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回头晕倒 老年人要警惕10个动作
突然回头晕倒 老年人要警惕10个动作
1、用力排便要避免
有很多的像大脑突然出血或者突发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有一大部分都是在厕所里突然发病的,这是为什么?其实很大的一个诱因就是太过用力的排便。老人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腹内压、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此时心脏的负担也会加大,容易诱发心梗。如果有便秘症状,应多吃富含纤维的果蔬,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2、看报打牌不宜久坐
很多老年人喜欢打麻将或者下象棋,而这些活动便容易使老人长期久坐,而使得下肢的血液不能得到很好的循环流动,诱发或加重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还会诱发消化不良、便秘甚至痔疮的发生。
3、狼吞虎咽伤心伤胃
老人的消化功能和吞咽功能不如年轻人,吃饭过快不利消化,还容易噎着,对食管造成损伤。还容易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
4、起床太猛伤血管
老人起床过猛可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暂时性晕厥甚至脑出血。老人起床一定要醒后静卧3分钟,慢起身在床上坐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慢慢活动。
5、血压跟着嗓门一块升
老人说话声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刺激,此时会伴随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果是在和他人发生争执、抬杠的场合,血压波动就会更大。老人平时尽量轻声细语的说话,少与人争执。如果是朗读诗词、唱歌,声音大一点没关系。
6、站着穿裤子最易摔倒
老人平衡能力差,站着穿裤子很容易发生意外,造成骨折。所以,老人穿裤子时,最好坐在床上,或者倚靠在固定处。
7、上楼梯宁慢勿快
比如上一个20厘米的台阶,老人的脚很可能并没抬那么高,但负责指挥运动的神经系统会出现“滞后”,这时就很容易发生摔伤了。老人走楼梯,最好侧着身子、扶着扶手,宁慢勿快,等一个脚掌完全着地后再迈另一只脚。
8、弯腰不能逞能
所有过度弯屈的动作都不适合老人。老人的平衡能力差,关节较硬,肌肉萎缩对关节的保护变少,大幅度弯腰易造成牵拉伤和关节错位。如果 弯腰过快过猛,会导致脑部血压剧烈变化,诱发脑出血。“在弯腰捡东西时,也应尽量放缓动作,扶住椅子或其他固定物,直腰蹲下再捡。”
9、提重物量力而行
老人的肌肉和骨骼功能都会减弱,因此在负重的情况下很容易损伤肌肉或造成骨折。所以,不但要在生活中减少负重,比如提重物、搬家具,在锻炼时也要量力而行。
10、突然回头警惕晕倒
老人颈动脉血管变窄、管壁变脆,突然转脖子会压迫颈动脉,影响脑供血,导致昏厥。转脖子的时候如果把握不好平衡,也非常容易跌倒。老人平时忌讳猛回头,比如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在后面叫自己时,一定要慢慢回头。
老人最怕的6个动作
老人常说岁数越大骨头越脆,所以做家务也常会慢吞吞的。作为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以及避免意外的发生要提醒老人这个6个动作不能做。
吃饭太快
被噎死的事情你听过吗?笔者打听周边的朋友,发现朋友都反应家族里或周边的老人,会有因为吃饭被噎死的现象。
原因是这些老人有缺牙、少牙现象,加之吞咽迟钝、动作不协调,在饮酒后、情绪不稳定或吃饭过快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噎着、呛着现象。
有数据显示,因噎着导致的猝死,在所有猝死原因中排第六位。
突然回头
对于年轻人来说,贫血、气血不足,突然的回头或蹲下后站起来,会出现头晕、眼花现象。而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因为颈部是大脑血液流动的枢纽,突然的回头,导致对大脑的供血不足,容易出现头晕情况。
建议老人回头的要轻缓,况且中老年人颈椎多有问题。
嗓门大、爱生气
电视剧里经常发生一些老人会因为生气、发怒、大喊而出现头痛、头晕以及心脏病发作的现象。
其实这不仅仅是演戏,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发生,生气、发怒会刺激心跳加速、血压上升,轻着面红耳赤、头晕,重则引起心脑血管问题。
建议,中老年人避免大喊大叫、与人抬杠或争执。
突然坐起来
老人,多数伴有颈椎不好、骨质疏松、三高问题,早晨起床用力过猛,对腰椎、颈椎、骨骼都是考验,同时会因为用力过猛而引起脑血管问题。
另外,老年瑜伽也越来越普及,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也要避免用力过猛,事前做拉伸运动。
弯腰拖地
老人几乎包揽了家中的所有家务,但是拖地对于老人来说,确实对腰、腿有着考验。
其一,拖地时地面潮湿,容易发生摔倒现象。其二,拖地时候需要弯腰用力,容易引起腰椎痛。
便秘
身体衰老,不仅是骨骼和皮肤,还有肠道。老人肠道的蠕动减弱,腹部肌肉减少,排便用上力气,所以容易发生便秘。
越是便秘,老人越容易用力排便,会导致腹压升高,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如诱发心梗。
建议,老年预防便秘可以多食膳食纤维食物,也可以通过揉肚子来促进肠道蠕动,必要时可以使用开塞露来协助排便。
老年人禁忌的危险动作
老年人,年高体弱,腿脚不灵便,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禁忌一些危险动作:
忌说话快速:老年人说话莫要高声大嗓、频率过快。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否则易使血压升高,也使心脏加重负担。
忌吃饭过快: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轻时狼吞虎咽的进食习惯,不要忘记食物需细嚼才能有助消化,饭吃得急,还易噎着。
忌站着穿裤:老人站着穿裤,这很危险。因老人骨质已疏松,一旦站不稳摔倒了,后果很糟。
忌用力排便:老人常有便秘症。应按时排便,排便不顺时,应借助药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时血压易升高,过分用力,会晕倒休克以至脑溢血,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忌过分仰脖:老人往往乐意坐沙发上看电视、与人交谈,时间一长易压迫颈部动脉使血流不畅,易感到头晕、恶心,甚至能得半身不遂。
忌猛然回头: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听到异常声响,极易猛然回头。但因老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颈骨急扭很易压迫血管,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眼黑摔倒。
忌裤带过紧:老人裤带最好用松紧带,不然裤带太紧,易使下身血流不畅,尤其是肛门,因毛细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疮。
高龄老人气急气短有何禁忌
1、忌猛然回头
老人走在街上,遇熟人呼叫或听到异常声响,板易猛然回头;但因老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颈骨急扭很易压迫血管,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眼黑摔倒。
2、忌裤带过紧
老人裤带最好用松紧带,不然裤带太紧,易使下身血流不畅。尤其是肛门,目毛细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疮。
3、忌说话快速
老年人说话莫要高声大嗓、频率过快,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否则易使血压升高,也使心脏加重负担。
4、忌吃饭过快
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轻时狼吞虎咽的进食习惯,不要忘记食物需细嚼才能有助消化,饭吃得急,还易噎着。
5、忌站着穿裤
老人站着穿裤很危险,目老人骨质已疏松,一旦站不稳摔倒了,后果很严重。
6、忌用力排便
老人常有便秘症,应按时排便,排便不顺时,应借助药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时血压易升高,过分用力,会晕倒休克以至脑溢血,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7、忌过分仰脖
老人往往乐意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与人交谈,时间一长易压迫颈部动脉使血流不畅,易感到头晕,恶心,甚至会得半身不遂。
老年人日常生活禁忌动作
忌猛然回头
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听到异常声响,极易猛然回头。但因老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颈骨急扭很易压迫血管,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眼黑摔倒。
忌裤带过紧
老人裤带最好用松紧带,不然裤带太紧,易使下身血流不畅,尤其是肛门,因毛细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疮。
忌说话快速
老年人说话莫要高声大嗓、频率过快。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否则易使血压升高,也使心脏加重负担。
忌吃饭过快
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轻时狼吞虎咽的进食习惯,不要忘记食物需细嚼才能有助消化,饭吃得急,还易噎着。
忌站着穿裤
老人站着穿裤,这很危险。因老人骨质已疏松,一旦站不稳摔倒了,后果很糟。
忌用力排便
老人常有便秘症。应按时排便,排便不顺时,应借助药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时血压易升高,过分用力,会晕倒休克以至脑溢血,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老年朋友有10个动作要注意
1、用力排便要避免。“我见过不少脑出血、急性心梗患者,都是在厕所里发病,其诱发因素就是用力排便。”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德泉说,老人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腹内压、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此时心脏的负担也会加大,容易诱发心梗。如果有便秘症状,应多吃富含纤维的果蔬,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或借助药物排便,切忌过度用力。警惕人群:冠心病、高血压患者。
2、看报打牌不宜久坐。久坐不动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使胃肠蠕动缓慢,日久容易诱发消化不良、便秘甚至痔疮的发生。有些老人习惯在室外打牌、下棋,如果气温低再加上久坐不起,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诱发或加重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因此,老人打牌、看书、看电视,应每隔四五十分钟就站起来走动一会,活动一下膝关节和腰腹部。警惕人群:消化不良、关节炎患者。
3、起床太猛伤血管。老人起床过猛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暂时性晕厥甚至脑出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白玉龙指出,老人起床一定要遵从“宁慢三分、不抢一秒”的原则,醒后可静卧3分钟,慢起身在床上坐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慢慢活动。警惕人群:高血压、有脑出血病史者。
4、狼吞虎咽伤心伤胃。“不少老人自年轻时就养成了吃饭快的习惯,三口两口一碗饭就‘扒拉’完了。但是年纪大了,吃饭的速度可得降下来。”刘德泉说,老人的消化功能和吞咽功能不如年轻人,吃饭过快一来不利消化,还容易噎着,对食管造成损伤。二是容易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警惕人群:消化系统、心脏病患者。
5、血压跟着嗓门一块升。“老人说话声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刺激,此时会伴随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果是在和他人发生争执、抬杠的场合,血压波动就会更大。”刘德泉建议,老人平时尽量轻声细语的说话,少与人争执。如果是朗读诗词、唱歌,声音大一点没关系。警惕人群:高血压患者。
6、站着穿裤子最易摔倒。老人平衡能力差,站着穿裤子很容易发生意外,造成骨折。所以,老人穿裤子时最好坐在床上或倚靠在固定处。除此之外,老人起床、如厕、洗澡,都是容易发生跌倒的“高危时段”,一定要手扶固定物,慢慢行动。警惕人群:所有老人。
7、上楼梯宁慢勿快。人上了年纪,不仅肌肉骨骼衰老,神经系统也退化。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院运动医学研究室教授陆一帆表示,比如上一个20厘米的台阶,老人的脚很可能并没抬那么高,但负责指挥运动的神经系统会出现“滞后”,这时就很容易发生摔伤了。陆一帆建议,老人走楼梯,最好侧着身子、扶着扶手,宁慢勿快,等一个脚掌完全着地后再迈另一只脚。警惕人群:骨质疏松、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8、弯腰不能逞能。美国梅奥诊所提醒,所有过度弯屈的动作都不适合老人。“老人的平衡能力差,关节较硬,肌肉萎缩对关节的保护变少,大幅度弯腰易造成牵拉伤和关节错位。”陆一帆说,如果弯腰过快过猛,会导致脑部血压剧烈变化,诱发脑出血。“在弯腰捡东西时,也应尽量放缓动作,扶住椅子或其他固定物,直腰蹲下再捡。”警惕人群: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病、关节炎患者。
9、提重物量力而行。老人的肌肉和骨骼功能都会减弱,因此在负重的情况下很容易损伤肌肉或造成骨折。所以,不但要在生活中减少负重,比如提重物、搬家具,在锻炼时也要量力而行,用哑铃、拉力器等选择合适的强度。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扛重物或举过重的哑铃,容易导致骨折。警惕人群:骨质疏松患者。
10、忽然回头警惕晕倒。老人颈动脉血管会变窄、管壁变脆,突然转脖子会压迫颈动脉,影响脑供血,导致昏厥。转脖子的时候如果把握不好平衡,也非常容易跌倒。陆一帆提醒,老人运动颈部,可以将头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摆动,但幅度不宜太大。“老人平时还忌讳猛回头,比如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在后面叫自己时,一定要慢慢回头。”白玉龙说。警惕人群:脑血管疾病患者,平衡能力较差者。
老人莫猛回头
猛回头,这一极为平常的动作,对于一部分老年人却有可能发生意外。因为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颈椎骨质增生等病症,大脑供血有一定程度的不足,若突然回头向后看,颈部转向,颈动脉受到压迫,管腔变窄、变细,血流减少、减慢;此外,颈部扭转时,颈部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使脑部血管发生痉挛,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使人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会骤然昏倒。
因此,老年人切莫猛回头,如背后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转过头来时,动作尽量放慢,渐渐转头,以免发生意外。
老年人日常生活有6大禁忌
1、忌猛然回头: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听到异常声响,极易猛然回头。但因老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颈骨急扭很易压迫血管,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眼黑摔倒。
2、忌裤带过紧:老人裤带最好用松紧带,不然裤带太紧,易使下身血流不畅,尤其是肛门,因毛细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疮。
3、忌说话快速:老年人说话莫要高声大嗓、频率过快。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否则易使血压升高,也使心脏加重负担。
4、忌吃饭过快: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轻时狼吞虎咽的进食习惯,不要忘记食物需细嚼才能有助消化,饭吃得急,还易噎着。
5、忌站着穿裤:老人站着穿裤,这很危险。因老人骨质已疏松,一旦站不稳摔倒了,后果很糟。
6、忌用力排便:老人常有便秘症。应按时排便,排便不顺时,应借助药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时血压易升高,过分用力,会晕倒休克以至脑溢血,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老人养生护理5种禁忌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身体机能会逐渐的下降,身体骨质出现疏松的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但是也是容易出现疾病的时期,那么应该怎样护理防治疾病呢?现在就看看老年人护理的5个禁忌!
忌过分仰脖 老年人往往愿意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仰着头与人交谈。时间一长,易压迫颈部动脉使血流不畅,感到头晕、恶心,甚至发生半身不遂。
忌站着穿裤 老年人站着穿裤很危险。因为老人骨质已疏松,一但站不稳摔倒了,易致骨折。
忌裤带过紧 老年人裤带最好用松紧带。裤带太紧,易使下身血流不畅,特别是肛门的毛细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疮。
忌猛然回头 老年人走在街上,听到熟人呼叫或听到异常声响,不要猛然回头。因老年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颈骨急扭极容易压迫血管,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眼黑而摔倒。
忌用力排便 老年人常便秘。排便不顺时,应借助药物,不能硬排。因为人在排便时血压易升高,过分用力,可能引起晕倒、休克导致脑溢血,危及生命。
上面的5个老年人护理的禁忌,大家都明白了吧!老年人的年龄和身体的体能是相应的,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对老人的身体做好护理,上面的内容大家要掌握!
老年人突然晕倒怎么回事
晕厥是由脑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种突然发作历时短暂的意识丧失。常分为心源性、脑源性和反射血管性三类。是由于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短暂性障碍性障碍包括性生理功能及障碍及性心理障碍两大类。
性问题引起医生的关心只是近数十年的事,在我国则还刚开始。由于性障碍常与心理因素有关,所以精神科医生对此较早接触。性生理功能障碍的患者多去秘尿科门诊,女性患者则很少去就就诊或去妇产科就诊。
近年来由于有关这方面的科普文章较多,性心理咨询的对象也就多了起来,目前很重要的是在医生中普及这方面的知识,然后才有可能在社会中进行科学的性知识教育。
引起脑部暂时性缺血所致。人若突然受刺激、极度恐惧和剧痛,贫血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
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
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病人久坐或蹲着突然站起来,有心脏疾病或脊椎病等,都可能导致突然晕倒。
日常生活当中大家不要觉得老年人晕倒这样现象很正常,事实上会给身体带来伤害,老年人晕倒和心脏不好有关系,多数是心肌梗塞,脑缺血,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平时要做好身体保健工作,也要测量血压是否有不正常或是忽高忽低的现象。
老年人日常生活禁忌动作
忌过分仰脖
老人往往乐意坐沙发上看电视、与人交谈,时间一长易压迫颈部动脉使血流不畅,易感到头晕、恶心,甚至能得半身不遂。
忌猛然回头
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听到异常声响,极易猛然回头。但因老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颈骨急扭很易压迫血管,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眼黑摔倒。
忌裤带过紧
老人裤带最好用松紧带,不然裤带太紧,易使下身血流不畅,尤其是肛门,因毛细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疮。
忌说话快速
老年人说话莫要高声大嗓、频率过快。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否则易使血压升高,也使心脏加重负担。
忌吃饭过快
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轻时狼吞虎咽的进食习惯,不要忘记食物需细嚼才能有助消化,饭吃得急,还易噎着。
忌站着穿裤
老人站着穿裤,这很危险。因老人骨质已疏松,一旦站不稳摔倒了,后果很糟。
忌用力排便
老人常有便秘症。应按时排便,排便不顺时,应借助药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时血压易升高,过分用力,会晕倒休克以至脑溢血,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这10个动作中老年人做最危险
避免用力排便
老人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腹内压、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此时心脏的负担也会加大,容易诱发心梗。
专家提醒,如果有便秘症状,应多吃富含纤维的果蔬,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或借助药物排便,切忌过度用力。
警惕人群:冠心病、高血压患者。
不宜久坐看报打牌
久坐不动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使胃肠蠕动缓慢,日久容易诱发消化不良、便秘甚至痔疮的发生。
有些老人习惯在室外打牌、下棋,如果气温低再加上久坐不起,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诱发或加重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专家提醒,老人打牌、看书、看电视,应每隔四五十分钟就站起来走动一会,活动一下膝关节和腰腹部。
警惕人群:消化不良、关节炎患者。
起床太猛伤血管
老人起床过猛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暂时性晕厥甚至脑出血。
专家提醒,老人起床一定要遵从“宁慢三分、不抢一秒”的原则,醒后可静卧3分钟,慢起身在床上坐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慢慢活动。
警惕人群:高血压、有脑出血病史者。
生活:吃得快、嗓门大都危险
狼吞虎咽伤心伤胃
不少老人自年轻时就养成了吃饭快的习惯,三口两口一碗饭就“扒拉”完了。但是年纪大了,吃饭的速度可得降下来。
专家提醒,老人的消化功能和吞咽功能不如年轻人,吃饭过快一来不利消化,还容易噎着,对食管造成损伤。二是容易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
警惕人群:消化系统、心脏病患者。
嗓门大血压升高
老人说话声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刺激,此时会伴随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果是在和他人发生争执的场合,血压波动就会更大。
专家提醒,老人平时尽量轻声细语的说话,少与人争执。如果是朗读诗词、唱歌,声音大一点没关系。
警惕人群:高血压患者。
站着穿裤子易摔倒
老人平衡能力差,站着穿裤子很容易发生意外,造成骨折。
专家提醒,老人穿裤子时最好坐在床上或倚靠在固定处。除此之外,老人起床、如厕、洗澡,都是容易发生跌倒的“高危时段”,一定要手扶固定物,慢慢行动。
警惕人群:所有老人。
运动:上楼、弯腰最该留神
上楼梯宁慢勿快
人上了年纪,不仅肌肉骨骼衰老,神经系统也退化。比如上一个20厘米的台阶,老人的脚很可能并没抬那么高,但负责指挥运动的神经系统会出现“滞后”,这时就很容易发生摔伤了。
专家提醒,老人走楼梯,最好侧着身子、扶着扶手,宁慢勿快,等一个脚掌完全着地后再迈另一只脚。
警惕人群:骨质疏松、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尽量少弯腰
所有过度弯屈的动作都不适合老人。老人的平衡能力差,关节较硬,肌肉萎缩对关节的保护变少,大幅度弯腰易造成牵拉伤和关节错位。
专家提醒,如果弯腰过快过猛,会导致脑部血压剧烈变化,诱发脑出血。在弯腰捡东西时,也应尽量放缓动作,扶住椅子或其他固定物,直腰蹲下再捡。
警惕人群: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病、关节炎患者。
提重物量力而行
老人的肌肉和骨骼功能都会减弱,因此在负重的情况下很容易损伤肌肉或造成骨折。
专家提醒,老人不但要在生活中减少负重,比如提重物、搬家具。在锻炼时也要量力而行,用哑铃、拉力器等选择合适的强度。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扛重物或举过重的哑铃,容易导致骨折。
警惕人群:骨质疏松患者。
避免猛回头防晕倒
老人颈动脉血管会变窄、管壁变脆,突然转脖子会压迫颈动脉,影响脑供血,导致昏厥。转脖子的时候如果把握不好平衡,也非常容易跌倒。
专家提醒,老人运动颈部,可以将头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摆动,但幅度不宜太大。老人平时忌讳猛回头,比如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在后面叫自己时,一定要慢慢回头。
警惕人群:脑血管疾病患者,平衡能力较差者。
十种小动作老人尝试不得会有生病危险
1.猛然回头
“这个动作容易导致头痛、头晕,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颈部骨折等。”专家表示,有高血压、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尤其要避免。这是因为,转头时脖子也跟着动,脖子虽细,却包含颈椎、密集的神经和血管等组织,是重要的“生命线”,脖子两侧的颈动脉为大脑提供80%以上的供血,大脑发出的信号都要经过颈部下行。中老年人往往高发心脑血管疾病,且颈椎更为脆弱,猛然回头这一动作,可能会成为令心脑血管崩溃的导火索。
2.弯腰够脚面
“双腿直立,然后弯腰用双手够脚面,这是常见的热身动作,也常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灵活性。”但是,美国医学专家约翰·怀特博士提醒,过了60岁再做这个动作,对脊柱、骨骼、肌肉,乃至血压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上了年纪后,连接我们臀部和背部的关节力量开始削弱,更易导致肌肉损伤甚至骨折。当然,运动前的热身必不可少,可以通过活动腕关节、踝关节,或快走几分钟来代替。
3.仰卧起坐
如果你是年轻人,最好每晚坚持做几十个仰卧起坐,但过了60岁,就别再坚持了。专家表示,中老年人做仰卧起坐可能存在三大风险:
一是双手抱头需要前驱力量,但可能因手臂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身体不平衡;
二是它几乎要用到人体的整条脊柱,而很多中老年人颈椎、腰椎都有问题,再加上骨质疏松,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三是头部的位置变化较大,且以低头为主,心脑血管病患者可能因此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意外。
4.躯干扭转
从身体的一侧,以腰部为轴心,尽可能旋转到另一侧,这个动作对提高身体柔韧性有一定好处。但约翰·怀特表示,中老年人背部肌肉力量下降,活动范围也开始受限,站着做这个动作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也可能因身体不平衡导致摔倒。如果中老年人想做这个动作,可以躺着或坐着进行。专家提醒,大家一定要护好腰部,肉会减少3%~5%,身体平衡能力也变差。
5.爬楼梯
爬楼梯这个锻炼方法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约翰·怀特说,资料显示,在60岁以上的老人跌倒中,超过51%与爬楼梯相关,爬楼梯每年导致2万人死亡,乘电梯导致死亡的仅有27人。专家表示,绝大多数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关节已经退化,上下楼梯或爬山时,膝关节承受的人体重量是平时的3~5倍,这会加重关节老化。因此,专家建议,中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爬楼梯这个锻炼方法,如果需要上下楼,一定要抓稳扶手。
6.站着穿裤子
中老年人的韧带和关节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或病变,站着穿裤子或穿鞋,不仅容易因平衡性差导致跌倒,继而造成骨折,还有可能因为总低头而刺激心脑血管,导致血压升高。因此,中老年人穿裤子或鞋袜时,一定要坐在椅子或床上,实在不行,也应依靠在可以固定的地方。
7.倒着走路
很多人认为倒着走路改变了平时一成不变的走路方式,能缓解大脑衰老。但其实,大脑支配对侧的理论主要是针对左右两侧,并不适用於前后。倒着走路,由于中老年人的平衡性、视力、反应能力等有所下降,反而容易引发意外。如果听到意外声响,中老年人还容易条件反射地猛回头,更增加了健康风险。专家认为,正常的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走路时可以在手中边走边揉健身球或核桃,这对刺激末梢回圈有好处。
8.猛起床
人的血压并非一成不变,夜间和白天会有较大波动,正因此,早上醒来后千万不能起床过猛,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专家表示,当我们在夜里睡觉时,血压比较低,刚苏醒时,血压会快速上升,部分有清晨高血压的患者尤其如此,如果起床太快太猛,有可能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此外,起床过猛还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会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晕厥或眩晕。6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起床时要遵循“221”原则,即:
醒来后睁眼在床上躺2分钟;
起身后在床上坐2分钟;
然后坐在床边等1分钟;
最后再站起来下地活动。
9.弯腰取重物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闪腰”的经历。专家表示,弯腰取重物是人人都要避免的动作,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这是因为他们的腰部经过长年累月的“服役”,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弯腰直接提取重物,很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取重物时要“三步走”:
第一步,先将身体向重物靠拢;
第二步,屈膝、屈髋,用双手把物品拿稳;
第三步,伸膝伸髋,这样就把物品拿起来了。
10.排便太用力
70岁的王大爷患高血压10多年,最近出现便秘,有天早上好不容易来了“便意”,他一心急,排便时太过用力,没想到突然头晕目眩,突发脑溢血,一头栽倒在地上。专家表示,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弹性变差,排便时患者的腹压增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血压随之上升,如果此时用力过大,很可能导致颅内血管压力剧增,突发脑溢血。中老年人排便时,一定别太着急,慢慢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老人须警惕起床如厕等10个动作
狼吞虎咽地吃饭,兴致高时嗓门提高八度,这些对年轻人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对老人却是“危险因子”。随着年龄增加,骨骼变“松”、关节变“硬”、肌肉变“少”、心脑血管变“脆”,一些生活中不经意的小动作可能会变成老人的安全陷阱。为此,我们采访了老年病学、康复及运动方面的专家,总结出10个老人最忌讳的动作。
起居:起床、如厕是危险时段
用力排便要避免。“我见过不少脑出血、急性心梗患者,都是在厕所里发病,其诱发因素就是用力排便。”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德泉说,老人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腹内压、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此时心脏的负担也会加大,容易诱发心梗。如果有便秘症状,应多吃富含纤维的果蔬,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或借助药物排便,切忌过度用力。警惕人群:冠心病、高血压患者。
看报打牌不宜久坐。久坐不动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使胃肠蠕动缓慢,日久容易诱发消化不良、便秘甚至痔疮的发生。有些老人习惯在室外打牌、下棋,如果气温低再加上久坐不起,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诱发或加重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因此,老人打牌、看书、看电视,应每隔四五十分钟就站起来走动一会,活动一下膝关节和腰腹部。警惕人群:消化不良、关节炎患者。
起床太猛伤血管。老人起床过猛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暂时性晕厥甚至脑出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白玉龙指出,老人起床一定要遵从“宁慢三分、不抢一秒”的原则,醒后可静卧3分钟,慢起身在床上坐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慢慢活动。警惕人群:高血压、有脑出血病史者。
生活:吃得快、嗓门大都危险
狼吞虎咽伤心伤胃。“不少老人自年轻时就养成了吃饭快的习惯,三口两口一碗饭就‘扒拉’完了。但是年纪大了,吃饭的速度可得降下来。”刘德泉说,老人的消化功能和吞咽功能不如年轻人,吃饭过快一来不利消化,还容易噎着,对食管造成损伤。二是容易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警惕人群:消化系统、心脏病患者。
血压跟着嗓门一块升。“老人说话声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刺激,此时会伴随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果是在和他人发生争执、抬杠的场合,血压波动就会更大。”刘德泉建议,老人平时尽量轻声细语的说话,少与人争执。如果是朗读诗词、唱歌,声音大一点没关系。警惕人群:高血压患者。
站着穿裤子最易摔倒。老人平衡能力差,站着穿裤子很容易发生意外,造成骨折。所以,老人穿裤子时最好坐在床上或倚靠在固定处。除此之外,老人起床、如厕、洗澡,都是容易发生跌倒的“高危时段”,一定要手扶固定物,慢慢行动。警惕人群:所有老人。
运动:上楼、弯腰最该留神
上楼梯宁慢勿快。人上了年纪,不仅肌肉骨骼衰老,神经系统也退化。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院运动医学研究室教授陆一帆表示,比如上一个20厘米的台阶,老人的脚很可能并没抬那么高,但负责指挥运动的神经系统会出现“滞后”,这时就很容易发生摔伤了。陆一帆建议,老人走楼梯,最好侧着身子、扶着扶手,宁慢勿快,等一个脚掌完全着地后再迈另一只脚。警惕人群:骨质疏松、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弯腰不能逞能。美国梅奥诊所提醒,所有过度弯屈的动作都不适合老人。“老人的平衡能力差,关节较硬,肌肉萎缩对关节的保护变少,大幅度弯腰易造成牵拉伤和关节错位。”陆一帆说,如果弯腰过快过猛,会导致脑部血压剧烈变化,诱发脑出血。“在弯腰捡东西时,也应尽量放缓动作,扶住椅子或其他固定物,直腰蹲下再捡。”警惕人群: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病、关节炎患者。
提重物量力而行。老人的肌肉和骨骼功能都会减弱,因此在负重的情况下很容易损伤肌肉或造成骨折。所以,不但要在生活中减少负重,比如提重物、搬家具,在锻炼时也要量力而行,用哑铃、拉力器等选择合适的强度。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扛重物或举过重的哑铃,容易导致骨折。警惕人群:骨质疏松患者。
忽然回头警惕晕倒。老人颈动脉血管会变窄、管壁变脆,突然转脖子会压迫颈动脉,影响脑供血,导致昏厥。转脖子的时候如果把握不好平衡,也非常容易跌倒。陆一帆提醒,老人运动颈部,可以将头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摆动,但幅度不宜太大。“老人平时还忌讳猛回头,比如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在后面叫自己时,一定要慢慢回头。”白玉龙说。警惕人群:脑血管疾病患者,平衡能力较差者。
老年人骨质疏松养生五大禁忌
忌站着穿裤
老年人站着穿裤很危险。因为老人骨质已疏松,一但站不稳摔倒了,易致骨折。
忌裤带过紧
老年人裤带最好用松紧带。裤带太紧,易使下身血流不畅,特别是肛门的毛细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疮。
忌用力排便
老年人常便秘。排便不顺时,应借助药物,不能硬排。因为人在排便时血压易升高,过分用力,可能引起晕倒、休克导致脑溢血,危及生命。
忌过分仰脖
老年人往往愿意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仰着头与人交谈。时间一长,易压迫颈部动脉使血流不畅,感到头晕、恶心,甚至发生半身不遂。
忌猛然回头
老年人走在街上,听到熟人呼叫或听到异常声响,不要猛然回头。因老年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颈骨急扭极容易压迫血管,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眼黑而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