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初筛阳性是啥意思
新冠初筛阳性是啥意思
新冠初筛阳性是指样本初次检测结果呈阳性,说明样本中可能存在新冠病毒,具体是不是需要经过复核才能知道,并不能凭一次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就判定被检者感染了新冠病毒,也不能被确诊。
因为核酸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比如核酸检测操作不规范、样本被污染等等原因就有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假阳性,复核就是为了排除假阳性的可能。
新冠初筛阳性和确诊有什么区别
新冠初筛阳性指的是初次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但是如果仅有1次核酸检测阳性的话并不能确诊为新冠患者,如果要确诊的话,那么一般至少需要进行2次及2次以上的核酸检测,且2次核酸检测时间间隔为24小时。
此外,因为新冠疫苗是属于灭活的病毒,如果是近期打了新冠疫苗的话,那么也有可能会出现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情况,所以如果近期打了疫苗的话,那么就需要在48小时之后再去检测。
新冠初筛阳性是不是已经可以确诊
只是新冠初筛阳性还不能确诊。
确诊新冠肺炎不能单纯依靠核酸检测阳性结果来判断,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判断,比如流行学病史、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因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有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结果,需要复核确诊情况才行,无论是真阳性还是假阳性,按照检测规范,所有初筛阳性样本都需要由更高资质的机构进行复核检测,确保每一个结果都准确无误。
通常新冠核酸检测第一次检测,发现是阳性结果,那么该人员就会成为初筛阳性人员,然后经属地疾控和上级疾控中心进行复采复检,若复核也是阳性结果,根据是否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初筛阳性人员才会被判定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初筛阳性为什么不准 新冠初筛阳性和确诊有什么区别
主要有以下区别:
新冠初筛阳性指的是初次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但是如果仅有1次核酸检测阳性的话并不能确诊为新冠患者;要确诊的话,那么一般至少需要进行2次及2次以上的核酸检测,且2次核酸检测时间间隔为24小时。
大部分新冠疫苗是属于灭活的病毒,如果是近期打了新冠疫苗的话,那么也有可能会出现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情况,所以如果近期打了疫苗的话,那么就需要在48小时之后再去检测。
新冠初筛阳性是啥意思 新冠初筛阳性是混检吗
混检是核酸检测的一种方式,除了混检外,核酸检测还有单采单检的检测方式,混检是指将多人的样本放到一个采集管中进行的检测,如果结果是阳性再进行单采单检。
而新冠初筛阳性可能是混检的得出的,也可能是单采单检得出的,只要是样本初次被检测为阳性,都叫初筛阳性,不一定是混检才叫初筛阳性,不管是混检的结果是阳性还是单检的结果是阳性,都会需要进行复核,以此来排除核酸检测假阳性的可能。
核酸检测阳性会在手机上显示吗 新冠为什么初筛阳性复核阴性
核酸检测是通过鼻咽拭子和肛拭子等方式进行检测,样本如果取得不够、不典型或样本存储不佳,从而造成失误,都可能会导致结果出现不合格,导致假阳性,如采样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未能采集到有效样本的情况,就会出现新冠初筛阳性,复核阴性的现象。
核酸检测会采用一些实验室的试剂,如果初筛试剂出问题,比如试剂过期或者试剂打开之后没有及时地使用,暴露时间过久或者试剂已经有了明显的破损,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检测出现异常,有假阳性的结果,等到二次核酸复核后又发现是阴性结果。
进行多人混检时,由于是多个人的样本一起检查,一旦有阳性结果,就无法判定具体哪一个人是感染者,会显示多个人结果异常,需要复检,而混检结果可能是有一个或多个人人感染新冠,又或是都为假阳性的结果,无法判定哪一个才算阳性感染者,需要进行复核,后续对于没有感染新冠的就会出现阴性结果。
为什么初筛阳性确诊阴性
可能是因为环境、污染等干扰。
因为新冠初筛一般是在检测机构中进行,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荧光定量PCR,而这种方法的灵敏性很高,很有可能会因为一些干扰而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如果出现了初筛阳性的话那么就需要去当地的疾控中心进行复核。
而疾控中心也会第一时间对初筛阳性的患者信息进行核实,重新进行采样、检测,此时就有可能会出现复核结果为阴性的情况。
新冠初筛阳性会立刻通知吗 新冠初筛阳性有传染性吗
新冠核酸检测初筛阳性是否有传染性,取决于体内是否真的存在病毒,病毒是否在复制、外排等等,而如果经过多次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的,说明之前的核酸检测结果是假阳性,被检者并没有感染新冠病毒,自然不具有传染性。
但如果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经过复核后,结果也是阳性的,则可以说明被检者确实被感染了新冠病毒,此时就很有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