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消化道是霍乱菌温床

消化道是霍乱菌温床

霍乱弧菌通常生活在死水里,繁殖速度很慢,但到了人体内,其 数量就呈爆炸式增长,使病人产生严重腹泻。约有百分之一的病人因 脱水而死。目前使用的抗霍乱疫苗并不十分有效,而且有副作用,被 一些国家禁止使用。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究了 2001年4月在孟加拉国达卡暴发的一场霍乱,发现霍乱病人排泄物中 的霍乱弧菌,有10个重要基因被激活,而这些基因在实验室里培养的 霍乱弧菌中处于关闭状态。

这些基因有一些能帮助霍乱弧菌获得营养,另一些则有助于移动。 用实验鼠进行的试验表明,所有这些基因被激活后,能使霍乱弧菌的 感染能力增强200~700倍。而且这种病菌在体外能保持很强的感染能 力达5小时之久,因而很容易从病人传播给其他人。

科学家说,这表明霍乱弧菌已经进化得非常适应人类消化道环境, 将人类作为理想的生活场所和传播载体。由于现行抗霍乱疫苗一般是 用实验室里的霍乱弧菌培养出的,可能无法对抗这些只在人体内开启 的特殊基因,若以这些基因控制产生的蛋白质为目标,可望研制出更 有效的疫苗。

什么是霍乱

什么是霍乱?在这个社会发展快速的时代,霍乱不像以前那么流行因此人们病不是十分了解,那么什么是霍乱呢?传染科疾病专家告诉你:

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夏季是流行季节。在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沿海地区还有病例发生。由于交通发达,有病例及健康带菌者出现,就有引起流行的可能,须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霍乱弧菌在海水可存活10~13天,在冰箱的鲜肉、鱼虾、牛奶中可存活1~4周不等,在室温下的蔬菜里可存活1~5天。有报道在由东南亚进口的“洋水鱼”中曾检出过霍乱弧菌。饮用受污染的水、进食受污染的海鲜可引起流行。正常情况下胃酸可杀灭霍乱弧菌,在胃酸减少或吃下的细菌较多时即可发玻典型者表现为先泻后吐,腹泻无痛性,无里急后重,大便排泄量很大,开始稀水样,后如米泔水样,少数洗肉水样(出血所致)。呕吐物也可呈米泔水样,由于大量吐泻,病人很快脱水、循环衰竭,不及时纠正可致死亡。一部分为轻型病人,只表现为腹泻,每日数次,无呕吐及脱水。所以在流行期间,凡有腹泻者,尤其每日腹泻3次或3次以上者均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做大便培养或血清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以上就是对于什么是霍乱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做好预防措施,远离疾病困扰。祝身体健康!

怎么解释伤寒,其脉微湿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

此承上条辨发热、头痛、身疼、恶 寒、吐利等证,为类伤寒之义也。若有前证而脉 浮紧,是伤寒也。今脉微涩,本是霍乱也。然霍 乱初病,即有吐利;伤寒吐利,却在四五日后, 邪传人阴经之时,始吐利也。此本是霍乱之即呕 吐,即下利,故不可作伤寒治之,俟之自止也。 若止后似欲大便,而去空气,仍不大便,此属阳 明也。然属阳明者,大便必硬,虽大便硬,乃伤 津液之硬,未可下也,当俟至十三日经尽,胃和 津回,便利自可愈矣。若过十三日大便不利,为 之过经不解,下之可也。

上吐下泻未必是霍乱

大家都知道霍乱病人的典型症状就是上吐下泻,但认为上吐下泻就一定是霍乱则是错误的。因为除霍乱外,下列常见疾病也可出现上吐下泻症状,可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细菌学检查加以区别。

1.食物中毒引起的胃肠炎。如吃了不干净或腐败变质的食物与有毒植物如毒蕈等,或由化学品如汞、砷引起的中毒,同食者往往集体发病。与霍乱先泻后吐不同,常为先吐后泻,有时伴有明显的腹痛及发热,大便多为黄水样且较臭。

2.病毒性胃肠炎。多由于着凉、感冒引起,秋冬季节多见,有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症状,大便呈稀水样或黄水样,次数不多,多无腹痛与呕吐,婴幼儿多见。

3.急性细菌性痢疾。常有畏寒发热,大便呈脓血粘液样,伴有明显的腹痛与里急后重。

因此,上吐下泻不一定都是霍乱,但由于上吐下泻是霍乱的典型症状,对有类似症状的病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有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这对防治肠道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区别腹泻

【从腹泻症状之腹泻的量次 区别腹泻】

◆霍乱的腹泻是最严重的。如上所述,霍乱弧菌会黏附于小肠黏膜上迅速大量繁殖。人的小肠总长度约有6米。这么长的肠腔同时分泌肠液,产生腹泻,可有大量液体从肠道倾泻而出。病人每天大便排出量为4000~6000毫升,重型病人每天大便排出量可达18000毫升。

◆比起霍乱,其他细菌肠毒素引起的腹泻可就轻多了。因为其他细菌多是在食物上生长繁殖,同时产生毒素,人进食了含有细菌及其毒素的食物后发病。但这些细菌很少像霍乱弧菌那样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并同时产生毒素。

◆痢疾杆菌主要侵犯结肠,且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其病变的总长度不过50~70厘米。人的直肠壁内有胀满感觉感受器,该部位的炎症病变可对该感受器产生刺激,使人总有便意。有人形容痢疾的腹泻情况是:“十分钟一次,一次十分钟。”意思是痢疾腹泻的次数频繁,每次总有便不净、排不完的感觉而不愿结束排便,但每次排出的大便量并不多。医学上称这种感觉为“里急后重”。

【从腹泻症状之呕吐 区别腹泻】

上吐下泻是感染性腹泻最好的写照。无论是痢疾、食物中毒,还是霍乱,都有呕吐的表现,但呕吐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不完全一样。

◆食物中毒的呕吐比较明显,多在腹泻之前先有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腹部绞痛和腹泻,吐泻过后可有症状好转的感觉。人们常说食物中毒是“先吐后泻”

◆霍乱的呕吐多因肠道内的大量液体来不及排出体外所致。因此一般先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出现呕吐,呕吐为喷射性的,恶心的症状不突出。人们常说霍乱是“先泻后吐”

◆由于痢疾的肠道病变部位较低,所以,痢疾的呕吐症状较轻。

【从腹泻症状之腹痛 区别腹泻】

腹痛是腹泻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别看霍乱的腹泻严重,但由于霍乱弧菌并不引起肠道病变,所以很少有腹痛的感觉,而痢疾和食物中毒都可伴有明显的腹痛。

【从腹泻症状之发热 区别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否伴有发热,要看致病菌及其毒素是否侵入血液。痢疾杆菌的内毒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均可侵入血流,因此感染后有发热的表现。霍乱菌及霍乱毒素均不侵入血流,因此霍乱早期不发热,只有一些严重病例可在恢复期出现发热。

霍乱烈性传染病

霍乱是经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可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经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病人和健康的带菌者是传染源。病后带菌可达1年以上。临床表现主要有剧烈腹泻、呕吐、神态不安、表情淡漠、声音嘶哑、头昏、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死亡。人感染霍乱后,潜伏期通常为1~2天。大多数病例起病急,多为剧烈腹泻开始,然后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大多数无腹痛,少数有腹部隐痛或腹部饱胀感。每天腹泻数次至十多次或更多,少数甚至大便失禁,无法计数。霍乱的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流行高峰为7~10月。但随着气候的变暖,4月上旬甚至3月中下旬也会出现病例。霍乱病人与疑似病人需要隔离治疗,密切接触都也要采样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病人的吐泻物、生活用水、衣物、饮食用具等都要严格消毒。病人家庭的家具、地面、墙壁、污染的生活用具、厕所及周围环境也要消毒。折叠发病回升我国霍乱疫情在近3年持续低发过后,今年以来呈现了明显回升的态势。今年霍乱发病人数回升,既与南方部分地区霍乱流行菌型发生变化有关,又与一些地区遭受自然灾害有关,还与不良饮食习惯及食品加工环节的交叉污染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各地报告,截至今年9月下旬,全国霍乱报告病例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病例多集中在几个南方沿海省份。暴发疫情多发生在农村婚丧聚餐之后,散发病人多有不洁饮水饮食史,尤其是有吃生、半生海水产品或在小饮食店进食的经历。相关研究发现,霍乱优势菌群的变迁是发生暴发或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霍乱疫情以小川型为主。近年来,我国霍乱多菌型同时流行,今年稻叶型所占比例在增大;报告病例较多的南方沿海几个省份,霍乱流行菌型显现了再次以稻叶型为主的态势。霍乱稻叶型菌株流行强势增加需要引起重视。因为根据霍乱历史流行资料,霍乱菌型转换常因人群缺乏相应免疫力而可以导致新的流行。专家们预计,今年10月南方省份仍然存在局部流行的可能性,2006年霍乱疫情在发病人数、发病范围均可能超过今年

夏季会容易引发霍乱吗

主要经水与食物传播与0l霍乱相似,0139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水和食物。据调查,78%的病人有可疑饮污染水的历史,11%有可疑食物史。观察证实0139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的时间较0l群霍乱弧菌长,检出率亦高。所以水污染后造成暴发流行的机会更多。

人群普遍易感0139霍乱弧菌为新发现的新流行菌株,所以对人群普遍易感。即使以往有过霍乱流行地区,已经对01群霍乱弧菌获得免疫力的人,也不能保证免受0139霍乱弧菌的感染。不过,在实际流行地区也并非人人都发病。发病以成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无症状带菌者也是传染源病人粪便中有大量霍乱弧菌可传染别人,所以是主要传染源;值得警惕的是无症状带菌者,是更危险的潜伏传染源。

临床表现同古典霍乱人们都知道,01霍乱(古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无发热、无痛性水泻、呕吐、脱水;而0139霍乱弧菌感染则为腹泻、呕吐、发热和腹痛。0139霍乱弧菌感染病例除有腹痛与01型不同外,其他临床表现几乎与01霍乱无法鉴别。0139型所致腹泻,体液及电解质丢失可致心血管衰竭,并可于数小时之内死亡。

所以,对0139型霍乱应高度警惕,加强监测,绝不让其蔓延成灾。

霍乱弧菌

形态与培养特性

新从病人分离出古典型霍乱弧菌和ELtor弧菌比较典型,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菌体一端有单根鞭毛和菌毛,无荚膜与芽胞。经人工培养后,易失去弧形而呈杆状。取霍乱病人米泔水样粪便作活菌悬滴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穿梭运动。在液体培养基内常呈单个、成对成链状,有的相连呈S形,甚至螺旋状[1] 。营养要求不高,在霍乱弧菌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因其他细菌在这一PH不易生长,故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在碱性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圆形,光滑,透明。霍乱弧菌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靛基质反应阳性,当培养在含硝酸盐及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产生靛基质与亚硝酸盐,在浓硫酸存在时,生成红色,称为霍乱红反应,但其他非致病性弧菌亦有此反应,故不能凭此鉴定霍乱弧菌。EL Tor型霍乱弧菌与古典型霍乱弧菌生化反应有所不同。前者Vp阳性而后者为阴性。前者能产生强烈的溶血素,溶解羊红细胞,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溶血环,古典型霍乱弧菌则不溶解羊红细胞。个别EL Tor型霍乱弧菌株亦不溶血。

抗原性

根据弧菌O抗原不同,分成Ⅵ个血清群,第Ⅰ群包括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第Ⅰ群A、B、C三种抗原成份可将霍乱弧菌分为三个血清型:含AC者为原型(又称稻叶型),含AB者为异型(又称小川型),A、B、C均有者称中间型(彦岛型)。

抵抗力

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弱,EL-Tor生物型抵抗力较强,在河水、井水、海水中可存活1~3周,在鲜鱼,贝壳类食物上存活1~2周。霍乱弧菌对热,干燥,日光,化学消毒剂和酸均很敏感,耐低温,耐碱。湿热55℃,15分钟,100℃,1~2分钟,水中加0.5ppm氯15分钟可被杀死。0.1%高锰酸钾浸泡蔬菜、水果可达到消毒目的。在正常胃酸中仅生存4分钟。

夏秋季节警惕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从感染到患病一般1-3日,短者3-6小时,长者可达7日,典型病人多为突然发病,以剧烈腹泻开始,然后呕吐,多无腹痛,每日大便数次、十数次或更多,少数重型病人粪便从肛门直流而出,无法计数。大便性状初为稀便,后为水样便,以黄水样或清水样多见,少数为米泔样或洗肉水样。由于严重泻吐,病人烦躁不安,口渴、眼窝深陷、声音嘶哑,腹下陷呈舟状,皮肤皱缩、湿冷且弹性消失,指纹皱瘪、酷似“洗衣工”手,病人由于循环衰竭可出现极度无力,神志不清,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可因休克死亡,由于严重吐泻也可引起小腿肚和腹部肌肉痉挛,霍乱的病死率过去为20-30%,近年控制在1-2%,但老年、孕妇或有并发症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为3-6%,对于霍乱的治疗主要是补液疗法(补充丢失的液体)和抗菌治疗(常用药物有强力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吡哌酸、氟派酸等),如果有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积极治疗并发症。

对于霍乱的预防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现病人及早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病人在发病期间绝大多数均大量排菌,时间一般为5天,亦有长达2周者,尤其是中、重型病人,排菌量较大,每毫升粪便含107---109个弧菌,污染面广泛,霍乱病人急性期唾液内也存在弧菌,如果曾与霍乱病人密切接触,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注意卫生 霍乱的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为突出,应加强对饮水的消毒,绝对不要喝生水,注意饮食卫生,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通过各种方法杀蛆灭蝇等。

3. 霍乱菌苗预防接种。

夏季的腹泻主要有哪几种

大便的性状不同

脓血相兼的腹泻主要见于痢疾痢疾杆菌有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能力,并能破坏细胞的屏障,吸引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渗出,继而使更多的痢疾杆菌在黏膜上皮细胞内定居,引起肠黏膜更严重的病变,使结肠黏膜发生溃疡、脱落、出血。这些脱落的脓血与肠道内的粪质一起排出,形成典型的黏液脓血相兼的痢疾样大便。

水样便腹泻多见于各种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可产生肠毒素,这类毒素可刺激肠黏膜上皮细胞膜上的酶系统,引起一系列酶反应,不但可抑制肠黏膜细胞对肠腔内水和钠的吸收,还能促进肠液与氯离子的分泌,导致大量水分从肠道内排出。

最典型的肠毒素性腹泻是霍乱霍乱弧菌喜欢小肠中的碱性环境。它们进入小肠后,会在小肠黏膜上迅速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肠毒素,抑制肠道的再吸收,促进肠液的过度分泌及胃肠道的排空蠕动。由于霍乱的腹泻量大,致使胆汁分泌减少或停止,加上肠液的稀释,使原来被胆色素染成黄色的大便变成清水样或淘米水样的大便。所以,人们形容典型的霍乱大便是米泔样大便。

一些细菌引起的腹泻表现为血水样大便有些细菌,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以及肠黏膜充血、水肿和出血。还有些细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兼有侵入肠黏膜和产生肠毒素的两种致病能力。

腹泻的量次不同

霍乱的腹泻是最严重的。如上所述,霍乱弧菌会黏附于小肠黏膜上迅速大量繁殖。人的小肠总长度约有6米。这么长的肠腔同时分泌肠液,产生腹泻,可有大量液体从肠道倾泻而出。病人每天大便排出量为4000~6000毫升,重型病人每天大便排出量可达18000毫升。

比起霍乱,其他细菌肠毒素引起的腹泻可就轻多了。因为其他细菌多是在食物上生长繁殖,同时产生毒素,人进食了含有细菌及其毒素的食物后发病。但这些细菌很少像霍乱弧菌那样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并同时产生毒素。

痢疾杆菌主要侵犯结肠,且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其病变的总长度不过50~70厘米。人的直肠壁内有胀满感觉感受器,该部位的炎症病变可对该感受器产生刺激,使人总有便意。有人形容痢疾的腹泻情况是:“十分钟一次,一次十分钟。”意思是痢疾腹泻的次数频繁,每次总有便不净、排不完的感觉而不愿结束排便,但每次排出的大便量并不多。医学上称这种感觉为“里急后重”。

伴随的症状不同

上吐下泻是感染性腹泻最好的写照。无论是痢疾、食物中毒,还是霍乱,都有呕吐的表现,但呕吐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不完全一样。食物中毒的呕吐比较明显,多在腹泻之前先有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腹部绞痛和腹泻,吐泻过后可有症状好转的感觉。霍乱的呕吐多因肠道内的大量液体来不及排出体外所致。因此一般先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出现呕吐,呕吐为喷射性的,恶心的症状不突出。因此,人们常说食物中毒是“先吐后泻”,霍乱是“先泻后吐”。由于痢疾的肠道病变部位较低,所以,痢疾的呕吐症状较轻。

腹痛是腹泻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别看霍乱的腹泻严重,但由于霍乱弧菌并不引起肠道病变,所以很少有腹痛的感觉,而痢疾和食物中毒都可伴有明显的腹痛。

感染性腹泻是否伴有发热,要看致病菌及其毒素是否侵入血液。痢疾杆菌的内毒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均可侵入血流,因此感染后有发热的表现。霍乱菌及霍乱毒素均不侵入血流,因此霍乱早期不发热,只有一些严重病例可在恢复期出现发热。

儿童霍乱是消化系统疾病吗

儿童霍乱是消化系统疾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是国家法定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它经口感染,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

大便如何看健康

柏油样便

往往提示病人上消化道有中等量(60~100亳升)以上的出血,最常见的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肝硬化时的食道下段静脉曲张出血,流到肠腔内的血液经肠液作用分解破坏而使大便变成黑色的柏油样。

淘米水样便

如果你的便便是淘米水样便的话可能就是霍乱或砷中毒时的特征。这是因为在短暂的时间之内身体丧失大量肠液,这些排出的肠液中缺少有色物质胆色素成分就呈现淘米水样。

相关推荐

胃疼发烧腹泻的疾病诊断

1、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可行成大,小流行,潜伏期多为1~2天,长可达7 天,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急骤起病,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出脓血便或黏液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粪便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2、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霍乱预防应该怎么做

(1)管理传染源:设置肠道门诊,及时发现隔离病人,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对接触者需留观5天,待连续3次大便阴性方可解除隔离。(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确保用水安全,有良好的卫生设施可以明显减少霍乱传播的危险性。在霍乱还没有侵袭和形成季节性流行的地区,制定有效的控制霍乱的计划对控制霍乱流行的最好准备。长期改善水的供应和卫生设施预防霍乱的最好方法。对患

霍乱一种老而不死的传染病

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霍乱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只需数小时至5天,多为1~2天。它的发病十分急骤,以急剧腹泻、呕吐开始。霍乱引起的腹泻多为无明显腹痛。如能及时治疗,死亡率就可控制在1%以下。治疗的关键补液,包括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及时给病人补充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类。轻症或中度病人可仅予以口服补液治疗,严重腹泻和呕吐而不能口服者应静脉大量补

霍乱的症状

症状出现于细菌感染后1~3天,可从轻度没有并发症的腹泻到严重的潜在致命的表现,部分受染的人完全没有症状。本病常骤然开始,发生无痛.水样腹泻和呕吐,严重病例可引起每小时1升以上的液体丢失。由于严重的水和盐的丢失导致严重的失水,患者表现干渴、肌肉痉挛、软弱和尿量极少。组织中的液体的严重丢失引起双眼下陷,手指的皮肤严重的起皱纹。如果未给予处理,由于严重的血容量失去平衡和增高的盐浓度能导致肾衰竭、休克和昏

霍乱弧菌有六怕

一般说,霍乱弧菌有六怕,即怕热、干燥、直射日光、酸、茶及一般消毒剂,而在低温、潮湿、硷、低盐及低营养物的不良环境条件下可长期存活。怕热不怕冷霍乱弧菌对热敏感,55℃湿热中10分钟死亡,煮沸立即死亡。20年前,有人观察该病菌在室温下可存活336小时。低温下存活时间延长,-17℃~-21℃可生存一个月,冰箱内(4~10℃)可存活数十天。近年,国内外研究均证实,本菌流行株(产毒株)可在海湾河口和河水中越

霍乱防治知识

(一)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霍乱的传染源。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重要传染源。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近来已有动物(含水生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值得重视。(二)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患者吐泻物和带菌者粪便污染水源后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通常先发生于边疆地区、沿海港口、江河沿岸及水网地区,然后再借水路、陆路

感染性腹泻应该做哪些检查

1.粪便检查1)粪便细菌培养粪便细菌培养仍然“金标准”。发热和/或脓血便患者应进行粪便标本培养及药敏有助于经验治疗后调整治疗方案。近十几年来为了防控霍乱,CDC要求腹泻患者在肠道门诊开诊期间霍乱培养率达100%。目前临床常见的轻型霍乱往往通过便培养被确诊。n(2)粪便常规肉眼外观,如便标本中肉眼可见黏液和血便,提示一个炎症过程。显微镜下检查:见红、白细胞可提示炎症性腹泻;暗视野下见“鱼群样运动

拉肚子不可盲目服用止泻药和抗生素

夏秋季节腹泻的高发季节,很多人出现拉肚子,会自己到药店购买止泻药和抗生素如氟哌酸、黄连素、头孢菌素吃。其实腹泻有很多原因,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查明腹泻原因,以免耽搁病情。下面简单谈谈能引起腹泻的几种常见疾病。1霍乱 霍乱由霍乱弧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病,流行高峰多在7-10月。霍乱一般发病较急,先泻后吐,但没有腹痛。每天大便数十次,开始大便呈黄水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样便。由于剧烈泻

婴儿腹泻的发病情况

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通常将肠道内感染可引起的腹泻称为肠炎;肠道外感染、喂养不良、气候环境影响所引起的腹泻,称为消化不良。在我国小儿腹泻居第二位的小儿常见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每年有一两次发病高峰,一为6、7、8月,主要病原埃希氏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二为10、11、12月,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一组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霍乱

专家表示:秋季本身就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对于各类肠道传染病要多加留意。目前,霍乱疫情仍处于散发阶段,可防可治,关键市民要做到吃熟食、喝开水,饭前便后要洗手,才能有效预防肠道疾病。●对外小心霍乱弧菌污染海南省此次发生霍乱疫情与10月中上旬遭遇到30年一遇的强降雨不无关系。由于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海水倒灌,积水难排,自然界中存在的霍乱弧菌污染了外环境,一些蔬菜食品可能因此受到污染。再加上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