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脱肛怎么引起的 排便习惯
宝宝脱肛怎么引起的 排便习惯
此外,脱肛还与排便习惯也有一定的关系,便秘是引起脱肛的重要因素,腹泻亦能引起脱肛。因此很多时候,在腹泻流行的季节,宝宝脱肛的发病率也相对增高。
宝宝大便干燥秋季护理方案
1、4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萝卜、胡萝卜、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苹果、西瓜榨汁喝。宝宝太小,应先喝1-2勺,如没有异常,再逐渐加量。
2、宝宝满4-6个月,可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麦片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还可喂点香蕉、苹果等水果泥,有利于促进肠蠕动。
3、养成定时排便好习惯。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帮助他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定时坐盆,并发出嗯嗯声,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4、做做婴儿操。运动量不够也会造成肠蠕动减慢,导致排便不畅。妈妈可以常帮宝宝做做婴儿体操;对于大些的宝宝,可鼓励其自己练习翻身、爬行,或给宝宝一个球,和他一起玩。
5、适当地给宝宝按摩腹部:按摩左下腹,如果触及条索状物,轻轻地由上而下按摩,促使大便下行排出。
6、适当地按摩宝宝的肛门口也能引起生理反射,促进排便。
7、若便秘严重的话,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给宝宝服用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中药。
8、对于已经形成肛裂的宝宝,轻症可以用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重症必须请医生诊治。
小贴士:三种“外力”通便法
肥皂条:用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宝宝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萝卜条:将萝卜条削成铅笔粗细的条,用盐水浸泡后插入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开塞露:将开塞露注入宝宝肛门,可以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便秘引起排便不尽感的鉴别诊断
便秘引起排便不尽感的鉴别诊断:
特发性便秘引起排便不尽感:
无器质性疾病存在,而病因至今还不清楚的顽固性便秘,又称为特发性便秘。
一时性便秘引起排便不尽感:
可能是因为旅行、搬家等生活环境改变或精神紧张、烦恼所暂时导致便秘引起排便不尽感,或者由于食量减少,胃或结肠的排便反射不够充分引起。
单纯性便秘引起排便不尽感:
常见于进食过少、食物残渣不足,由于缺乏纤维,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改变、长途旅行等而忽视日常便意,未能及时排便;滥用强泻药,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泻药的依赖性。
小儿便秘怎么办 招解决小儿便秘问题
对于妈妈来说,小儿便秘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那么小儿出现便秘如何解决呢?小编这就为大家介绍缓解小儿便秘的方法。
小儿便秘的原因
1、食物成分不当,或进食过少
大便干结后,食欲减退,进食量少,每天形成的粪质也少。粪质在大肠中停留的时间越久,水分被吸收的时间越长,大使也越干,越不容易排出。大年龄儿童如果只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不吃或少吃蔬菜等含有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也容易引起便秘。
2、缺乏定时排便的习惯
肠蠕动受神经机制支配,如每日定时排便形成习惯,到时候就想排便,这样粪质在结肠内停留不会太久,大便也不会太干,就容易排出。
有时因为大便干,排便时引起肛裂,排便时引起疼痛,越怕痛越不肯排,隔得时间越久便秘也就越顽固。也有经常用开塞露等通便,形成习惯,不刺激便不肯排便。知道了原因,便可想办法解决了。
3、肠功能失常
有的儿童由于营养不良,或患佝偻病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致使肠壁及腹壁肌肉松弛,大便不易排出,个别儿童因先天性巨结肠症等先天缺陷,致使经常便秘。
小儿便秘的解决方法
1、按摩
只要手掌向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样能加快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并有助于消化。
2、开塞露
让宝宝侧卧,将开塞露的尖端封口剪开,管口一定要光滑,以免刺伤宝宝皮肤。将开塞露管口插入宝宝肛门,轻轻挤压塑料囊使药液射入肛门内,然后拔出开塞露空壳,在宝宝肛门处夹一张干净的纸巾,以免液体溢出弄脏衣服或床单。尽量让药液多在宝宝体内停留,以充分刺激肠道、软化大便,达到最佳通便效果。
3、甘油栓
将甘油栓的包装纸打开,缓缓塞入宝宝肛门,而后轻轻按压肛门,尽量多待片刻,让甘油栓充分融化后再鼓励宝宝排便。
4、肥皂条
将肥皂削成长约3厘米、铅笔粗细的圆锥形细条,先用少许水将肥皂条润湿,再缓缓插入宝宝肛门,尽量让肥皂条在肛门内多停留一段时间,以达到充分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是由于其他疾病而引起便秘。
护理婴儿大便要注意什么
1.不长时间坐便盆
大便时,不要让宝宝长期坐在盆上,也别分散他的注意力,否则体弱的宝宝可能会脱肛。
2.想大便时别憋着
一旦宝宝想要大便,不管是睡觉还是吃饭,父母不要让孩子憋着。否则,长期以往会造成便秘以及排便困难。
3.定时定期大便
给宝宝养成定时、定期大便的习惯,排便是一种排毒的行为,能带走人体毒素,定期排便很有必要。父母还要注意观察宝宝排便习惯,便于更好地了解宝宝。
两个月的婴儿便秘怎么办
两个月的婴儿便秘怎么办,消化不良是婴儿便秘常见原因之一,食物搭配不合理、没有排便习惯、饮水量不足等都可引起婴儿便秘。
两个月的婴儿便秘怎么办,可从以下方面注意改善。
一、母乳牛奶+果蔬汁
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便秘较人工喂养的少。如果出现便秘,可在母乳喂养的同时加橘子汁或糖水。牛奶喂养的宝宝发生便秘,可适量减少牛奶,在牛奶内增加糖量至8%-10%,还可以加菠萝汁、大枣汁、橘子汁或白菜汁,以刺激肠蠕动。
二、膳食均衡防过剩
食物搭配不当和营养过剩也会导致宝宝便秘,父母一味地增加宝宝的营养,吃很多鱼、肉、蛋之类的,让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而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相对较少,这是不对的,宝宝的膳食均衡很重要,各种营养读需要适量的摄入。
三、按摩法
每天定时给宝宝按摩腹部,可以缓解便秘,方法是右手四指并拢,在宝宝的肚脐周围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四、紧急通便法
宝宝长时间不便便,可以采用这些方法来帮助排便,可以定时采用这些方法,以养成宝宝按时排便的习惯。
1.肥皂条通便法:将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婴儿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2.咸萝卜条通便法:将萝卜条削成铅笔粗细的条,用盐水浸泡后插入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3.开塞露:将开塞露注入宝宝肛门,可以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4.甘油栓法:将圆锥形甘油栓缓缓塞入宝宝肛门,而后轻轻按压肛门,尽量多待片刻,使甘油栓充分融化后再排便。
7种家庭疗法应对宝宝便秘
新生儿
新生儿的消化道肌层发育尚不完全,蠕动力较弱,易引起便秘。
配方奶经消化后产生较多皂钙,易引起大便干结,从而便秘。
如果宝宝吃奶吃得少,或呕吐较多也可引起暂时性的无大便。
婴儿
进食食物及水分不足,如吃奶不够,饮水太少或奶液中糖分不够,消化后残渣减少,引起大便干结。
饮食成分比例不适当,如食物中所含的纤维少,蛋白质比例过大。
宝宝没有养成良好的按时排便的习惯。
某些药物可引起便秘,如过量服用治疗急、慢性腹泻的蒙脱石散。
精神因素也可影响排便,如宝宝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突然改变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判断宝宝便秘的4条标准
宝宝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据排便频率为标准,而是要对宝宝大便的质和量进行总体观察,并且要看对宝宝的健康状况有无影响。每个宝宝各自身体状况不同,因而排便频率也有差别,有的宝宝每日排便多次,而有的则可能是几天才排一次,但只要大便性状及量均正常,宝宝又无其他不适,就是正常的。可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那就要考虑是便秘了:
大便量少、干燥,有时呈羊粪球样,落地有声;
大便难以排出,排便时有痛苦的表情,甚至有肛门被撑破的情况;
腹部胀满、疼痛;
食欲减退、烦躁、爱发脾气。
8种家庭疗法应对宝宝便秘
宝宝便秘常常让妈妈焦急、烦恼,其实,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就可见效,这里提供8种较常用、安全的家庭疗法,不妨试试。
矫正饮食
如果因饮食不足造成便秘,应增加食物摄入量。母乳喂养的宝宝应更频繁地哺乳,人工喂养的宝宝则应增加配方奶量。
食补纤维素
纤维素可以刺激肠蠕动,促使排大便,除了蔬菜和水果,木耳、菇类、燕麦片、海苔、海带、果干等,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矿物质,可以多为宝宝选用。如果宝宝还没有添加辅食,那可以多喝白开水、菜汁水。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自身也应及时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增加肠道益生菌
可以给宝宝补充一些益生菌制剂,尤其要含有双歧杆菌、乳酸菌、粪肠球菌等肠道益生菌,如妈咪爱、合生元。
腹部按摩
宝宝仰卧,妈妈用右手掌根部按摩宝宝的腹部,按照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顺时针的方向边揉边推。手法不要过重,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做2~3次。
训练排便习惯
从宝宝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其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宝宝排便,以建立起排便的条件反射。
适当运动
适当加强腹肌的活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的症状,如简单的爬、滚、蹲、身体往前后弯曲或转腰的动作,都可以加速肠蠕动。
直肠或肛门局部刺激
用手指蘸上肥皂水或婴儿油在宝宝肛门处按摩,这种办法能有效刺激肛门,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利于排便。
儿童脱肛怎么处理
帮助复位首先,当宝宝出现脱肛后,家长可用手按揉帮助复位,遇到有肛门周围肿痛时,可用热水坐浴,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脱肛复原。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小儿脱肛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咳嗽、腹泻、便秘等引起。对此,首先要积极治疗这些容易引起脱肛的疾病,以减少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脱肛的发生。一般在疾病治愈后,脱肛也会随之自愈。
加强营养对于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引起的脱肛要给予宝宝充足的营养物质,如鸡蛋、虾仁、鱼类、瘦肉、豆类、蔬菜、水果等,以增加营养,增强肛门周围收缩力,使脱肛好转。同时也要注意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防止大便干结。
防止引起腹压增大的因素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时进餐、排便。注意排便时的坐盆姿势,避免排便时间过长。此外还需注意尽量避免大声哭闹、咳嗽、呕吐、腹泻等可以引起腹压增加的因素。
加强体育锻炼
家长要注意让孩子进行适量体育锻炼,增强腹肌和肛门的收缩功能,着对防治小儿脱肛有益。
遇到下列情况需及时就医1、每逢大便时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需要用手揉托方能复位。
2、直肠粘膜不仅大便时脱出,而且平时哭啼、咳嗽、打喷嚏、稍用力等均可脱出。
宝宝拉大便绿色怎样护理
1、养成定时大便习惯。
妈妈应培养宝宝每天准时排便习惯。尽量安排早晨吃奶后排便。此时孩子情绪平稳,容易集中注意力排便。
2、切忌长时间坐盆和坐盆时看书。
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宝宝不易排便,且长时间坐盆,易造成个别体弱的宝宝脱肛。每次坐盆5~10分钟为宜,每天次数也不宜过多。
3、让孩子接受,而不是排斥。
妈妈应帮助宝宝了解自己的身体,让他了解每天大便对他有好处。如果因此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和生理功能产生排斥感,会影响到长大后的身体观念甚至性观念。
4、关注需要技巧。
妇婴专家指出,如果对孩子的大便问题给予超过其他事情的特别关注,孩子就会利用这个机会来叛逆、消极抵抗,或糊弄周围的人。越自然、越没有压力的方法对孩子身心健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