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测血糖怎么回事
运动后测血糖怎么回事
及时掌握运动前后的血糖,能让运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刚开始运动和调整运动计划的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而血糖稳定、运动量相对固定的糖尿病患者,则无需每次都测。但如果出现心慌、大量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
运动前监测防低血糖。如果运动前血糖在4.4-5.5毫摩尔/升之间 ,应进食甜食或甜饮料等碳水化合物后再运动,否则极易发生低血糖。若是运动持续时间较长,每隔30分钟应监测一次血糖,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
运动后监测评估效果。做完整理运动后即可监测血糖,测前饮水不会影响血糖结果。如果运动后血糖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应加大运动量;若出现低血糖反应则说明运动过量。
运动可以降血糖吗 运动降血糖的好处
运动降血糖的好处主要有:
1.增强肌肉活动:运动能够帮助增强肌肉的活动,改善组织对胰岛素大米inganxing,促进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2.加快脂肪分解: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增强体内胆固醇的利用,帮助降脂减肥。
3.减轻并发症:运动能够帮助改善身体脂质代谢,扩大毛细血管的血流量,降血脂、降血压效果好。
糖尿病患者如何测准血糖值呢
要想获得正确血糖值采血方式要对
内分泌科医生解释,很多糖尿病病友为了方便测血糖,都购买了快速测血糖仪,只要对着手指轻轻一扎,就可以测出血糖的高低。但有些人在采血时,为了使血更快地滴到试纸上,会用力挤压扎针的部位,将血挤出。其实,这种用挤压扎针部位采血测量血糖的方法会导致血糖的测量结果偏低。
专家提醒正确的采血方法是选择选择无名指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因为手指两侧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在这个部位采血不仅不痛,而且血量充足。采血笔要紧贴皮肤,采血笔里插采血针的套子底部可以垫一点东西。针刺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让血慢慢溢出即可。
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糖尿病病友,手臂下垂15秒,另一手从手腕向下捋,或者甩手、搓手半分钟左右,都可以使指尖的末梢血管充盈,方便采血。
测得正确血糖值糖友测血糖药注意的事
血糖的正常值,对于治疗疾病和观察疾病都有着指导意义。因为我们只有知道了具体的数值,才能根据具体值去判断疾病,才能准确的掌握疾病的动向。因此,在测血糖前糖尿病患者需注意:
1、正常用药,正常吃饭,不做剧烈运动,过于兴奋会影响交感神经,使血糖升高;做适当的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竞赛式的,会对血糖控制很有好处。
2、冬天,应在进入室内暖和一会儿之后再测血糖,太冷的时候,手指血液供应受影响,暖和一会儿,平静下来之后检测比较准确。
3、血糖仪应状态良好,操作要正确,试纸不能过期,操作时应按要求一次滴足够的血。
4、心态要放松,测血糖前可以聊聊天,听听音乐。测血糖前对血糖过分担心,反而影响测定的结果。
低血糖的预防
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应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制定适宜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2.进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教育,识别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自救方法等。
3.充分认识引起低血糖的危险因素:①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②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③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4.调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
5.定期监测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动大、环境、运动等因素改变时要密切监测血糖。
10种特殊情况要测血糖
人们都有自测血压的习惯,但很少有人测试自己的血糖是否健康。其实,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每日必做的事,除了常规检测以外,还有些特殊情况要检测血糖是否异常。那么出现哪些特殊情况要测血糖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10种特殊情况要测血糖
1、口渴
口渴是高血糖的典型症状,身体缺水和血糖高都有可能引起糖尿病人口渴的症状。如果糖尿病患者按医嘱服药或打胰岛素后,突然口渴难耐,老是想喝水,最好还是先测个血糖,弄清楚是何原因导致口渴。
2、强烈的饥饿感袭来
许多糖尿病人认为,肚子很饿的时候就有可能是低血糖了。其实不然,有些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血糖很高,但不能被身体所利用,也会产生饥饿感。因此,感觉特别饿的时候一定要查查先血糖。
3、莫名感觉疲劳
据了解,血糖出现波动时,病人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觉得全身没劲、困倦时,应该测一下血糖,以免引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事件。
4、突然脾气变差
据了解,低血糖时人们容易焦虑、易怒、心慌、出汗、饥饿等,如果糖尿病人莫名脾气变差,还出汗,最好先查一查血糖。
5、心理压力变大
当家庭发生变故、工作压力骤增时,糖尿病人的心理负担也会增加,血糖水平很难维持在稳定水平。所以,压力越大,越要“看住”血糖,测量要比平时更为频繁。
6、睡得特别沉
有些糖尿病患者睡眠比较深,血糖高或低都没有什么感觉,无法弄醒。这样的患者如果近期血糖不太稳定,家人最好设个闹钟,半夜也要测量一次,以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7、开车前
由于血糖过高、过低就有可能引起糖尿病人头晕、手抖等情况,所以开车的患者最好在开车前测一次血糖。血糖偏低可以先吃些汤,15分钟后再测一次,正常再开车;如果血糖偏高,最好还是不要开车。
8、工作变忙碌
工作忙碌本身就会使血糖波动,加上忙碌容易让人忘记测量血糖,就更为危险。所以,糖尿病人即使工作再忙碌,也要设个闹钟提醒自己测量血糖。
9、制定运动方案初期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五架马车”之一,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然而,运动会使血糖短暂升高,然后回落,甚至更低。所以,糖尿病人在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初期,要检测好血糖值,运动时也要随身携带应急的糖、手机、血糖仪。
10、不明原因不适
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力比较差,身体的敏感度高,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但是又说不出具体原因,最好尽快测个血糖,并及时就诊。
不管你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的人,如若遇到以上这10中情况就一定要自觉检测血糖,及时发现问题保健康。
孕妇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糖尿病孕妇注意事项
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且有助于血糖值控制之稳定。不过,怀孕时不宜太剧烈的运动其型态建议以走路为主,不要快走。
早晚都要监测血糖值,初期需每天监测血糖7次包括早餐饭前血糖、早餐饭后2小时血糖、中餐饭前血糖、中餐饭后2小时血糖、晚餐饭前血糖、晚餐饭后2小时血糖与睡前血糖值。
如何预防低血糖
1.制定适宜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2.进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教育,识别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自救方法等。
3.充分认识引起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①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
②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③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4.调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
5.定期监测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动大、环境、运动等因素改变时要密切监测血糖。
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餐前测血糖
当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很高时,要注意测试空腹血糖水平。有低血糖风险者,如老年人,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的人,也应在餐前测试血糖,以掌握病情状况。
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剧烈运动前后
糖尿病人在剧烈运动后也要监测血糖。因为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会对血糖造成较大影响,如果运动量过大,很容易造成病人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的预防
当低血糖症状比较明显或实测血糖较低(血糖低于2.5mmol/L)时,就要及时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或含糖饮料,以使血糖快速升高。
1.糖尿病患者如有进食减少、腹泻、呕吐等情况时,要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防止发生低血糖。
2.避免在空腹时剧烈运动,尤其不能在注射胰岛素或服下降糖药物至进食前这段时间内剧烈运动。
3.提倡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一些点心或糖果之类的食物。
4.勤测血糖,如有条件,对可能出现晚间低血糖的患者作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有利于发现症状不明显的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