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揉足三里穴位可养脾胃

按揉足三里穴位可养脾胃

常按揉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虚、养脾胃的作用。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强壮身心的大穴。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按压时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边按边揉,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15分钟即可。

小孩感冒按摩什么穴位

1、小孩感冒按摩什么穴位之按揉足三里穴位

对于免疫力功能比较弱的宝宝,有个穴位需要学一下,就是按揉足三里穴位。足三里穴是孩子脾胃经上一个重要的穴位,在足阳明胃经上,也就是小腿的前外侧,膝眼下方,用成人的手指来衡量,大概是膝眼下方两指,小腿骨外面稍微偏出一公分的位置。每天我们给孩子揉足三里,也能够提高孩子脾胃的消化代谢功能和免疫力。

2、小孩感冒按摩什么穴位之按揉板门穴

宝宝手伸出来,大拇指根部一直到腕横纹这个位置叫大鱼际,它的中点叫做板门。按揉这个穴位,就能够促进宝宝的消化,促进排便,如果脏腑通了,大便能排得好,自然就没有什么肺热积存在体内,也不会感冒发烧了。所以经常按揉孩子的板门穴,促进大便的排出,对预防发热感冒非常有好处。

3、小孩感冒按摩什么穴位之按揉迎香穴

秋冬季的感冒,首先孩子会出现鼻子堵塞,流清鼻涕,我们家长可以在他的鼻旁有个叫迎香穴的位置,就是在他的鼻外缘中点,在鼻唇沟的中间这个位置用食指来轻轻按揉,大概三十到五十下,注意力度不要过重。按揉迎香穴的作用就是能够疏通孩子鼻部的经络,缓解和治疗鼻塞和流鼻涕的症状。这个穴位很神奇,比如孩子鼻塞了,通过按揉之后,不一会儿就通气儿了。

4、小孩感冒按摩什么穴位之按揉神阙穴

肚脐的中间,即我们常说的肚脐眼。按摩此穴位对感冒、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右手掌心置于肚脐,左手重叠于右手背,顺时针方向摩50~100次;换左手在下,逆时针方向摩50~100次,以腹部发热为宜;然后再以两手掌心向内相重叠,手心置于肚脐,向下擦搓30~50次,以下腹部发热为宜。亦可用一指尖或指腹点揉按脐眼3~5分钟。操作此法自己或家人或借助按摩仪均可施行。

5、小孩感冒按摩什么穴位之按揉大椎穴

第七颈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间。按摩此穴位对感冒、疟疾、咳嗽、气喘、癫痫、骨蒸盗汗、头痛项强、风疹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足三里。如果自己反背手能触摸到此穴位,亦可自我按揉点压。

出虚汗揉什么穴位

1、出虚汗揉足三里穴

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防病的能力。按揉足三里对常年身体虚弱、汗出过多的患者更为适宜。按揉时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钟。

2、出虚汗揉合谷穴

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间凹陷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按揉合谷穴对止手汗效果明显。“合谷”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于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现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达到使汗腺收缩的效果。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女人常按摩这4个穴位能提升气血

第一大穴,足三里。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要穴。有句俗话,叫做“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气血不足的女人,不妨经常揉足三里穴,每次左右旋转按压30下。

第二大穴,血海。女子以血为本,若要面若桃花,不可不养血,没病的时候养血补血效果自不待言。

第三大穴,太溪。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这对女人养颜有什么好处呢?不是有句话说“女人是水做的”,肌肤要水嫩,自然离不开水的滋养,太溪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

第四大穴,神门。养心安神的重要穴位,睡眠对于气血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那些睡眠不好的女生要经常按摩这个穴位。

穴位按摩解决肾阳虚

合谷

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冬天和深秋以及夏秋之交的时候适宜艾灸合谷,春季和夏季的时候适合按揉。

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

足三里

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鱼际

是手太阳肺经的穴位,每天坚持掐揉双手的穴位,可保肺的平安无恙。一定要配合合谷、足三里使用。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前按揉双侧合谷穴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同时,还可服用玉屏风散或者防风通圣散,或者泡点黄芪当茶喝,就可以大大增强卫气的护卫防御功能

老寒腿的家庭偏方治方法 点按疗法

对局部进行穴位按摩,经络锻炼能够帮助防治老寒腿。

常用穴位: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方法:每天用大拇指指腹用力按揉足三里穴位,每次10分钟以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改善老寒腿。按揉完可以配合做50次下蹲,效果更好。


哪些穴位有美容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1、迎香穴

穴位位置:鼻翼两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食指的指腹做圈状按压,连续按摩大约1分钟。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增强面部的血液循环,润泽肌肤。

2、养老穴

穴位位置:手腕外侧凸起处的内侧。

按摩方法:用食指的指腹做推揉的动作,并且配合舒缓的呼吸,连续按摩约1分钟。

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有效改善面部色斑、皱纹和肤色,此外它还是对付青春痘的特效穴道哦。

3、攒竹穴

穴位位置:两侧眉头的内侧。

按摩方法:用食指的指腹点压在穴位上,并配合呼吸,连续点压30秒。

按摩这个穴位可以促进眼部微循环,增加眼部肌肤的含氧量和吸收力,防止细纹的产生。

4、足三里

穴位位置:在我们的膝盖下面有一个调肠胃、抗衰老的穴位——足三里穴,当我们把腿屈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就是足三里。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里穴做按压动作,每次5—10分钟,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中医药认为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所谓合穴就是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全身气血不和或阳气虚衰引起的病症,尤其是胃经气血不和,敲打足三里都能够进行调整,可以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泻泄、便秘等胃肠道消化不良的病症。经常按摩足三里,还能防病健身、抗衰延年,对各种常见的老年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小儿腹痛按摩方法 揉足三里

揉足三里是日常生活保健脾胃的同用手法,家长可在小儿睡觉前帮其按摩一下,具体超重为用拇指指端点按足三里穴约5次后,再轻揉穴位5圈,以局部酸胀为佳。


健脾胃按摩这些穴位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每天对这4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增强抗病能力。平时忙碌的人也可以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助人为乐足三里

从中医经络学来看,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合穴即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治脏腑疾患,尤其擅长治疗腹部疾患。足三里穴可谓是一个多面手,有通调百病的效果,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四总穴歌》中有这样一句口诀说得好:“肚腹三里留。”也就是说,凡是肚腹脾胃方面的问题都可取它来治。

不仅如此,足三里穴还是一个长寿大穴。若经常刺激足三里穴,还有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功效。现代人平时应酬特别多,饮食无规律,夜生活过于丰富,再加上平时工作压力大,因此胃肠方面最容易出问题,如胃痛、胃胀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刺激足三里穴。

如何取穴呢?站立,把同侧手掌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四指向下,食指按在胫骨上,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即是此穴。按摩时,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穴里处按压,每次5~10分钟,以有酸胀、发热感为宜。很多上班族长时间坐着,难免感觉体乏肢酸,可在休息时敲打足三里穴,再辅以按摩涌泉穴。每次5~10分钟,即感疲劳顿消,步履轻盈。

总的来说,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从足三里穴调治。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头痛、头晕、产后乳汁不足等,也可以通过每天按揉此穴来缓解。

胃胀气怎么快速排气 按摩治疗胃胀气

取穴部位:该穴位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操作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太白穴,坚持2-4分钟,当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按摩该穴位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的胃胀气。

取穴部位: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

操作手法: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的同时,向上方使劲儿,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穴,能调节脾胃功能,按摩该穴位能缓解胃胀气的症状。


相关推荐

冬天脚冷怎么办 足三里

艾灸取穴:将腿屈伸,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即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三寸,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宽度即为三寸,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开一横指处,就是足三里穴。艾灸好处:足三里穴是强身健体的万能血,而艾条属阳,用艾条熏这个穴位以去除脾胃寒湿,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的作用,对于改善手脚冰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足三里抗衰老

按摩部位主要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开1横指,该处即是。按摩方法⒈端坐凳上,四指并拢,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按掐活动,一掐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⒉端坐凳上,四指屈曲,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⒊正身

肾阳虚按什么穴位

1、治肾阳虚按合谷穴合谷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2、治肾阳虚按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或艾灸此穴,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养胃

半夜胃痛怎么办 急性胃炎引起的胃痛——按摩穴位

对于急性胃炎引起的胃痛,以按梁丘穴、足三里穴、中脘穴进行缓解。位置:梁丘穴位于膝盖外侧端直上约两个拇指宽度的位置;足三里位于胫骨外侧,在膝盖下方约4横指宽处。;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按摩方法:1、按压梁丘穴是用拇指之间按在穴位上,朝大腿方向用力加压,稍微的刺激是无法止住胃痛的。每次按压20秒,休息5秒后在继续,按到胃痛缓解为止。2、以拇指指腹着力,以顺时针方向稍微用力按足三里

经常这样做抗衰老效果好

常按哪些穴位有美容养颜抗衰老的效果?1、迎香穴穴位位置:鼻翼两侧凹陷处。按摩方法:用食指的指腹做圈状按压,连续按摩大约1分钟。按摩这个穴位以增强面部的血液循环,润泽肌肤。2、养老穴穴位位置:手腕外侧凸起处的内侧。按摩方法:用食指的指腹做推的动作,并且配合舒缓的呼吸,连续按摩约1分钟。按摩这个穴位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有效改善面部色斑、皱纹和肤色,此外它还是对付青春痘的特效穴道哦。3、攒竹穴穴

失眠艾灸哪里最好

经常失眠睡不着以试试艾灸以下六个穴位调理: 内关穴内关穴位置:离手掌第一横纹上2寸的两条筋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位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功效,对治疗抑郁导致的失眠,焦虑,健忘等症尤其有效。心俞穴心俞穴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艾灸刺血有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胸痛,心悸,头痛,恶心,神经官能症。神门穴神门穴位置:手掌

中医按摩减少宝宝溢奶

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用拇指指尖轻按小儿足三里各100次。推膻中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推脾土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0次。推胃经胃经位于小儿拇指第一指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小儿双手胃经各200次。内关内关穴位于小儿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2同身寸两筋之间。用指

祛湿养脾常按3大养生穴位

祛湿养脾常按3大养生穴位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早晚温差大。此时,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为适应自然界由“夏长”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肠胃功能加强,人们食欲随之旺盛,以从食物中吸收更多营养滋养身体。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3大养生穴位让脾胃变得强壮

治疗呕吐的穴位都有哪些呢

1、止胃痛按足三里穴胃痛时,用双拇指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明显减轻。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2、止呕吐指压内关穴呕吐时,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

按摩养肝补脾 记住这7穴

内关穴一次用手轻轻按摩该养生穴位30下,和胃宽胸。神阙穴手掌放在腹部,围绕肚脐顺时针50下,再逆时针50下,起到疏肝健脾和胃通腑等养生保健作用.足三里和三阴交穴用手轻按或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等两大养生穴位健脾,和胃,柔肝,增加机体免疫功能。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