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辅食过敏的症状 注意事项
宝宝吃辅食过敏的症状 注意事项
给宝宝添加辅食,要一种一种地添加,每次添加的新食物至少坚持三天,并观察孩子对食物的接受状况。急性过敏24小时之内就会发生,慢性过敏会于三天内发生,如果宝宝有腹泻、呕吐、出皮疹等症状时,应停用该食物,及早到医院通过抽血或皮肤试验进行食物过敏检测,日常饮食中尽量避免食用该食物。
宝宝辅食喂养6大注意事项
注意一:吃流质或泥状食品的时间不宜过长
不能长时间给宝宝吃流质或泥状的食品,这样会使宝宝错过发展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可能导致宝宝在咀嚼食物方面产生障碍。8个月后要逐渐给宝宝添加半固体食物。
注意二:不能让辅食完全替代乳类
1岁以内宝宝的主要食品应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其他食品作为补充。
婴幼儿每日摄入奶量
4~6个月:1000毫升/日;
6~10个月:800毫升/日;
11个月: 700毫升/日;
12个月: 600毫升/日;
1~2岁:500毫升/日;
3岁以后:250~500毫升/日。
注意三:添加的辅食要鲜嫩、卫生、口味好
给宝宝制作辅食不要只注重营养而忽视了口味,这会影响味觉发育,为日后挑食埋下隐患,还可能使宝宝对辅食产生厌恶感,影响营养的摄取。
注意四:培养宝宝进食的愉快心理
给宝宝喂辅食时,首先要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进食环境,最好选在宝宝心情愉快和清醒的时候喂。宝宝不愿吃时,千万不可强迫进食。
注意五:少盐、少甜原则
家庭制作婴儿食品不宜添加香精、防腐剂和过量的糖,以天然口味为宜。不放或少放盐等调料,特别在添加辅食的初期,原则上不放调味品。那些口味或香味很浓的市售成品辅食,有可能添加了调味品或香精,反而不能给宝宝吃。虽然有些食品的天然口味很淡,但对宝宝来说很可口,宝宝的味觉、嗅觉发育还不完全,你不能用成人的口味来衡量。经常吃口味重的食物会使宝宝养成不良饮食习惯,影响身体健康。罐装食品因为含有大量的盐与糖,也不能用来作为婴儿食品。
注意六:辅食过敏的解决对策
过敏症状包括腹泻、腹胀、排气(打嗝或放屁)增多,或出皮疹。如果你的家族有过敏史,或者宝宝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那就等待1周后再加入新食物吧。
宝宝出现辅食过敏反应后,通常做法是中止引发过敏的食物,等宝宝8个月或1岁后再慢慢适应这种食物,其间用替代该食物的其他食物来补充营养素的不足,比如用鸡肝来替代鸡蛋。
宝宝辅食 添加辅食四大错误常识
1、选择蛋黄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
很多人选择蛋黄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其实是错误的。蛋类是引起宝宝过敏的一大因素,不能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宝宝的辅食应该从婴儿营养米粉开始,因为婴儿米粉充分考虑了宝宝的营养均衡和肠胃健康。然后逐渐在米粉中添加蔬菜泥、水果泥、蛋黄、肉泥等,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规律逐项进行添加。
2、用喂辅食取代喂奶
有的妈妈为了让宝宝吃辅食,就人为减少喂奶量,让宝宝被迫接受;还有的妈妈认为六个月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少吃点也没关系。其实,一岁之内母乳(或配方奶)仍是宝宝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辅食添加不能影响总的奶量,那种以牺牲奶量来增加辅食摄入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给宝宝喂过量的汤水
传统饮食观念认为鸡汤、排骨汤富含营养,经常给宝宝喝汤。其实汤的实际营养价值并不高,含水量大,能量密度低,会增加肠胃负担。喝了过量的汤水还会影响母乳(配方奶)的摄入,不利于宝宝的成长。
4、在辅食中添加食盐等调味品
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多吃辅食,会加入很多调味品,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宝宝的味觉习惯正处于发育中,对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加调味品还容易造成宝宝挑食或厌食,过量食用食盐也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
宝宝吃辅食首重铁钙+维生素D
根据WHO的建议,宝宝6个月时,母乳的营养价值开始下滑,必须开始添加辅食,而且6个月以后宝宝的肠胃道比较成熟,可以开始吃乳类以外的食物;目前儿科医师则大多建议4至6个月可以开始喂宝宝吃辅食。
一般来说,大多先辅食、再喂宝宝喝奶,以免宝宝奶喝饱了,就不愿意尝试吃副食品了。不过没有硬性规定,如果大人有其他考量,仍可先喂奶再喂副食品。
辅食必须以专用汤匙与餐具喂食
喂宝宝吃辅食时,必须以辅食专用的汤匙与餐具喂食,分量才能估算得比较准确。
如果对辅食过敏,症状会立刻显现吗?
从前医师大多建议每次添加新食材必须等待3至7天,观察宝宝有没有过敏反应,没有才添加下一种。不过其实现在新说法为不用等待3至7天,等待大约1天即可,因为如果有过敏反应,通常在吃完1至2小时以后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包括起疹子、呼吸喘、腹泻、呕吐等皆有可能。
如果疹子起得很严重、呼吸会喘,应尽快就医;倘若只有腹泻,则代表过敏的情况可能比较不严重,先观察即可,如果症状持续没改善再就医。新添加的食物最好在中午尝试,不要等到晚餐才尝试,以免宝宝突然过敏不适,夜间就医比较不方便。
宝宝开始要辅食的徵兆
余依晏营养师指出,当宝宝开始对食物感到好奇时,比方当大人吃饭时,宝宝会一直看着食物或出现以舌头舔嘴巴的动作时,就是该开始添加副食品的徵兆。宝宝6个月时,母乳无法供应宝宝完全的营养需求,因此建议6个月以后开始喂副食品;假如母乳不足,才提早到4个月开始吃副食品。
有哪些营养素对宝宝而言比较重要?
余依晏营养师指出,宝宝需要的营养素大致上与成人相同,此外还要比较注意铁质、维生素D与钙质的摄取:
1.宝宝4个月时,亲喂母乳的母亲可多吃高铁食物来提供宝宝铁质;6个月以后,母乳中的铁质不足以供给宝宝需要,应从副食品中摄取铁质,例如:蛋黄。除了贫血的宝宝需要依据医嘱补充铁剂,不然一般从天然饮食中摄取即可。
2.维生素D可帮助骨骼的发育,藉由带宝宝去户外接受适当的日晒来生成维生素D即可。
3.钙质则可藉由乳制品、黑芝麻粉或深绿色蔬菜来摄取。
宝宝吃辅食过敏怎么办
易引起宝宝过敏的辅食
1.奶制品。有些宝宝食用母乳不会出现过敏现象,可是当妈妈们为宝宝喂养配方奶粉或者是其他乳制品的时候,孩子竟然出现了过敏现象。宝宝对于乳制品过敏,这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让宝宝食用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食物,让宝宝的肠胃环境得到改善,让宝宝更好的适应奶制品。
2.蛋类食物。有些孩子食用蛋类食物也会出现过敏现象。孩子体内的机能改善和生长发育的速度是存在关系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消化道粘膜的发育还不成熟,就可能出现对于一些小蛋白分子过敏的情况。因此,孩子对于蛋类食物就会过敏。等到宝宝长大一些,这种过敏现象会逐渐消失。
3.干果类食物。宝宝也可能会出现食用干果过敏的情况。比如一些花生或者是板栗等食物。
4.海鲜类食物。说过过敏,相信很多人就会想到海鲜。海鲜是属于比较容易引发人体过敏的食物。
宝宝辅食过敏怎么办
当孩子出现辅食过敏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找出引发宝宝过敏的辅食。从辅食的性质上进行分析,了解宝宝的过敏原因。当宝宝的肠胃功能发育还不够完善,确实更容易出现过敏现象。
此时,爸爸妈妈们也不必过于着急,在这个阶段,尽量不要让宝宝再接触这一类的辅食。等到宝宝长大一些,自然就能够接受这一类的辅食了。
当孩子过敏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下家长是否也存在过敏的经历。当爸爸和妈妈身体中存在特定的过敏源,也容易将过敏源传给宝宝,宝宝也是可能会出现该物质过敏的。
孩子出现过敏问题,除了为孩子合理安排辅食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对于宝宝体质的改善。我们可以利用营养食物提升宝宝自身的抵抗能力,让孩子变得更为强壮,能够更好的对抗过敏的侵袭。
如何为宝宝安排辅食
1.不宜过早安排辅食。在宝宝饮食中,我们不宜过早的为宝宝安排辅食。当宝宝刚出生一两个月,孩子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对于一些辅食的消化能力还不足,容易伤害到宝宝的肠胃。因此,最好在宝宝四个月之后,才为宝宝准备其他的辅食。
2.辅食选择慎重。在为宝宝选择辅食的时候,食品选择要慎重。当父母是过敏体质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宝宝的饮食选择,比如丢与一些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还是要尽量少给宝宝食用。生活中还有很多营养食材,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其他食材,为宝宝制作美味的辅食。
3.让宝宝逐渐接受辅食。爸爸妈妈们有时会觉得宝宝比较挑食,其实宝宝在食用辅食的时候,也是存在适应期。爸爸妈妈们也不必过于着急,为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宝宝会逐渐的爱上辅食的。
当宝宝辅食过敏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找出原因,寻找其他营养美味的辅食,促进宝宝健康茁壮成长。
宝宝辅食过敏什么症状 宝宝辅食过敏怎么办
1、首先要去除过敏原,停食可疑食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妥善使用抗过敏药物或益生菌,改善过敏的状况。
2、如果确定宝宝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应该完全回避这种食物至少6个月!只有这样才能完全回避过敏食物引发的过敏症状。
3、如果通过食物回避法无法找到过敏原,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找到准确的过敏原,以免食物回避过多种影响食物的搭配。
宝宝吃辅食过敏的症状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咽部、嘴唇、舌头水肿瘙痒。甚至暴躁易怒,焦急好动,夜间容易惊厥和啼哭等,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或增长过慢。
以上情况都是食物过敏可能引起的症状,有的是荨麻疹、腹泻等非常明显的症状,有的是湿疹、哮喘这样的隐性过敏。
四个月宝宝不吃辅食怎么办
如果你家宝宝不爱吃辅食,妈妈别操之过急,一步一步来,先喂宝宝吃一小勺,等宝宝接受了他就能多吃两口了,喂辅食的同时还可以逗宝宝开心,但小心别让他噎着了。下面来详细了解宝宝不吃辅食应该怎么办吧。
1、换一种辅食
宝宝不爱吃辅食,可能是对这种食物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妈妈可别强迫宝宝吃,此时可以更换一种食物,首要任务是先让宝宝接受辅食哦。
2、喂辅食前最好别喂奶
如果宝宝喝奶后饱了,那么就没欲望吃辅食了,妈妈最好在喂奶之前给宝宝吃点辅食,宝宝饿了可能吃啥啥都香哦。
3、妈妈要有耐心,一勺一勺慢慢喂
宝宝出生后基本都是喝奶,刚开始的时候不太能接受辅食,但只要妈妈诚心诚意,给点耐心,宝宝也会给面子吃一小勺的,然后在慢慢添加食量。当宝宝不愿吃辅食时,妈妈不要一下子就放弃了,毕竟也是得慢慢培养宝宝吃辅食的习惯,这个急不来,但也不能做。
4、让宝宝一边玩,一边吃
妈妈可以让宝宝玩一下玩具,这样可以转移宝宝注意力,他可能会乖乖吃辅食哦。但有些时候宝宝玩得太开心了,根本就不想吃辅食,此时妈妈不妨先别让宝宝玩玩具,自己逗宝宝开心,例如做鬼脸,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喂辅食。
别太早给宝宝成人食物吃
对此,营养专家认为,宝宝的辅食不要添加太早,尤其注意盐、油等调味品的使用。美国儿科学会通过对近 20年不同人种的营养调查发现:过早添加辅食的宝宝,更容易出现过敏症、高血压、肥胖症等危险。
“母乳或配方奶够吃,就不用着急给宝宝吃辅食”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宝宝一天天长大,他所需的营养成分也越来越多,如果长期只靠母乳或配方奶,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
育婴专家提醒:最晚应该在宝宝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宝宝辅食添加要根据宝宝消化道的发育情况及牙齿的生长情况逐渐过渡,即从菜汤、果汁、米汤过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后再过渡成软饭、小块的菜、水果及肉。
断奶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断奶用两周时间就可以了。在断奶期,宝宝会慢慢失去对母乳的兴趣,转而对其他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如果出现以下4种情况,最好不要急着给宝宝断奶,宝妈要牢记哦。
1、宝宝不吃辅食
宝宝肠胃不好,消化能力差,又拒绝吃辅食或吃辅食后持续出现腹泻症状,宝妈最好不要给宝宝断奶,以免增加宝宝胃肠负担,导致营养不良。
2、宝宝对奶粉过敏
宝宝出生后前6个月,应坚持母乳喂养。如果6个月后用奶粉替代母乳,宝宝喝后出现过敏症状,应继续以母乳喂养为主,暂时不要断奶。
3、宝宝身体不适
宝宝正患病或出牙,不要贸然断奶,应等宝宝病好了,或者乳牙长齐、磨牙长出后再考虑断奶。如果宝妈状态不佳,也不要断奶,因为这样反而更让宝宝不适。
4、家里有重要变动
刚搬家或者家中环境发生大的变化,也是不宜给宝宝断奶的,因为宝宝对环境变动的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饮食变动,身体可能会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推迟断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