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后早锻炼未必佳
股骨颈骨折后早锻炼未必佳
股骨头与手等其他血液循环较多的部位不同,它的血液循环主要来自于股骨颈。一旦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将很有可能由于长期缺乏血液供应而导致坏死。根据股骨颈骨折的部位不同,所选择的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
发生在股骨颈根部的骨折离颈部较近,血液循环有所保障,因而相对容易愈合;发生在靠近股骨头部分的骨折则刚好相反,并且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第二种情况最好在治疗之初便选择换人工股骨头。如果按原来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可能在难以收到治疗效果功亏一篑的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
股骨颈骨折后的康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患者在配合医生进行康复的同时,还需不定期进行检查。有的患者不知道康复锻炼很有讲究,往往适得其反。股骨颈骨折后的锻炼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分阶段进行。一般情况下,手术结束之初的三个月内,病人只能躺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伸屈运动。这个时候病人不宜下地行走,以防磨损还未愈合的股骨头。如果换的是人工股骨头,愈合过程中运动过量,在加速磨损人工股骨头的同时,还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产生骨刺等。
手术三个月之后,患者在医院复查拍片确定骨痂愈合的情况下,可以逐步下床通过行走等方式适当做一些负重练习以及帮助恢复的体操运动。随后还需不定期与医生联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恢复。
股骨颈骨折后的股骨头是否坏死,需要一年之后才能观察得出来,在康复过程的短期内是难以确认的。如果病人一年之后没有任何不良症状,则说明股骨头恢复情况良好,反之亦然。为了防止股骨头坏死,应做到勤复查X线片。即使骨折愈合,因为股骨头坏死发生较晚,也最好追踪3~5年。同时,不宜过早负重。
股骨头骨折治疗方法有哪些
1、股骨颈基底骨折:不完全骨折及外展嵌插骨折,可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
2、股骨颈中段骨折:可行单钉、多针或加压内固定。
3、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此类愈合困难,常发生坏死,对65岁以上老年人多施行人工关节置换。对此年龄以下者,宜选择多枚针或加压钉内固定。
4、儿童股骨颈骨折:儿童股骨颈的主要血供来自髓内动脉。用4枚2mm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损伤较少,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12周。并密切观察有无股骨头坏死发生。
5、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术:术前先行胫骨结节骨牵引1周,以松解挛缩的髋周肌肉和矫正骨折移位。手术暴露股骨颈和股骨头,将骨折复位,沿股骨颈长轴凿一骨槽,将带股方肌蒂的骨瓣嵌插在股骨颈的骨槽内,在股骨大粗隆以下的股骨外侧,直视下插入加压钉或多枚针固定。
6、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可用于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手术显露股动脉,直接在腹股沟韧带下找寻旋髂深血管。以此血管束为中心,设计取6.0cm×1.5cm×1.5cm全层骨块,用盐水纱布包绕骨块待用。
老年人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1、股骨颈骨折与骨质疏松有重要关系:近年临床更加证明了,绝大多数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伴有骨质疏松。
2、股骨颈骨折女性多于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内分泌功能紊乱,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骼失去性激素的保护作用,对甲状旁腺敏感性增高,调节钙磷激素处于紊乱状态,因此,加剧了骨质疏松的发生。这就是股骨颈骨折女性会比男性多原因。
3、血钙吸收下降:人体99%的钙包含于骨骼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吸收的钙量低于丢失的钙量,而且出现钙的负平衡,加之活动减少,骨获得生理能力刺激不足,骨钙盐分解多于合成。
4、头下型骨折位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好发部位:股骨颈骨折发生的基础是骨质疏松,头颈结合部常出现强度下降,大部分骨折是由于在股骨头上给予一个相当体重的力,同时有一沿骨干轴方向向外的力共同作用,使头颈结合部破坏,形成骨折。
股骨颈骨折影像学表现
按股骨颈骨折部的形态分为嵌入型和错位型骨折。这两型股骨颈骨折的骨折线可表现为致密线和/或透亮线。致密骨折线表示两骨折端的骨小梁有重叠嵌插,而透亮骨折线则意味着两骨折端有分离。
嵌入型股骨颈骨折无明显错位,通常股骨颈可见模糊的致密骨折线,局部骨小梁中断,局部骨皮质出现小的成角或凹陷,股骨干的外旋畸形小明显。此型骨折属较稳定性骨折。由于骨折发生时外力作用的不同,股骨头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收、外旋。前倾或后倾的成角畸形。如出现嵌入端成角畸形较明显,或骨折线的斜度较大、骨折端部分有分离,或股骨干外旋明显时,提示骨折不稳定。
错位型股骨颈骨折较常见,亦称为内收型股骨颈骨折。两折端出现旋转和错位。股骨头向后倾骨折端向前成角,股骨干外旋向上错位,骨折线分离明显。
另外,接骨折部位又可分型为:头下型:骨折线位于头颈交界处;经颈型:骨折线位于股骨颈的中段;基底型:骨折线位于股骨颈底部,大部分位于关节囊外;头颈型:骨折线上端在头下,下端在股骨颈的中部,此型骨折近端的血供不好,不易愈合。
骨折为何引起缺血性坏死
由于股骨头的动脉血供,缺乏丰富的侧枝循环,当股骨颈骨折移位明显,血管损伤后,常常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一般而言,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下列因素有关:
(1)儿童和壮年的股骨头坏死率比老年人高,这是因为儿童和青壮年股骨颈区骨质坚硬一般不易骨折,致股骨颈骨折时暴力必较大,骨折端移位程度较为严重,因而血运破坏也较为严重之故。
(2)随着股骨颈骨折的处理时间的延迟,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早期手术坏死率,远较延期手术坏死率为低。早期手术病例即使发生坏死,也属部分性坏死,出现坏死的时间也晚;而延期手术者,其坏死往往完全性的,而且坏死出现早。
(3)骨折线越靠近股骨头,其坏死率也越高。通过股骨颈外后上方斜形骨折线者,坏死率最高。
(4)股骨颈骨折原始移位严重,提示股骨头血管断裂亦较严重,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也较高。
(5)复位不良,如过度内收、屈曲或外翻旋转和分离移位等手法,均可增加坏死率,因旋转和分离可使尚未断裂的血管拉紧,或断裂。
(6)多数学者认为应当闭合复位,使用多针或螺旋针固定骨折。有人主张切开复位三冀钉内固定。对位好,骨折愈合好可以减少头坏死不等于不发生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治疗措施
股骨颈骨折,多见老年人,由以50—70岁者为最多。因老年人骨质疏松 ,股骨颈脆弱,轻微跌倒即可发生骨折。
(1)治疗时机早期治疗有利于尽快恢复骨折后血管受压或痉挛。股骨颈骨折手术原则上不超过2周。
(2)骨折复位准确良好的复位是骨愈合重要的条件。牵引患肢,同时在大腿根部加反牵引,待肢体原长度恢复后,行内旋外展复位。
(3)内固定目前内固定器材主要四类:
①单钉类:三翼钉为代表,三刃钉内固定为众所熟悉的传统疗法。这种单根钉在骨的力学效能上不能持久,另外,此钉也不适于青少年及颈部粉碎性骨折者。
②多钉固定类:包括史氏针、三角针和多根螺纹钉。此类固定对骨的损伤较小,利用多钉的布局在生物力学上的优势,疗效较好,缺点是钉退出后骨不愈合。
③滑移式钉板固定装置类:此种内固定器材优点是能使骨折片稳固地嵌紧,有助于早期负重。但操作难度和手术创伤大。
④加压内固定类:所用的内固定钉带有螺纹,如交叉螺丝钉,带螺纹骨圆针及弹簧加压螺丝钉等。
(4)治疗方法选择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依据骨折部位考虑其治疗方法。
①股骨颈基底骨折:不完全骨折及外展嵌插骨折,可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
②股骨颈中段骨折:可行单钉、多针或加压内固定。
③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此类愈合困难,常发生坏死,对65岁以上老年人多施行人工关节置换。对此年龄以下者,宜选择多枚针或加压钉内固定。
④儿童股骨颈骨折:儿童股骨颈的主要血供来自髓内动脉。用4枚2mm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损伤较少,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12周。并密切观察有无股骨头坏死发生。
⑤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术:术前先行胫骨结节骨牵引1周,以松解挛缩的髋周肌肉和矫正骨折移位。手术暴露股骨颈和股骨头,将骨折复位,沿股骨颈长轴凿一骨槽,将带股方肌蒂的骨瓣嵌插在股骨颈的骨槽内,在股骨大粗隆以下的股骨外侧,直视下插入加压钉或多枚针固定。
⑥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可用于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手术显露股动脉,直接在腹股沟韧带下找寻旋髂深血管。以此血管束为中心,设计取6.0cm×1.5cm×1.5cm全层骨块,用盐水纱布包绕骨块待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年龄超过65~70岁以上新鲜股骨颈头下或粉碎性骨折有移位者,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已坏死而髋臼无骨关节炎者,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
股骨颈骨折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造成老年人发生骨折有2个基本因素,内因骨强度下降,多由于骨质疏松
;双量子密度仪证实股骨颈部张力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最后压力骨小梁数目也减少,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据200根成人股骨颈上区观察测量平均14.6±0.22个标准差为3.1),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脆弱。另外,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应力较大(体重2~6倍),局部应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就能导致骨折。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严重损伤所致。另外股骨头的血运情况也是造成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之一。
二、发病机制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由于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女性活动相对较男性少,由于生理代谢的原因骨质疏松发生较早,故即便受伤不重,也会发生骨折。Atkin(1984)84%的股骨颈骨折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Barth等人给股骨颈骨折病人做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取下股骨内侧皮质进行组织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发现骨单位明显减少,哈弗管变宽。Frangakis研究了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认为在65岁女性中,50%的骨骼矿物质含量低于骨折临界值。在85岁女性中,100%的骨骼矿物质含量低于骨折临界值。目前普遍认为,尽管不是惟一的因素,骨质疏松是引起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因素,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可以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看作为病理骨折。骨质疏松的程度对于骨折的粉碎情况(特别是股骨颈后外侧粉碎)及内固定后的牢固与否有直接影响。
大多数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创伤较轻微,年轻人股骨颈骨折则多为严重创伤所致。Kocher认为损伤机制可分为两种:
1、跌倒时大粗隆受到直接撞击。
2、肢体外旋。在第二种机制中,股骨头由于前关节囊及髂股韧带牵拉而相对固定,股骨头向后旋转,后侧皮质撞击髋臼而造成颈部骨折。此种情况下,常发生后外侧骨皮质粉碎。年轻人中造成股骨颈骨折的暴力多较大,暴力延股骨干直接向上传导,常伴软组织损伤,骨折也常发生粉碎。
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工作有哪些呢
1。最大限度的避免臀部外伤,尤其是老年人行走、运动时要防绊防摔,减少股骨颈骨折的发生机会。
2。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应该及时、正确选择较正规的医院去治疗,减少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3。对不稳定的股骨颈骨折,要采用坚强内固定,同时应用带血管蒂骨瓣头颈部移植骨,促进股骨颈愈合,增加头部血运,防止骨坏死。
4。股骨颈骨折术后要定期复查,即使经治疗后患肢功能达到完全正常,一般每3个月进行X线检查,连续观察3~5年。尤其是当骨折愈合后近期又出现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跛行等症者,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做到股骨股头坏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可能防止股骨疛坏死的发展。
总结全文: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工作有哪些呢?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可能让很多的朋友们都非常害怕,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患上股骨头坏死这种疾病之后不要带着害怕的心里,要明白治疗的重要性,不要等到疾病发展的不可收拾的时候才来治疗。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不高
1、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越靠近股骨头,发生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机率越高,特别是股骨颈头下型骨折、髋关节脱位等损伤可造成股骨头血运障碍,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增加;
2、年龄:中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易发生不愈合,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因致伤暴力大,股骨颈周围血供损伤更大,股骨头可能在受伤的当时就已经发生骨小梁压缩、塌陷,头内压力增加,进一步影响股骨头血供,因此更易发生股骨头坏死;
3、负重:过早弃拐活动造成股骨颈骨折端不稳定,出现骨折端的相对滑动,进一步加重血管损伤,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普遍原因;
4、错位程度和复位质量:股骨颈骨折轻度错位,股骨头坏死率为15.7%,中度错位者为35.7%,重度者则为51%,复位质量越好,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越低。
小腿骨折愈合时间及康复治疗
小腿骨折愈合时间及康复治疗。
成人常见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参考值:锁骨骨折4-6周、肱骨外科颈骨折4-6周、肱骨干骨折4-8周、肱骨髁上骨折4-6周、桡骨远端骨折4-6周、股骨颈骨折12-24周、股骨转子间(粗隆间)骨折8-12周、股骨干骨折8-12周、髌骨骨折4-6周、胫腓骨骨折8-10周、内、外及后踝部骨折4-6周。
骨折康复锻炼:医护人员应为骨折病人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全身情况、骨折愈合的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进行修订锻炼计划。骨折早期:(炎症反应期,骨折1~2周)特点:局部疼痛,肿胀,骨折不稳,并发的软组织损伤需要修复。
骨折中期:(伤后3~6周)特点:炎症消失反应,骨痂形成,骨折端已较稳定。锻炼方式:继续肌肉收缩锻炼,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活动,由被动到主动,逐渐扩大活动范围力量。
骨折后期:(骨折临床愈合)特点:骨折部无压痛,肌纵向叩痛,无异常活动,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X线显示骨折部骨膜粘合。锻炼方式: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使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功能锻炼不仅强调局部的锻炼,还必须坚持全身活动,以防止和减轻骨折病的发生。
上文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小腿骨折愈合时间及康复治疗,希望骨折的病人不要着急要安心养病积极治疗,尽早康复。
股骨颈骨折的原因有哪些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由于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女性活动相对较男性少,由于生理代谢的原因骨质疏松发生较早,故即便受伤不重,也会发生骨折。84%的股骨颈骨折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专家在给股骨颈骨折病人做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取下股骨内侧皮质进行组织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发现骨单位明显减少,哈弗管变宽。
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认为在65岁女性中,50%的骨骼矿物质含量低于骨折临界值。在85岁女性中,100%的骨骼矿物质含量低于骨折临界值。
目前普遍认为,尽管不是惟一的因素,骨质疏松是引起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因素,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可以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看作为病理骨折。骨质疏松的程度对于骨折的粉碎情况(特别是股骨颈后外侧粉碎)及内固定后的牢固与否有直接影响。
大多数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创伤较轻微,年轻人股骨颈骨折则多为严重创伤所致。专家认为损伤机制可分为2种:①跌倒时大粗隆受到直接撞击。②肢体外旋。在第2种机制中,股骨头由于前关节囊及髂股韧带牵拉而相对固定,股骨头向后旋转,后侧皮质撞击髋臼而造成颈部骨折。此种情况下,常发生后外侧骨皮质粉碎。年轻人中造成股骨颈骨折的暴力多较大,暴力延股骨干直接向上传导,常伴软组织损伤,骨折也常发生粉碎。
造成老年人发生骨折有2个基本因素,内因骨强度下降,多由于骨质疏松;双量子密度仪证实股骨颈部张力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最后压力骨小梁数目也减少,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据200根成人股骨颈上区观察测量平均14.6±0.22个标准差为3.1),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脆弱。另外,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应力较大(体重2~6倍),局部应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骨折。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严重损伤如车祸或高处跌落致伤,偶有因过度过久负重劳动或行走,逐渐发生骨折者,称之为疲劳骨折。
股骨颈骨折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最后确诊需要髋正侧位X线检查,尤其对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更为重要。X线检查作为骨折的分类和治疗上的参考也不可缺少。应提起注意的是有些无移位的骨折在伤后立即拍摄的X线片上可以看不见骨折线,当时可行CT、MRI检查,或者等2~3周后,因骨折处部分骨质发生吸收现象,骨折线才清楚地显示出来。因此,凡在临床上怀疑股骨颈骨折的,虽X线片上暂时未见骨折线,仍应按嵌插骨折处理,3周后再拍片复查。另一种易漏诊的情况是多发损伤,此时常发生于青年人,由于股骨干骨折等一些明显损伤掩盖了股骨颈骨折,因此对于这种病人一定要注意髋部检查。
一、在检查方面,查体可发现患侧大粗隆升高,表现在:
1.大粗隆在髂一坐骨结节联线之上;
2.大粗隆与髂前上棘间的水平距离缩短,短于腱侧。X线照片能明确诊断。特别是髋坐关节正、侧位片,可确定骨折类型、部位、移位情况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二、本病的辅助检查多利用X线检查,按股骨颈骨折部的形态分为嵌入型和错位型骨折。这两型股骨颈骨折的骨折线可表现为致密线和/或透亮线。致密骨折线表示两骨折端的骨小梁有重叠嵌插,而透亮骨折线则意味着两骨折端有分离。
1、嵌入型股骨颈骨折无明显错位,通常股骨颈可见模糊的致密骨折线,局部骨小梁中断,局部骨皮质出现小的成角或凹陷,股骨干的外旋畸形小明显。此型骨折属较稳定性骨折。由于骨折发生时外力作用的不同,股骨头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收、外旋。前倾或后倾的成角畸形。如出现嵌入端成角畸形较明显,或骨折线的斜度较大、骨折端部分有分离,或股骨干外旋明显时,提示骨折不稳定。
2、错位型股骨颈骨折较常见,亦称为内收型股骨颈骨折。两折端出现旋转和错位。股骨头向后倾骨折端向前成角,股骨干外旋向上错位,骨折线分离明显。
股骨颈骨折怎么办
股骨颈骨折急救措施及治疗!凡外伤后髋部疼痛,由专科医师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病情、体质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除非有手术禁忌症的无移位的骨折才考虑保守治疗。
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依X线透视下将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钉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骨折端能得到加压固定,治疗费用较低的优点。不足之处是手术后需要4—6个月的卧床休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已有60余年的历史,材料力学、手术技巧都十分完善,是所有人工关节置换中技术最成熟、效果最好的,特别适用于头下型及老年病性股骨颈骨折,术后几天即可下床活动,避免了术后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大大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青年Ⅰ、Ⅱ期股骨头坏死,这时股骨头尚未塌陷,可采取自体腓骨植骨或带血管植骨,手术后可配合药物治疗;中青年Ⅲ期股骨头坏死可采取带血管植骨和药物治疗;中青年Ⅳ期股骨头坏死及老年股骨头坏死应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急救措施及治疗!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解我们已经熟悉了,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得了病不可怕,关键是要积极的接受医生的药物治疗,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康复锻炼。
股骨颈骨折发生股骨头坏死高危因素
股骨颈骨折是髋部最常见的损伤,在全身骨折中其发病仅次于挠骨远端骨折。这种骨折多因走路不小心跌倒,臀部着地而引起,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行走。
年轻人的股骨颈骨折多因车祸或高处摔伤等强烈暴力引起。股骨颈骨折的大多数有比较明显的移位,且因为这个部位的杠杆作用较大,骨折不稳定,因此,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手术后一般要闯三关:一是术后感染关,这一关多数患者能闯过,一般是10天左右;二是愈合关,股骨颈部位血运差,大多患者为中老年人,因此愈合起来较为缓慢,一般需要3个月至1年左右,年龄越大愈合越难,不愈合率大约可以达到30%左右。
前两关作为医生和患者来讲,都比较重视,而第三关是股骨头坏死关,这一关往往容易被忽视。临床常见的情况是: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复位、内固定、愈合都很顺利,医生患者都很满意,于是不作保护、随意活动,最终造成股骨头坏死,留下终身遗憾。
股骨颈骨折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机率约为20-40%,其高危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越靠近股骨头,发生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机率越高;
年龄:中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易发生不愈合,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易发生股骨头坏死;
负重:过早弃拐活动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普遍原因;
错位程度和复位质量:股骨颈骨折轻度错位,股骨头坏死率为15.7%,中度错位者为35.7%,重度者则为51%,复位质量越好,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越低。
股骨颈骨折后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
1.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股头颈头下型骨折,移位明显,愈合有困难。
2.股骨颈头下型粉碎性骨折。
3.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股骨颈已被吸收。
4.不能配合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人,如偏瘫,帕金森氏病或精神病人。
5.成人特发性或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范围大,而髋臼损伤不重,用其它手术又不能修复。
6.不应行刮除植骨术的股骨颈良性肿瘤。
7.股骨颈原发性或转移的恶性肿瘤或致病理性骨折,为减轻病人痛苦,可以手术置换
我科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已近百例,技术成熟,操作熟练,费用较低,效果优异
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后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对于很多出现这种骨折的患者,一定要全面了解以上介绍的适应症,只有全面了解了适应症,才能通过关节置换手术,让自己这种骨折,通过关节的置换手术,让自己尽快的成为一个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