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酒用什么人参好 白参和糖参适宜平补
泡酒用什么人参好 白参和糖参适宜平补
生晒参,即新鲜人参洗净后经干燥的人参,其性凉,适宜于高血压患者和内热者服用;白人参(吉林人参)和糖参,性平温除有糖尿病患者外,一般都可以服用。
冬季吃人参 补气养血更健康
人参素有“百草之王”之称,性温,大补元气,且有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作用,古往今来,众多医家都推崇冬季吃参养生。
参按照生长环境分为野山参、移山参和园参。野山参的生长期长,药力雄厚,作用峻猛,但产量极少,价格昂贵,仅用于重症患者。园参功效较野山参弱一些,但价格相对低廉,可以作为养生保健的首选。按照加工方法不同,人参又分为生晒参、糖参(也称白参)、红参和参须。其中,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导致的疲倦懒言、口干舌燥、自汗盗汗、潮热等症;白参、参须与生晒参功用相同,但作用较弱。红参偏温性,适用于阳虚兼气不足所致的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精神不振等症。
人参补五脏之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故补气可以生血、养血,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主,以肝为养,肝主藏血,所以女性在冬季用人参炖粥煲汤或代茶饮,对于养血益肝大有好处,可改善气血虚弱、容颜憔悴等问题。
另外,人参大补元气,长于补虚、益气助阳,因此可以改善男性元气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阳痿、早泄等问题。冬季可用人参泡酒或煲汤,具有很好的强精补肾、生津养血的功效。
男人吃什么参好啊
建议:1.如果是年轻人不建议吃参,因为参主要是面对体虚的人,体虚的人吃了大补,但对于身体强壮的年轻人来说是不必要的,这样会让身体上火的,反而对身体不好,平时注意营养均衡就可以了,若是体虚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吃参的。
2.有高血压,高血脂,阴虚火旺,不能吃人参的.
3.煲汤就选干的白参煲汤 泡酒就选保鲜参 想方便一点就弄点西洋参切片吃也可以
温馨提示:
这要看男人的体质与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一般人参都是治疗虚证的,没有虚证的症状不能服用,人参有多种,生晒参适合平时体质较好的人,平补,不容易上火;籽海、移山参属于效果比较强的,属于大补元气的,适合年龄大的人;红参和朝鲜别直参属于加工人参,一般用于怕冷阳气虚体质,服用后容易上火。
人参泡酒配方 人参补肾酒
配方:红参20克,鹿茸6克,白酒1000克。
制法:将红参、鹿茸蒸软后,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浸浸泡15天即可饮用。
功效:补气壮阳。适用于老人冬季阳虚,畏寒,肢体不温。
服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10-20毫升。[注意]夏日不宜饮用。易上火者慎服或禁服。
干人参泡酒好还是鲜人参好 人参泡酒怎么保存
密封避光保存。
人参酒泡好后要将其放入玻璃罐中密封保存,然后再将其放在家中某处阴凉干燥的地方,要避免其受到阳光直射,这样才能使人参酒保存的更久。保存得当的话人参酒能保存5-8年左右,但还是建议尽快将人参酒食用完,因为泡的时间越久的话其营养价值就会越低,一般人参泡酒泡好三个月后就能开始喝。
人参怎么吃效果最好
1、人参莲子汤
材料:人参10克,去心莲子10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人参切成片,和莲子一同放在小碗内,加适量水浸泡,再放入冰糖,放在蒸锅内隔水蒸一个小时,将人参拿出来,次日再加莲子蒸水,人参可蒸3次,最后一并吃掉,每天早晨服一次,喝汤吃莲子。
功效:补虚健脾,适宜于病后体虚,脾虚消瘦人群食用。身体健康人群也可以食用,起到强壮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
2、人参鹿茸泡酒
材料:人参20克,鹿茸10克,白酒1000毫升,红糖150克。
做法:就人参和鹿茸研为粗末,用纱布袋装好,扎紧袋口,放入容器中,加白酒浸泡,7日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并将药液和药酒混合,静置后过滤掉药渣即可,每日饮服2次,每次10到15毫升。
功效:补气助阳,益肾填精,适宜于调理肾阳不足所致的肾精亏虚,气血不足,阳萎,更年期综合症等。注意阴虚火旺,高血压患者忌服。
3、人参地黄饮
材料:人参3克,生地黄30克。
做法:将人参洗净后晒干或烘干,研成细粉,生地黄洗净晒干切片,放入烧过中加水足量,煎煮成300毫升的稠汁,用150毫升煎汁冲泡1.5克人参粉,一天吃两次。
功效:益气温阳,养阴清热,降血糖。适宜于阴阳两虚型糖尿病患者饮用。
三大补气中药的食用方法
1、人参熬膏,安神治健忘
人参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古代有“神草”的称谓,也有“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的说法。平时肺气虚弱,感觉劳累不太想说话,常失眠、记性不太好的人可适当服用。人参的补气功效根据不同种类,又有所区别。野山参的补气效果最好,但现在已很少见;移山参的补虚作用仅次于野山参;园参中的红参偏于温补,作用强于糖参;白参(生晒参)作用平和。
切片后泡水、研末、入丸、浸酒、炖服、蒸服等,都能让人参发挥药效。冬季时,将人参熬成膏服用,补益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服人参不当可能引起过度兴奋、激动、烦躁、失眠,一般每天用量应控制在10克以内,如果需要长期用,最好控制在5克以内。
2、黄芪泡酒,改善气色
黄芪能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适用于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气短、盗汗、水肿等。生黄芪多用于固表利水,蜜炙(切制后加蜂蜜拌炒)可用于补中益气。冬天用黄芪能滋补强身,泡酒、做菜、煨汤、调味均可,但每天用量不能超过30克。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气色更好。
人参补气侧重于脏腑气虚,黄芪则侧重补益卫表之气。经常容易感冒的人,出汗过多,可用黄芪泡水饮。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对治疗蛋白尿有一定作用,还能调节血糖。
3、党参煲汤,健脾益肺
党参也具有补气功效,但效果比人参弱,价格也没有人参高。古方中含有人参的方子,现多用党参代替,不宜选用党参时就用太子参。党参能补益脾肺、补血、生津,用于气短乏力、大便稀、咳嗽气促、头晕等,可以炖汤,每天用量不宜超过15克。
在多年临床观察中,发现长期服党参可能使人发胖,儿童、年轻女性应慎用,可选用太子参代替。长期服补气中药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盘点人参几种最佳吃法
野山参阴阳俱补,功效最佳;红参偏温,白参或糖参平和,而西洋参偏凉。高丽参、吉林红参与日本红参一般适用于年高体虚、阳气不足的老年人,平时有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动则喘气等症状,对术后或妇女崩漏、产后失血过多者也适用。糖参、白参适宜于气虚乏力、声短懒言,动则汗出的病人或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差者。西洋参适应于咽干口燥、热病伤阴、暑热耗伤气阴的人群,多于夏天服用。各种参须功似同类而力薄。
细嚼噙化:
每次用人参片1-2片,放入口中慢慢嚼烂噙化。
煎汤饮用:
将人参切成药片,洗净放入砂罐中,加入清水(以高出参片2厘米为准)浸泡0.5-1小时,加盖用小火煎1-1.5小时,即可取汁饮用。
隔水炖服:
将参片5-8片放入小碗,加适量清水,放入加有冷水的锅中隔水蒸0.5-1小时,可加适量蜂蜜连汤带渣服用。
泡茶饮服:
取人参片5-8片,置于杯中,冲入沸水,加盖5-10分钟,即可代茶饮服。可以连泡多次,待汤味变浅,可连汤带渣一同服食。
浸酒饮服:
取整枝人参10-20克,浸入500毫升白酒中,密封,每天将容器振摇一次,两周后即可服用。每次10毫升左右。
研末冲服:
将人参研成粉末,装入胶囊服用,每次1.5-2克,或用开水送服。
值得提醒的是,在服用人参的同时,不要吃萝卜、绿豆、或饮茶,以免影响补力。如发生感冒发热等疾病,或者因服用不当产生腹胀、食欲不好等副作用时,应暂停服用,也可炖服萝卜、绿豆减轻症状。
泡酒人参哪种好 红参泡酒适宜温补
一般来说,红货类(即包括红参、石柱参),性温,适宜于体弱怕冷和贫血的人服用。
男人吃什么参好啊
1.如果是年轻人不建议吃参,因为参主要是面对体虚的人,体虚的人吃了大补,但对于身体强壮的年轻人来说是不必要的,这样会让身体上火的,反而对身体不好,平时注意营养均衡就可以了,若是体虚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吃参的。
2.有高血压,高血脂,阴虚火旺,不能吃人参的.
3.煲汤就选干的白参煲汤 泡酒就选保鲜参 想方便一点就弄点西洋参切片吃也可以。
这要看男人的体质与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一般人参都是治疗虚证的,没有虚证的症状不能服用,人参有多种,生晒参适合平时体质较好的人,平补,不容易上火;籽海、移山参属于效果比较强的,属于大补元气的,适合年龄大的人;红参和朝鲜别直参属于加工人参,一般用于怕冷阳气虚体质,服用后容易上火。
生晒白参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鲜人参
"下须"的主根经干燥后的产品,整体呈圆柱形,长3~17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或浅黄色,肩部有细密的环状横纹,体部有明显的纵皱。下端有2~3个支根。芦头长1~3cm,直径0.3~1.0cm,地上茎痕明显。质较硬,断面黄白色,常见钮样结晶,形成层环棕黄色,皮部树脂道散在呈黄棕色,有放射状裂隙,体重质坚脆,断面黄白色,疏松,味较其它参甜,嚼之能溶化,水煮则迅速膨胀。气微香而特异,味微苦、甘。[1]
白参
是经沸水浸烫后浸糖汁中取出晒干叫“红参”(又叫:糖参),形态上保持人参的原型。生晒参加工时参体所含的有效成分及挥发油类含量损失较少,与白参相比药效温和。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而红参适合于久病体虚、阴盛阳虚者。在我国南方许多地方喜欢服用生晒参,或者主张秋冬季进补用红参,春夏季进补用生晒参。也有人提倡体质较佳者进补宜用生晒参、体质虚弱者进补宜用红参,医药上治疗虚脱或强补多用红参。
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
鲜人参泡酒好还是干人参泡酒好
新鲜人参更好。
鲜人参和干人参泡酒都具有很好的滋补效果,但两者相比的话,建议食用新鲜人参更好,因为新鲜人参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其中的营养成分会保留的更加完整,这样泡酒后,人参的营养成分可以更好的溶于酒中,从而能提升人参酒的营养价值。
但新鲜人参并不是很好保存,所以市面上干人参比较常见,如果买不到鲜人参的话用干人参也是可以的,且干人参含水量低,这样会更利于人参酒的保存。
补气血对症选药效果最好
中医中所认为的气其实指的是为此我们人体脏腑功能的重要物质,听起来可能很复杂,虚无缥缈。但实际上非常容易了解。如果出现气短乏力、疲倦、精神萎靡等症状,那就说明是气虚,平时过度劳累、说话过多等都会耗气。这时可以选择大家熟知的一些补气的中药来进行滋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适用人群和功效有所区别。
人参熬膏,安神治健忘
人参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古代有“神草”的称谓,也有“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的说法。平时肺气虚弱,感觉劳累不太想说话,常失眠、记性不太好的人可适当服用。
人参的补气功效根据不同种类,又有所区别。野山参的补气效果最好,但现在已很少见;移山参的补虚作用仅次于野山参;园参中的红参偏于温补,作用强于糖参;白参(生晒参)作用平和。
切片后泡水、研末、入丸、浸酒、炖服、蒸服等,都能让人参发挥药效。
冬季时,将人参熬成膏服用,补益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服人参不当可能引起过度兴奋、激动、烦躁、失眠,一般每天用量应控制在10克以内,如果需要长期用,最好控制在5克以内。
黄芪泡酒,改善气色
黄芪能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适用于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气短、盗汗、水肿等。生黄芪多用于固表利水,蜜炙(切制后加蜂蜜拌炒)可用于补中益气。冬天用黄芪能滋补强身,泡酒、做菜、煨汤、调味均可,但每天用量不能超过30克。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气色更好。
人参补气侧重于脏腑气虚,黄芪则侧重补益卫表之气。
容易感冒的人,出汗出汗过多,可选择用黄芪泡水饮。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对治疗蛋白尿有一定作用,还能调节血糖。
党参煲汤,健脾益肺
党参也具有补气功效,但效果比人参弱,价格也没有人参高。古方中含有人参的方子,现多用党参代替,不宜选用党参时就用太子参。党参能补益脾肺、补血、生津,用于气短乏力、大便稀、咳嗽气促、头晕等,可以炖汤,每天用量不宜超过15克。
注意:长期服党参可能使人发胖,儿童、年轻女性应慎用,可选用太子参代替。长期服补气中药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