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气虚血瘀是衰老的核心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气虚血瘀是衰老的核心
冠心病、脑梗塞、脑缺血、老年性痴呆、慢阻肺都属于气虚血瘀的严重状态,也是常见的衰老和导致死亡的原因,但是在治疗时,往往只重视了活血化瘀,忽略了补气的重要性。
气虚是万病之源,它会导致支气管炎、哮喘、萎缩性胃炎、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心肌缺血、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浑身无力、脏腑功能低下等。
因此,中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视补气。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治有效吗
应用中医气血理论指导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并提出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治疗应以益气活血为基本治则。简要介绍其应用气血理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
气血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可以生血、行血、统血;血可以载气运行。“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盖气与血,两相维附,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血不得气,则凝而不流。”可见,气起着主导作用,气的病理改变可导致血的运行异常。
“心主身之血脉”,即全身血脉统属于心。血液在脉中环流不息,濡养周身,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若心气异常,则可导致血瘀。气滞与气虚皆可致瘀,然而气滞血瘀是实证,气虚血瘀是本虚标实。
心绞痛是气滞血瘀为主,还是气虚血瘀为主,应“审证求因”,具体分析。心绞痛的患者多有胸骨后或心前区部位的固定性压闷作痛,并兼有舌质紫黯,少数还有瘀斑,这是血瘀的见证。除此之外,还多有疲乏、气短、胸闷、自汗、心悸、脉弦细或结代,部分病例舌淡胖、有齿痕,这些四诊所见显然不属气滞而是气虚的证候。气虚引起血瘀,血瘀又影响气的流畅,而致心脉瘀滞,引起疼痛及舌质紫黯。
因此,无论是冠心病还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它们的治疗基本都是以通气血为主,避免体内大量血液淤积现象的发生,许多人因为心绞痛、胸闷、脑供血不足而诱发浑身不适,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表现,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治方法开始之后,相信病情会有所好转。
气虚血瘀症状
1、说话语声低怯,气息轻浅
更不用说胸腔共鸣和腹式呼吸了。所以我们说,语声低怯,气息轻浅,这是肺气虚的表现。
2、肺主皮毛
肺气虚相对来也容易引起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3、脾气虚,脾胃之气不足
主要表现为饮食没有食欲,而且在饮食之后会出现腹胀,大便困难的情况。
4、四肢无力
我们知道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如果脾气虚的话,则肌肉松软,没有力量。四肢也容易没有力量的,整个形体比较松弛,没有张力,女性会造成乳房下垂,尤其是气虚体质的女性怀孕发胖,生完小孩以后,腹部肌肉会严重松弛。完全一点弹力和张力都没用。还有臀部下垂,整个人的体型很松懈,不挺拔,这就是气虚没有提升的作用。
5、头晕、血压低
因为气虚,清阳不能上升,不能提升,所以会有头晕,血压偏低,基础血压低。比如有的人血压平常都是低压40多,50多,60多,高压不会超过100。
女性更需要补血
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女性是最容易发生贫血的人群,常见的贫血大多由铁缺乏、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导致,需要从饮食中增加这些营养素的摄入量,尤其是铁。即使女性不贫血,出现血虚症状也需要进行适当调理。中医认为,血虚多半会牵涉其他问题,如气虚血虚、血虚血瘀、肾虚血虚、阴虚血虚等。所以饮食调理应该辨证,不能乱吃补益气血的食物。
相对来说,女性是更容易贫血的人群,这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常见的贫血大多由铁缺乏、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导致,需要从饮食中增加这些营养素的摄入量,尤其是铁。
另外,即使不贫血,女性也容易出现各种血虚症状,最好辨证进行调理。
中医辨证治疗气虚血瘀证方法
气虚证
证候:经血过期不净,量多,色淡,质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晄白;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方药:举元煎。
常用药:阿胶养血止血;炒艾叶暖宫止血;乌贼骨固冲止血。
血瘀证
证候: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止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常用药: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祛瘀;失笑散祛瘀止血止痛。
上述药方对治疗气虚血瘀很有效,如果你有需要可以来试一试。中医专家提示,每个人的体质状况不同,使用调理气虚血瘀的方剂也有区别。因此,如果你有气虚血瘀的状况,最好根据医嘱来使用药方。
荸荠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气虚血瘀的患者不适合食用荸荠
荸荠性寒,味甘,食用会损伤人的精气,因此《随息居饮食谱》中说:中气虚寒者忌之。因此有气虚血瘀症状的患者不适合食用荸荠,食用会加重身体的不适情况。
气虚血於怎么调理效果好
中医表示,气虚血瘀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状。生活中,患者可以从饮食和药物上做调节:
1、饮食调节
气虚血瘀的人比较适合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食物来食用,例如油菜、桃仁、黑大豆等。另外,据有关报道,适量的饮用红葡萄酒有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还有黑木耳可以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积,因此气虚血瘀的人平时应多食用这些食物。
2、药物调理
中医认为,气虚血瘀的人宜用行气、活血的药疏通气血,从而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例如当归、川芎、桃仁、三七、柴胡、银杏叶、香附、郁金、当红花、薤白、枳壳等行气活血的药,对改善气滞血瘀体质有明显的作用。
气虚血瘀吃什么食物最好
蔬菜类
性凉活血的有生藕、黑木耳、竹笋、紫皮茄子、芸薹菜、魔芋等,适合瘀血体质夏天或瘀血间夹湿热、阴虚内热体质的人吃。但是,由于血脉毕竟有喜温恶寒的特点,因此,不宜大量吃,或者需要配温性食物一起吃。
性温活血的有韭菜、洋葱、大蒜、桂皮、生姜等,适合瘀血体质冬天或阳虚间夹瘀血体质吃。但是如果吃后出现眼屎增多、眼睛模糊,就说明吃得太多,或不合时宜(晚上或者春夏多吃了)。
水产类
有螃蟹、海参。螃蟹主要用于消散外伤后遗留瘀血。海参对于血瘀体质形体干枯、皮肤干燥者效果不错。
果品类
山楂可以用于瘀血体质、肥胖间夹瘀血、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调养。金橘无活血作用,但疏肝理气好。
以上就是有关气虚血瘀的调理方法了,气虚血瘀的朋友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饮食起居的小细节以外,也可以配合一些养心补气的运动来调养身体。
气虚血瘀的症状表现 气虚血瘀怎么调理
当身体出现了气虚血瘀症状时,建议可以通过药物来调理,可以在医生辩证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调理,可以通过服用黄芪、党参、太子参及人参等补气类的药物来改善身体。
针灸属于中医外治法,有行气、补气作用,气虚血瘀之人可用过针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来达到补气的效果。同时针灸还能活血通络、能改善血瘀症状。
气虚血瘀人群平常可以多吃具有补气、活血类的食物,例如桂圆、红枣、牛肉等,这些食物能促进体内中气抒发,同时还有活血的作用。
气虚血瘀证的介绍
气虚血瘀证虚中夹实,以气虚和血瘀的症候表现为辨证要点。面色淡白,身倦乏力,气少懒言,为气虚之证;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终致瘀阻络脉,故面色晦滞;血行瘀阻,不通则痛,故疼痛如刺,拒按不移,临床以心肝病变为多见,故疼痛常出现在胸胁部位;气虚舌淡,血瘀舌紫暗,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是为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气虚血瘀证因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以面淡而晦暗,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疼痛如刺,痛处不移,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脉沉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心悸怔忡气短,纳少乏力,活动后尤甚,颜面浮肿,胸闷不适,神疲自汗。或胸中隐痛,或腹中胀满作痛,或有积块,或为偏瘫。舌青紫或有瘀斑,脉细缓而涩。根据既有气虚证,又兼血瘀证,即可辨为本证。
证属虚中夹实,以气虚与血瘀证候同时并见为特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衰减,气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而瘀滞。如面色淡白,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皆为气虚之证;瘀血内阻,不通则痛故疼痛如刺,拒按不移;血行缓慢,瘀阻络脉,故可见面色晦滞。临床上气虚血瘀证,以心肝病变为多见,故疼痛出现在胸胁部位。气虚舌淡,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或舌有瘀斑均为气虚血瘀之象。
气虚血瘀证这种疾病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我们想要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就需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的摆脱气虚血瘀证的发生。一般我们在生活中治疗气虚血瘀证这种疾病是可以采用泡脚的方法。
气虚和血虚的区别
气虚和血虚都属于中医虚症,一般多由脏腑功能导致,其中气虚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气不足而出现对应功能减退或是低下的变化;而血瘀是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血脉、脏腑失调的变化。
血虚常见的症状有面色蜡黄无光泽,嘴唇和手指甲无血色,还会伴有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失眠健忘等;而气虚常见的症状有面色苍白、倦怠懒言,气短,头目眩晕,自汗,易于感冒,不思饮食等。
调理气血主要是食用补气作用的食物或者药物,而改善血虚只要是以补血为主。
拔火罐颜色分析图 颜色淡紫发青伴有斑块
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