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肩胛骨发麻

肩胛骨发麻

虽然肩胛骨发麻多由颈椎或者颈肩不适导致,但也不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很多疾病都会在肩胛骨上反应,如果肩胛骨发麻的情况一直持续,那就应该谨慎了,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断找出病因。

一、诊断

出现胳膊酸痛,肩胛骨上疼痛酸痛。

肩胛骨酸的鉴别诊断:

1、肩背痛:背痛患者很多,其常见原因为肩背局部骨或软组织疾病所致。其他还有脏器疾病反射至肩背部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肩背部所引起的肩胛骨疼痛。因此,临床上治疗后背部疼痛不能肩痛医肩,背痛医背,盲目采用按摩、刮痧、拔火罐等治疗方法,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续性剧烈的肩痛:常由于肩关节脱位引起。有明显的外伤史。

3、肩部牵涉痛:因内脏疾病,引起肩部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牵涉痛。症状出现比较缓慢,钝痛,或不适感,并不完全符合神经走向,区域模糊,痛感模糊。

4、肩周区弥散的钝痛及放射痛:肩周区弥散的钝痛及放射痛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临床表现。肩胛上神经卡压是肩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国外有学者认为本征占所有肩痛患者的1%~2%。

5、肩周酸痛不适:肩周酸痛不适又名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其肩关节功能障碍突出者又有冻结肩之称。

二、预防

1)可以应用针灸和推拿及拔火罐的方法治疗。

2)加强体育活动.可避免.如症状严重可针灸按摩治疗.如想避免复发就得改变工作生活的习惯增加运动.

肩胛骨发麻是很多人都有的问题,保健和护理是最佳解决方法。很多人群由于工作的原因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有空多锻炼,千万不能因为工作操劳给自己留下职业病,这些疾病都年纪大时,都是隐患。

肩胛骨的运动

肩胛骨的运动可分为上提,下抑,外旋,内旋,外展及内收等6种运动。锁骨除在旋转运动时发生在肩锁关节外,大致都随肩胛骨一起运动。向上旋转时,肩胛骨下角较上角更向外前,致关节盂朝上,向下旋转时相反,关节盂朝下正常时肩胛骨与肱骨一起运动,当上臂外展超过90度时,肩胛骨必须向上旋转。

上臂外展并非沿冠状面,而在其前30-45度,称为肩胛面,如上臂前屈,关节盂必须朝前。肩肱关节和肩胛骨运动是相协调的。肩胛骨与胸壁之间无关节结构,任何一个肌肉的收缩都难以产生肩胛骨单一方向的运动。

因此肩胛骨任何一个方向的运动,均由互相协同而又相互拮抗的肌肉共同完成。有关肩胛骨运动的肌肉中,大都直接附着于肩胛骨上,但少数通过肱骨的运动(如胸大肌,背阔肌)而间接运动。肩胛骨一些肌肉尚同时参与肩胛骨的稳定,使肱骨能顺利运动。由于肩骨呈三角形,下述肩胛骨各种运动以肩胛骨下角的方向作为标准。

上提

由斜方肌的上部纤维,肩胛提肌及大小菱形肌作用,前者牵拉肩胛骨外侧角,还有外旋作用。除肩胛提肌起于颈椎横突外,其他三肌起于椎骨棘突及项韧带,均可使肩胛骨内旋。

下抑

重力本身可以抑低肩胛骨,特别是其外侧角。参与的肌肉有的附着于肩胛骨,也有的附着于锁骨和肱骨,在后一类中,如胸大肌下部纤维及整个背阔肌(特别是其下部纤维)作用于肱骨,亦可使肩胛骨抑低。当引起向上或用双拐支撑时,可防止肩胛骨向上;前锯肌下部纤维(附着于肩胛骨下角),斜方肌下部纤维(附着于肩胛)亦可使肩胛骨抑低。除上述肌肉外,胸小肌,锁骨下肌亦起到辅助作用。所有这些肌肉主要作用于肩胛肌下角。除前锯肌外,其他各肌尚同时使肩胛骨内旋。

外旋

主要为前锯肌作用,它牵引肩胛骨下角使内缘更向前。协助前锯肌者尚有斜方肌,其上部纤维能提起肩胛骨外侧角,而下部纤维能牵引肩胛冈基底向下。

前锯肌单独作用使肩胛骨外旋,斜方肌单独则不能,但在外旋开始时,它能支持肩胛骨外侧角,仅在上臂外展45度以后,前锯肌开始收缩,因此斜方肌瘫痪时,肩胛骨最初下垂,上臂外展时内旋仅在前锯肌开始作用后,才见抬高并外旋。

内旋

包括附着于肩骨脊柱缘的上提肌(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及附着于肩胛骨及肱骨的下抑肌(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

外展

主要为前锯肌,可使肩胛骨脊柱缘紧贴胸壁,协助者尚有胸大肌,胸小肌。胸小肌与前锯肌在旋转肩胛骨运动中虽然作用相反,前者内旋,后者外旋,但如同时作用,则可使肩胛外展。

内收

参与者有斜方肌(特别是其中部纤维),大,小菱形肌及背阔肌(特别是其上部纤维)。

应当明确,虽然前锯肌与菱形肌在作用上是对抗的,但其共同作用时,可使肩胛脊柱缘贴近胸壁。肩胛提肌起于颈椎横突,不但使肩胛向上,同时向前。菱形肌因附着于椎骨的棘突上,可使肩胛骨向上及向后。

背部肌肉训练要领

主要的背部肌肉包括

竖脊肌

又称骶棘肌,包括髂肋肌、最长肌、棘肌,是负责伸躯干的主要肌肉(使躯干后部靠近双腿后部)。在硬拉和山羊挺身等动作中,竖脊肌会积极参与。

背阔肌

背阔肌的主要功能是使肩部伸展、内收、内旋。在所有拉类动作中,背阔肌都会参与,无论是水平拉类动作(如划船),还是垂直拉类动作(如引体向上)。垂直拉类动作对背阔肌的刺激更强烈。

菱形肌

菱形肌是位于肩胛骨之间的深层肌群。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内收或者叫缩回(使肩胛骨向后拉)。在垂直和水平拉类动作中,菱形肌都会积极参与。水平方向的划船对菱形肌刺激更大,因为肩胛骨缩回的幅度更大。

斜方肌

这块钻石形的肌肉非常有趣。它的肌纤维有几种不同的走向,根据募集的肌纤维的不同,它能够做出几种不同的动作。健身房里最常见的斜方肌训练动作都是针对上部的,上部的主要功是上抬肩胛骨和锁骨。主要的训练动作是各种耸肩。体积较小的肩胛提肌也能够帮助上抬肩胛骨。斜方肌中部的功能是(和菱形肌一起)使肩胛骨缩回。所有肌纤维同时收缩,也能够帮助肩胛骨缩回。最后,斜方肌下部的功能是使肩胛骨下压(向下拉动肩胛骨)。

肩胛骨痛是什么引起的

肩胛骨酸痛是什么引起的呢?我们为什么会有肩胛骨酸痛的症状出现呢?相信肩胛骨酸痛是困扰很多都市人的问题,可是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肩胛骨酸痛是怎么引起的,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肩胛骨酸痛引起的原因。

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肩胛骨酸痛是由肌肉长时间痉挛变形引起的。也可能因为长期一个姿势,经常引起慢性的肌肉炎症造成的后果。

引起肩胛骨酸痛的原因

1、由肌肉长时间痉挛变形引起的.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

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肩胛骨在哪

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外侧角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肩胛骨位于北部的外上方。肩胛骨前面微凹,后面有一向外上的高嵴,称为肩甲冈,其外侧端称肩峰,是肩部的最高点。肩胛骨在体表可触及。

肩胛骨这个地方是位于人体上背部,当你在平时做双肩向背部内收的时候,就是会因此而触摸到身体上的肩胛骨。不注意肩胛骨在哪,平时弄不好就是会让人们因为受凉引起的肩周炎。

有哪些疾病会引起后背疼痛呢

1.不少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肩背疼痛,一般在后背、侧 背或肩胛部,较常见的有胸膜粘连、肺癌与结核。

2.心血管疾病伴胸痛者以心绞痛、心肌梗塞常见。

3.胆绞痛、胰腺疾病、胃及十二指肠肿瘤等也可引起肩 背部疼痛。

4.骨肿瘤或肾、膀胱、子宫、肺等罹患肿瘤转移至肩胛 骨、椎体骨、肋骨。

5.颈椎病分型较多,症状也复杂,其引起的颈肩背部疼 痛,除了颈肩背部酸胀、坠疼、颈部僵直等不适感外, 还有肢体麻木、无力,甚至头晕、头痛等。病史相对较 长,头、颈、肩、背、臂疼痛反复发作,并伴有相应的 压痛点

6.颈部扭伤和落枕往往由于颈部活动不当,或睡眠体位 不良导致局部肌肉被扭伤。病史较短,压痛点固定且位 于肌肉损伤部,以肩胛内上方多见,且伴肌肉痉挛,可 触及压痛明显的条索状痉挛肌束,颈部活动受限明显。

肩胛骨疼痛是肩周痛吗

肩胛骨解剖: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外侧角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上缘最短,在靠近外侧角处,有一弯向前外方的指状突起,称喙突。左右各一,略作三角形。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

肩胛骨功能:肩胛骨内旋:包括附着于肩骨脊柱缘的上提肌(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及附着于肩胛骨及肱骨的下抑肌(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肩胛骨外展:主要为前锯肌,可使肩胛骨脊柱缘紧贴胸壁,协助者尚有胸大肌,胸小肌.胸小肌与前锯肌在旋转肩胛骨运动中虽然作用相反,前者内旋,后者外旋,但如同时作用,则可使肩胛外展.肩胛骨内收:参与者有斜方肌(特别是其中部纤维),大,小菱形肌及背阔肌(特别是其上部纤维).应当明确,虽然前锯肌与菱形肌在作用上是对抗的,但其共同作用时,可使肩胛脊柱缘贴近胸壁.肩胛提肌起于颈椎横突,不但使肩胛向上,同时向前.菱形肌因附着于椎骨的棘突上,可使肩胛骨向上及向后.在肩胛胸壁的运动中,斜方肌与前锯肌必须完整,斜方肌与前锯肌的上部纤维及肩胛提肌应视作一个单位,而斜方肌与前锯肌的下部纤维应视作另一个单位.前屈时,斜方肌下部纤维松弛,使肩胛骨滑向前面,而在此时,前锯肌下部纤维则起主要作用.斜方肌的中部纤维及菱形肌在上肢外展时可以固定肩胛骨,但在前屈时松弛,可便利肩胛骨在胸壁上的运动。

秉风穴怎么找简单

秉风的简单找法

科学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上窝中点,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与臑俞,天宗成一三角形,举臂有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在肩胛部,先取天宗,由天宗直上跨过一斜向骨头(肩胛冈)至凹陷中点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

天宗定位: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臑俞定位: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秉风的功效与作用

秉风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该穴名意指小肠经的气化之气在此形成风气。具有疏风活络,消炎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之肩臂疼痛不举,上肢酸麻诸症;肺气不利之咳嗽症。

秉风穴保健按摩手法

1.取坐位,用对侧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按揉秉风穴,每天早,晚各按揉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以有效圆润双肩,同时还可以治疗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病症。

2.选俯卧位,按摩者站于被按摩者身旁,俯身,用一只手掌按住被按摩者的秉风,轻轻按揉,每次1-3分钟,能调整人体气息,改善肩部不平衡,为肩部减重。

卧推肩胛骨收紧技巧 为什么要收紧肩胛骨

卧推中收紧肩胛骨,是为了将力量通过整个上背部直接传到卧推凳上,这样可以很好的进行发力。如果不收紧肩胛骨,运动的支点可能就是训练者的肩关节,导致稳定性变差,肩关节也会承受过大压力,导致肩部受伤。

肩胛骨骨折是如何导致的

肩胛骨骨折包括肩肿盂部、颈部、体部、肩肿岗、肩蜂、喙突的骨折,亦称肩髃骨折、锨板子骨骨折、肩髃板锹骨破伤、琵琶骨骨折、截骨骨折等。多见于成年人,儿童极为少见。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致肩胛骨折。

肩胛孟骨折多由人体跌倒时,肩部着地或上肢外展时手举着地,暴力经肱骨头冲击肩胛孟所致,亦可由肩胛体粉碎性骨折所累及;肩肿颈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造成。即跌倒时肩部外测着地或肘部、手举着地而引起;肩胛岗骨折,多与肩峰体部粉碎性骨折同时发生;肩蜂骨折,多由自上而下的直接暴力打击,或由下向上的传达暴力或肱骨强力外展而产生的杠杆作用而导致;喙突骨折,多并发肩关节脱位或肩锁关节脱位。

斜方肌在什么位置

斜方肌是什么

斜方肌是位于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几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的肌。作用为拉肩胛骨向中线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

斜方肌在什么位置

位于颈部和背上部的浅层。起自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纤维向外侧集中,止于锁骨的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肩胛骨固定时,一侧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面转向对侧;两侧肌同时收缩时,可使头后仰。

起点 :枕外隆凸突,上颈线,颈韧带,全部胸椎棘突。

肩胛骨的介绍

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倒置的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外侧角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小的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肩胛骨上缘的的外侧有肩胛切迹,肩胛切迹外侧的指状突起,因外形酷似鸟嘴,故称喙突;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称脊柱缘。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称腋缘。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肩胛骨位于背部的外上方。肩胛骨前面微凹,后面有一向外上的高嵴,称为肩甲冈,其外侧端称肩峰,是肩部的最高点。肩胛骨在体表可触及。

肩胛骨在哪

肩胛骨(scapula) 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外侧角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上缘最短,在靠近外侧角处,有一弯向前外方的指状突起,称喙突。左右各一,略作三角形。

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

相关推荐

卧推肩胛骨收紧技巧 先躺后收

在做卧推时,不要先收紧肩胛骨在僵硬的躺上去,而是在躺好以后再沉肩,收紧肩胛骨肩胛骨同样收紧就好,不要想着收得更紧一些,反复挤压。

两招帮你复位肩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进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进行。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 手术复位 有少数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其适应证为: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不能整复者;合并喙突、肩峰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合并腋部大血管损伤者。 肩关节脱位病因 肩关节前脱

肩胛骨疼痛是肩周痛吗

1.滑囊炎:当所在的囊变区变红和肿胀疼痛等炎症。初始阶段称为急性滑囊炎,其中主要症状是在运动时,睡觉时手臂的疼痛,运动增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肩关节变得非常痛苦,不能自由运动。如果这样的情况如果不不及时治疗,情况会变得更糟。使慢性滑囊炎到达另一个阶段的高峰,而难以治疗,所以一定要把握住治疗的时机。 2.肩袖肌腱炎:相邻的是骨弓,围绕肩胛骨,由于过度磨损,导致的软组织应变能力差,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撞击的伤害。几乎29%的肩胛骨疼痛都是由于肩袖肌腱炎。令人们感到疼痛和肩部的运动难度很大,特别是当忽视不重视

肩胛骨突出怎么办

没有训练基础的朋友,可以尝试“坐姿划船”这个动作:坐在器械前,双脚踏在踏板上,腰背部挺直,上身稍微后倾,双手握住把柄;收缩背部带动双肘拉向身体后方,感觉肩胛骨从两侧向脊柱靠拢;然后慢慢还原至图一姿势,如此连续做12次。隔天练习一次,每次2―3组,每组12―15次。小区里的简易健身器械也可做类似的锻炼。 如果在家训练,你可以尝试“单臂划船”的动作:膝盖微弯,上身前俯,同时使下背部挺直,右手向前支撑在床沿上,左手提6—8磅的小哑铃,自然下垂;收缩背部肌肉,使左侧肩胛骨向脊椎靠拢,带动左肘收向后上方;然后控制哑

胸肌的组成

胸肌(muscles of thorax)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1)胸上肢肌:均起自胸廓外面,止于上肢带骨或肱骨,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 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位置表浅,覆盖胸廓前的大部,呈扇形,宽而厚。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等处,各部肌束集合向外,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嵴。作用:可使肱骨内收和旋内;当上肢上举固定时,可上提躯干,并上提肋,协助吸气。 胸小肌(pectoralis minor) 位于胸大肌的深面,呈三角形。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

引体向上怎么练最有效 上拉

再找到合适的握距之后,抬起小腿,让自己悬在空中; 不要立刻屈肘拉起身体,因为这样只用到了肱二头肌,并没有用到背阔肌; 想靠背阔肌的力量拉起身体,需要挺胸拱腰和肩胛骨的控制; 在悬空之后,得先想着挺胸拱腰,接着下沉肩胛骨,然后才屈肘拉起身体。 顺序:含胸肩胛骨上提→挺胸拱腰→肩胛骨下压→上拉。

肩部肌肉的肌力和功能检查

肩部因神经、肌肉、肌腱、滑膜等损伤而经常出现肌力异常。肩周炎时,由于肩部广泛炎症引起疼痛,病人不敢活动,再因为炎症部位的广泛粘连而导致不能活动,废用性的肌肉萎缩,可以见到肌力减退,所以临床检查肩部肌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检查肌力,主要是观察病人的肌肉收缩、肢体运动和抵抗阻力的能力。一般临床分为0~5度。 0度:完全瘫痪,肌肉无收缩能力。 1度:可见肌肉收缩,但肢体及关节无活动。 2度: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3度:肢体能抬离床面,关节可以活动,能对抗地心引力,但不能对抗外加的轻微阻力。 4度:能做抵

肩胛骨痛的自我锻炼方法

肩胛骨内缘痛症在临床上多认定为肩胛肋骨综合征或肌筋膜炎,其发生机理常是由于附着于肩胛骨的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共同悬吊肩胛骨并协助肩胛骨作旋转运动,当上肢劳累过度或上背部驼背时,应力增加而导致疼痛。在临床上多采取中药内服、颈椎颌枕带牵引、小针刀或手术治疗,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练习来改善脊椎和肩部的僵硬以及强化肩关节的稳定能力。 1 天使之翼 目的:放松肩膀,促进肩带的控制能力。本动作可以作为整套动作的热身活动。 动作步骤: (1)起始动作:靠近墙壁,双腿自然分开,背部紧贴墙面,双臂平举,双手向上,肘关节屈曲9

卧推的正确姿势和发力 肩胛骨

后缩并下压肩胛骨。整个运动过程中,要保证肩胛骨后缩收紧,不要在推起时带动肩膀向上。后缩肩胛骨可以将背部向后挤,而下压则是将肩部尽量想臀部靠近。

天髎的准确位置图

经穴定位: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背部左右肩胛骨上侧)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简易取穴:位于肩胛部,在肩胛骨上角有一凹陷处即是,按压时有酸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