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抽烟群体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抽烟群体
烟民们患上糖尿病的风险远大于常人,因为抽烟会增加身体出现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可能。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指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长期的血糖偏高会导致各个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
生活中易患糖尿病的有下列几类人群:
(1)家族史,近亲有患糖尿病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5倍以上。
(2)肥胖者,肥胖与糖尿病关系密切,都是代谢不正常诱发的疾病。在2型糖尿病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肥胖类型,尤其是腹部肥胖者。
(3)缺乏运动者,运动能消耗热量、减轻肥胖,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4)高血压、高血脂异常者,两者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又是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5)中老年人,人到中年以后生活条件改善,摄取的热量增多,但是运动量又在减少,而且中年以后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开始逐渐衰弱,这也是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的原因。
糖尿病人发病时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的症状,如果发现自己突然食量增加而体重却下降了,一定要尽快就医检查,以防糖尿病。
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
第一,年龄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不管是否有遗传背景,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因素,高龄的人一定比低龄的人容易得糖尿病。由于发病年龄的提前,以往强调45岁,现在40岁以上的人都要警惕自己有患糖尿病的可能,每年体检的时候应注意自己空腹血糖。
第二,遗传背景。凡是有糖尿病家族背景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最新的调查发现,父母为糖尿病患者,子女更容易患糖尿病,而兄弟姐妹中已经有糖尿病患者的患病风险更高。因此对糖尿病家族史的了解非常重要。除此以外,本次调查统计还发现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家族史或心肌梗死家族史者患糖尿病的几率也比无家族史高,但没有糖尿病家族风险大,所以凡是有这几种疾病家族史者的后代,较易得糖尿病。
第三,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大,如果仅为四肢发达,腹部并不胖还好,因为皮下脂肪、臀部、腿部容易存脂肪酸,不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而四肢不胖,只肚子胖的,为腹型肥胖,诊断标准为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除上述因素,已有高血压,血压高于140/90mmHg,或者空腹甘油三酯水平高,或者在妊娠期间有高血糖,或者有生8斤以上孩子的妇女均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
第四,心血管病人伴随糖尿病风险高。在前几年欧洲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心脏病的高血糖的调查,在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测定血糖,发现2/3有高血糖,其中一半已经是糖尿病,另一半是糖尿病前期,提示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是冠心病患者中伴随1/3糖尿病,1/3糖尿病前期。基于这个结果,中国也进行了调查,结果完全相同。在此基础上,神经疾病科、脑血管疾病科也作过调查,发现了相似结果,也就是说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有2/3到达了高血糖状态,高血糖程度不同,约有一半达到糖尿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伴随率非常高。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1家族血亲中有人得糖尿病者。因为糖尿病是属于内分泌方面的疾病,和基因有关,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而且家庭成员饮食习惯都是相似的,如果血亲中有人得这种病的,同样患病的机率就会比较大。
2口味浓重,喜欢吃肉类的人。过多摄入动物性饱和脂肪酸的,会增加机体负担,导致代谢失调,进一步诱发糖尿病。
3食用过多糖类和淀粉的人。糖尿病本质是糖代谢功能失调,如果日常饮食当中过量摄入糖类和淀粉类的,人体又无法正常消耗,过量的无法代谢,最终导致病理性的代谢失调。事实上日常饮食清淡,少吃淀粉类,如土豆、玉米、大米、精面粉的人一般不会得糖尿病。
4体力劳动少的人。适当的体力劳动和机体运动,可以帮助消耗身体多余的糖类,相反,运动过少,糖类消耗不了,成为了身体的负担,最终引起代谢失调。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得糖尿病
老年人(65岁以上)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20一40岁人群的10倍。老年人是糖尿病的最高发病人群。但这些并不能说明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只是相比较而言老年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1、机体组织老化,基础代谢率下降,胰腺随年龄增高而逐渐老化,胰腺的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全身各器官衰老不协调。
2、生活质量提高,营养成分改善,老年肥胖者尤其腹部肥胖逐渐增多,肥大的脂肪细胞膜上单位面积的胰岛素受体相对减少,其与胰岛素结合的亲和力降低,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大大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杭。
3、体力活动减少,机体利用和消耗葡萄糖量减少,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糖耐量减弱。
4、老年人肌肉逐渐减少,由占人体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组织则从20%增至36%,此消彼长,导致葡萄糖消耗减少,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打呼噜容易得糖尿病
打鼾的人10年内得糖尿病的几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如果打鼾合并肥胖,发病几率将更高。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认可这一观点,并指出,我国10%~20%的鼾症患者伴有糖尿病。
专家介绍说,打鼾又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70%~80%都是由肥胖引起的,由肥胖引起的打鼾和糖尿病关系最为密切。邹教授在临床中注意到,打呼噜的人大多肚子比较大,脂肪堆积在腹部,把膈肌往上顶,影响了肺的扩张,造成呼吸不畅,容易引起鼾症;同时,肥胖并伴有打鼾的人体内缺氧比较明显,特别是夜间容易憋气,影响胰岛氧的供给以及胰岛素合成,久而久之就会得糖尿病;另外,打鼾的人一般好饮酒,体内需要胰岛素的量也比较大,这样也容易得糖尿病。
专家提醒,如果睡觉打呼噜,首先要去医院检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排除了疾病引起的鼾症,再加上腰围比较粗(男性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0厘米),就需进行胰岛素抵抗的评估。另外,如果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也较高,将来发生糖尿病的几率就更大。
所以,鼾症患者一定要积极预防糖尿病,邹教授给鼾症患者支了几招:减轻体重,改善通气;睡前最好运动半小时,以散步为宜;睡觉时可以戴上一个小型的呼吸机,睡眠中呼吸一旦暂停,它就会启动,把空气压进气道,这时人就不会打呼噜,也不会感到缺氧;尽量少吃高糖高油的食物,三餐以素食为主,可以吃一些优质蛋白,如鱼、虾、蟹等;少吃高能量食物,特别是晚上,以免影响睡眠;不要大量喝酒;戒烟,吸烟的人气道不是很通畅,黏膜增厚,容易打呼噜。另外,有鼾症或糖尿病等家族史的肥胖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些减肥药物来控制体重。
男人怎么快速戒烟 远离抽烟群体
想戒烟就远离抽烟群体吧。很多人当年会抽烟也是由于跟抽烟的厮混时候给带坏的吧。所以,想要戒烟就远离他们,不要让他们来诱惑你,影响你的意志。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运动量不足
由于工作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人都存在运动不足的问题,这也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可能。因为每天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肌肉对血糖的利用率,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糖尿病风险。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有肥胖问题
糖尿病的出现与肥胖问题密切相关,肥胖问题越严重患上糖尿病的可能就越大,因为肥胖会增加胰岛工作负担,胰岛素受体也会变得不敏感,导致患病风险增加。
尤其是腹型肥胖更为危险,因为内脏肥胖是导致糖尿病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当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腰围超过85cm时,就要当心了。
都是什么样的养生人群更易得糖尿病
很多人问,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中医指出,像特别胖的人,尤其是腰特别粗的人,就是有危险因素的人群。
饮食加运动,控制总热量,减体重,生活方式改变的效果看什么?看体重,本来胖的人,或者超重的人,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能使体重下降。
成人、年纪更大的人,虽然有人会运动不方便,但要坚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可以使得糖尿病发病风险减少一半。儿童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和成人有区别。儿童的热量要稍微高一点,而且蛋白质的量要高一点,这样保证他有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供应,以帮助他长身高。
对于运动研究产生了一个非常标准的方案。每个星期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这150分钟最好分在三天以上时间完成。中等强度的运动,指的就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结束后心率能达到100次以上的运动。而且达到这个心率后,你还要坚持20分钟有强度的运动,才有效。
知道了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而最好的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是其中的关键。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出现糖尿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则儿女出现糖尿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如果父母双方均为糖尿病患者,则儿女患病的风险将增加到6倍。
哪些人是属于易得糖尿病的人群
糖尿病患者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关于疾病的疑问在心中吧。接下来请看下文详细解说。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该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疑难顽症。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多达4千万之众,且每年以几百万数量递增。对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调查发现,在某些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1、有糖尿病家族史且年龄超过40岁者。糖尿病患者有家族史者约占10%,在这部分人群中以40岁以上者为多。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2、形体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者。由于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不科学,引起脂肪代谢紊乱,高血脂,脂肪肝,导致胰岛素受体结合率低下,胰岛素生物效应低下,在精神紧张,劳累的作用下,而发生糖尿病。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3、不明原因的疲劳且呈进行性加重者。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症状并不多见,而疲劳症状在休息后不能缓解,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出现,也是最多的临床表现。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4、由农村转化为城市生活者。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增加。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5、体重减轻找不到原因,特别是原来肥胖,近来明显消瘦者。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6、有习惯性流产,分娩巨大婴儿者。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7 、有反复发生的反应性低血糖者。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8、不明原因的性功能减退及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者。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9、反复发生泌尿系,生殖系,呼吸道感染及皮肤疖痈者。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10、较早出现心脑血管病者
以上便是我们为你提供的详细内容,相信在对你心中的疑问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吧,祝你早日康复。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那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人;吃得多而不愿意运动的人;年龄大于45岁;出生时体重小于5斤;有异常妊娠的妇女,如曾分娩过巨大胎儿。这些人都比较容易患上糖尿病,有这些因素的人要特别注意预防和监测。
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妊娠和环境因素。
(1)、感染感染在糖尿病的发病诱因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病毒感染是I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后还可使潜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为显性糖尿病。
(2)、肥胖大多数I型糖尿病患者体型肥胖。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另一因素。肥胖时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
(3)、体力活动我国农民和矿工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推测可能与城市人口参与体力活动较少有关。体力活动增加可以减轻或防止肥胖,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现糖尿病。相反,若体力活动减少,就容易导致肥胖,而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导致糖尿病。
(4) 环境因素在遗传的基础上,环境因素作为诱因在糖尿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噪音、社会的竞争等,这些因素诱发基因突变,突变基因随着上述因素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多,突变基因达到一定程度(即医学上称之为“阈值”)即发生糖尿病。
为什么肥胖病人容易得糖尿病
肥胖会导致胰岛素的作用减弱,这种作用减弱的发生与胰岛素起反应的部位(也称之为受体)有关系,这种改变的柿子是同脂肪的增加直接相关的。这样就使得原来相同数量的胰岛素或者更多的胰岛素也达不到非肥胖者相当的作用,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胰岛素不足。
这种胰岛素的相对缺乏表现为糖耐量的低下,进而也就形成了糖尿病。所以说肥胖病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体重的增加,胰岛素的负担加重,胰岛素也可能出现相对不足,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形成糖尿病,或称之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也有必要治疗,知识治疗主要是控制饮食,必要的时候口服降血糖的药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