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牙痛针灸扎哪里

牙痛针灸扎哪里

大杼穴

定位: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患者取端坐位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斜刺入皮肤0.5-0.7寸,然后先慢后快,提插捻转,待患者有针感后,接电麻仪两极于针柄上,开机调频率和波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间隔5分钟停电1次,留针30分钟,在无针或患者畏针时,可用双手拇指尖压迫穴位,使患者有酸麻,胀,重感。

点评:大杼穴是太阳膀胱经穴位,联络肾脏,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另大杼为八会穴之骨穴,是骨精气会聚的地方,电针使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症状自然消失。

内庭穴

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刺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只取牙痛对侧的内庭穴,用长13毫米亳针针刺捻转提插有较强的针感,同时嘱咐患者按摩患牙或上下牙作咀嚼食物状,留针15-20分钟,针毕,用三棱针点刺该穴,放血3-10滴,一般治疗1次,最长3次。

点评:内庭是胃经荥穴,属水,刺激内庭穴有以水抑火之功,三棱针点刺出血有泻热之功,二者相结合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痛功效。

太溪穴

定位:足内踝尖正中微凹陷处。

刺法:左痛取做,右痛取右,一侧不效者可双侧取穴,用13毫米亳针垂直进针,刺至骨面后手不离针,不断捻转行气,持续5-10分钟,5-10分钟,行针时患者可感觉足内踝部有酸胀,重麻感,不少患者自觉有一股热胀感自足踝缓慢向上,停留在膝关节部,也有少数患者热,胀感在膝部停留数分钟后继续上行至躯干。

点评: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若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枯槁易于松动,若肾阴不足,则不能上濡牙齿,虚火上炎,熏灼牙龈而至疼痛,太溪位于足内踝尖,内踝乃足少阴肾经所环绕,其脉络“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针刺太溪可以起到鼓舞生气,益肾天井的功效,使牙齿得肾气充养,水壮则火自消,牙痛速止。

牙痛针灸治疗3法

中医针灸可以治疗的东西很多,牙痛也是治疗的内容之一。牙痛是指牙齿因某种原因引起的疼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属于中医的“牙宣”范畴,针灸治疗牙痛有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几法。

1.毫针法:选合谷、颊车、下关、内庭等为主穴。胃火牙痛者配内庭、二间等;风火牙痛者配风池、外关等;虚火牙痛者配行间、太溪等。毫针刺用泻法,虚火牙痛补太溪。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2.电针法:选穴颊车、合谷、下关,先行毫针刺得气后选用密电波,通电25分钟。每日1次,直到疼痛缓解。

3.耳针法:选牙、口、胃、肾、神门、大肠等,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或毫针刺,每日1次。

牙痛针灸什么穴位啊

1、预备式穴位治牙痛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预备式穴位按摩静息1~2分钟。

2、指掐合谷穴治牙痛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3、掐牙痛穴治牙痛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4、按揉下关穴治牙痛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5、虚火上炎型牙痛针灸

诊断要点:牙痛隐隐,时作时止,日轻夜重,牙龈暗红萎缩,牙根松动,咬物无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嫩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太溪、照海、悬钟

其它疗法耳穴贴压:牙、神门、屏尖

6、风热侵袭型牙痛针灸

诊断要点:牙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得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穴位:风池、外关

面瘫扎针灸要扎几天

面瘫针灸治疗的恢复时间在10-40天之间,不同的人群针灸后恢复情况和需要扎针的次数是不同的,间一还是要根据自身的症状咨询主治医生。

面瘫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而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及神经系统方面优势明显,主要根据面瘫的不同时期辨证治疗,通过针刺调节面部局部经气血脉,使之充和条达,而且目前针灸的诊疗规范也比较完善。

针灸反应越大好的越快吗 针灸进针好痛是不对吗

针灸一般是不会很疼的。

针灸用的针很细,医生扎针也很迅速,一般不会产生疼痛的。但有时扎针时刺激到神经末梢或扎针速度不够快也会引起疼痛的感觉的。

扎针灸什么感觉 针灸一般扎几次有效果

一般来说,病情轻的,可以一天一次,若时间不允许,也可以两天一次,三天一次。

研究表明,针灸一次,疗效维持的时间可以达到72小时,如果只是病后恢复期的调理,也可一周两次,甚至一周一次;病情重的,可能要一天针几次,有的需要24小时留针。

牙痛怎么快速止痛 针灸治疗牙痛

中医针灸治疗:治法为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合谷颊车下关配穴:风火牙痛者,加外关、风池;胃火牙痛者,加内庭、二间;阴虚牙痛者,加太溪、行间。

操作:主穴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续行针1—3分钟。配穴太溪用补法,行间用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针灸的副作用 黄帝内经说针灸禁忌

话说黄帝问岐伯:“针灸扎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我想听一听。”岐伯答曰:“五脏六腑都是人的要害部位,十分娇贵,扎针的时候要特别谨慎小心。”凡是要通过刺胸腹治疗的疾病一定要避开五脏,否则后果是很严重的。到底怎么个严重法呢?请看下文。

牙痛针灸扎哪里 大杼穴

定位: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患者取端坐位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斜刺入皮肤0.5-0.7寸,然后先慢后快,提插捻转,待患者有针感后,接电麻仪两极于针柄上,开机调频率和波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间隔5分钟停电1次,留针30分钟,在无针或患者畏针时,可用双手拇指尖压迫穴位,使患者有酸麻,胀,重感。

点评:大杼穴是太阳膀胱经穴位,联络肾脏,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另大杼为八会穴之骨穴,是骨精气会聚的地方,电针使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症状自然消失。

牙痛针灸怎么治疗 太冲穴

定位:在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中。

刺法:取患侧足厥阴肝经太冲穴,常规消毒,捻转进针0.8-1.0寸,风火牙痛用泻法,虚火牙痛用先泻后补法,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

点评:太冲既是肝经之腧穴,又是原穴,肝肾同源,刺激太冲不但有疏肝理气,通络活血之功,又有滋肾养阴,柔肝缓急之能,尚有祛风解痉,泄热消肿之功。

颈椎病怎么针灸治疗

如果是在技术较好的中医馆做针灸,扎进去的时候是没什么感觉的,不是很痛,过后还是会有一些酸胀。而且不同的穴位和不同体质的人,疼痛感也不一样。

尾椎骨疼痛怎么办

1、坐的姿势要正确,不要长时间久坐

有关坐姿的,其实办公室作业真的很难受,开放式的办公室还行,如果是格子间,空间又很小,确实很压抑,然后不回时时起来走动,就形成长时间的久坐了。

要想改变,那就是抬头挺胸收腹,坐三分之二的位子或者如果是转椅的话满座也行。坐半个小时或者1个小时就起来走动,完全可以把水杯放在比自己远的地方。

2、 环绕法缓解尾椎骨疼痛

坐于椅子上,上体正直,颈部直立,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原始状态)。吸气慢慢抬起肩部上提,看上去像耸肩膀的动作,呼气慢慢从前之后绕肩部下落还原至原始状态,连续12-15次,反方向动作,吸气抬肩从后向前侧的方向绕肩部呼气下落,连续12-15次,可以充分的放松颈部肌肉,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3、缓解腰痛,牙签跟针灸一样有效

针灸能治疗背部疼痛吗?证据并不统一。2009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数百个患有慢性背部疼痛的人,结果令人惊讶。那些接受模拟针灸治疗的人皮肤只是被牙签扎了扎而已,却和真的接受针灸治疗的人获得了相同的疗效。而且,8周后,两个组都比没有接受针灸治疗的人感觉好很多。

痛经针灸扎哪里

承山穴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血尖角凹陷中。

刺法:患者俯卧,以6寸亳针针刺双侧承山,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

作用:承山是足太阳膀胱经穴,挟脊抵腰中,和带脉相会,绕带脉又冲击任,督二脉,可驱除胞宫之寒滞,运行气血温煦下焦。

三阴交穴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取穴。

刺法:常规针刺,针尖略偏向足心方向,快速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针感向上传导为佳,留针30分钟。

公孙穴

第1跖骨基地前下缘,赤白肉际处,距太白穴1寸。

刺法:直刺。

作用:公孙是脾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因脾主运化,与胃相表里,冲为血海,冲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公孙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痛经。

地机穴

定位: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刺法:直刺,每日1次,连刺3日,下次应在经前3天施术,连针3个月经周期即可治愈。

作用 :地机穴是临床治疗痛经的有效经验穴,该穴可温暖子宫,散寒止痛;而且地机还是脾经的郄穴,郄穴是经气所深聚的地方,治急症效果好,阴经郄穴善治血证,阳经郄穴善治急性疼痛。

腰痛针灸部位 腰痛针灸常用穴位

俯卧位,先取与脐相对的命门穴,再于命门旁1.5寸取穴。

刺灸方法:直刺0.8-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在脊柱区,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刺灸方法:直刺0.8-1.8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俯卧位,先按取两髂嵴,髂嵴平线与正中线交点处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棘突下方凹陷处即是本穴。

刺灸方法:直刺或斜刺0.5-1.9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俯卧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的中间。

刺灸方法: 直刺0.5-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相关推荐

头痛针灸防治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 中医对头痛分类很多,主要包括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王麟鹏向大家介绍说,在排除头痛器质性病变外,针对原发头痛,按其症状,治疗手法如下: 外感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者为风寒头痛。头痛而胀,兼见面红而赤,发热,口渴欲饮,目赤齿痛,舌苔黄,脉浮数者,为风热头痛。若头痛身重,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濡者,为风湿头痛。 治法:祛风通络、止痛。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风寒头痛者,加风门。 风热头痛者,配大椎、曲池。 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丰隆

关于针灸减肥有哪些误区

针灸减肥误区一 效果每日可见 有时采用针灸减肥,会有这样的体会,针灸减肥有的人见效快,而有的人见效却很慢。 这是因为,针灸减肥不是减重,而是减脂肪,针灸减肥也是一样道理。超过标准体重越多,一般脂肪含量也就特别多,针灸减肥的效果越明显。 有的人本身超重不严重,因此减肥的效果也不那么显而易见。减肥效果还与是否全身减肥有关,一些局部减肥如腹部减肥,效果明显但减重不明显是其特点。 此外,减肥效果还与脂肪的特点有关,软脂肪减得快而明显,硬脂肪则见效不大。 任何减肥方法都须逐步调整,每个人对针灸的反应不尽相同,这需要

肩周炎什么穴位

1、肩周炎什么穴位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主要穴位有:中平穴、阳陵泉穴、平痛穴、三间穴、六透穴、承山穴、鱼肩穴、束骨穴。下面具体以阳陵泉穴为例。 阳陵泉穴: 取穴:膝下一寸,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 阳陵泉是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故可治筋脉不伸而致的疾病。《灵枢。终始第九》说:“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针刺阳陵泉前,可先在对侧阳陵泉附近找压痛点,按压压痛点时肩部疼痛减轻或消失,刺之必效,让患者咳嗽一声,随咳进针,以减轻患者针刺时的痛感,针刺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肢,针入痛消。 2、肩周炎针

谈谈针灸减肥有效吗

关于针灸减肥有效吗?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摆脱一个误区,那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减肥”。事实上,针灸使有些人的体重短期内掉得明显,而有些人的体重却不变。这是为什么?医生认为:体重超过标准越多者,其体内脂肪含量也越多,针灸减肥的效果也就越明显;而有的人体重超标并不严重,因此减肥的效果也不那么明显。正确的认识是,任何减肥方法或者是减肥偏方都需要逐步调整,不同的人对针灸的反应也不相同。误区二、任何人都可以做针灸减肥 对于做针灸减肥的人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心脏功能较差,如有佩带起博器的患者,就不可以做针灸减肥。可

针灸减肥后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 为了达到针灸减肥效果针灸时必水份、水道穴因此组织液较易排出体外。针灸过重者多因肝肾功能不佳,累积动物脂肪大腿腹部 肥胖者,该处静脉多呈灰浊状,这表示下半身新陈代谢不佳,或是月经不调,促使荷尔蒙累积於脂肪中。女性若属阴性体质,常会造成下半身肥胖,针灸减肥效果就该多吃热性食品如葱、姜、蒜、高粱酒、胡椒等食品,瓜类属寒性应尽量幸免。 针灸减肥过程中有少数患者因害怕引起全身皮肤紧张紧绷,稍有疼痛,但很快疼痛就会消逝,在治疗几次后就不会出现疼痛了。实在这个基本不算是很痛,只是针的时候有机针有点感觉,但

针灸减肥治疗肥胖症的误区

误区一: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减肥关于针灸减肥有效吗?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摆脱一个误区,那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减肥”。事实上,针灸使有些人的体重短期内掉得明显,而有些人的体重却不变。这是为什么?医生认为:体重超过标准越多者,其体内脂肪含量也越多,针灸减肥的效果也就越明显;而有的人体重超标并不严重,因此减肥的效果也不那么明显。正确的认识是,任何减肥方法或者是减肥偏方都需要逐步调整,不同的人对针灸的反应也不相同。误区二、任何人都可以做针灸减肥对于做针灸减肥的人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心脏功能较差,如有佩带起博器的患

腰痛针灸部位 腰痛针灸的好处

肾脉贯脊,取肾俞可调益肾气,委中位居血络丰富之处,是放血疗法常用穴位,从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作用来说,委中对腰背一些疾病有佳效;腰阳关属督脉井穴,可祛风散寒,通利阳气;配伍穴中膈俞为血会可疏利膀胱经气,消络中瘀滞,腰肌劳损者宜之;灸命门可温补肾阳。

指尖针灸让身体苏醒

针灸按摩——为你打通任督二脉 针灸治疗,早已经在《大长今》里面反复给观众强化印象,据说现在中医美容养生疗法越来越被一些人当成是一种时尚。美容院里所用的针,当然是传统的银针,不过为了照顾顾客的想法,这些原本不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银针,还是被当成一次性的用品,在这方面,也增加了中医针灸治疗的成本。针灸疗法,根据不同的症状,针灸部位也不同。有的是主要针对肥胖,通过针灸降低食欲。有的可以针对面部长斑,面色蜡黄,气色不好等起到美容的效果。据说最常针灸的一个好穴位是足三里,长期在这个穴位针灸按摩,有起到长寿的作用。如果在

针灸治疗心绞痛

第一次治疗的时候是一次干了点体力活犯病了,正好大夫在,就拿出针灸针给上了。当时的是内关穴,下去立马疼痛消失,我大爷站起来和没病一样,当时在家休息了一会没有发作就结束了治疗,有一阵子没有发病。 2第二次治疗的时候也是犯病的时候,把大夫请来大夫给针灸了至阳穴,效果和上次一样,也是立竿见影,疼痛消失,走路说话都和正常人一样。当时对治好这个病就有了很大的信心。 3后来有几次也是这样治好的,犯病的次数越来越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作了。

针灸要注意什么

针灸是老中医留给我们的一种宝贵医学术,它可以保健也可以治病,但是人们看到针就害怕,怕针灸会疼,其实针灸手法得当的话疼痛感是很小的,另外,针灸也有很多注意事项要注意。 针灸疼不疼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针灸、拔火罐等作为中医预防保健的医疗手法,日渐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很多人都怕针起来很疼,其实针有多疼,这和医生的技术和手法有很大的关系。中医专家说,如果进针手法得当,疼痛就会非常微弱。因此选择正规的中医针灸诊疗机构对于患者而言非常重要,针灸调节机能更符合生理规律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和协调阴阳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