的横纹的中央,旁开1寸处,在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胫前动静脉和浅层的腓浅神经,深层腓深神经。

2.该穴可交叉取穴,以针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呈现局限性针感或向足背足趾放射。

3.腕痛穴具有消炎退热、镇静镇痛、调节神经、疏通经络、清肝明目、滋肾壮阳等功能,可主治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

肩周炎常用穴位有哪些

中医认为,防治肩周炎,肩髎、肩前、肩贞、阳陵泉、条口、肩痛穴这几个穴位,必不可缺。

肩痛穴肩痛穴,位于足三里下2寸,属于经外奇穴。

肩髎、肩前、肩贞中医把肩髎、肩前、肩贞称为“肩三针”,它们是医治肩周炎必用的穴位。对这3个穴位艾灸推拿,可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肩髎在肩部,肩关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有一个凹陷,肩髎就在凹陷位置。肩前在肩关节前部,取穴时把手臂自然下垂,腋前皱襞头上1.5寸处所便是。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取穴的时辰正坐,自然垂肩,当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即是。

相关推荐

腰痛穴可治腰痛

腰痛点穴属于经外奇穴,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指伸肌腱和桡侧腕短伸肌腱。另一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腱与第四指伸肌腱之间。分布有桡神经的浅支和尺神经的手背支。有二、四骨间背侧肌。腰痛点穴怎么找 取穴方法 患者伏掌取穴时,腰痛点穴在手背指,当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 个穴位。 腰痛点穴位的作用 按摩腰痛点穴缓解治疗急性腰扭伤、手背红肿疼痛、头痛、耳鸣等。 按摩腰痛点穴具有舒经活络、化瘀止痛的功效

六种穴位按摩让你摆脱肩酸背痛

1、肩井穴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被按摩者坐姿,按摩者立于被按摩者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自然搭在被按摩着双肩井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用力作有节律的拿捏动作。 功效:按摩肩井穴能够直接治疗或辅助治疗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2、曲垣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上侧。 功效:指压此穴,就可以使身体感到轻松,情绪稳静;对于使水蛇腰变直也很有效。 3、承山穴 微微施力垫起脚尖

头痛穴位按摩法 少海穴

位置:位于手臂肘部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需要屈肘。 功效:该穴具有益心安神、理气通络等功效,适用于头痛、精神分裂症、眩晕、臂痛等症。 做法:用拇指指腹适当用力下按并揉动穴位2~3分钟。

至阳怎么找最简单

至阳定位: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快速取穴:俯卧位,双臂紧贴身体两侧,与两肩胛骨下角相平的第7胸椎棘突下方处取穴。 至阳的功效与作用 至阳穴,是督脉上阳气最盛的地方,督脉循行脊中,刺激这个穴位,有清肺理气,疏肝利胆,化湿去黄,化痰止咳的功效,可治疗脊强;又因穴位位于背部,故可治疗胸背痛;此穴还能止痛消痈,对急性乳腺炎有极佳的清热消痈作用。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黄疸,胆囊炎,胃肠炎,腹痛,胸胁胀痛,腰脊强痛,冠心病,心绞痛等症。 至阳穴保健按摩手法 被按摩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指腹垂

面瘫怎么按摩脸部 治疗面瘫特效穴位

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郄穴,经常按摩刺血,有清泄泻热的功效,是治疗面瘫的要穴之一。 腧穴定位: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病症:面瘫,头痛,咽喉肿痛,鼻衄,面肿,腹痛,肩背酸痛,痔疮。 按摩方法:拇指弯曲,用指尖掐按穴位,力度适中,以有酸痛感为宜,每次3分钟。 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络穴,经常按摩次穴,有明目聪耳,清热利尿,通经活络之功。 腧穴定位: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病症:面瘫,牙痛,耳聋,耳鸣,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肿等。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掐

治疗肩周炎艾灸哪里好

肩贞穴 位于肩关节后下方,手臂内收时,在腋后纹头上1大拇指宽处。 功效:艾灸此穴有清头聪耳,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关节炎,耳聋,耳鸣,头痛等症。 秉风穴 位于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功效:艾灸此穴有散风活络,止咳化痰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支气管炎等。 肩髃穴 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活血散风,通利关节,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臂神经痛,风热瘾疹等病症。 肩井穴 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功效:此穴具有祛风

中医按摩四个穴位解决后背疼痛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 按揉肩贞穴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穴,有酸胀感为宜,

膀胱经的作用

膀胱经的治疗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因为它属于膀胱及其与其他脏腑有联系,还因为它位于人体后背的两条平行循行路线——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2横指处。这条线上分布着十二背俞穴,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穴位,这些穴和脏腑本身的分布位置相反,是脏腑器官的反应点,背俞穴除治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治疗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肢体病。 背俞穴局部出现的各种异常反映,如敏感、压痛、结节、凹陷、出血点、丘疹及温度、电阻变化等,常被用来诊察相应的脏腑疾病。如痔疮患者大肠俞穴部位常出现出血点或丘疹

穴位按摩治支气管炎

穴位按摩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按压。每个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时手指要有一定力度。当自我按摩无法按摩到背部穴位,如肺俞、心俞等穴位时,可采用“背部撞墙法”。具体做法:离墙15~20厘米,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击墙壁,达到刺激背部膀胱经穴位的作用(如果用柱角或门框棱角对着膀胱经撞击,效果更好。)按摩最好每日进行两次,早晚各一次。 (1)天突 (任脉)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

背部疼痛如何缓解 简易穴位按摩

如果是不方便进行锻炼或者进行背部按摩的情况下不妨尝试一下简易的穴位按摩,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以快速有效的缓解背部疼痛。 穴位: 后溪穴(第五掌指关节后方,握拳时,在尺侧横纹头处); 委阳穴(委阳穴位于腘窝横纹的外侧,平行于委中穴)。 按摩方法:以点按,揉捏等方法使局部穴位出现酸胀感即可。 功效:后溪穴善治头颈肩背部疼痛,委阳穴能够舒筋利节,善于治疗腰脊强直疼痛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