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单核细胞是由骨髓中间的造血干细胞分裂而来的,同时在骨髓中发育。单核细胞是机体内的保护细胞,可以吞噬侵入到人体内部的异物。在机体受伤、抗原体侵入还有疾病的防御方面都有着保护作用,人体的免疫力主要就是来源于此。机体如果发生病变的话,可以通过单核细胞的百分比来检查确定,它有很好的见证作用。尽管只是血液中间一部分而已,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所有引起机体的抵抗的病症,都会导致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增高。出现感染的话会导致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增高,比如,感染了内膜炎、疟疾、还有一些急性感染。所以,受到外界感染的话就会导致单核细胞百分比增高。

2、一些血液病的发生。比如白血病,就是由于粒细胞的缺乏,导致骨髓瘤的发生,恶性组织的增生,淋巴瘤的发生都会导致单核细胞百分比的增高。由于机体的正常功能受到损伤,导致单核细胞增生来保护机体。

3、牙龈和咽喉出现不适也会导致单核细胞百分比增高。牙龈出血还有咽喉出现病痛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由于外界的病毒侵害所致。此时,单核细胞就要发挥它的抵抗作用,为了对抗病毒,就会发生增生。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的原因有哪些?从上文讲述可知,血液类疾病、内膜炎、牙龈肿痛和咽喉肿痛等病症,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导致单核细胞在人体内的绝对值出现增高的情况,因此,当患者有此种情况出现后,就一定要注意尽快的查找所患病症,并给予及时治疗。

单核细胞比率偏高

什么是单核细胞比率偏高?单核细胞约占3%,体积大,胞质丰富,染成灰蓝色,胞核常呈肾形或马蹄形,细胞形状不一,有圆形,多角形等.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目前认为它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具有明显的变形运动,能吞噬,清除受伤,衰老的细胞及其碎片.单核细胞还参与免疫反应,在吞噬抗原后将所携带的抗原决定簇转交给淋巴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性反应.单核细胞也是对付细胞内致病细菌和寄生虫的主要细胞防卫系统,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淋巴细胞则为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而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正常参考值】

成人:0.02~0.05(2%~5%),绝对数:(0.12~0.8)×109/L;

儿童: 0.03~0.08(3%~8%),绝对数:(0.12~0.8)×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出生后两周的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

2.病理性增多:见于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

减少:无重要临床意义.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算正常

血常规化验单是有一定的标准值的,在这个标准值的范围内检测出的结果是属于正常状态,超过了标准值就有病症发生。我们接下来就看看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算正常。

白细胞计数(WBC ): 4.0-10.0 x10-9/L 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0.51-0.75

淋巴细胞比值(LYMPH%.):0.20-0.40 单核细胞比值(MONO%.):0.03-0.08

嗜酸性粒细胞比值(EO%.):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比值(BASO%.):0-0.01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2.0-7.5x10-9/L 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0-0.8x10-9/L

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 0.8-4.0x10-9/L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0-0.5x10-9/L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0-0.1x10-9/L

红细胞计数(RBC):4.0-5.5x10-12/L 血红蛋白浓度(HGB):120-160 g/L

红细胞压积(HCT.):0.35-0.49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2-94f1

平均RBC血红蛋白含量(MCH) :26-32pg 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260g/L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RDW-CV):11.0-16.0%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系(RDW-SD):37-54f1

血小板计数(PLT):100-300 x10-9/L C-反应蛋白(CRP):0-10mg/L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9-13f1 血小板压积 (PCT):0.11-0.27%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9.0-17.0f1 大血小板比率(P-LCR):0.13-0.43

孕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应该怎么办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具有吞噬杀菌功能,与机体防御和抗感染过程有关。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就是指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增加。 如当白细胞增多,特别是伴有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增多时,多表明机体有炎症表现,多是急性细菌感染的表现。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是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具有分叶形或杆状的核,胞浆内含有大量既不嗜碱也不嗜酸的中性细颗粒。这些颗粒多是溶酶体,内含髓过氧化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水解酶等丰富的酶类,与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有关。

中性粒细胞增高比率不是很多,应该是由于一些轻微的细胞感染以及炎症引起。如果孕妇存在风湿疾病比如风湿性关节炎的问题,也会存在中性粒细胞偏高的情况。

依照目前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来看,可以排除白血病以及败血症等严重疾病的存在。而单核和淋巴细胞比例的降低是由于中性粒细胞增多所引起的比例降低,并非其本质数量减少。

一般情况下孕妇的中性粒胞绝对值偏高都是正常的,因为是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到分娩时候,可以15-20 X10的9次方(正常值2.5-7.5)。

一般不做特殊处理,多休息下,继续观察,怀孕期间慎用抗生素以及激素等抗炎药物。

孕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是会多多少少会影响我们怀孕期间胎儿的状态的哦,那么当我们检查出孕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话就一定要配合我们的医生去积极的治疗,改善和调理好我们的身体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健康安全的孕期哦。

白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

白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方法:

1、低增生性白血病:

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可见贫血、发热或出血,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可以见到或不能见到原始细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骨髓增生减低,但原始粒细胞>30%.而白细胞减少则幼稚细胞数少见,且无出血,无明显贫血现象。

2、检验

除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外,应注意有无白细胞质的改变(白细胞计数持续<4.0×109/L者称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9/L者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3、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减少症起病或急或慢,多有出血、贫血表现,白细胞减少,尤以中性粒细胞明显,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均明显减少,骨髓呈三系细胞减少。而粒细胞缺乏症则发病急,无出血,贫血不显,白细胞分类以粒细胞极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均正常,骨髓象呈粒系受抑,成熟障碍。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不同的诊断白细胞减少症方式都可以确定病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溃疡性咽峡炎、粒细胞减少,易与粒细胞减少症混淆,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片中可发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且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不难与粒细胞缺乏症鉴别。

5、肾上腺素试验

正确检查白细胞减少症的方法需要知道,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后,于15min及30min分别计数粒细胞绝对值,如达正常或增至原来的一倍,提示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是由于循环池及边缘池的粒细胞分布异常所致。肾上腺素试验应尽量选择白细胞计数最低时进行。伴有高血压及心脏疾患者慎用。

白细胞减少症诊断

面对突然袭来的白细胞减少症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很多伤害,即使大家知道白细胞减少症的症状表现,也要了解准确的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方法,这样大家才能真正的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并且及时的到专业机构进行正确的治疗,不耽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时间,接下来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检查白细胞减少症的方法。

1、低增生性白血病:

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可见贫血、发热或出血,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可以见到或不能见到原始细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骨髓增生减低,但原始粒细胞>30%.而白细胞减少则幼稚细胞数少见,且无出血,无明显贫血现象。

2、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减少症起病或急或慢,多有出血、贫血表现,白细胞减少,尤以中性粒细胞明显,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均明显减少,骨髓呈三系细胞减少。而粒细胞缺乏症则发病急,无出血,贫血不显,白细胞分类以粒细胞极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均正常,骨髓象呈粒系受抑,成熟障碍。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不同的诊断白细胞减少症方式都可以确定病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溃疡性咽峡炎、粒细胞减少,易与粒细胞减少症混淆,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片中可发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且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不难与粒细胞缺乏症鉴别。

4、检验

除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外,应注意有无白细胞质的改变(白细胞计数持续<4.0×109/L者称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9/L者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肾上腺素试验

正确检查白细胞减少症的方法需要知道,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后,于15min及30min分别计数粒细胞绝对值,如达正常或增至原来的一倍,提示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是由于循环池及边缘池的粒细胞分布异常所致。肾上腺素试验应尽量选择白细胞计数最低时进行。伴有高血压及心脏疾患者慎用。

单核细胞偏高的原因

1、单核细胞使血液里面最大的一个细胞,被称作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可以任意弯曲活动,他最大的功能就是能够吞噬掉衰老以及受伤的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力,在吞噬完抗原以后再转给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2、单核细胞是人体的主力军,一旦发生病变,就会使得机体受到其他微生物或者是细菌的感染,化验单上如果指数显示偏高的话就代表可能受到了寄生虫的感染或者是出现了过敏的症状,所以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3、单核细胞偏高如果体检时处于感冒发烧或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还未完全好透的话。都有可能引起单核细胞的偏高,所以单凭这一项检测是不能说明什么的,得结合最近的身体情况,若不放心可再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危害有哪些

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只是相对而言,如果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再加上淋巴细胞偏高可能是由于某些病毒性感染、或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如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还有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偏高如结核等;另外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再障粒细胞减少症会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而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高。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需要看淋巴细胞绝对值是否也偏高,在有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会有所升高,白血病时血象改变很明显,并且需要骨髓穿刺才能确诊,你不要担心,再次复查血常规吧。 指导意见: 你好,建议你再次复查血常规,一次检查偏高不能说明有大问题,注意休息,清淡饮食.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是受到了病毒的感染。是白血病的表现。如果您在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状况,还是建议您再进行复查确认自己的病情,日常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注意,不要熬夜,养成好的作息习惯。

单核细胞百分比正常值多少

专家介绍: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升高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单核细胞是体内所有细胞中最大体积的一个细胞单核细胞的作用是可以吞噬外来侵入的一些病菌,是能够产生抗体的,是用来治愈人体受损伤的部位的,所以对人体来说十分重要。如果指数偏高或者是降低都会对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会使得人体发生炎症或者其他疾病。所以临床上会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是否有疾病的产生,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

单核细胞使血液里面最大的一个细胞,被称作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可以任意弯曲活动,他最大的功能就是能够吞噬掉衰老以及受伤的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力,在吞噬完抗原以后再转给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单核细胞是人体的主力军,一旦发生病变,就会使得机体受到其他微生物或者是细菌的感染,化验单上如果指数显示偏高的话就代表可能受到了寄生虫的感染或者是出现了过敏的症状,所以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单核细胞偏高如果体检时处于感冒发烧或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还未完全好透的话。都有可能引起单核细胞的偏高,所以单凭这一项检测是不能说明什么的,得结合最近的身体情况,若不放心可再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单核细胞百分比正常值多少?单核细胞百分比正常值如下:

成人:0.02~0.05(2%~5%),绝对数:(0.12~0.8)×109/l;

儿童: 0.03~0.08(3%~8%),绝对数:(0.12~0.8)×109/l.

再障的血象有何特点

再障的血象有何特点?再生障碍性贫血,即AA,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表现为以骨髓增生减低,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再障患者通常需要经过血液学检查、骨髓象检查才能确诊。那么,再障的血象有何特点呢?石家庄平安医院血液科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介绍:

再障的血象有何特点?再障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全血细胞减少。贫血与低网织红细胞指数有关。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低于1%,甚至可能是0,尽管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很高。绝对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低于40×109/L。可以出现大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绝对值减低。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小于0.5×109/L、同时血小板计数小于0.2×109/L则提示病情非常严重。淋巴细胞生成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但患者可有轻度的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功能正常。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形态的显著改变不是经典的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点。少数情况下,开始只有一系细胞产生受抑,导致早期被诊断为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这些患者短期内(数天至数周)会出现其他细胞系计数下降,从而明确诊断。

白细胞增高分类

1、嗜中性粒细胞

增高原因:急性化脓性感染(可伴有核左移及中毒颗粒),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及广泛组织损伤等。

2、嗜酸性粒细胞

增高原因: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热带性及非热带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某些血液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3、嗜碱性粒细胞

增高原因: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及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铅,锌中毒等。

4、淋巴细胞

增高原因:某些细胞及病毒感染(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某些慢性感染等。

5、单核细胞

增高原因: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斑疹伤寒,疟疾,重症结核,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网状细胞肉瘤等。

红细胞偏高原因是什么

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得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的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都会导致红细胞偏高。此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会引起红细胞增多。

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大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以及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等因素有关。 造成红细胞偏高的生理性原因: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此外,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等也会导致红细胞偏高。

造成红细胞偏高的病理性原因: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 通过专家的介绍,现在您知道红细胞偏高的原因了吧。 由于造成红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为了对诱因进行详细的排查,定期的身体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单核细胞百分率偏高原因

单核细胞的百分比有所偏高有可能是由于身体,有某些感染或者是血液性的疾病引起的。

单核细胞他吃人体里面体积比较大的白细胞,能够对异物有吞噬作用并产生抗体,在身体出现损伤,或者是抵抗某些病原的入侵以及人气对于各种疾病的免疫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身体出现某些炎症,比如疟疾,感染性的心内膜炎,某些急性的感染,活动性的肺结核。

或者是,白血病,骨髓瘤等各种血液性的疾病使得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

宝宝咳嗽治疗前该先验血吗

第一,我们先来看化验单中的第一项CRP,CRP就是C反应蛋白,很多大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同时CRP还是疾病全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第二,看白细胞(WBC)的数量,很多家长拿到化验单只知道看白细胞高不高。一般来说,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

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20000,甚至30000,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的组织中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了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从体积来看,从小到大依次为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应地就要升高,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四,要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严重。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是细菌感染。有些孩子,他们体内的白细胞总数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很高,这预示着孩子的发热会越来越厉害。

第五,看血小板,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这个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很多反复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数值都是400万、500万。

第六,看嗜酸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细胞(BASO)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是,正常值是乣,高出正常值很多,说明孩子过敏很严重,说明这个孩子这次生病是在过敏基础上受到感染导致的。

第七,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是干什么的呢?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的。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八,看单核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对病毒和细菌都有作用,不管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吞噬细胞就会第一个出现。单核细胞越高,说明孩子这次发热的程度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正常值不超过10,如果孩子的单核细胞百分率超过18,他一定会高烧3天以上才能好转,不管用什么药。

从这个化验单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过敏症状明显,同时又合并细菌感染,咳嗽可能比较严重。

温馨提示

化验血常规很重要,这是判断孩子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变化的一个可靠依据。拿到化验单,家长要重点看以下几项。

1、看白细胞的数量,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治疗。

2、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是细菌感染而且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3、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是病毒感染。

4、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5、看嗜酸细胞绝对值和嗜碱性细胞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

EB病毒感染白细胞会高 EB病毒感染白细胞会高吗

会升高的。

当EB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轻-中度增高,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占60%~90%,异常淋巴细胞>10%或绝对值超过1000×106/L具有诊断价值。

相关推荐

淋巴细胞百分数偏高是什么情况

淋巴细胞正常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当绝对值高时,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低下,这个时期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引起淋巴细胞高的原因常见于病毒性的传染病如流感,需要注意的是要增强免疫力动能;至于用药方面不能盲目服用,如果在本身不知的情况下服用某些过敏性药物也会致使淋巴细胞增高,所以要遵医嘱,正确的认知才可以积极预防疾病。 引起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原因很多,如总白细胞数目下降,或淋巴细胞数目增多。常见于某些病毒性感冒,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药物的副作用等,临床还要考虑其他项目指标。淋巴细胞白血

如何正确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1、骨髓像 骨髓穿刺物中骨髓颗粒很少,脂肪滴增多。多部位穿刺涂片呈现增生不良,粒系及红系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相对增多。 巨核细胞很难找到或缺如,慢性型骨髓增生减低程度比急性型轻。特点为造血细胞减少,脂肪增多。粒红两系细胞均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细胞形态大致正常;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活检其病理改变为红髓脂肪变,其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 2、再生障碍性贫血要做的检查还血象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明显,贫血呈正细胞正色素性细胞大小不等。呈全血细胞减少,贫血为正细胞

单核细胞百分比正常参考值

成人 成人的正常参考值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绝对数是:(0.12~0.8)×109/l; 儿童 0.03~0.08(3%~8%),绝对数:(0.12~0.8)×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出生后两周的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 2.病理性增多 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 减少 无重要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升高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单核细胞是体内所细胞中最大体积的一个细胞单核细胞的作用是可以吞噬外来侵入的一些病菌,是能够产生抗体的,是用来治愈人体受损伤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主要是以病因来分类的,不过在病例中获得性居绝大多数。先天性再障甚罕见,其主要类型为Fanconi贫血。获得性再障可分原发和继发性两型,前者系原因不明者,约占获得性再障的50%;又可按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不同综合分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国外按严重度划分出严重型再障,后者划分标准须血象具备以下三项中之二项: ①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以获得性居绝大多数。先天性再障甚罕见,其主要类型为Fanconi贫血。 获得性再障可分原发和继发性两型,前者系原因不明者,约占获得性再障的50%;又可按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不同综合分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国外按严重度划分出严重型再障,后者划分标准须血象具备以下三项中之二项: ①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甲亢的危害多少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具体去了解下甲亢的危害哪些。 一、神经系统: 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多言多动、失眠紧张、思想不集中、焦虑烦躁。 二、高代谢综合症: 患者怕热多汗,常低热,危象时可高热,多心悸脉速,体重下降,疲乏无力。 三、甲状腺肿: 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少数不对称,或肿大明显。 四、生殖系统: 女性月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甚至影响生育。男性多阳痿。 五、心血管系统: 心悸、气促、稍活动即明显加剧。 六、内分泌系统: 肾

尿酸值偏高原因分析

首先,是排放尿酸受到阻碍引起的 尿酸不能够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出现滞留在体内,引起体内尿酸量的增多,一般情况下是因为肾功能异常造成的。 其次,是生成尿酸过多而造成排放不尽引起的 尿酸生成过多导致正常的排放尿酸量不能及时将过多的尿酸排出体外,这类病人主要常见于经常性大量进食含嘌呤成分丰富的食物,同时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居多。 最后,还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如尿路感染、生活无规律,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体内环境受到破坏,而引起的尿酸高值偏高的现象。

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意味着什么

中性粒细胞减少表现是白细胞总数减少,但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是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如流感。 (2)血液系统疾病:粒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都分急性白血病、严重缺铁性贫血。 (3)物理、化学因素:放射线、化学物质及药物均可以引起粒细胞减少。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氯霉素)、磺胺药、部分降糖药等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白细胞高的原因

时候遇到一些疾病或者身体不适,人们就回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的,同时医生也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些血液检验,不过时候人们发现了自己的血液检验很多项目都偏高了,尤其是白细胞更是偏高的。 血常规检查中发现的白细胞数值变化可以确定一些疾病,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二是淋巴细胞(Lym),正

单核细胞比率偏高发烧什么原因

1.感冒引起 孩子应该是感冒导致的发热;单核细胞一般表示点病毒感染,可能家里其他人感冒,或者是别人感冒接触过孩子传染; 指导意见: 发烧并不一定是坏事的,发烧是体内正气与外侵邪气抗争的一种外在表现;西医来讲就是体内的吞噬细胞在消灭致病菌的过程;如果体温超过39度,不用太担心的;多喝一点开水;体温不超过39度不要用退热药;可以用一点抗病毒冲剂,一次半包,一天两次。 2.单核细胞引起发烧 单核细胞比率是指单核细胞在白细胞中的百分比,除了它,还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