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运动后测血糖怎么回事

运动后测血糖怎么回事

及时掌握运动前后的血糖,能让运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刚开始运动和调整运动计划的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而血糖稳定、运动量相对固定的糖尿病患者,则无需每次都测。但如果出现心慌、大量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

运动前监测防低血糖。如果运动前血糖在4.4-5.5毫摩尔/升之间 ,应进食甜食或甜饮料等碳水化合物后再运动,否则极易发生低血糖。若是运动持续时间较长,每隔30分钟应监测一次血糖,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

运动后监测评估效果。做完整理运动后即可监测血糖,测前饮水不会影响血糖结果。如果运动后血糖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应加大运动量;若出现低血糖反应则说明运动过量。

运动可以降血糖吗 运动降血糖的好处

运动降血糖的好处主要有:

1.增强肌肉活动:运动能够帮助增强肌肉的活动,改善组织对胰岛素大米inganxing,促进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2.加快脂肪分解: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增强体内胆固醇的利用,帮助降脂减肥。

3.减轻并发症:运动能够帮助改善身体脂质代谢,扩大毛细血管的血流量,降血脂、降血压效果好。


糖尿病患者如何测准血糖值呢

要想获得正确血糖值采血方式要对

内分泌科医生解释,很多糖尿病病友为了方便测血糖,都购买了快速测血糖仪,只要对着手指轻轻一扎,就可以测出血糖的高低。但有些人在采血时,为了使血更快地滴到试纸上,会用力挤压扎针的部位,将血挤出。其实,这种用挤压扎针部位采血测量血糖的方法会导致血糖的测量结果偏低。

专家提醒正确的采血方法是选择选择无名指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因为手指两侧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在这个部位采血不仅不痛,而且血量充足。采血笔要紧贴皮肤,采血笔里插采血针的套子底部可以垫一点东西。针刺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让血慢慢溢出即可。

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糖尿病病友,手臂下垂15秒,另一手从手腕向下捋,或者甩手、搓手半分钟左右,都可以使指尖的末梢血管充盈,方便采血。

测得正确血糖值糖友测血糖药注意的事

血糖的正常值,对于治疗疾病和观察疾病都有着指导意义。因为我们只有知道了具体的数值,才能根据具体值去判断疾病,才能准确的掌握疾病的动向。因此,在测血糖前糖尿病患者需注意:

1、正常用药,正常吃饭,不做剧烈运动,过于兴奋会影响交感神经,使血糖升高;做适当的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竞赛式的,会对血糖控制很有好处。

2、冬天,应在进入室内暖和一会儿之后再测血糖,太冷的时候,手指血液供应受影响,暖和一会儿,平静下来之后检测比较准确。

3、血糖仪应状态良好,操作要正确,试纸不能过期,操作时应按要求一次滴足够的血。

4、心态要放松,测血糖前可以聊聊天,听听音乐。测血糖前对血糖过分担心,反而影响测定的结果。

低血糖的预防

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应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制定适宜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2.进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教育,识别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自救方法等。

3.充分认识引起低血糖的危险因素:①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②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③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4.调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

5.定期监测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动大、环境、运动等因素改变时要密切监测血糖。

10种特殊情况要测血糖

人们都有自测血压的习惯,但很少有人测试自己的血糖是否健康。其实,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每日必做的事,除了常规检测以外,还有些特殊情况要检测血糖是否异常。那么出现哪些特殊情况要测血糖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10种特殊情况要测血糖

1、口渴

口渴是高血糖的典型症状,身体缺水和血糖高都有可能引起糖尿病人口渴的症状。如果糖尿病患者按医嘱服药或打胰岛素后,突然口渴难耐,老是想喝水,最好还是先测个血糖,弄清楚是何原因导致口渴。

2、强烈的饥饿感袭来

许多糖尿病人认为,肚子很饿的时候就有可能是低血糖了。其实不然,有些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血糖很高,但不能被身体所利用,也会产生饥饿感。因此,感觉特别饿的时候一定要查查先血糖。

3、莫名感觉疲劳

据了解,血糖出现波动时,病人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觉得全身没劲、困倦时,应该测一下血糖,以免引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事件。

4、突然脾气变差

据了解,低血糖时人们容易焦虑、易怒、心慌、出汗、饥饿等,如果糖尿病人莫名脾气变差,还出汗,最好先查一查血糖。

5、心理压力变大

当家庭发生变故、工作压力骤增时,糖尿病人的心理负担也会增加,血糖水平很难维持在稳定水平。所以,压力越大,越要“看住”血糖,测量要比平时更为频繁。

6、睡得特别沉

有些糖尿病患者睡眠比较深,血糖高或低都没有什么感觉,无法弄醒。这样的患者如果近期血糖不太稳定,家人最好设个闹钟,半夜也要测量一次,以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7、开车前

由于血糖过高、过低就有可能引起糖尿病人头晕、手抖等情况,所以开车的患者最好在开车前测一次血糖。血糖偏低可以先吃些汤,15分钟后再测一次,正常再开车;如果血糖偏高,最好还是不要开车。

8、工作变忙碌

工作忙碌本身就会使血糖波动,加上忙碌容易让人忘记测量血糖,就更为危险。所以,糖尿病人即使工作再忙碌,也要设个闹钟提醒自己测量血糖。

9、制定运动方案初期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五架马车”之一,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然而,运动会使血糖短暂升高,然后回落,甚至更低。所以,糖尿病人在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初期,要检测好血糖值,运动时也要随身携带应急的糖、手机、血糖仪。

10、不明原因不适

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力比较差,身体的敏感度高,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但是又说不出具体原因,最好尽快测个血糖,并及时就诊。

不管你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的人,如若遇到以上这10中情况就一定要自觉检测血糖,及时发现问题保健康。

孕妇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糖尿病孕妇注意事项

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且有助于血糖值控制之稳定。不过,怀孕时不宜太剧烈的运动其型态建议以走路为主,不要快走。

早晚都要监测血糖值,初期需每天监测血糖7次包括早餐饭前血糖、早餐饭后2小时血糖、中餐饭前血糖、中餐饭后2小时血糖、晚餐饭前血糖、晚餐饭后2小时血糖与睡前血糖值。


如何预防低血糖

1.制定适宜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2.进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教育,识别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自救方法等。

3.充分认识引起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①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

②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③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4.调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

5.定期监测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动大、环境、运动等因素改变时要密切监测血糖。

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餐前测血糖

当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很高时,要注意测试空腹血糖水平。有低血糖风险者,如老年人,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的人,也应在餐前测试血糖,以掌握病情状况。


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剧烈运动前后

糖尿病人在剧烈运动后也要监测血糖。因为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会对血糖造成较大影响,如果运动量过大,很容易造成病人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的预防

当低血糖症状比较明显或实测血糖较低(血糖低于2.5mmol/L)时,就要及时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或含糖饮料,以使血糖快速升高。

1.糖尿病患者如有进食减少、腹泻、呕吐等情况时,要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防止发生低血糖。

2.避免在空腹时剧烈运动,尤其不能在注射胰岛素或服下降糖药物至进食前这段时间内剧烈运动。

3.提倡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一些点心或糖果之类的食物。

4.勤测血糖,如有条件,对可能出现晚间低血糖的患者作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有利于发现症状不明显的低血糖。

相关推荐

翻白草能降糖的情况吗

翻白草能降糖的。但是一点有糖尿病的时候,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一)一般治疗1.教育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2.自我监血糖随着小型快捷血糖定仪的逐步普及

高血压患者用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①忌有病乱服药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避免有病就乱投医的习惯,因为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对药品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每一种药物的治疗都是具有针对性的,并且还有一些药物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并不适合患者们经常服用,所以高血压患者们用药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②忌以凭感觉估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和降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显现出来,所以高血压患者不要以自己的感觉来评判估血压的高低,而且还会导致错失治疗的时机,正确的做法

冬季糖尿病人怎么养生 气温骤变勤查血糖

冬天的气温时常变动很大,动辄降温10摄氏度以上,特别是现在数九时节,温差大幅波动更为频繁。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这种变化很可能带来血糖波动。因此,糖尿病专科医生建议,遇到气温骤变,更要勤加监血糖,以掌握病情变化。此外,遇到生活方式调整,如运动量、饭量的增减等,也应勤加监血糖,若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糖尿病自己怎么检 糖尿病检查血糖时间

糖尿病患者检查血糖时间一般有以下几个时间点:空腹、餐前和餐后2小时是检血糖的常规时间点,夜间及睡前监适合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以及剧烈运动后,也要加强对血糖的监

什么运动血糖 跳跃运动

糖尿病患者每天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跳跃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还能加强体内的糖,脂质等物质代谢,有助于降低血糖,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糖友运动有讲究这样运动才能降血糖

1. 讲究“评估”。运动疗法开展前,要做心肺、运动功能评估,比如运动负荷试验等。此外,空腹血糖超过16.8mmol/L,或收缩压大于180mmHg,或合并酮症、急性感染等急性并发症,或患有感冒、发热等急性疾病,或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并发症,或存在关节或肢体坏疽的情况下,均不适宜进行运动疗法。合并轻度并发症或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运动疗法前,最好先咨询专科医生。2. 讲究“坚持”

糖尿病病人运动时注意事项 自我监与评价

运动中的适宜心率(次/分钟)=(220-年龄)×60~70%适宜感觉: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尚能交谈;运动前后监血糖:用于掌握运动强度与血糖变化的规律,预运动中低血糖运动后迟发低血糖;血糖高于15mmol/L不适宜运动血糖低于5.6mmol/L,应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以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血糖时间有讲究

血糖自我监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病人血糖的控制情况,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日多次的血糖更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变化的全貌,只根据一次血糖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理想的自我血糖,应当是每天多时点血糖。然而,从经济学和病人依从性方面考虑,这样做并不现实。如何确定血糖的时间和频率?这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血糖的概述

通常情况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的正常范围是3.9~6.1mmol/L。空腹血糖6.1 mmol/L就为空腹血糖升高;若有糖尿病症状又查出空腹血糖>7.0 mmol/L,或糖耐量试验血糖峰值>11.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或具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且伴有尿糖阳性,就可诊断为糖尿病。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由于空腹血糖决定着全天血糖水平,控

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

第1步:血糖自我检糖尿病自我护理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每天检自己的血糖。医生会根据患者当前的个人情况制定一个血糖检查表,告诉患者应该在什么时间检血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肯定要比单纯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的患者的血糖频率更高。第2步:控制目标个体化“如果不懂得检数值的意义,那么结果就只是一些毫无价值的数字。”戚以勤表示,糖尿病患者首先需要咨询医生检结果(包括自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在什么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