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1.休息时心动过速

糖尿病早期可累及迷走神经,而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故心率常有增快倾向,凡在休息状态下心率超过90次/min者应疑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种心率增快常较固定,不易受各种条件反射所影响,有时心率可达130次/min,则更提示迷走神经损伤。

2.无痛性心肌梗死

由于糖尿病病人常存在自主神经病变,心脏痛觉传入神经功能减退,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可达24%~42%,病人仅有恶心,呕吐,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表现为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有些仅出现疲乏无力,头晕等症状,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故易于漏诊与误诊,病死率亦高达26%~58%,糖尿病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者较非糖尿病病人为多,病情较重,预后较差,且易再次发生梗死,此时预后更差,易发生心搏骤停,必须提高警惕,平时糖尿病不严格控制者更易发病,有的病人因口服降血糖药物而发生室颤。

3.直立性低血压

当病人从卧位起立时如收缩期血压下降>4kPa(30mmHg)或舒张期血压下降>2.67kPa(20mmHg)称直立性低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姿位性低血压),有时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均下降,尤以舒张压下降明显,甚至下降到O,常伴头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昏厥,甚至休克,尤其合并高血压而口服降压药者,或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三环类抗抑郁制剂者更易发生,也可见于注射胰岛素后,此时应注意与低血糖反应鉴别,形成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调节血压反射弧的任一环节损害均可导致低血压,但在多数患者,交感神经的损害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者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可能是:①站立后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不能发生反射性心率加快;②外周血管不能反射性地收缩或收缩较差;③儿茶酚胺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不能迅速起调节反应,其中主要是交感神经功能损害,此类表现见于较晚期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血压调节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损害所致,病人从卧位站立时,由于交感神经病变,使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量减少,未能代偿性地引起周围血管收缩;由于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亦不足而使心搏出量减少,以致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

4.猝死

本病病人偶因各种应激如感染,手术,麻醉等均可导致猝死,临床上表现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颤动,扑动等)或心源性休克,发病突然,病人仅感短暂胸闷,心悸,迅速发展至严重休克或昏迷状态,体检时血压明显下降,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心跳,心搏骤停,常于数小时内死亡,伴发感染时,则症状常被原发病所掩盖而贻误诊断和治疗。

预防糖尿病心脏病的几大要点

1.控制血糖

血糖达标是预防糖尿病性心脏病的首要条件。一般糖友控制目标要求餐后控制在10mmol/L一下,空腹控制在7mmol/L一下,但是对于一些病程短、年纪轻、身体条件好的糖友,要求应该更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控制血脂

如果把心脏比作人体的发动机,那么冠状动脉就是输油管道。一旦油管堵塞,发动机就无法工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就是油管这里被一些“血液垃圾”堵塞以及油管老化导致的。糖友本身由于糖代谢紊乱,脂肪、蛋白质等也易出现紊乱,因此,糖友一定要注意血脂的管控。

3.控制血压

心脏和血压的关系就类似于打气筒和车胎的关系,车胎气越充足压力越大,打气筒在打气的时候就要更加用力。同样的,血压越高,心脏每一次泵血就需要更大的压力,长此以往,心脏负荷过重,就会导致心肌肥大等一系列器质性病变。

4.控制体重

体重较大的人跑步都像是负重运动,因此,心脏要输出更多的血液来供应机体活动。同时,减重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更加利于血糖管控。

5.合理运动

运动对于健康的好处不胜枚举。建议糖友每天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运动方式可以选择饭后散步、慢跑、太极拳、广场舞等。对于糖友,不建议晨起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心动不如行动,爱护心脏,从现在做起,比如动动手指转发出去,让更多的糖友们重视心脏保护!

糖尿病人定期检查项目有哪些

1.眼底检查 :

糖尿病眼部的并发症,主要与病程和血糖的控制情况等有关。常见的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玻璃体出血等,它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肾病:

约30%-40%的1型和20%左右的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是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20ug/min或30mg/24h可诊断。

3.心脏病: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需要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自主神经电生理检测。另外,糖尿病容易合并血压、血脂异常,加重心血管损害,因此也要进行血压、血脂的监测。

4.神经病变:

60%-70%的糖尿病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神经损害表现,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病变、颅神经病变,表现为肢端感觉减退、丧失,或麻木、刺痛,腹胀、腹泻、便秘,尿潴留、尿失禁,阳痿、性功能下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

高血糖的人吃什么水果好

1柚子是含有新鲜果汁,含有胰岛素样成分,能降低血糖,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肥胖患者可以常食。

2苹果中糖的吸收缓慢而均匀,从而能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3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于10克的水果,包括青瓜、西瓜、橙子、柚子、柠檬.

糖尿病心脏病吃什么药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辨证论治阴虚燥热心神不宁主证: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或烦渴多饮,或消谷善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治则:滋阴清热,养心安神。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消渴方加减:生地15克,元参15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黄连6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花粉15克。

气阴两虚心脉瘀阻主证: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口干,心前区痛,视物模糊,或肢体麻痛,舌胖质暗,苔白,脉沉细。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方药:生脉散加减: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细生地15克,黄芪12克,黄精30克,丹参30克,葛根10克,天花粉20克,酸枣仁12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枳实10克,佛手10克。

竹笋木耳可以一起炒吗

可以。

笋子可以和木耳一起炒的,二者性味并不冲突,笋子具有增强食欲、刺激消化等功效,对高血压和心脏病者有疗效。黑木耳有益气养胃润肺、降脂减肥等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病有防治作用。两者合用,其功效更是明显。

糖尿病心脏病的检查

1.心电图检查 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降低,且≥0.05mV,T波呈低平,双相或倒置。

2.必要时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或)心脏负荷试验(如活动平板试验,踏车运动试验,心房调搏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二阶梯运动试验等)。

3.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向量图检查提示心脏扩大,心肌酶检查对心肌梗死可起辅助诊断作用。

4.CT检查 心脏形态,心功能,心肌组织检查和心肌灌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有冠心病的存在。

5.磁共振成像提示心脏大血管病变和清楚的心肌梗死部位;PET可显示早期心肌代谢异常,但价格昂贵,经济条件许可者可以选用。

6.放射性核素心脏显像 包括静息时心肌显影和结合运动试验的动态显影,有201Tl或99mTc-MIBI使正常心肌显影而缺血区不显影的“冷点”显影法,和用99mTc焦磷酸盐使新近坏死的心肌显影而正常心肌不显影的“热点”显影法,进行心梗定位和冠心病的早期诊断,较新的显像法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7.冠状动脉造影 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金指标,可明确诊断并定位,指导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但应注意X综合征患者可有典型心绞痛表现,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能为阴性,因其可能由小血管痉挛所引起。

心脏病和冠心病的区别呢

首先,这两种疾病都喝心脏有关,心脏病是所有类型有关心脏方面的疾病的总称,而冠心病是心脏病其中的一种。也就是冠心病是心脏病的一种类型,心脏病是一大类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冠心病、风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先心病等疾病。

第二,什么是冠心病呢?它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目前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心脏疾病。 那么什么又是心脏病呢?它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也就是说心脏病包括了冠心病,而冠心病只是心脏病中的一种。

第三,从症状来看,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和濒死感等感觉,这些都是冠心病的症状。 这种病有典型的发病人群:40岁以上中年人、49岁以后发展速度更快。比较青睐于暴饮暴食、糖尿病、经常坐着不动和吸烟的人。

糖尿病心脏病应该如何预防

1.一级预防或原发性预防

糖尿病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实际上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易发病因。尸检证明动脉粥样硬化早从儿童时期已有发生,有的青年时期已相当严重,所以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遗传学中已经证明,糖尿病为多基因遗传疾病。冠心病20世纪70年代后,国外已注意到其遗传学方面的问题,有的调查资料报告,父母1人有冠心病,其子女的冠心病发生率2倍于无冠心病家庭;父母2人有冠心病,其子女冠心病发生率5倍于无冠心病家庭。可见冠心病的发生与遗传家族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凡是家族中有近亲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者,都应该采取的积极的一级预防措施,防止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

2.二级预防

又称继发性预防,凡是已患糖尿病冠心病者,对于诱发或促进其病情发展的诸因素都应该避免,对于有症状者应该积极进行治疗,控制心绞痛,纠正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

3.三级预防

根据病因、病机演变的途径进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其特定的原因,预防这些病因、病机的演变是防止糖尿病冠心病发展的重要措施。

(1)要注意饮食营养合理化,避免药物经常化:

许多资料表明,体胖者易患糖尿病与冠心病,二者对肥胖者犹如姊妹形影相伴。根据石家庄城乡的普查,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高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者为低体重;在平均标准体重以内者为正常体重。结果是高体重者患病率高(8.33%~8.97%)。低体重者患病率低(2.33%~2.92%);正常体重者患病率介于二者之间(3.06%~5.10%);三者患病率中,低限为农村患病率,高限为城市患病率。北京地区对冠心病,心绞痛调查分析,肥胖者发生率为49.2%,体瘦者为10.1%。两组的调查结果提示,体重的高低与患病率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糖尿病冠心病更是如此。因此,防止体肥超重是预防糖尿病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2)体育运动经常化,防止好逸恶劳悠闲化: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新陈代谢性疾病,运动是糖尿病四大基本疗法之一。运动能够改善细胞膜的功能,改善细胞器的功能,也能改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所以,运动是防治糖尿病冠心病、降低体重的重要措施。尤为重要的注重体育运动的经常化。生命在于运动是至理名言。好逸恶劳悠闲化应该避免,这是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降低的温床。有人曾统计,我国从秦始皇至清朝末代皇帝有生卒年月可考的210人,其中70岁以上的仅有10人,占4.76%;40岁以内死亡的短命皇帝120人,占57.14%,其早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好逸恶劳悠闲化。

(3)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戒除烟、酒不良嗜好,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养成稳定的心理素质。

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和运动干预。适当参加运动或体力劳动,保持体重正常,避免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有助提高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有报告常规参加运动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降低35%~50%;低盐(建议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6g)低脂饮食(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戒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重要危险因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年龄较早,不吸烟者生活在吸烟的环境中(被动吸烟),亦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停止吸烟可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明显降低;戒酒,饮酒对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影响尚有一些争议,有认为少量饮酒(30~60ml/d)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大量饮酒可升高血压和血脂,糖尿病患者饮酒可能干扰糖代谢,应尽可能地避免饮酒或不饮酒。

糖尿病心脏病吃什么

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多吃五谷杂粮;多食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五谷:小麦、燕麦、荞麦、大麦;药食:枸杞子、肉桂;调味番茄酱;水果:柿子、木瓜、桂圆、金桔、桔子、酸枣、番石榴、红毛丹、香梨;干果:莲子、罗汉果、榛子、南瓜子、葵花籽仁、山核桃、葡萄干。对于老年人来说,因为身体机能的下降,所以是多发病的群体。但这并不意味着,疾病的到来时无法避免的。如果老年人一直注意身体的保健,即在生活中多运动,饮食上多注意,是可以降低疾病发病概率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能降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率。

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服用一些蜂胶,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此外,糖尿病患者甜食不能沾,可长期服用蜂胶,因为蜂胶不含糖,只是有点腥涩味。

糖尿病早期症状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多尿、多饮、多食是最明显的特征,早期的患者肥胖居多,糖尿病持续一段时间后,消瘦多见。许多人无任何症状,仅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高血糖。所以没有症状不代表健康,高危人群还是要以检查化验为准。

警惕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其并发症,肾病(肾功能衰竭、泌尿系感染)、眼病(视物模糊、视网膜病变)、脑病(脑血管病变)、神经障碍(足部坏疽、四肢酸痛麻木)、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皮肤病(皮肤瘙痒、皮肤感染)、性障碍(阳痿、月经不调)、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感染、肺炎、肺结核)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身体虚弱甚至死亡的主要因素。

夫妻备孕要警惕家族遗传病

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知的遗传病大约有四千多种。包括染色体病、但基因病和多基因病三大类。

人们容易把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混为一谈。其实,先天性疾病一般是指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症状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中有些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属遗传病,如先天愚型(唐氏综合征);而有些,却是孕期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引起胎儿发育异常,不属遗传病范畴,如先天性心脏病。由此可知,先天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

另一方面,遗传病也不一定是在出生时就有症状表现的,也就是说,一些后天出现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有些遗传病,要在个体发育到一定年龄时才表现出来。例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一般4岁~6岁才发病。许多遗传性智力低下患者,在婴幼儿期亦不易发现。由此可知,后天发生的疾病中,也有遗传病。

那么,哪些疾病容易被遗传呢?

遗传病的种类

糖尿病: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Ⅱ型比Ⅰ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显著。

心脏病:如果父母患心脏病,子女发生心脏病的几率要比父母没有心脏病的子女高出5-7倍。

高血压、高血脂:如果父母一方患高血压或高血脂,孩子患病几率是50%;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几率将提高到75%。

肥胖症:父母一方是肥胖症,孩子超重的可能性是40%;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肥胖症,可能性就会提高到70%。即便如此,只要孩子一直坚持健康饮食,锻炼身体,也能长成一个体重正常的孩子。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知的遗传病大约有四千多种。包括染色体病、但基因病和多基因病三大类。

人们容易把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混为一谈。其实,先天性疾病一般是指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症状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中有些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属遗传病,如先天愚型(唐氏综合征);而有些,却是孕期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引起胎儿发育异常,不属遗传病范畴,如先天性心脏病。由此可知,先天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

另一方面,遗传病也不一定是在出生时就有症状表现的,也就是说,一些后天出现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有些遗传病,要在个体发育到一定年龄时才表现出来。例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一般4岁~6岁才发病。许多遗传性智力低下患者,在婴幼儿期亦不易发现。由此可知,后天发生的疾病中,也有遗传病。

相关推荐

心脏病会传染给家人吗

一、心脏病是不会传染的。可以放心和他相处。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而心脏病(heart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临床实践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脏病效的辅助方法。 心脏病与病原体、寄生虫无关,不会传染性的。 二、心脏病的病因: 胆固醇过高,患心脏疾病的机

男性必须知道的健康体检常识

1、血压的测量 18-39岁的男性需要每2年测量一次血压。如果收缩压在120-139之间或者舒张压在80-89mmhg之间,则需要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如果收缩压在140以上或舒张压在90以上,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合并的糖尿病、心脏病、肾病或者其他疾病,则需要更加频繁的测量血压。 2、胆固醇的监测和心脏病的预防 如果心脏病的高危因素,则需要在20开始进行胆固醇值的测量,如果没,则从34岁开始测量。如果合并糖尿病、心脏病、肾病或其他疾病,则需要定期测量。 3、糖尿病的筛查 如果BMI>25,或者是其他危

鲒花的营养价值哪些

鲒花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 孕妈妈在孕期易出现脾胃虚弱、水肿等症状。鲒花可以健脾利湿、温中下气,对此症状很好的改善作用。鲒花对患糖尿病的孕妈妈也补益功效。 鲒花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经常食用。 鲒花肉嫩味鲜,可做粥、做汤、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适于做汤,鲫鱼汤不但味香汤鲜,而且具

糖尿病的并发症什么

第一、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周围神经及微血管病变,可使痛觉纤维受损,对外来的机械损伤和温度损伤感觉迟钝或消失,天冷取暖时极易烫伤。 第二、糖尿病性眼病,在糖尿病患病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的眼睛的大部分组织都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和不同症状的眼部病变。糖尿病所致的眼病,主要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糖尿病性眼病也是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第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季节转化,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

心肌病与心肌炎的区别是什么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大家多所认识,但心肌病可能了解不多,心肌病是指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伴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心肌病分为四型:即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及致心率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心肌病占心血管病的0。6-4。3%。近年来心肌病增加趋势。 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

高血糖所导致的危害哪些

1、残害您的机体。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患者除了血糖偏高以外,可能没任何症状,但如果因此而满不在乎、放松治疗,持续的高血糖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您全身的大、小血管及神经,引起体内各个组织器官的病变,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残、致死。 2、急性并发症: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最为常见,前者多见于1型糖尿病及处于应激状态(如急性感染、急性脑卒中、精神刺激、外伤、手术、暴饮暴食)的2型糖尿病,后者多见于老年患者。急性并发症往往来势汹汹,如果不能及时救治,病死率很高。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尤

为什么糖尿病人易得冠心病

糖尿病常识:高发病率的糖友们,在看到发病率为26%-35%时我们心中不免一惊。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的3倍。从病理改变来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病理变化与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基本相同,但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多、狭窄程度也较重、易发生心肌梗死; 从临床表现来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无糖尿病的冠心病人相似,可出现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但以下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率随年龄、病程而增高,与病情轻重的关系不大,随糖尿病的控制程度而减低,无痛性

哪些人群不能吃山竹

肥胖者及肾病、心脏病患者少吃;糖尿病患者忌食。因为山竹的含糖量比较高,肥胖的人和糖尿病的病人一旦吃过后,糖分和容易转变成脂肪,而对于糖尿病病人直接导致血糖升高,所以,肥胖病人要少吃,糖尿病病人禁食。而且,山竹属于寒性食物,因此体质虚寒者只能少吃,不宜多吃。

女人体检查哪些项目 血脂检查

40岁后,每年都应查血脂。吸烟的人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更应该定期检查。

恐惧症的后果 导致身体问题

患者爆发恐惧的时候一般都会伴头晕,心烦,头疼等症状,比较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下来,会造成患者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容易出现其他疾病,比如肠胃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