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可以做放射线检查吗
孕妇可以做放射线检查吗
放射线一般包括X、α、β、γ射线以及电子、中子等粒子的放射线。放射线可使妊娠4~8周的胚胎细胞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发生异常,造成胚胎的死亡或畸形,新生儿造血系统障碍和神经系统缺陷。所以怀孕期间,尤其是孕早期,尽量不要做x线检查,不得不做的,最好不直接照下腹部,并在下腹部作保护。
如果孕妇在不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作了x射线或放射性同位素的治疗和检查,是否继续妊娠或终止妊娠应征询放射治疗医师的意见,医师会根据剂量的大小、孕妇的年龄、切盼程度,考虑是否中止妊娠。一般说,孕妇必须做的胸透应安排在孕28周后进行,骨盆X射线测量或拍摄胸片,均须在妊娠末期进行。如果是从事放射工作的孕妇,怀孕期间应暂时离开放射环境,改做其他工作。如果妊娠早期接受腹部放射线照射,应用人工流产终止妊娠。
B超虽对胎儿影响较小,也不宜多作。B超是确诊妊娠最可靠的方法,如果妊娠3个月内需做B超检查,做B超不宜超过10分钟。妊娠3个月后,B超对胎儿无影。
一次头颅CT约等于8个月日常辐射
传统的X线检查又叫X线拍片,现在已基本被CR或DR取代,是将X线穿透人体组织,获得一张有关体内脏器(如肺、骨等)的二维照片,这种检查是无痛的。CT检查就像一个大多纳 圈,患者进入这个多纳圈,X线会环绕着进行照射,从而获得人体的断层图像,也可以重建出三维结构。这种检查可以获得更多体内脏器的信息。
这两项检查都是使用X射线成像的,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穿透能力很强,因此它在穿过人体时有可能击穿细胞内的DNA链,导致DNA链异常修复。同时它还具有致电离作用,导致体内成分电离,对身体造成损害。
好在X线拍片以及CT只运用X射线,而且是人工制造的,只有在通电后才会产生,所以放射科摄影室平常并没有辐射,只有放射技师在拍摄的那一刹那才会有射线发出,随后射线就消散无踪了。
那到底做放射检查时,人体会接受到多少辐射呢?粗略换算成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照射的时间,如果以正常环境中1天的辐射量为基准,则一次胸片和基准相同。而头颅CT相当于8个月的日常辐射,腹部CT相当于20个月。
这些数值可能会让人觉得震惊,实际上有关医用X线照射致癌的具体结果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大规模人群调查证实,X射线可以增加人体患癌症的概率,尤其是孩子。
既然辐射有危险,那为什么还要做?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定位、定量甚至定性,可以明确病人的病变累及部位、病变转归程度等。所 以,医生往往以检查和损伤二者取其轻的原则,做出放射检查的决定。而且,儿科医生会在现有影像检查中选择对孩子最有利、危害最小的检查方式,比如实质脏 器、泌尿系可以选择无害的超声检查,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无害的磁共振成像检查等。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活跃期,各种腺体对X线都很敏感,在检查过程中,除照 射部位需要裸露以外,医生都会对孩子的甲状腺、性腺做好防护。由于眼晶体对X射线也比较敏感,因此对晶体也会进行屏蔽防护。
孕妇怀孕初期感冒怎么办
慎用药物
目前已被证实对胚胎有影响的药物,包括抗癫痫药物、某些精神科用药、某些特别种类的抗生素等等,这些药物被证明直接对胚胎有影响,而其他药物影响虽不明显,但仍要谨慎使用。
远离放射线
怀孕时应避免做放射性检查,目前并没有正确的统计,照了多少张X光片会致畸胎,但可以想见的是,照的次数愈多影响愈大。尤其是比较高剂量的辐射,例如核医检查、电脑断层扫描,在已知怀孕后都应避免。但如果因为未知怀孕而照了一张X光片,则与前述服用感冒药一样,不须因此而将胎儿流掉,需待日后的产检来观察。
孕妇若已知怀孕应尽量避免药物与放射线的伤害,但若因为未知怀孕而已经有了接触,也不要不断自责,应做好日后的产检,确定是否对胎儿有伤害,在怀孕24周前决定流掉或留住胎儿。
乳腺癌的X射线检查
如果患上害怕患上乳腺癌的患者可以通过x射线检查来查出是否患上,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对于女性的带来很大的危害,还望及早发现治疗!那么乳腺癌的X射线检查是什么?
乳腺癌的检查
乳腺X线摄影检查:乳腺癌在x线摄影图像中,毛许多特征收变*以下从A”L,列出了12种u1能出现的征象.不是每一个乳腺照都县有所有的这些改变、从A—E为直接征象,从L—L为间接征象、—被贝要具备其,P的两种直接征象,再加上—些间接征象,乳腺癌的乳腺X线摄影诊断扰可以确定。乳腺X线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意义,特别是在50岁后6t乳腺中,癌疚的检比率能提高到90%。
钙化:字临癌X线图像中有大约40%的钙化出现率*它是乳腺癌的重要特征。—般乳腺癌的钙化分三种类型,最有代表他的是沙粒样钙化和短杆状(短线样)小钙化,它们是导管原价癌的特征表现,常在肿块影未出现之前即被发现,它们极细小有时需要放大的图伤才能看见。沙粒样钙比一般成簇地局限于一处,是细小如砂粒、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小钙化点。
由于有时钙化沿细小导管分布,成短线样或短杆样排列,或短杆的—‘头可见细小的分又。沙粒样的和短杆状的钙化常同时出现在一个导管原位癌图像中,也可能不同时出现。图13—1所显示的是这种极早期的导管癌的成簇的沙粒样和短线样的钙化灶,它们极为细小,其中的沙粒样钙化形态不规则。这种类型的钙化在致密型乳腺和年轻女性的大乳房中难以被发现,或者当高密度的癌性肿块影明显后,它们也往往在图像上消失。
另外科乳腺癌的钙化灶,不多见,是不规则型的、大小不钠团簇样的细小钙化,它们比沙粒样钙化大,在肿瘤的坏死区出现,成堆地分布,有聚集的倾向,钙化点的密度也不完全一致,和肿块影并见。由于癌‘性块影的密度常常很高,它们同样可能被掩盖在块影中而不被发现或辨认出来。
以上就是对于乳腺癌检查的讲解,相信大家都应该有所了解了。如果患上了乳腺癌需要及时的到院检查,做好定期的检查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
胎儿辐射安全知多少
小心!辐射线剂量
胚胎暴露于游离辐射线,主要在于可能造成胚胎死亡、流产,胎儿先天性畸形、心智发育迟环、小脑症,胎儿生长迟缓,造成这些胚胎伤害主要与辐射线剂量及胚胎发育阶段时期有关,必须超过安全剂量才会有可能,我们称之为阈值剂量现象。
至于日后儿童期的癌症或血癌机率增加,一般认为是非阈值剂量现象,理论上暴露于辐射线就有可能造成,但一般认为剂量须高于20 拉德以上。依据文献报导,家族兄弟姊妹其中之一罹患血癌,其他兄弟姊妹发生血癌机率为1:720,远高于诊断性辐射线潜在致癌风险机率1:6000。
通常在怀孕早期,即胚胎着床前或器官发育期前(妊娠1-14天),此段时期胚胎较不会受到游离辐射线伤害。这段早期胚胎发育时期是属于全或无伤害现象,根据动物实验辐射线剂量须大于1.5~2.0 Gy,才有可能造成胚胎死亡。如果胎儿没有死亡,胎儿继续发育下去,先天异常发生机率与正常胚胎是一样的。
辐射线伤害最敏感时期
胚胎发育受到辐射线伤害最敏感时期为妊娠受孕后22天,此时辐射线剂量须高于20拉德,才有可能造成胚胎先天性异常发生。造成胎儿生长迟滞,辐射线剂量须高于25–40拉德,至于胎儿心智发育迟缓以及严重小脑症,最易受辐射线伤害通常发生时间是在胎儿发育8-15周,其次为妊娠16周后。
一般在怀孕期,如果照一张腹部X光,辐射线剂量大约是122-245毫拉德也就是相当于0.122-0.245拉德的暴射量,胸部X光剂量约为0.02–0.07毫拉德,至于牙科的小片子对胎儿的照射剂量就更微不足道了,离胎儿安全辐射性剂量阈值5000毫拉德,相差甚远,各项x光检查胎儿暴露剂量参见表一、二。
因此,除非是接受辐射线治疗,譬如癌症高剂量照射治疗,否则倒不必太担心。此外,怀孕时期接受核子医学扫描检查,譬如:骨骼扫描、肝胆扫描、心肺扫描、脑部扫描等等,辐射剂量皆在安全范围内。
一般而言,放射性核子医学检查,妊娠初期小于12周比妊娠中、晚期子宫内胚胎暴露剂量较高,唯一例外为放射性碘甲状腺扫描,在妊娠11周后胎儿甲状腺摄取放射性碘,辐射剂量非常高,会造成胎儿甲状腺伤害。怀孕妇女如有医学理由需要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全身各项器官检查,辐射剂量也都在安全辐射性剂量阈值允许范围内,子宫内胎儿暴露剂量请参考表三。
避免在排卵期之后接受X光检查
虽然如此,妇女只要没有避孕,最好避免在排卵期之后接受X光检查,万一非照不可,也应以铅板保护腹部才好。有一个著名的“十日法则”建议妇女除非紧急状况,否则选在月经开始日算起,十天之内照X光,就不必担心万一怀孕了怎么办的问题。
有报告指出含碘显影剂可能会造成有些新生儿甲状腺机能低下,怀孕妇女如果接受血管摄影或计算机断层扫描使用含碘显影剂时,新生儿最好需要接受甲状腺功能筛检检查。至于胎儿核磁共振仪检查的安全性,到目前为止,文献报告没有核磁共振检查会危害胎儿安全的风险性及后遗症报导。
怀孕第一期避免核磁共振检查
事实上,若医学上有正当理由必需作核磁共振检查,能够安全的实施在妊娠任何时期。但依据英国国家放射性保护学会建议,怀孕第一期能避免核磁共振检查较好,因为怀孕初期是胎儿器官发育的关键时刻。此外,怀孕初期流产率也较高(15%),核磁共振检查很容易成为待罪羔羊。
至于核磁共振扫描仪产生的快速共振电磁流噪音,是否会对子宫内胎儿产生听力影响,英国曾有两篇报告显示不会有胎儿听力伤害。需要使用显影剂核磁共振 显影剂通常作用改变附近氢核子磁场效应,而非经由放射不透性药物分类是属于C级,目前暂无造成先天性异常案例报导。
可以理解有些人担心显影剂安全性而建议不使用,事实上此显影剂通常也用于新生儿及儿童放射检查,根据美国放射线学会建议,经过深度详细咨询后告知孕妇及胎儿核磁共振检查的好处及潜在风险可以使用。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通讯指导准则声明,当怀孕妇女有医学上理由需要核磁共振检查时可以使用显影剂。显影剂尽可能使用最低浓度需要剂量, 不建议使用于肾功能不良孕妇,因其有可能造成肾源性全身性纤维化。如有显影剂过敏反应、空间幽闭恐慌症、心律调节器, 体内金属植入物或外科手术金属夹,不建议核磁共振仪检查。
孕妇接受放射性检查注意事项
美国妇产科医学会针对怀孕妇女接受诊断性放射性检查作了下述建议:
妇女于怀孕期不小心暴露于辐射线,我们应该详细给与咨询使其安心,没有一个单一的诊断性辐射线检查会造成胎儿辐射伤害,尤其是辐射线检查小于5拉德,也就是5000毫拉德安全剂量以下。
怀孕妇女不应该因为担心辐射线检查会造成胎儿伤害而拒绝接受必要的诊断性辐射性检查,当然我们建议如果有替代检查方式,可优先考虑没有辐射性伤害的B超检查或核磁共振检查。
B超及核磁共振检查没有胎儿伤害的疑虑。
当怀孕妇女接受诊断性辐射线检查,关于辐射线剂量问题可咨询放射线辐射防护医生。
怀孕妇女不要接受放射性同位素碘的治疗。
如果有诊断性的需求,诊断性辐射性检查需要使用显影剂,好处大于坏处时,可以使用,不太可能会造成潜在胎儿伤害。
x光胸透的危害
据了解,《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从事放射诊断、治疗的单位,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诊断、治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控制实施方案,遵守质量控制监测规范。放射诊断、治疗装置的防护性能和与照射质量有关的技术指标,应当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部位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对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
南京一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不穿防护服照射X光,这在医院里是常事。普通的病人来照X光一般都不穿防护衣的。况且现在的仪器比以前先进了,对射线光束的控制很精确,不会照射到非检查部位。只有孕妇才会对其腹部进行遮盖。
X射线检查的危害大
X射线检查的危害具体有多大呢?有专家曾经以最需要用X光检查的骨科手术为例,推算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接受照射的剂量,一个肋骨骨折病人将增加约为千万分之三点八的危险,因为医学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在千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之间。
对于医疗辐射的危害,很多医生自己都没有足够的防护意识,虽然医院也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医务工作者会因为麻烦而不愿使用。不少在X光机下进行骨科手术和手法复位的医生,手臂上的汗毛全部脱光,这表明辐射已经对身体产生危害了。
备孕妇女能不能接受X线检查
好多备孕女性都会想到一些问题,就是在怀孕之前可不可以去做X线检查。相关专家结论: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能透过人体组织,使体液和组织细胞产生物理与生物化学改变,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不同X线的射线每次对人体照射的量虽然很小,但却很容易损伤人体内的生殖细胞和染色体。
妇女在怀孕前一段时间内不宜接受X线照射。因为医用X线的照射能杀伤人体内的生殖细胞。因此,为避免X线对下一代的影响,接受X线透视的妇女,尤其是腹部透视者,过3个月后怀孕较为安全。如果每月的月经较预定时间来得晚,怀疑“是否已怀孕”,而又有必要进行X线检查,此时一定要告诉医生有可能怀孕和自己有怀孕打算。医生会告诉孕妇可否进行X线检查。必须要做X线检查时,也要屏蔽腹部。
所以如果怀孕期间需要接受X线检查或其他放射线治疗,应该明确告知医生自己已经怀孕,让医生评估最安全的方式,以免造成胎儿流产、畸形、心智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
除了孕妇之外,育龄妇女在月经前不宜作X线检查。育龄妇女作X线检查时,必须在月经后10天内进行。
胸透检查有危害吗
X射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接触的X线良过多,超过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就可能产生放射性反应,甚至会有一定程度上遭受放射性损害。
胸透的放射线量是X射线检查中剂量最大的,左胸透的字数如果太频繁可能会导致人体身体的病变,体内注入的辐射太大,甚至会有致癌的危险。
因此在做医学影像检查时,如果可能的话,可以优先考虑无放射性辐射的MRI,但是很多诊断MRI是不解决问题的,一般是先拍X片,必要再做胸透 ,所以选择正规大医院就诊且谨遵医嘱为上。另外,针对儿童和孕妇的诊疗有区别于普通成人的标准。
横纹肌肉瘤的诊疗
应判断肿瘤的病理亚型、原发部位、临床分期即侵犯范围,以定治疗方案。除血、尿常规、胸部放射线检查外,脑膜旁者须做头部CT和脑脊液检查,如有脑脊液梗阻,则须做脊髓造影、磁共振成象术(MRI)和完整的神经系检查。在下肢、泌尿生殖系特别是睾丸旁病变,须做CT,以了解有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对瘦小孩腹壁薄者除CT外,也可做腹部超声显象,以观察腹部肿块和有无淋巴结受累。
血化学检查包括肌酐、乳酸脱氢霉、尿酸、胆红素、钙、磷及硷性磷酸酶测定。
应用综合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
手术:最好能做完全的肿瘤切除或仅有镜下残留,罕有须做截肢、眼眶或盆腔清扫者。为了保存器官及其功能如膀胱、阴道、子宫,可先用化疗或加放疗,使肿瘤缩小,再进行手术。如第一次手术仅做肿瘤部分切除,可经化疗或/和放疗3~6月后再次手术。
放疗:除腺泡型外,I期横纹肌肉瘤不做放疗,Ⅱ-Ⅳ期则须放疗。腺泡型横纹肌肉瘤易有局部复发,故I期也做放疗。为避免短期大剂量如5040cGy或更大量(6000cGy于6周内完成),故拟用多次较长期小剂量治疗,以减少早期及晚期放射线损伤。
化疗:全体病儿均用化疗,因可改进存活率,它可消灭镜下残留灶或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标准化疗是用VAC(长春新硷、放线菌素D和环磷酰胺)方案2年,近期用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代环磷酸胺,并加顺铂及VP-16。其他尚有联用长春新硷、苯丙氨酸氮芥(melphalan)、异环磷酰胺和阿霉素。SIOP(inter national study of pediatric oncology)在Ⅳ期患者开始联用碳铂(carboplatin)、表阿霉素(epirubicin)、异环磷酰胺和放线菌素D。
放射线检查对胎儿有害吗
放射线确实是一种已知的致畸因素。过量照射x射线会导致小头畸形和智力发育迟缓。不过只有少数人知道,常见的诊断性x射线剂量远远达不到致畸剂量。最大的安全辐射剂量是5拉德(辐射剂量单位,也就是0.05戈瑞),只有超过它才会显著增加对胎儿的危险。以这个剂量作为前提,下面列出了在检查中胎儿会接受的辐射剂量:
牙科检查 低于0.02拉德
胸部X射线(2个方向) 0.02~0.07拉德
腹部检查 0.1拉德
静脉肾盂造影 低于1拉德
臀部检查 0.2拉德
乳房X射线检查 0.02拉德
头部/胸部CT 1拉德
盆腔CT 0.25拉德
以上这些检查都不会对胎儿造成任何伤害。
不过确实有一些检查会将胎儿暴露在足量的离子辐射之下,这很值得注意。总而言之,这些检查主要是一些移动性X射线检查,比如钡餐检查(4拉德)和小肠系列检查(4拉德)。而对腹部进复合X射线检查要比单纯一次X射线检查的辐射量高出10倍。前者以腹部CT(3.5拉德)为代表,而后者主要是普通的胸部、腹部X光片,或者臀部、乳房X射线检查。
照X光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认识不到位:“很多病人家属对放射性检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听从医生的劝告,一定要进入检查室里面等。”市二医影像科主任黄崇权告诉记者。他介绍,不少病人家属缺乏基本的常识,喜欢进入检查室陪着病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是极其错误的做法。市二医目前购制了两套特制的防护设备——铅制的衣服,但不可能给每个病人家属都穿上铅衣。他们会建议进入检查室的病人家属穿上铅衣;尤其是急诊病人家属,需要在旁边陪护,医生一般都会要求他们穿上铅衣。然而,由于铅衣比较厚重,一件铅衣达15~20公斤重,且目前没有办法做到一穿一消毒,不光很多病人家属拒绝穿,就连接受射线检查的病人也不愿意穿。
附一医放射科主任吴恩福介绍,X线诊断检查包括拍X光、胸透、CT、CR、DR片等检查。一般情况下,一台X光机器都配有一套铅制的帽子、围脖、围裙,应该保护非检查部位的性腺、甲状腺、乳腺等器官。特别是儿童、怀孕妇女,以及22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接受射线检查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的检查者不知道接受射线检查时,非检查部位应该得到防护这一常识。
二、防护有漏洞:附二医体检中心主任陈雪鹏指出,一般情况下,放射科的医生是在有安全保障的被铅玻璃隔开的房间里操作仪器,但在做DAC介入治疗时,医生和病人同在一个检查室,医生自己都会穿上防护设备。但病人却没有办法做到全面防护。因为病人有时候要进行360度旋转,整个人都要暴露在射线下。还有在拍胸片时,查体者应在下腹部围上围裙保护性腺。而照射胃肠部时,就无法防护了。
另外,检查人数多也是医院不能很好地推广穿防护设备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体检一般都是以单位、学校集中进行,人数多,一个人穿一套防护设备接受检查,要费时10~20分钟,根本来不及一个一个穿戴防护设备后再检查。如附二医体检中心的放射科,一天要检查100个人。如果按此计算,一天只能检查 20个,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按照规定,一个放射科医生一天只能检查十几个患者,但现在看来根本不可能,一天下来就有上百人。
三、做X线检查的注意事项
1.普通体检进行的X射线照射,成年人每年不超过一次。中老年人的防癌检查,每年最好也应控制在一次以内。
2.青少年照X射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果直接照射下腹部和性腺容易造成成年后不孕不育,小儿骨髓受照射后患白血病的危险性要比成人大,因此青少年体检时不需把X检查列为常规检查。
3.女性孕期X线照射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智力低下、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缺陷,因此孕期尽量不要做X射线检查,因检查疾病原因而必需要做的,整个孕期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4.如治疗诊断要求必须做X射线检查,应穿戴铅保护用品。应对非受照部位,特别是性腺、甲状腺等对X射线反应敏感的部位进行防护,穿戴防护设备,在接受检查时可主动向医生提出。
5.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放射室门上的警告指示灯会亮,此时候诊者,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不要在检查室内等候拍片。患者没有特别需要陪护的情况下,家属不要进入检查室内陪同,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癌症的放射线检查方法
1.X线透视X线透视优点是经济简便,既可观察器官的形状改变,又可观察器官的活动情况,同时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常用于心肺和腹部检查。但不能永久记录,不利于前后对比。
2.拍片优点是影像清晰、观察细微,可作永久性的记录,供治疗前后对比和临床会诊。拍片包括普通平片、断层片、CT图像和MRI等。
X线透视和照像所显示出来的影像,包括X线穿过的从前到后的所有组织。这些组织影像重叠在一起,分析观察起来都十分不便。而X线断层摄影则是把X线聚焦在人体体内某一深度上,照出的像片正是X线焦点集中部位的影像。断层摄影可把人体内部的某一平面情况揭示出来,避免影像重叠的弊病。断层摄影是X线照像中的一项特殊技术,使X线照像更加完善。
3.CT全名是电子计算机X线扫描断层摄影。其原理是用X线围绕身体某一部位作一个断面的扫描。扫描过程中由灵敏的检测器记录下大量的信息,再将这些信息由仪器转换成数字量,然后输入计算机,经电子计算机处理,算出该断面各点的X线吸收系数值,由这些数据组成图像矩阵,再由图像显示器将不同数据用不同的灰度等级显示出来。这样将数据变成图像,身体横断层的解剖结构就在电视屏(或像片)上显、示出来。CT于1973年开始应用f临床,其灵敏度约为一般X线检查的100倍,是X线诊断技术的一个飞跃。其优点是无创伤、无痛苦、快速、直视、准确性高。其缺点为机器构造复杂、价值昂贵。
4.核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是继CT成像诊断后的新技术。它利用物理原理,以不同组织中的氢原子(结合水、自由水等)和分子运动空间自由度为基础,由电子计算机和影像显示技术所组成。核磁共振技术又称NMR-CT,其优越性超过CT。
5.造影X线透视和照像总有一定局限性,组织密度相似,X线影像就不易区分,需要人为的增加组织的对比度,也就是人为的使用造影剂,使不同组织之间显示差别,这样,在X线透视或照像上就会有不同影像,供医生分析,作出诊断。临床上常用的造影剂包括两类:一类是密度高于人体软组织;另一类是密度低于人体软组织。密度高的造影剂,有钡或碘的化合物,作胃肠造影、胆囊或膀胱造影、肾盂造影、脑室造影;常用的密度低的造影剂是空气,把空气注入脑室、膝关节、腹腔内,可作气脑造影、关节造影或腹腔造影。适量的密度高与密度低的造影剂混合使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对比效果,能把脏器里的疾病改变清晰地显示出来。硫酸钡加少许发泡剂口服后作胃双重对比造影,可以发现许多普通造影未能发现的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