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癌的预后

胃癌的预后

胃癌的预后:对于胃癌的治疗除了需要注意治疗方法之外还需要做好胃癌的预后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针对性的进行治疗,那么对于胃癌的预后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下面就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

1、发病部位一般认为胃体部癌预后较好,胃底贲门和窦部较差,广泛浸润者最差。

2、胃癌在胃壁内浸润扩散,比突破胃浆膜扩散到腹腔和邻近器官预后要好,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多、距离远,5年生存期明显下降。

3、侵犯深度肿瘤侵犯胃癌的深度依次为粘膜固有层,粘膜下层、浅肌层、深肌层、浆膜层及浆膜外,浸润程度越深,5年存活率越低。

4、肿瘤大小一般说肿瘤越小,预后越好,如微小胃癌,术后5年生存可达100%,但并不是绝对的小比大好,还要结合肿瘤的生长方式及病理分型等因素分析。

5、大体类型进展期胃癌中局限性溃疡型预后较好,弥漫浸润型预后最差,凡浸润不明显,或周围界限较清者预后较好,而弥漫性广泛浸润呈皮革胃者预后最差。

6、组织学形态一般说分化较好的乳头状腺癌及管状腺癌预后较好,而未分化癌、粘液细胞癌预后较差。组织学结构中具有明显纤维性硬化性间质即所谓硬癌预后最差。

7、癌周间质反应为人体抗癌反应之一,是肿瘤周围炎症细胞反应,主要指淋巴—浆细胞反应;一般认为,淋巴—浆细胞反应程度明显则预后较好。

另一种反应为纤维间质反应,即癌周间质中常出现浆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和单核巨噬细胞的肉芽肿反应,肿瘤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包裹肿瘤的现象,这种反应对原发瘤及转移瘤之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反应增生包裹肿瘤明显者预后较好。局部淋巴结反应,包括b淋巴细胞增生、t淋巴细胞增生、局部淋巴结的窦组织细胞增生,不论为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都在一定程度土说明宿主的免疫反应状态,有学者根据三类细胞增生程度进行分级,表明重度增生比轻度增生预后好,且差异明显。

8、淋巴及血管瘤栓淋巴瘤栓与淋巴转移有关,对预后有一定影响。

9、其他因素近年来研究表明青年胃癌患者预后较老年者差,可能与青年患者诊断较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病变恶性程度高、术后或化疗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性别对预后关系不大。诸如手术方式、术后综合治疗措施、患者的精神状况、休养环境、营养情况及是否患有其它疾病等均与预后有关。

胃癌的预后:经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同时希望对胃癌的治疗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怎样科学治肝癌

影响肝癌预后的因素有:从性别上看,女性患者的生存期较男性患者长;从肿瘤大小看,病灶小的肝癌患者较病灶大的患者预后好;从肿瘤数目看,单个病灶的患者较多个病灶的患者预后好;有无包膜有无门静脉癌栓等,也影响肝癌预后;肿瘤发生部位对预后亦有影响,位于肝包膜下的癌结节可由于不断生长或肝内癌结节巨大向肝外赘生,可发生破裂出血至腹腔内;直接脱落进入腹腔的肝癌细胞可引起种植性转移,形成多个癌灶,进而形成腹膜癌症,导致恶性腹水的形成。

此外,肝癌细胞生长极其活跃,侵袭性强,易侵犯包膜和血管,致局部扩散和血道转移。肝癌经血道向肝外器官转移可发生在肝癌早期。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有95%出现周围血白蛋白涨NA阳性,说明肝癌细胞入血。肺为肝细胞癌肝外最常见的转移器官,约占90%,其次为骨、肾上腺、肾、脑等器官。肝癌转移对预后有直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是否根据肝癌的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直接影响肝癌预后。

前面谈到,采用现代放疗技术综合治疗肝癌已成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那么,哪些肝癌患者应首选放疗?一、年老、体弱等不能承受手术的肝癌患者;二、肝癌早期肿瘤微小,没必要动刀开膛的患者;三、术后残留或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四、肝转移癌患者。我常说合适的病人,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疗法是科学治疗肝癌的原则,三个合适原则也事关肝癌患者的预后。

子宫内膜癌预后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症状明显,癌细胞生长慢,转移发生晚,加之治疗效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是比较好的,因此预后亦较好。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一般在60%~70%之间。

哪些因素可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呢?

(1) 年龄:年龄越轻,预后越佳;年龄越大,预后越差。一般文献报道:年龄在60岁以下,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为80%左右; 60岁以上,则为60%左右。年龄影响预后的原因可能与年龄越大,肿瘤的细胞分化越不良,且易浸润肌层,即与恶性程度更高有关。

(2) 临床期:和预后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肿瘤越进入晚期,治疗效果越差。ⅰ期患者 5年生存率可高达90%左右,而ⅰ期患者约占 2/3~3/4,是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人数最多的部分,这也是子宫内膜癌预后普遍较好的原因。若肿瘤已超出骨盆或已侵犯膀胱、直肠,则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超过20%。

(3) 子宫大小:可以反映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因此与预后有关。有文献报道,治疗后生存率将因子宫增大而渐减。若将子宫大小分为正常大小、稍大及>孕8周3组,其 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0%及40%左右,当然,在子宫增大的患者中应除外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等良性疾病所致的子宫增大。

(4) 细胞分化和程度:和预后亦密切相关。细胞分化良好, 5年生存率高;细胞分化不良,易有子宫肌层及淋巴转移,5年生存率则低。

(5) 肿瘤有无肌层浸润及转移:若肿瘤已侵及子宫肌层或有血行或淋巴转移,预后均差。在肿瘤侵入肌层中,根据文献报道,认为浅层浸润对预后影响不大,而一旦浸润至深肌层,则生存率明显下降。

(6) 上述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有关因此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或合并存在的,因此应综合分析,方能正确估价该患者的预后。

恶性肾肿瘤如何预防

肾癌患者主诉和临床表现多变,肾脏位置隐蔽,对早期自我诊断、自查造成困难,血尿是肾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常为无痛性、间歇性全血尿,注意在老年人中血尿常认为是前列腺增生及结石所致,应警惕肾癌可能性。血尿伴有腰痛与肿块仅占肾肿瘤的10%,应警惕出现的肾外表现,如发热、高血压、高血钙、血沉加快、贫血、肝功能异常、消瘦、红细胞增多及平卧位不消失的左侧精索静脉曲张都有肾癌可能,应及时就诊。定期做健康体检,尤其对有致癌诱变剂接触史者的健康监护,重点查血尿常规,肾脏的B 超检查,争取使直径小于1cm 的肿瘤得以早期发现。肾癌一经发现应尽快力争采取手术切除,根治性肾切除包括切除肾周筋膜、脂肪、肾上腺、淋巴组织及中上段输尿管,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癌栓应予摘除。肾癌采用化疗与放疗疗效欠佳,免疫治疗有一定疗效。

3.三级预防 病人晚期可出现恶病质,局部疼痛明显,肿瘤内出血引起严重贫血,可采用支持疗法,输血、静脉高营养,姑息性肾切除或选择性区域性动脉内化疗加栓塞治疗,用于严重出血、疼痛和肿瘤外症候群、周围脏器受压等,对症治疗如止痛等减少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预后:肾癌的组织学结构对预后无影响,乳头状囊腺癌预后尚好。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影响预后,透明细胞癌预后好,颗粒细胞癌和混合型预后略差,梭形细胞癌和小细胞癌预后最差。肾切除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35%~40%,10 年生存率为17%~30%。肾癌预后有时难以估计,可在肾切除后20 年、30 年或更长时间出现转移。对于肾静脉内或下腔静脉内癌栓,如能手术彻底摘除,则预后良好;若肿瘤侵犯静脉壁,则应切除受累静脉壁,否则预后不良;肿瘤侵入肾周脂肪和肾筋膜,如能根治性切除,近一半可生存5 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预后不良,极少生存5 年;肾癌侵入邻近器官者的生存时间较短。肿瘤大小,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肝癌预防预后

肝癌晚期能活几年

晚期如果不治疗,只是做好日常的护理,平均寿命只有3-6个月。国内有资料显示:自出现低浓度AFP至亚临床肝癌(早期)确诊;自亚临床期至出现临床症状(中期);自有临床症状至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或恶液质(晚期);自晚期至死亡,其中间隔时间分别为10个月、7个月、4个月、2个月。因此其自然病程大约为24个月。影响肝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就是高复发率,研究表明,肝癌术后5年的复发率可以高达75%以上。肝癌的复发大多数在术后一年内。

肝癌治愈率

肝癌如果小于2公分,可以切除做根治手术,文献报道其5年生存率多在50%左右,癌症结节越小,生存率越高,部分极早期患者甚至可以达到根治。根据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统计,自1999—2003年共进行了6446例肝癌手术切除,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 9%、64. 6%和53. 2%。如果已经发展到晚期或是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只能采用化疗或放疗,平均寿命多不到2年。经过统计,肝癌从诊断开始,80%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

肝癌传染吗

肝癌不会传染。约1/3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50%~90%原发性肝癌患者常合并肝硬化,长期食用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或是兰绿藻等藻类毒素污染水源也是原因之一。由上述导致肝癌的原因可知,肝癌不是传染导致的。不过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肝和丙肝,具有传染性。

肝癌的筛查

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肝炎、肝硬化病史者,或肝炎病毒携带者最好每3个月至半年作一次B超和AFP(甲胎蛋白)检查,可以在症状出现前半年到一年作出肝癌的诊断。因此,对于没有什么症状的早期肝癌来说,通过肝脏B超和验血查甲胎蛋白,能够筛查出大部分“小肝癌”。

胃癌手术成功率高吗

胃癌手术的成功率在早期比较高,之后要看手术的处理情况和病情发展来决定。

1、早期胃癌预后非常良好,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患者五年的存活率高达95%。这就预示着胃癌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早期特别是一些青年人发现胃部不适最好去做一个胃癌筛查,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酿成悲剧。

2、有的胃癌患者可能是浅肌层受到癌肿侵犯的病人,这样的病人经过胃癌手术治疗之后五年的生存率大约在50%左右。还有的病人可能受到危害的侵犯已经到了深肌层,对于这样的病人通过手术治疗之后五年的生存概率大约是25%。

3、浆膜受到侵犯的胃癌病人手术之后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0%,当然这样的病人一般都是中晚期的病人。另外胃癌的术后生存率还涉及到一个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问题。有的胃癌病人可能是无淋巴结转移,这样的病人五年生存率为41.1%。如果是淋巴结第一站发生转移,则术后的生存率为13.3%。如果胃癌发生的淋巴结第二站转移,则术后的五年生存率为10.1%。

绒毛膜癌能活多久 绒毛膜癌手术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绒毛膜癌术后能活多久跟手术预后的很多因素有关:

一般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佳;分娩、流产后的绒毛膜癌比良性葡萄胎后绒毛膜癌预后欠佳;发现绒毛膜癌距离时间愈久,即所谓潜伏期愈长,则预后不良,凡手术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浓度迅速下降,绒毛膜癌手术一般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大网膜及宫旁静脉丛及卵巢静脉丛切除,术后一直保持阴性者,预后较佳;如果是一度曾下降而未达到阴性,且持续不变的,预后不良。

阴茎癌预后

手术切除病变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根据病变的部位、大小和分期决定选择包皮环切术、阴茎部分切除术和阴茎全切除加尿道阴部造口术。阴茎部分切除术切除范围应距肿瘤边缘至少2cm以上正常组织。因常伴有感染,手术前最好先抗炎治疗一周,包括病灶局部的抗炎处理。对于腹股沟无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目前不主张常规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如活检证实腹股沟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或清扫术。术后可考虑联合放疗。

对于晚期阴茎癌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应考虑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平阳霉素、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化疗亦可配合手术和放疗。

多数阴茎癌恶性程度低,积极治疗预后良好。早期阴茎癌患者手术后治愈率可达70%~80%,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有20%~30%。如不治疗一般在2年内死亡,无5年生存率。

瘤的康复保健护理方法是什么

癌症病人发病后,无论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很大变化,要重新建立生活规律,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医学专家赖斯特.布莱斯罗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 “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对疾病和死亡的影响大大超过医药的作用。”故每个癌症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许多肿瘤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扰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律,不利于机体康复。而有规律的生活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则能使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按节律正常进行,如每日起床、洗脸、漱口、进食、排便、锻炼、工作、休息等形成良好的规律,则既能利于身体健康,又能利于肿瘤康复。

一、肿瘤患者的康复护理

1、首先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癌症的坚强信心。

2、适当的运动可使气血流畅,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受风寒,"百病从寒起",身体受风寒剌激时,抵抗力下降,易诱发疾病。

3、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如卷心菜和菜花等及萝卜、酸梅、黄豆、牛肉、蘑菇、芦笋、薏苡仁等、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质,水果、牛奶、甲鱼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

4、肿瘤病人热能消耗大,因此饮食要比正常人多增加20%的蛋白质。

5、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

二、肿瘤的预后 对肿瘤病人应定期随访。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可获治愈,很少有再发。恶性肿瘤的预后较差。临床上通常用3年、5年、10年的生存率来表示成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影响恶性肿瘤转归和预后的好坏取决于以下主要因素:

1.病期早晚 如胃癌一般5年生存率为20~30%,而早期胃癌可达90%以上。肝癌5年生存仅20%,而小肝癌或亚临床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72%。

2.组织学特点 同一组织来源的癌肿中,分化好,淋巴细胞浸润多者预后较邹;反之预后较差,如胃癌中溃疡癌变预后最好,粘液癌和低分化癌预后最差。以不同癌比较,甲状腺癌、乳癌、宫颈癌预后较好,肺癌、肝癌预后较差。

3.治疗水平 与手术是否彻底,有无医源性播散,术后是否采取综合疗法等有关。 肿瘤患者出现的厌食,如果是特定的病因所引起的,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去除病因才能解决;有些可以通过中医食疗药膳来改善。

温馨提示:中医认为厌食是由于脾胃虚弱、情志失调、外邪犯胃、饮食不节等原因造成的脾胃运化受损、气机升降失调。可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少纳呆、胃脘痞满、嗳气呃逆、疲乏无力等。中医常采用健脾和胃、益气健脾、滋补脾胃、消食导滞、疏肝化湿、温补脾肾等多种治法。中成药山楂丸、保和丸、木香顺气丸等对改善某些厌食也有一定作用。改善厌食常用的还有山楂、柑橘、山药、鸡内金、豆豉、大麦芽、萝卜、西红柿、酸奶等。

胃癌报告中的Lauren分型是什么

Lauren分型中将胃癌分为肠型、弥漫型、混合性和不确定性胃癌。肠型胃癌中,肿瘤内的腺体结构可以辨认。弥漫型胃癌由黏附力差的细胞弥漫性地浸润胃壁构成,可见少量腺体或无腺体形成。肠型和弥漫型癌比例大致相同的肿瘤称做混合性癌。病变如果未分化而不能明确地分入以上类型的话,应放入不确定性胃癌。部分报道显示弥漫型胃癌较肠型胃癌预后更差。

乳腺癌预防预后

1.避免情绪刺激和忧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饮食起居有规律.睡眠充足,坚持适当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饮食要均衡,不要过多忌口使营养不足,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不利康复甚至出现复发转移。

3.在手术、放疗、化疗结束后仍有必要维持一段时间的中两医结合治疗,以巩同疗效。尤应注意定期到医院随访.最初2年内,每三个月复查1次;2~5年,每六个月复查1次;5年以上,每年复查1次。随访内容:血常规、肝功能,CEA、CAl5-3、胸片、肝B超,必要时行CT或骨扫描。

胃癌术后什么时候化疗好

专家指出,化疗的时间一般在术后三周到一个月内进行,当然,胃癌手术后化疗时间也得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胃癌手术后化疗能够有效防止癌细胞复发,但由于病患手术后身体非常弱,并不能马上就开始进行化疗,所以胃癌手术后多少天化疗还要看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手术治疗的效果也是重要的参考。胃癌手术后多少天化疗呢?这要看术后的病理类型,一般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在排除了为粘液细胞,脉管癌栓,年龄小于 45岁等危险因素后可以不考虑化疗,而有高危因素或者更晚期的胃癌化疗对减少转移和复发是有循证依据的。化疗的时间一般在术后三周到一个月内进行,当然,胃癌手术后多久化疗也得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一般癌细胞扩散没有超过粘膜层并没有转移的话只需预防性化疗即可,但是如果超过肌层和伴有周围转移的话就需要系统化疗,化疗可有效控制术后死亡率,由于中晚期胃癌预后较差,化疗一般在术后2-1个月就可进行(具体以病人恢复情况而定),第一年需要强化化疗,第二年可每月化疗一次,第三年每3个月化疗一次,需要三年时间做后续化疗,所以调整好心态,注意饮食,加强免疫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肠癌预后

预后:

小肠癌早期诊断较难,切除率约为40%。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平滑肌肉瘤约40%,淋巴瘤约35%,腺癌约20%

大肠癌可沿肠壁向上向下及环周浸润。侵穿肠壁后还会波及到邻近的器官和组织。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时,通常没有淋巴结转移,局部切除即可治愈,5年生存率可达85%~100%。侵及肌层、深肌层,但未穿出肠壁,又未发现淋巴结及其它脏器转移者称中期癌,根治性手术5年生存率可达60%~76%。若已穿透肠壁或侵及邻近脏器,或已有淋巴结及其它脏器转移,便属于晚期癌,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只有25%左右

保健:

1.用药 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2.饮食多食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烟酒,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少食高脂肪之品。

3.运动 适当运动,不宜过劳。

4.生活起居 避免持重和过度用力;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便秘者可使用缓泻剂;保持肛门清洁,每日便后清洁肛门。

5.情志 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忌悲观紧张情绪,协助患者调节心理适应过程。

6.定期复诊 遵医嘱定时复诊,如出现进行性消瘦、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时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慢性胃炎会不会癌变 哪些慢性胃炎容易发生癌变

大多数慢性胃炎只要在生活上注意调理,再加上合理的治疗,一般都预后良好。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基本上预后良好;而患有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与胃癌的关系密切,重度典型增生型胃炎则容易转变为癌。 此外,对于一些胃癌家族史,平时饮食营养单一、常吃熏制或者腌制食物的患者,需要警惕上皮化生、萎缩及不典型增生向胃癌的进展。

胃癌患者的存活率有什么决定?

胃癌患者的存活率有什么决定?胃癌患者的存活率都不高,主要是由于胃癌早期不易被察觉,发现就是晚期。晚期胃癌治疗效果不理想所致。除上述原因影响胃癌患者存活率的因素还有那些呢? (1)性别:一般认为男女性别无差别。但有的报道认为女性较男性5年生存率高。而中国医科大统计5年以下的生存率男性略高,5年生存率两者接近,而10、15年的生存率女性高于男性,但5年生存率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胃癌病例多于女性有关。 (2)年龄:对27个单位11734例五年前往院胃癌病例的总结。20岁以下青年患者无一例术后能存活3年以上;

胃癌的类型有哪些

胃癌的类型有哪些?胃癌也是现在很多人都困扰的事情,很多人都因胃癌而痛苦,对于胃癌的类型也是都想知道的,下面就介绍一下胃癌的类型。 1.早期胃癌 无论癌的大小,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凡癌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均为早期胃癌,其形态上又分为隆起型(1型)、浅表型(2型)、凹陷型(3型)和混合型,早期胃癌以凹陷型最多,约占全部早期胃癌的70%。早期胃癌≤5mm称微小胃癌,5~10mm的称小胃癌。 2.进展期胃癌 1)肿块型:肿瘤突向胃腔内生长,呈菜花状,表面常有糜烂、溃疡、坏死等,生长慢,向肌层浸润晚,转移晚,预后

得了肺癌到底能活多久

一.病理分型方面 肺鳞状细胞癌多为中心型,通常先经淋巴局部转移,全身的远处转移比较晚。肺腺癌多为周围型,即便肺部的肿瘤很小也容易发生全身其他器官的转移,成为晚期肺癌。 小细胞肺癌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肺癌,在病理的组织学上单独划分出来,其恶性程度很高,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和全身的广泛转移,即为晚期。小细胞肺癌对放化疗很敏感,有的患者经过一线治疗后甚至会肿瘤消失,但是约70%患者会在之后的两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 除此之外,每种类型的肺癌细胞分化程度也不同,比如有的肿瘤细胞分化的和正常肺组织结构类似,我们称之为高分

直肠癌与直肠息肉的区别

1,直肠癌是恶性瘤,直肠息肉是良性瘤; 2,直肠癌对身体伤害较大,治疗预后较差,直肠息肉对身体伤害不大,治疗预后好; 3,直肠癌会出现转移扩散,对生命有一定的威胁,直肠息肉不会出现转移扩散,对生命不会有影响; 4,直肠癌一定要重视,需要长期治疗,直肠息肉基本可以不用管它. 直肠息肉是直肠粘膜凸向肠腔的良性隆起型病变 分为肿瘤型和非肿瘤性 前者为良性肿瘤 有恶变的可能 后者一般是炎症或者自身免疫所引起的 和遗传有关 只要不恶化 预后良好 直肠癌是发生于直肠粘膜的恶性肿瘤 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腺癌 腺鳞癌 未分

影响大肠癌愈后的五个因素

在决定大肠癌疗效的众多因素中,肿瘤的临床分期是最重要的,此外,肿瘤的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肿瘤的部和等对大肠癌的预后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临床分期 大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预后影响非常大。早期的由于患者初病,体质尚佳,癌肿尚未转移,康复的机率高。反之,则病期晚则预后差。 2、肿瘤的病理类型 肿瘤病理类型的高、中、低分化在决定患者的预后生存率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低分化肿瘤的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高、中分化者。 3、年龄 年龄小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较差,同时年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确诊是多为晚期,且多是

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放射治疗法

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手段。手术后放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无明显作用,但对未能切除的病灶,放疗后可以减轻75%左右患者的咯血、气道梗阻造成的呼吸困难以持续性咳嗽。放疗还可以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辅助治疗。

胃癌的类型有哪些

1.早期胃癌 无论癌的大小,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凡癌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均为早期胃癌,其形态上又分为隆起型(1型)、浅表型(2型)、凹陷型(3型)和混合型,早期胃癌以凹陷型最多,约占全部早期胃癌的70%。早期胃癌≤5mm称微小胃癌,5~10mm的称小胃癌。 2.进展期胃癌 1)肿块型:肿瘤突向胃腔内生长,呈菜花状,表面常有糜烂、溃疡、坏死等,生长慢,向肌层浸润晚,转移晚,预后较好。 2)溃疡型:肿瘤向腔内生长,中央有溃疡,可向肌层浸润,转移较早,预后不良。 3)浸润型:肿瘤主要在胃壁内广泛浸润,粘膜上少见

得了卵巢癌,预期生存时间大致有多久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肿瘤,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0%。卵巢虽小,但作用巨大,是影响女性生殖、甚至人类繁衍的的核心器官。 得了卵巢癌,5年生存率大约30%,死亡率高居所有妇科肿瘤首位,影响卵巢癌预后的因素有分期、病理学类型,治疗方式等有关。Ⅰ期5年生存率可达90%,Ⅳ期5年生存率不足5%。

哪种方法治疗胃癌效果最好

1、综合治疗胃癌效果最好:对于中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多采用联合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的模式。若患者体制较好能够耐受手术,应尽早进行局部切除术,术后采用放化疗中医药治疗,若已进入胃癌晚期或是末期,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可行放化疗和中医药结合的治疗,这样即可以综合中医西医的治疗优势,又能够减轻放化疗对胃癌患者身体带来的不必要损伤。若胃癌患者身体状况极度虚弱,难以耐受西医治疗,也可单纯采用中医药保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2、放射治疗胃癌效果最好:凡未分化癌,低分化癌,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对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