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
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
甲状腺癌患者应进行血清生化检查,血清生化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术后随访。其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测定、降钙素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测。
1.甲状腺球蛋白测定
TG值>10ng/ml为异常,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均可发现血清TG升高,故TG不能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定性诊断,或虽有甲状腺残存,但131I治疗后甲状腺不再存在,应不再有TG,若经放射性免疫测定,发现TG升高,则表明体内可能有甲状腺癌的复发或转移,TG可作为较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用作术后的动态监测,了解体内是否有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仍有甲状腺残留,则检测TG仅能作为参考,而不如前者的效用大,以免干扰检查结果。
2.降钙素测定
正常人血清和甲状腺组织中降钙素含量甚微,放射性免疫测定降钙素的水平为0.1~0.2ng/ml,大多数>50ng/ml,血清降钙素明显升高为阳性,正常人无此反应,但降钙素对血钙水平的调节作用远不如甲状旁腺激素强大,故血清钙水平大多正常,患者无骨质吸收的X线表现,如血清降钙素恢复正常,说明肿瘤切除彻底;如血清降钙素仍高,表示仍有肿瘤残留或已发生转移,有助于及早发现肿瘤复发,提高治疗效果,增加存活率。
3.甲状腺功能检测
甲状腺癌患者都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血浆PBI,血清T3。
早期甲状腺癌临床症状
早期甲状腺癌临床症状
①儿童和40岁以上的女性是多发者
男女之比为1:2.4。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但95%以上的病人均有颈前肿块(或肿物),尤其是孤立的、不规则的、境界不清楚的、活动性欠佳的硬性肿物,应特别子以警惕。
②除了肿物外还有下列症状
病人声音嘶哑或饮水时呛咳;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耳、枕、肩部有放射性疼痛;颈部静脉受压扩张或出现眼裂、瞳孔缩小;同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等。凡出现上述症状者,更应该高度怀疑甲状腺癌的可能。
③作针吸细胞学检查
此法为甲状腺癌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其正确率达到80%以上;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是甲状腺癌的关键性诊断手段,其正确串近90%;石腊切片病理检查为甲状腺癌的最理想的诊断措施,正确率可以达到100%。
④颈部甲状腺的B超和同位素扫描等
有了甲状腺癌早期症状请先不要胡思乱想,怀疑自己身体不好,应该去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真的确诊为甲状腺癌,也请不要太担心,早期甲状腺癌经过积极的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辅以抗癌辅助药物人参皂苷RH2的调理。
病因
1.碘与甲状腺癌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增高,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肥大,发生甲状腺肿大,出现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目前意见尚不一致。而高碘饮食可能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
2.放射线与甲状腺癌
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3.促甲状腺激素慢性刺激与甲状腺癌
甲状腺滤泡高度分化,有聚碘和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功能,TSH还通过cAMP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生长,可能发生甲状腺癌,血清TSH水平增高,诱导出结节性甲状腺肿,给予诱变剂和TSH刺激后可诱导出甲状腺滤泡状癌,而且临床研究表明,TSH抑制治疗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TSH刺激是否是甲状腺癌发生的致病因素仍有待证实。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简介临床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常见病种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下称结甲)、甲状腺癌 (下称甲癌) 、桥本甲状腺炎 (下称桥本病)、Graves病等。由于各病种治疗方案不同,故有必要对此 类疾病进行治疗前定性诊断。笔者搜集50例上述病种的甲状腺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 讨论各病种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CT诊断
目的分析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 影像表现,以期得出各种弥漫性甲状腺病变的CT鉴别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0例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CT资料 ,50例均作平扫,45例加作增强。采用薄层靶扫描多窗位、多窗宽观察。结果(1)12例桥本病,10例Graves病甲状腺双叶呈弥 漫对称性或基本对称性肿大,密度均匀减低,无腺内更低密度结节。4例桥本病有腺内高密 度结节; (2)结节性甲状腺肿双叶甲状腺肿大、腺内多发更低密度结节,大小及分布较甲状 腺癌 均匀; (3)甲状腺癌腺体边缘连线中断、腺外结构破坏、囊变区壁结节血管样强化 及颈淋巴结肿大 。结论同病种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表现存在许多共同 之处,而不同病种间亦存在着不同的CT特点,掌握各病种CT特点,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CT扫描及图像处理技术的灵活运用,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常见病种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下称结甲)、甲状腺癌(下称甲癌) 、桥本甲状腺炎(下称桥本病)、Graves病等。由于各病种治疗方案不同,故有必要对此 类疾病进行治疗前定性诊断。笔者搜集50例上述病种的甲状腺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 讨论各病种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甲状腺癌自我诊断法
有人说发现疾病是一件痛苦地事,可是你们忘了还有一句话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管被诊断出患病时我们都会感觉难受,但是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值得我们庆幸的事,疾病越早诊断出来也就能够把握住最佳的治疗时机,及时的接受治疗,“甲状腺癌”,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疾病之一,相信大多数朋友也都不会觉得陌生,而这种疾病也的确能够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为了避免更多的危害,我们还是及早诊断出来接受治疗的好,那么对于这种疾病都有哪些自我诊断方法呢?
1、肿块形状
对于肿块形状的鉴别,是甲状腺癌的自我诊断方法的第一步,如果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甲亢,其外形通常呈碟状,如果是出现圆形肿块,可能是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
2、肿块大小
如果肿块是弥漫性的或者是多发性的结节可能为甲状腺肿,但是如果有直径超过2厘米的囊肿,可能就是甲状腺癌了。
3、肿块光滑度和软硬度
仔细触摸肿块表面,根据光滑程度的不同进行诊断,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呈光滑感;甲状腺炎多为不光滑者,如果肿块是单个,并且有实体感不光滑,应疑似癌肿。
4、肿块生长速度
甲状腺癌的自我诊断方法中还要通过肿块生长速度来诊断,一般甲状腺癌的肿块增长速度较快,十几天内肿胀明显可见。
5、是否触及淋巴结
如果在甲状腺周围有较硬的淋巴结出现,应怀疑是甲状腺癌,而且还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病症。
看了这么多关于甲状腺癌的一些自我诊断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请您在百忙之中别忘了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有发现类似的状况,一定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及时到医院接受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哦。祝愿我们都能健康快乐!
甲状腺结节伴钙化原因是什么
甲状腺结节出现钙化一般是在这个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的基础上,通过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反复增生和不均匀的修复复原,形成增生性结节。那么这个结节进一步发展,可以压迫结节间的血管,导致这个结节间血管的血供不足,而发生变形、坏死,出血。那么出血、坏死的组织又逐渐纤维化,形成不规则的瘢痕组织,其中就可以发生这个钙盐的沉积。
它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但是这个结节钙化点是否合并癌变,一般来说,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够确诊是否为恶性结节。 甲状腺钙化可分为微钙化、粗钙化、周边钙化、孤立钙化。
微钙化是多个强回声光点,一般小于2mm,呈簇状或散在分布。当微钙化和粗钙化同时存在于结节内时,则结节被划入微钙化,粗钙化为结节内部大于2mm的强回声光斑,伴有声影;周边的钙化则为环绕结节周围的粗钙化,呈环形或者弧形; 孤立钙化斑是单个的粗钙化,周围未见环绕的甲状腺结节。
微钙化,我们通常认为是诊断甲状腺癌一个最可靠的指标,基本上可以反映病理学中的“砂粒体”。砂粒体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表现,那么砂粒体也可以出现在甲状腺滤泡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状甲状腺瘤等。那么超声显示微钙化对于甲状腺癌诊断的特异性、阳性率、还有预测敏感性都是很高的。
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
我们把由甲状腺组织引起的癌变叫做甲状腺癌,患有甲状腺癌的人数非常的多,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的不规律,就会导致缺碘或者高碘饮食,也致使甲状腺癌的患者日益增加。那么,得了甲状腺癌该如何鉴别诊断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吧!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病死率约50%,仅极少数病人能长期生存,很多病人在短时间内死亡。一般从诊断到死亡中位生存期仅4~8个月。所以及时诊断治疗是很必要的。
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甲状腺功能检查多正常,但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如甲亢或桥本氏甲状腺炎转变而来,则有相应的甲状腺功能异常。
B 超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非常有帮助。分化型甲状腺癌在B超中大多数为实质性肿块,但部分也可为以实质成分为主的混合性肿块。甲状腺乳头状癌在B超中多呈低或极低回声,实质内多出现微小钙化或砂砾样钙化,其后方不伴声影;肿块的形态可异常呈垂直位或竖立状,肿块周边血供多丰富。甲状腺滤泡状癌在B超中多为非常均质的高回声肿块,血供丰富。而肿块的大小,边界是否清楚,形态是否规则、肿块周边是否有声晕并不是判断肿块是否是恶性的重要指标。
一般分化型甲状腺癌在同位素扫描中多呈冷/结节。但现在同位素检查对判断甲状腺肿块的性质意义不大。
如果怀疑分化型甲状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或已侵犯周围器官和组织,如气管、食管和神经血管等,则最好行增加CT或磁共振检查来了解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肿块与气管、食管或神经、血管侵犯的程度,以利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判断是否能手术切除。
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应该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硬化性甲状腺炎进行鉴别诊断。
甲状腺癌和有些疾病的症状比较相似,这就很容易让患者们混淆,在治疗的时候造成误诊,治愈甲状腺癌的前提是先要准确的确诊疾病,把它和其他疾病分开来看,在第一时间控制甲状腺癌,防止病情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怎么检查甲状腺癌
1、肿块形状
对于肿块形状的鉴别,是甲状腺癌的自我诊断方法的第一步,如果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甲亢,其外形通常呈碟状,如果是出现圆形肿块,可能是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
2、肿块大小
如果肿块是弥漫性的或者是多发性的结节可能为甲状腺肿,但是如果有直径超过2厘米的囊肿,可能就是甲状腺癌了。
3、肿块光滑度和软硬度
仔细触摸肿块表面,根据光滑程度的不同进行诊断,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呈光滑感;甲状腺炎多为不光滑者,如果肿块是单个,并且有实体感不光滑,应疑似癌肿。
4、肿块生长速度
甲状腺癌的自我诊断方法中还要通过肿块生长速度来诊断,一般甲状腺癌的肿块增长速度较快,十几天内肿胀明显可见。
5、是否触及淋巴结
如果在甲状腺周围有较硬的淋巴结出现,应怀疑是甲状腺癌,而且还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病症。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TSH测定的临床应用
TSH测定的临床应用:①诊断甲亢和甲减,sTSH是首选指标;②诊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亚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③监测原发性甲减L-T4替代治疗,TSH目标值设定为0.2-2.0mU/L。老年人适当提高,建议为0.5-3.0 mU/L;④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L-T4抑制治疗,抑制肿瘤复发的TSH目标值,低危患者为0.1-0.5mU/L,高危患者<0.1mU/L(低、高危患者定义见甲状腺癌诊治指南);⑤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建议采用较宽的TSH参考范围(0.02-10mU/L),并联合应用FT4/TT4测定。这些患者TSH水平在疾病的急性期通常暂时低于正常,恢复期反跳至轻度增高值。TSH轻度增高(-20mU/L)通常不影响预后,可于出院后2-3个月复查评价;⑥中枢性(包括垂体性和下丘脑性)甲减的诊断,原发性甲减当FT4低于正常时,血清TSH值应大于10mU/L。若此时TSH正常或轻度增高,应疑似中枢性甲减(见甲减章节);⑦不适当TSH分泌综合征(垂体TSH瘤和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诊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TSH正常或增高的患者需考虑本病,但首先要排除结合蛋白异常和测定技术问题。
常见甲状腺癌不再是癌症
最近,由来自7个国家的24名医生组成的专家小组,重新把某一类型的甲状腺肿瘤重新归类为非癌性肿瘤,具体内容已发布在了《JAMA Oncology》期刊上。
这种此前被称为“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的疾病现在已经被改称为“非入侵性甲状腺肿瘤乳头状核”(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简称为NIFTP),去掉了名称结尾意指“癌”的“carcinoma”。这种疾病约占北美和欧洲所有甲状腺癌诊断患者数的10%到20%比例。
根据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每年有大约1万人被诊断出患有上述疾病。这些人在此前都会接受到癌症诊断,形成一种疾病可能具有侵略性,带有很高风险的感觉。现在,官方的说法是因为诊断出患有此种疾病而切除甲状腺或进行放射性碘来治疗的做法并无必要。
在重新确定这种疾病的分类前,这个国际专家小组对200名NIFTP患者长达26年的观察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肿瘤带来负面结果的几率极低。据介绍,NIFTP肿瘤具有看起来与癌症相近的核,但这些核并不能突破包裹它们的纤维组织。
美国甲状腺联合会的候选主席表示,如果这种疾病不是癌症,我们就不该把它称为“癌”。目前,在特定的肺病、前列腺疾病和乳腺疾病诊断方面也有一些关于不要过度诊断的呼声。
研究人员Yuri Nikiforov表示,这其实是在现代医学时代,第一次有某一个原本被称为癌症的疾病重新被定义为非癌症。
B超能查出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吗
B超能查出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吗?我前几天去做体检,医生摸我的脖子上有个甲状腺病变,医生也不能确诊是什么,建议我去医院进行甲状腺检查,说建议我做一个B超的甲状腺检查。B超能查出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吗?有必要做这个检查吗?
B超是一无创伤性诊断方法,甲状腺位置表浅,解剖结构与周围组织不同,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病变具有很好的分辨力,可直观的确定甲状腺瘤的部位、大小和数目以及内部回声。通常将甲状腺钙化按大小分为≥2mm的粗大钙化和<2mm的微小钙化。在病理组织学上,甲状腺钙化被分成二种类型:沙粒样小体和营养不良性钙化。沙粒样小体往往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特征,有时在其他类型甲状腺癌和良性病变如滤泡性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性腺瘤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等也可出现。营养不良性钙化主要是组织过度增生,钙盐沉积从而导致钙化,多见于良性病变,约有10%—20%为癌,滤泡状腺癌所占比例较大。甲状腺微小钙化基本反应病理中的沙粒体,对甲状腺癌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国际抗癌联盟对甲状腺分化型癌的新的分期标准,认为45岁前后两组的预后明显不同。故本组以45岁为界,分析钙化结节在不同年龄组间良恶性发生率有无差异,统计结果P=0.002,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对于年轻患者(<45岁)有甲状腺钙化结节时应高度警惕恶性可能。对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钙化的患者,特别是微小钙化或单发结节钙化,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仔细检查和监控,尽早手术,减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漏诊和误诊。
甲状腺肿瘤应该如何确诊
1.生化检查血清生化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术后随访
(1)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k,TG)测定:TG 值>10ng/ml为异常,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均可发现血清TG升高,故TG不能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定性诊断,或虽有甲状腺残存,但131I治疗后甲状腺不再存在,应不再有TG,若经放射性免疫测定,发现TG升高,则表明体内可能有甲状腺癌的复发或转移,TG可作为较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用作术后的动态监测,了解体内是否有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仍有甲状腺残留,则检测TG仅能作为参考,而不如前者的效用大,以免干扰检查结果。
(2)降钙素测定:正常人血清和甲状腺组织中降钙素含量甚微,放射性免疫测定降钙素的水平为0.1~0.2ng/ml,大多数>50ng/ml,血清降钙素明显升高为阳性,正常人无此反应,但降钙素对血钙水平的调节作用远不如甲状旁腺激素强大,故血清钙水平大多正常,患者无骨质吸收的X线表现,如血清降钙素恢复正常,说明肿瘤切除彻底;如血清降钙素仍高,表示仍有肿瘤残留或已发生转移,有助于及早发现肿瘤复发, 提高治疗效果,增加存活率。
(3)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癌患者都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血浆PBI,血清T3。
2.甲状腺癌病理检查
对于针刺检查,可能对癌造成扩散,因而不主张广泛采用,最好是进行开放性甲状腺组织活检,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用细针穿刺甲状腺肿物,抽得微量细胞后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FNAC),一般确诊率5%~79%,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可提高确诊率,但快捷,有时半小时内即有结果,细胞核有包涵体时,可诊断甲状细乳头状癌,可作颈淋巴结的FNAC,如发现乳头状癌结构可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可判断为滤泡性肿瘤,但不能鉴别良性或恶性。
3.基因诊断
FNAC和B超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肿瘤的诊断,通过FNAC提供的细胞学证据是术前诊断甲状腺癌的最佳办法,FNAC的准确性依赖于训练良好,通过检测甲状腺肿瘤细胞不同的基因表达,进而判断甲状腺肿物的良恶性成为可能。同时也可以配合中药人参皂苷RH2来进行一个辅助治疗,延长病人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