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月经是否正常
如何分辨月经是否正常
什么是月经
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其他的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
健康与否的鉴定
正常的经血是暗红色的,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无血块。正常月经期的月经血量为20-120毫升,多数为50毫升,以月经来潮的第二三天最多,以后逐渐减少。正常月经是女性内生殖器发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现。如果经血稀薄如水,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则是不正常的。如果经血完全是凝血块,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其它出血的部位,应及早就医,保证身体健康。
月经周期。正常月经持续2~7天,一般为4~5天。经量是指经期排出的血量。月经量的多少很难统计,临床上常用每日换多少次月经垫粗略估计量的多少。有人测定正常人月经血量约为10~58ml,个别妇女月经量可超过100ml。有人认为每月失血量多于80ml即为病理状态。一般月经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由于个人的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经量有时略有增减,均属正常生理范畴。
月经颜色发黑的原因
1、气滞血瘀。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2、气血两虚。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
产后多久来月经正常
月经复潮具体时间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产妇,产后一年月经才复潮。一般大多数不哺乳者,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哺乳产妇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月经一直不来潮。在月经未复潮前排卵是可能已经恢复的,若有性生活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产后多久来月经对于不同的女性来说会有所不同,例如哺乳妈咪会晚些,如果来月经的话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同时会导致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量发生变化,所以在此时建议停止喂奶。所以建议定期的到医院进行检查,看自己是否健康,对宝宝是否有影响。
月经正常指标是什么
周期
每个女人的周期都不尽相同,从21天到35天不等都算正常,关键是是否准时。定期的性生活(如:每周一次)可以帮助你梳理荷尔蒙,对月经的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血量
女性在月经期间失去的血量应该在85克之内,持续3~7天。出血量最多的时候集中在前3天内(占总失血量的90%)。
血块
月经期排出的血块是什么?医生的解释是:如果经血被阻塞在同一个区域而没有及时排出,囤积5~10分钟就会形成血块。血块通常在早晨刚起床或者久坐之后。
产后多久来月经正常
不论是否哺喂母乳,通常产后前几次的月经来潮都不是很规律,月经来的间隔时间、来的量等都可能和怀孕前不太一样,不过几次之后就会趋于稳定。如果妈妈产后生理周期长期都很紊乱,就必须及时咨询妇科医生以免忽略了其他的生理问题,那么产后多久来月经正常呢?
产后月经的恢复因人而异,早的可在产后6--8周来,晚的在产后一年或一年半,而且来后的月经会由于身体的激素调整出现不规律的情况。在进行哺乳时产生的催乳素会抑制排卵,也会对月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哺乳有推迟月经的作用,一般产后母乳喂养平均在5--6个月月经复潮。
因此,如果妈妈没有喂奶,月经通常在产后6~8周内会来是正常的。研究资料显示,没有哺乳的产妇有40%在产后6周恢复排卵,到了产后8-12周还没有恢复排卵及月经的产妇大约只占35%。哺乳的产妇,在产后12周约有25%会恢复排卵与月经,大多数哺乳产妇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复排卵机能。有时很难在临床上确定产后第一次月经的确切时间,而且少数产妇会在分娩后马上开始有少到中量的间歇性出血。
哺乳期来月经正常吗
在哺乳期来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生完孩子之后,月经的恢复时间会受哺乳影响,不哺乳的人通常生产之后六到十周就来月经了。哺乳的妈妈一般都比较迟一些,有的早哺乳之后还不来月经。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产后初次月经样阴道出血被很多妈妈视为月经来潮,其实通过基础体温测定,其中60%是无排卵的,严格地说是无排卵性月经,算不上是真正的月经。其出血量和持续时间较正常月经长得多,月经周期也不准,所以,很多妈妈产后的月经会有一段时间不正常。
哺乳期间的妈妈在产后的月经恢复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产后多久月经才会来?这是个常见的问题。恢复的时间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满月后即来月经,晚的要到宝宝1岁后才恢复。
月经正常的四个标准
1.周期
每个女人的月经周期其实是不同的,从21天到35天不等都算正常,关键是是否准时。
2.血量
女性在月经期间失去的血量应该在85克之内,持续3-7天。出血量最多的时候集中在前3天内(占总失血量的90%)。
3.血块
如果经常性不活动的话,会出现血块,因为如果经血被阻塞在同一个区域而没有及时排出,囤积5-10分钟就会形成血块。血块通常在早晨刚起床或者久坐之后。
4.月经不再来
一般不来月经,成年女性应该要考虑怀孕的可能。荷尔蒙和甲状腺的失衡也会导致月经周期的延长。
月经正常是怎样的
1、行经年龄
女性一般在13岁左右月经即开始来潮,到49岁左右则自行闭止,历时约35年左右。在此期间除去妊娠及哺乳期以外,月经通常是一个月来潮一次,信而有期,因而称为月经。
2、行经时间
也叫经期。是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正常者应为3~7天,多数人为4~5天。若平时月经很正常,也无其他明显的特殊诱因,突然出现经期缩短至1-2天或延长,应考虑是否有月经不调等病症。
3、月经周期
月经的周期即两次月经之间的第一天相隔时间一般为28天,偶尔提前或延后时间不超过7天者仍可视为正常,故正常的月经周期不少于21天,也不超过35天。
4、经质
是指经血的性状,正常情况下经质不稀不稠,不易凝固,无明显血块,无特殊气味。如果月经血又黏又稠,或清稀如水,或夹有较多血块,应注意是否有子宫肌瘤、贫血等病症。
5、经量
是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一般总量约为50毫升左右。由于个人的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经量有时略有增减,均属正常生理范畴。但如果每次月经量少于30毫升或超过100毫升,应考虑为月经病。
6、经色
是指月经出血的颜色,正常经血一般为红色稍黯,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如果一直是鲜红色、紫红色或淡黄、咖啡色均属不正常。
7、伴随症状
月经期间,由于盆腔淤血及子宫流血量增多,可能有下腹及腰背下坠的感觉,待月经排出后,这种症状会减轻。但如果症状较明显,如痛经、经前水肿、行经期间情志异常等,均属病态,应及时就医。
月经正常也会有排卵障碍吗
月经正常也会有排卵障碍吗?很多女性会认为月经正常就是排卵正常,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月经正常并不能代表排卵就正常,引起排卵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如:中枢神经系统性无排卵;下丘脑性无排卵;垂体性无排卵;卵巢性无排卵等等。月经期正常并不代表排卵期正常,如果卵巢无法正常排卵是无法受孕的,受孕要求有成熟的卵子和精子结合,以及输卵管的畅通。月经正常为什么不能怀孕?
月经正常为什么不能怀孕
月经正常未必就能怀孕,因为只有排卵的月经才具有受孕的能力,女性达到青春期后,在下丘脑、脑垂体,卵巢三者的相互作用下,卵巢内的卵子逐渐发育、成熟、排卵、并分泌女性激素,对子宫及其它生殖道给于周期性的影响。 子宫内膜在此影响下发生一系列进行性的变化即内膜增厚、血管增多、腺体分泌,血管斯裂出血及内膜脱落,最终表现为周期性的阴道流血这就是月经。
半年不来月经正常吗
1、主要包括消耗性疾病,如重度肺结核、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等,特有的内分泌疾病,如“肥胖生殖无能性营养不良病”等;体内一些内分泌紊乱的影响,如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等功能紊乱。这些原因都可能不来月经。但是这几种情况引起的闭经,只要疾病治好了,月经也就自然来潮。
2、如子宫颈、阴道、处女膜、阴唇等处,有一部分先天性闭锁,或后天损伤造成粘连性闭锁,虽然有月经,但经血不能外流。这种情况称为隐性或假性闭经。生殖道下段闭锁,经过医生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3、有的人先天性无卵巢,或者卵巢发育不良,或卵巢损坏,不能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因此,子宫内膜不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也就不会出现子宫内膜脱落,所以也就没有月经来潮。也有的先天性无子宫,或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或子宫内膜损伤,即使卵巢功能健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正常,也不会来月经。
4、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发炎,并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最后出现瘢痕组织,而造成闭经。因此,得了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应该及时治疗,不可延误。
5、脑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有调节卵巢功能和维持月经的作用。如果脑垂体的功能失调,就会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卵巢的功能,卵巢功能不正常就会引起闭经。另外,下丘脑功能不正常也会引起闭经。引起下丘脑功能失调的原因很多,如精神刺激、悲伤忧虑、恐惧不安、紧张劳累,以及环境改变、寒冷刺激等。
你的月经正常吗
1、月经期
阴道流血期间称为月经期,多数人的月经期持续3-5天,但少至1-2天,多至7-8天也属正常范围。
2、月经周期
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称为一个月经周期。绝大多数人在28-35天之间,但也有少数人短至20天或长达45天一个周期,在上述范围内,只要月经有规律,均属正常现象。
3、月经血特点
月经血的特点是不凝固,呈暗红色。月经血中除血液外,还含有子宫内膜脱落的碎片、子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等。
4、月经血量
正常月经期的月经血量为20-120毫升,多数为50毫升,以月经来潮的第二三天最多,以后逐渐减少。正常月经是女性内生殖器发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现。
5、月经期表现
多数女性在月经期无明显症状,少数会有乳房发胀、头痛失眠、心慌、下腹胀痛和情绪不安等。
引起月经周期长、月经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有遗传问题、内分泌问题、免疫问题,也有精神神经因素、肿瘤、创伤与药物而导致的月经稀发,应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判明可能的病因,尽量针对病因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月经不正常可能对生育有影响,所以如果有问题要尽快就医。
引起月经周期变长的因素有很多,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中枢神经-下丘脑异常
包括精神应激性,如环境改变、过度紧张、精神打击等精神应激引起的反应;还有体重下降、神经性厌食、过度运动、药物等引起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调节功能失调或抑制;另外还有先天性疾病或脑发育畸形及肿瘤引起激素分泌异常。
2、垂体性异常
指脑垂体病变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形成病变,如垂体肿瘤等。
3、卵巢性异常
由于卵巢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卵巢功能异常或继发病变引起月经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不规则、多毛、肥胖等;卵巢功能性囊肿;卵巢肿瘤等因激素改变而影响月经。
再就是严重的盆腔感染,也可使双侧卵巢组织受到破坏,从而影响月经,甚至可发生永久性闭经,其中以结核病变多见。
月经期出血是女性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子宫内膜从增生到分泌变化、内膜脱落的结果。而这个过程是由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产生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来实现的,所以改变任何一个产生激素的环节都将引起月经期的改变。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对那些月经周期正常而又强烈要求改变月经期的女性如经劝导无效时,通常是应用雌激素或孕激素来调控月经期的。
但是人为地改变正常月经周期是不可取的,其弊大于利,医生不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因此,在做决定之前最好先与医生商量再决定。
月经正常量是多少
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
青春期的少女以月经量过多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发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月经一部分属于无排卵性的。没有排卵就没有黄体,没有黄体就缺少孕酮。因此,子宫内膜只能处于增殖期而不能达到完善的分泌期,以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而影响子宫的收缩,造成经血过多。此种情况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也应就医治疗。
一般每次月经量30毫升是太少,80毫升又过多。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意卫生巾的使用量,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相反,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应及早去看医生。
哺乳期来月经正常吗
实际上,喂奶期间来月经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产后来月经的时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月经恢复得早的可能满月后月经就来了,晚的要到宝宝1岁后才恢复。一般情况下,不哺乳的妈妈通常在产后6-10周就迎来了“老朋友”,哺乳妈妈月经的恢复时间一般会延迟,有的哺乳期一直不来月经。
从医学角度来讲,根据子宫内膜的组织形态来推测,可能早在产后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
研究资料显示,没有哺乳的产妇,有4O%在产后6周恢复排卵;到了产后8-12周,还没有恢复排卵及月经的产妇大约只占35%。哺乳的产妇,在产后12周约有25%会恢复排卵与月经,大多数哺乳产妇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复排卵机能。
不过,有时很难在临床上确定产后第一次月经的确切时间,而且少数产妇会在分娩后马上开始有少到中量的间歇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