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肥胖有哪些判断标准
女人肥胖有哪些判断标准
1、看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Kg)男性为“身高(厘米) 105”,女性为“身高(厘米) 107”。
2、看体重指数
即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得数男士20- 25为正常,女士19- 24为正常;男士小于20、女士小于19则为偏瘦,男士大于25、女士大于24则为偏胖。
3、看围度标准
胸、腰、腹、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应该合理。
4、看内在健康
即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消化、排泄、生殖各系统的正常健康运转,具体表现为血压、心率、肺活量、耐力、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灵敏等各方面的能力。
至于从外观上观察身材是否够美,可以简单这样判断:
男性:宽肩、厚胸、平腹、窄臀、粗腿
女性:圆肩、丰乳、平腹、翘臀、直腿
怎样判定肥胖
1、通过BMI判定肥胖
事实上,BMI是最普遍的一种判断肥胖的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从18岁到65岁以上的人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判断。它是用体重的公斤数来除以自己的身高米数平方所得到的一个数字,这种方法也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们的胖瘦程度和健康与否的标准。若是大家要分析一个人体的体重在不同的高度下所引起的健康影响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2、通过脂肪率测定法判定肥胖
在我们的身体中可以概括的分成脂肪和非脂肪两部分,而人体的体重就是脂肪的重量和非脂肪的治疗所组成的。非脂肪重量是指人体骨骼和内脏以及肌肉等器官组织的重量。除了肌肉上面的组织以外,其他的组织并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因此,瘦体重的变化也能够反映出肌肉重量的变化。脂肪重量的变动性特别大,一定体脂重超过比例就能判定为肥胖。
3、通过腰围测量判定肥胖
腰围(WC)是中心型肥胖(腹部肥胖)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内地尚没有公认统一的数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专家认为:中国成年男性腰围应在85厘米以内,80~85厘米之间为超重,85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成年女性的腰围应控制在80厘米以内,75~80厘米之间为超重,80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腰围超标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显着增加。
测量腰围应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其实这一指标患者是可以自己经常测量的,但一定要注意应用正确的方法。
肥胖的标准
专家们认为,长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采用的体重指数(BMI指数)法(以体重/身高平方)仅能反映出患者肥胖的一个侧面。而且,对亚洲人而言,当BMI指数超过23时,就表示肥胖;而对欧洲人而言,这一指数的正常标准为25以下。因此,同样一个体重指数,相对欧亚两个人种而言,肥胖的严重程度并不相同。因此,亚洲人急需符合自身特点的肥胖判定方法,以指导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体型和肥胖类型都有差异,所以需要重新为肥胖订立标准。
依照国际惯例,目前采用体重指数(BMI)、身体脂肪百分比、超重度三种方法来衡量、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但这三种方法都不能精确地说明肥胖对身体造成危害的问题。因为脂肪是分布在人体各处的,欧洲人与亚洲人体型不同,亚洲人的脂肪不仅易累积于腹部,内脏更是容易吸引脂肪前来“进驻”。内脏部位体脂越多,对健康的威胁越大。而上述三种指数都不能反映出脂肪究竟长在哪里。
就中国人的特点而言,判断肥胖应该加入健康风险这一新概念。内脏积存的脂肪比较危险,因此,判断肥胖最好能加入这一因素。根据二十多年的临床研究显示,腰臀比较能反映出内脏脂肪分布的严重程度。所以,在除用体重判断之外,腰臀比不容忽视。
较为理想的测验方法是先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出一个人的BMI值,然后用腰围除以臀围(W/H),得出数值后再与根据年龄性别在与标准数值相比较,若自身数值大于标准,则表示存在并发症因子。再根据BMI值和有无并发症因子两项指标,查出自己的健康风险与肥胖程度。
例如:一个身高170厘米、体重90公斤、腰围102厘米、臀围105厘米的42岁男子,其BMI值应为31.1(公斤/平方米),属于“Ⅰ级肥胖”;患者W/H值为0.97,由于0.97>0.95,所以患者属于“有”并发症因子,根据BMI=31.1(公斤/平方米)和“有”并发症因子,由标准数据中得知该患者具有“高”健康风险。
肥胖人口日见增多,全球已达12亿。联合国环境调查组织--世界观察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肥胖正在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主要问题,与80年代相比,全世界超重人数大幅度增长,已有12亿人口。美国有55%的人超重,23%的成人肥胖,20%的儿童肥胖或超重。在英国,有1/5的妇女和1/6的男性肥胖;45%的男性和33%的妇女超重。
在西方国家,每年花在肥胖症上的支出占医疗总支出的2%至5%左右。
据我国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我国肥胖人口已达700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5-4%,我国城市人口中有17%是肥胖者,北京市肥胖人口占总人口的30%多,中国的儿童有51%是肥胖者。
肥胖是病,不只是超重
依新观点来看,肥胖已不应该被单纯视为身体脂肪含量过多。其实,它是一种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多病因的、能够合并多种疾患的慢性病。
针对目前肥胖的成因,治疗的目的就不该定位在“去除体内多余脂肪并防止其再生”,而应该被看作是将患者由“肥胖功能状态”转变为“正常功能状态”,并长期维持。所以,减肥除了减少热量摄入外,保证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保护人体各项功能正常运行是必须遵守的,否则就会铸成大错。已被清出市场的芬氟拉明等药物正是明证。
患者是否需要治疗应该根据其肥胖情况及其健康风险确定。具有“中”健康风险的“肥胖前期”患者应该进行减肥;具有“高”、“极高”健康风险的“肥胖”患者应该进行积极减肥;具有“低”、“极低”健康风险的“正常”成年人不需要减肥。鉴于青年人较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建议数值接近“中”健康风险和接近“肥胖前期”的青年人,应该考虑减肥。但是,应该指出,一些具有“极低”健康风险、BMI<21.5(公斤/平方米)的女青年经常进行反复减肥,这会损害身体健康。
诊断检测肥胖的指标是什么
一、腰围
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结构的综合指标。WHO推荐的测量方法是:被测者站立位,两脚分开25-30cm,体重均匀分配,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棘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测量者坐在被测者的一旁,将软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cm。
二、腰臀比
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臀围是环绕臀部最突出点测出的身体水平周径。
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
体重是成正态分布的数据,超重和肥胖症与体重有关,但单纯体重不能充分反映体内脂肪的含量,一般根据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来判断,其切点的制定是人为的,主要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依据人群得到的统计数字以及所测指标与健康危险的相关程度定出。现行有下列几种判断标准。
体重指数
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亚洲成年人体重指数正常范围为18.5-22.9 kg/ m2;小于18.5 kg/ m2为体重过低;等于或超过23.0 kg/ m2为超重;23.0-24.9 kg/ m2为肥胖症前期;25.0-29.9 kg/ m2为I度肥胖症; 等于或超过30.0为kg/ m2为II度肥胖症。鉴于我国人群的肥胖症类型不同于西方,应有自己的分类标准。
儿童肥胖的判断标准
年龄别体重
根据不同年龄体重的正常值来检测肥胖。方法简单,适用于小年龄儿童。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为超重,超过3个标准差为肥胖(有标准表格)。用体重作为判定标准时,还要考虑身高和体型,同一年龄的孩子,身高偏高孩子的体重比偏矮的孩子要重,因此,需同时目测孩子的体型以减少误差。
皮褶厚度
是直接测量局部体脂的一个方法。皮下脂肪厚度与全身脂肪含量的关系与年龄、性别、脂肪堆积量及测量技术有关。成人皮下脂肪占全身脂肪三分之一,在新生儿则占70%~80%。目前国内尚无不同年龄组儿童皮褶厚度正常百分位数可参考。
体重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2),此数值在儿童青少年期,随年龄而变化。bmi处于同年龄85百分位以上者为超重。在成年人,1998年who公布的标准为:bmi介于18.5~24.9为正常;25.0~29.9为超重;≥30.0为肥胖。其中30.0~34.9为ⅰ度,35.0~39.9为ⅱ度,≥40.0为ⅲ度。考虑到亚洲人的遗传及环境因素和局部脂肪积聚的特点与欧美人不同,2000年2月,who西太平洋地区肥胖症特别工作组提出了亚洲成人体重分级建议,即:bmi介于18.5~22.9为正常;≥23.0为超重;25.0~29.9为ⅰ度肥胖;≥30.0为ⅱ度肥胖。
身高标准体重
根据不同身高列出相应标准体重作为标准进行评价,该方法是who推荐的普遍应用的方法。身高别体重超过参照人群的20%作为诊断肥胖的界值点。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判断是否肥胖的标准
一、BMI值
检测是否为肥胖的方法有好几种,国际通用指标是BMI值,BMI值的算法为: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比如某人的身高1.7米,体重为65公斤,那么BMI值为:65/(1.7*1.7)=22.5,BMI值小于18.5为偏瘦,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大于28就属于肥胖了
二、腰围
腰围可以大致测出脂肪在体内的分布状况,可以检测出是否患有中心性肥胖。腰围的测量指标分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中国指标,世界卫生组织的指标是男性腰围应小于95厘米,女性腰围应小于80厘米;中国的指标是男性腰围应小于85厘米,女性应小于80厘米,超过这个范围则为肥胖。
三、腰臀比
腰臀比是用腰围除以臀围的比值,亚洲人的标准是男性应小于0.9,女性应小于0.8,如果超出则为肥胖。
四、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是用身高的身高(CM)-105=公斤数,如果超过10%,则为超重;如果超过20%,则为肥胖;如果超过20-30%.则为轻度肥胖;如果超过30-40,为中度肥胖;如果超过50%,为中度肥胖。体重处于标准的正负10%均匀正常。
五、体脂肪率
体脂肪率是最精确的测量指标,要用专业仪器来测量,测出的值男性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25%为中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女性超过30%为轻度肥胖,超过35%为中度肥胖,超过40为中度肥胖。
六、皮褶厚度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皮褶厚度的测量规定了三处不同部位的测量,分别为肩胛骨下方、上臂肱三头肌、肚脐旁边2厘米处。指标是男性小于10毫米为偏瘦,10毫米到40毫米之间为中等,大于40毫米为肥胖;女性小于20毫米为偏瘦,20毫米到50毫米之间为中等,大于50毫米为肥胖。
肥胖是很多慢性疾病的起因,根据各个指标测测自己吧,如果处于肥胖,赶紧减肥吧,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让人健康!
经常失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偶尔失眠不是病,失眠症判断有标准”一句话简单概括出失眠症是一种病,既然是一种病,它就有判断的标准。那么失眠症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呢?
在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失眠并不是严重疾病,它只是一种症状表现,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失眠是一种病症的表现,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那么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专家指出,如果人们在平常生活当中连续一些日子或者仅仅只有一天睡不好觉,那么并不能算是失眠症,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对日常生活习惯的调节,睡眠等就能自行恢复的情况下就能恢复正常。只有因常常出现失眠,经过长期的时间睡眠不正常,并且随着失眠症状的产生,白天身体有所不适感的话,那么才能称之为失眠症状。
偶尔失眠不是病 失眠症判断有标准:
一、夜间失眠,主要可以分为难以入睡、睡眠深度不够、容易醒来、梦多、或者是睡眠质量很差等。
二、第一条所说的失眠症状,如果每周至少三次以上或者三次,时间大概持续30天左右时就可定为失眠症。
自测自己是否属于啤酒肚
啤酒肚,又叫“将军肚”、“罗汉肚”,是男性肥胖的一个典型特征。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啤酒肚?
专家指出:根据临床诊断标准,人体脂肪的正常含量男性不能超过20%,腰围/臀围比例男性应该小于0.9,若腰臀比值大于0.9,人体脂肪含量大于20%,均可诊断为啤酒肚。除了医学判断标准,也可以通过自测腹部皮肤皱壁厚度来判断腹部肥胖的情况。正常男性腹部(以右腹部脐旁1厘米处为测量点)的皮肤皱壁厚度为5m m -15m m,大于15m m为肥胖,小于5mm为消瘦。
肥胖儿童的标准
衡量肥胖儿童的2项标准:
我国大多数门诊的衡量标准是按照理想的身高体重标准来计算,但这种判断方式极有可能遗漏矮小的肥胖儿童,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体质指数(BMI)来诊断。肥胖病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
3~7岁的体质指数(BMI)指标:
男BMI均值
3岁15.62
4岁15.43
5岁15.52
6~7岁15.58
女BMI均值
3岁15.34
4岁15.02
5岁14.78
6~7岁14.77
体质指数(BMI)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对于大人来说体质指数大于24即是肥胖。而3~7岁的儿童仍处于生长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标准,超过BMI均值则可以判断为肥胖儿童。
3~7岁常规的理想身高体重标准:
男体重均值(kg)身高均值(cm)
3岁15.4399.34
4岁17.76106.27
5岁20.40113.86
6~7岁23.46121.06
女体重均值(kg)身高均值(cm)
3岁14.9097.71
4岁17.24105.50
5岁19.37112.54
6~7岁21.99119.11
理想的身高体重判别方式是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理想体重的10%,即是肥胖病。这也是现今大多数门诊的判别方式。
TIPS:肥胖病的2种类型
肥胖病大体上可以分为单纯性与病理性两种。单纯性肥胖是由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孩子的生活习惯不佳所引起的。病理性肥胖主要指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肥胖。单纯性肥胖与病理性肥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孩子属于病理性的肥胖,建议就医检查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月经不调也有判断标准
1、月经周期:一般女子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但是也有人40天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这个是40天来一次,而下次是20天来一次就不正常了。
2、经血量: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
3、月经期:女子的月经期大约是2~5天。一般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
4、经血颜色:正常的经血是暗红色的,在经血中经常有体内脱落的一些随便,没有血块。如果经血稀薄如水,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则是不正常的。如果经血完全是凝血块,也不正常。
儿童就医指南要挑选好医生
儿童就医指南中,医师的选择很重要,好的医师是儿童病愈的关键。在选择医师时,4岁以下的儿童一定要选择专门的儿科医师。好医师也有判断标准,家长在选择医师时可以按照这些标准进行判断选择。首先,好的医师愿意跟家长多沟通,将儿童的病情治愈状况及时跟家长说明,儿童平时的一些习惯和病史也会跟家长详尽的了解。另外,好的医师不会让家长带着孩子做这做那的检查,只让家长做必要的检查即可。好医师在给孩子开药时,不会像家长推销东西,用药量也会少,只给孩子开能够治愈孩子病情的药物。一个有医德操守的好医师,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病症时,不会硬装着自己能治愈,为了不耽误患儿治愈病情,会及时的介绍别的医师给家长和患儿的。
判定一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一个人健不健康包括两方面:1、生理健康,主要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一样,是有判断标准的。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常的智力、较为稳定的情绪、人系关系和谐、意志健全、人格完整、学习动机明确,符合年龄的心理特征。
公认的经典心理健康判断标准有十个,大致上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相一致:
1、较为稳定的情绪
2、充分的安全感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明确的评估
5、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不跟风盲从
6、与现实环境不脱轨,不空想不封闭
7、有总结学习经验的能力
8、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9、人格完整
10、和谐的人际关系
只吃不胖可能是隐形胖
谈到肥胖,总有人将体重与胖瘦划等号。国际上常用BMI指数(计算方法: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肥胖。然而,单纯依靠BMI的方法却并不能反映脂肪的分布特征。
人的体重,包括骨骼、肌肉、脂肪等多种组织和器官的质量总和。通常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反映体内脂肪的蓄积程度,会将体重进一步划分为脂肪重量和瘦体重(也称去脂体重,是指除脂肪以外的组织和器官的质量总和,包括肌肉、骨骼等)。因此,体重的高低与体内脂肪重量的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一个肌肉非常发达的运动员,BMI指数可能将他判定为肥胖人群,但实际上,他体内的脂肪含量却很少;反之,有些人虽然体重不重,BMI判定为体重偏轻的人群,但实际上,骨架很小、肌肉也并不发达,体内脂肪重量却很高。
可见,体重并不能确切反映出一个人的肥胖程度和脂肪分布,体重秤有时也会撒谎。
判断方式1:皮褶厚度法。这个测量方式最好玩也最直观,揪起你身上的一块肉,就能知道你算不算肥胖。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再用尺子量量双折皮肤的厚度,建议揪肩胛骨下角处和上臂外侧三角肌两个部位。(肩胛骨下角处位于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
评判标准:两者之和大于51mm(男性)或者70mm(女性)就可认为是肥胖。
判断方式2:体脂测量仪。可以用专业的体脂测量仪测出体内脂肪率,市场上有家用的体脂仪。
评判标准:中国肥胖病研究会推荐的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中,男性体脂率20%~25%,女性25%~30%被归为超重,而男性≥25%,女性≥30%就被归为肥胖范围了。
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严重的肥胖一眼就看得出来,但多数人需要进行身高、体重的测定和体质指数的计算。知道标准体重和理想体重范围的确定方法后,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就没有困难了。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的百分比来衡量:实际体重/理想体重比值(%)=实际体重(公斤)÷理想体重(公斤)′100%。根据这个公式,若结果在90~110%之间,表明体重正常;若在110~120%之间,属于超重;若大于120%,则可诊断为肥胖。反之,若在80~90%之间,属于低重;若小于80%,则属于消瘦。在确认肥胖后,仍可进一步进行分级:若在120~130%之间,为Ⅰ度肥胖(轻度肥胖);若在130~150%之间,为Ⅱ度肥胖(中度肥胖);若在150~200%之间,为Ⅲ度肥胖(重度肥胖);若大于200%,则属于病态肥胖。
2.根据体质指数来衡量:如前所述,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根据此公式,若结果在20~25公斤/米2之间为正常;若在25~27公斤/米2之间为超重;若在27~30公斤/米2之间为Ⅰ度肥胖(轻度肥胖);若在30~40公斤/米2之间为Ⅱ度肥胖(中度肥胖);若大于40公斤/米2,则属于Ⅲ度肥胖(重度肥胖)。关于肥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我们现再用下面的表格加以总结(见表)。
上述两种公式计算简单、实用,因而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有时仅靠体重一项指标来判定是否肥胖并不准确,例如一些运动员,因肌肉发达,其体重可能已达到上述肥胖标准,但一般并不将他们列入肥胖行列。为准确起见,有时需采用测定体脂来判定是否肥胖的方法。若男性体脂含量大于25%或女性大于30%,则可诊断为肥胖。
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
正常男性的腰围/臀围之比应小于0.90,正常女性腰围/臀围之比应该小于0.85。超过上述指标的肥胖者,应考虑腹部型肥胖的诊断。
代谢综合症如何判断
一、中心性肥胖是诊断代谢综合征的首要条件。有人甚至认为,只要有中心性肥胖这一条件就存在代谢综合征。这说明中心性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得到重视。
测定肥胖的指标用体重指数(BMI),以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等于或大于25千克/米2即为超标。后来提出的各项修正标准认为,用腰围比用BMI更能反映中心性肥胖,于是,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用腰围来判定。男性腰围≥94厘米,女性≥80厘米者为中心性肥胖。美国用的标准为男性≥102厘米,女性为≥88厘米。我国的标准为男性≥90厘米,女性为≥80厘米。
二、高血脂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诊断标准有两项。一是血清中甘油三酯(TG)升高,≥1.7毫摩尔/升,二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的胆固醇减低,男性≤1.04毫摩尔/升,女性≤1.30毫摩尔/升。
三、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30毫米汞柱,舒张压≥85毫米汞柱。
四、高血浆葡萄糖诊断标准为≥5.6毫摩尔/升。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的二、三、四项中已经过治疗的患者也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