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在病人发展到肾功能不全前,其表现可能是非特异性如头疼、疲乏、困倦、厌食、呕吐、烦渴、多尿、生长迟滞。体格检查偶可见显著的异常,但绝大多数肾衰患儿表现苍白、无力及高血压可有生长迟滞及佝偻病。
肾衰竭后期可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患儿肾功能差,体内代谢的废物如尿素氮、肌酐等有害物质,无法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些废物可随血液周游四方,若进入消化道,胃肠黏膜受到刺激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口腔黏膜也会发生溃烂,患儿嘴里会有尿臊味。废物若经呼吸道排出,可导致尿毒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炎等。心包膜受到尿素刺激后可引起尿毒性心包炎。废物若经皮肤汗腺排出,病人的皮肤上会出现尿毒霜。尤为严重的是,毒性物质侵害神经系统,可使病人出现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四肢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重者会出现嗜睡或烦躁不安、抽搐、昏迷,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急性肾功能衰竭
1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患肾功能恶化的结果,尿毒症是进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按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可分四期,即肾功能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早期、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晚期。
2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有厌食、恶心、呕吐、口有尿臭味;神经系统有疲乏、头痛、头晕,重者嗜睡、烦躁、淡漠、惊厥、昏迷等;心血管系统有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心肌炎、心包炎、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造血系统有贫血、出血倾向;
3呼吸系统有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深长,可有胸膜炎的症象;皮肤瘙痒伴色素沉着,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治疗原发疾病和纠正可逆因素。
(2)饮食治疗:限制蛋白,一般每天o.6g/kg的优质蛋白,井根据肾小球滤过串(gfr)适当调整。高热量摄人,、每日约125.5千卡仟克。如果gfr≤5ml/分,则每日蛋白摄人减至20g,须加上必需氨基酸疗法,一般用量为每日每千克0.1~0.2g/kg/日,分3次口服或一次缓慢静滴。
(3)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保持血清钙磷乘积在30--40之间,低钙血症时口服活性维生素d30.25ug/日,碳酸钙26进餐时服,限制磷的摄人。钠盐摄人随gfr下降而相应地减少,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时,限制水分或输入水分。高钾血症,6.5mmol/l,须紧急处理,方法同急性肾衰篇。代谢性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在13.5mmol/l以上时,口服碳酸氢钠1-6日,3次/日,低13.5mmol/l,应静脉补碱。
(4)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降压药的使用与一般高血压同,利尿剂中以速尿效果较好。尿毒症性心包炎,经积极透析后可望改善,心包填塞时做心包切开引流。心力衰竭的治疗与一般心衰相似,腹透疗效颇满意。
(5)贫血者补充铁剂、叶酸和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血红蛋白少于60g/
l时予小量多次输血。神经肌肉症状可补充营养和活性维生素d3,皮肤症状可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紫外线照射,控制磷的摄人。
(6)药物的使用应避免肾毒性药物,根据药物代谢与排泄途径、肌酐清除率及透析对其影响等因素,决定药物剂量。
(7)透析疗法和肾移植:透析疗法可代替肾的排泄功能,应用时依据血生化指标、个体差异,结合临床决定。肾移植可恢复肾功能,纠正尿毒症的许多代谢异常,当常规治疗无效时应考虑。
2.中医药治疗
(1)正虚
①脾肾气(阳)虚:倦怠无力,纳呆腹胀便溏,小便短少,口淡不渴,畏寒肢冷,舌胖大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补脾益肾。
方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各15克,制附片、桂枝各10克,白芍、仙灵脾、菟丝子各12克,炙甘草6克。
②脾肾气阴两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慌气短,口干唇燥,手足心热,尿少色黄,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治法:益气滋阴。
方药:党参、黄苠、茯苓、五味子各12克,熟地、山萸肉、山药、麦冬、丹皮各15克。
中成药:参芪地黄丸,生脉饮。
②肝肾阴虚:头晕头痛,口苦咽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淡红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生地、麦冬各20克,白芍、山萸肉、山药;丹皮、知母各15克,茯苓、丹参、菊花、枸杞子各11克。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④阴阳两虚:腰酸腿软,极度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口干欲饮,大便偏溏,小便黄赤,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阴阳两补。
方药:党参、黄芪、生地、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牛膝、车前于各15克,制附片、山萸肉各12克,肉桂10克。
中成药:桂附地黄丸。
(2)邪实
①湿浊:恶心呕吐,头昏嗜睡,面色灰滞,口中尿臭,苔腻。
治法:降气化浊。
方药:旋复花15克,代赭石20克,半夏、苏叶、黄连各io克,生姜汁2匙。
②水气:全身水肿尿少,胸水腹水,心悸气短,胸闷气喘不能平卧,苔水滑。
治法:蠲饮利水。方药:茯苓30克、白术15克、桂枝12克、炙甘草6克或葶苈于10克、大枣15枚。
③血淤:面色晦暗,唇色发紫,肌肤甲错,舌有淤斑淤点。
治法:活血化淤。
方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牛膝、丹参各15克,枳壳、桂枝、茯苓各12克,益母草20克。
中成药:桂枝茯苓丸,血府逐淤口服液。
另外,较早期应用大黄灌肠,对部分病例有一定效果。人工虫草制剂有一定的扶正作用。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由于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故确诊时主要依靠化学检查。主要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尿液检查
晚期肾功能损害明显时尿蛋白减少。尿沉渣镜检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管型尿。粗大宽阔的蜡状管型对慢性肾衰有诊断价值。
2、血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降低,一般在80g/L以下,重者低于50g/L。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感染或严重酸中毒时白细胞可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3、血生化检查
检查显示血浆总蛋白<60g/L,白蛋白<30g/L,血钙常低于2mmoL/L,血磷>1.6mmoL/L,血钾、钠、氯、阴离子的间隙随病情而变化。
4、肾功能检查
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5、其他检查
X线腹部平片,B型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肾扫描,CT和磁共振检查等对确定肾脏的外形,大小及有无尿路梗阻、积水、结石、囊肿和肿瘤等都很有帮助。慢性肾衰晚期肾体积缩小(多囊肾,肾肿瘤除外)为其特征性改变。
什么是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功能局部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肾功能衰竭是肾病恶化停顿的后期阶段,已经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损害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人体的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同时人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会却会源源不断地漏出体外,等到肾脏萎缩水平严重到不能正常运作时,能依赖于血液透析机替代肾脏进行工作。
肾功能衰竭按病情情况可以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两种,其中前者是因为多种疾病致使两肾在短时间内丧失排泄功能,简称急性肾衰;而后者是由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病发展至晚期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证。
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急骤发生的尿毒症处理及时、恰当,肾功能可恢复。而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治疗的过程比较复杂困难,但如果及时治疗并对症下药,肾功能可恢复也能慢慢恢复。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血肌酐为110~177μmol/L(1.2~2mg/dl),肾小球滤过率剩余50%~80%,无临床症状。
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
血肌酐为178~445μmol/L(2~5mg/dl),肾小球滤过率剩余25%~50%,可有轻度贫血,酸中毒,夜尿,乏力。
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血肌酐为446~707μmol/L(5~8mg/dl),肾小球滤过率剩余10%~25%,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及贫血体征,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及钙,磷代谢异常。
4.终末期肾病
血肌酐大于等于708μmol/L(8mg/dl),GFR剩余小于10%,有各种尿毒症症状,包括消化,神经,心血管各系统功能异常,水,盐代谢紊乱,酸,碱失衡明显,严重贫血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是由多种毒素及代谢产物潴留引起的,涉及全身各
肾功能衰竭 系统,早期表现为无力、精神欠佳,以后出现食欲差、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贫血、心悸、皮肤瘙痒、肢体感觉异常、麻木。晚期侵及心血管系统出现高血压、心包炎、心肌病、心律紊乱及心力衰竭;侵及血液系统出现严重贫血,血红蛋白可低达3g/dL,有出血倾向(鼻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侵及呼吸系统出现间质性肺炎,X片示肺门两侧有蝴蝶状阴影,两肺底有湿性啰音,患者有胸疼和胸腔积液表现;侵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表情淡漠、注意力不能集中,重者有癫痫发作及昏迷,还可有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之表现。由于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代谢障碍和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疼、行走困难,易发生骨折。性腺功能障碍,女性表现为月经不规则,甚至停经,男性表现为性欲减退。免疫功能低下可频发感染。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饮食上面的注意事项,其他生活方面的还是比较少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是异于常人的,因为由于自身的肾脏功能和常人比起来差很远,所以有很多食物是不可以食用的,就算自己是多么地想吃,那也得控制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有一定的好处的。
慢性肾功能衰竭其实就是肾脏疾病的一种,当这种慢性肾功能衰竭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病症和尿毒症就会非常的相似的,到了那个时候,一般治愈的机会就变得非常小了。所以在现在还不是很严重的时候争取把这慢性肾功能衰竭给治好了,这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来说说具体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以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占首位,其次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如肾发育不良,先天性多囊肾,膀胱输尿管反流等),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肾炎,肾髓质囊性病,fanconi综合征等)全身性系统疾病中以肾小动脉硬化,高血压,结缔组织病等多见,近年来,crf的原发病有所变化,肾间质小管损害引起的crf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糖尿病肾病,自身免疫性与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引起的crf也有上升趋势。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应卧床休息,可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另外,还需要注意饮食,饮食不当是会直接导致病情加重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如果钾高就不能吃含钾高的水果,不能吃香蕉、橘子。
除了饮食以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患者用药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用药的原则是:少而精,以安全有效为准。治病务必前往正规医院,用药务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各种广告,诊所,义诊用药都应冷静对待,最好不用,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于其它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治疗不当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
所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主要就是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这点在文章的开头就有提及的,而在生活起居中只要注意按时休息和适当的运动就可以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上面的注意点一般为:不可以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可以吃肥腻的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可以喝酒还有咖啡、不可以吃香蕉以及橘子等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性肾功能衰竭影响到各个系统和器官,可引起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但是,在80%的肾单位丧失以前,或当GFP下降到25ml/分钟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只有很少的生化改变,在诸如多囊肾等慢性进行性疾病中,即使GFR低于10ml/分钟,也可以没有症状,这是由于残存肾单位巨大的适应作用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主要引起如下多种临床病变: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肾脏的基本功能即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肾功能不全时,由于其排泄或代谢功能障碍,必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然而,同ARF不一样,CRF在其漫长的病程中由于机体各种代偿机制,这些代谢紊乱有时显得并不十分明显,事实上,在轻中度CRF时,丧失部分功能的肾脏仍然较完全地排出各种外源性摄入和体内产生的物质或废物,当正常的肾功能丧失约70%时,一般只会出现部分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只有当肾功能进一步下降,以及摄入或体内产生过多的水,电解质,酸性或碱性物质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
2.糖,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障碍。
3.各系统功能障碍
①消化系统;②心血管系统;③呼吸系统;④神经系统;⑤血液系统;⑥运动系统;⑦皮肤变化;⑧免疫系统;⑨内分泌系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了解清楚,患者就根据自身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做好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而且慢性肾功能衰竭随时随刻会影响到大家的身体,所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务必做好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的了解,对症治疗。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在病人发展到肾功能不全前,其表现可能是非特异性如头疼、疲乏、困倦、厌食、呕吐、烦渴、多尿、生长迟滞。体格检查偶可见显著的异常,但绝大多数肾衰患儿表现苍白、无力及高血压可有生长迟滞及佝偻病。
肾衰竭后期可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肾炎的症状和分类
1.急性肾小球肾炎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球疾患,其中很多是因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而诱发。
2.慢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3.急性间质性肾炎
是以急性肾小管间质炎症为基本特征的一组肾脏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通常表现为急性肾衰竭,肾小球、肾血管一般不受累或受累相对较轻。在急性肾衰竭的病例中,急性间质性肾炎占10%~20%。
4.慢性间质性肾炎
是一组以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不同程度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肾间质损害的机制可涉及免疫损伤、感染、中毒、代谢紊乱、尿流机械梗阻和遗传因素等方面。临床上以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疾病后期则表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5.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简称乙肝相关性肾炎,是指HBV感染人体后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肾小球损伤的疾病。
6.特发性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是一种非药物、非感染、非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病因不明的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活检病理表现为间质水肿和单个核细胞浸润,多数为可逆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复发。临床表现中可伴有葡萄膜炎的病例,常为青春期女性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