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可发于各年龄段
儿童糖尿病可发于各年龄段
糖尿病在儿童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小至出生后3个月,以5—7岁和10—13岁二组年龄多见,患病率男女无性别差异。儿童糖尿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尿、多饮,每天饮水量和尿量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而遗尿、多饮多尿等极易被忽视,导致有儿童直到酮症酸中毒后才就诊。
糖尿病教育、科普是糖尿病现代治疗的五大方法之一。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不少家长对糖尿病的科学治疗缺乏认识,导致患儿血糖控制不佳,反复波动,诱发并发症。此外,该病的科普不足,也存在诸多对糖尿病的误解和偏见,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患者和家属的无知和求治心切牟取暴利。
发病率逐年攀升的儿童糖尿病,能被国家列入大病医保,以帮助更多患儿,获得有效治疗。如,Ⅰ型糖尿病目前最好的治疗法“胰岛素泵”,最少几万元一台,这对农村家庭、城市困难家庭,都难以承受。此外,12岁以下的儿童Ⅱ型糖尿病口服用药还处于空白,仍有赖胰岛素注射方式,希望能有更多的科研力量的研究与投入。
怎样护理患有糖尿病的孩子
儿童糖尿病的护理一:控制饮食
遵医嘱给低糖饮食或按营养师要求提供饮食。每日所需热卡=1000+(年龄×80~100)。热卡分配:碳水化合物占50%,蛋白质占20%,脂肪占30%。全日热量分3餐,分别为1/5、2/5、2/5,每餐留少量食物作为餐间点心。详细记录进食情况。饮食控制以能保持正常体重,减少血糖波动,维持血脂正常为原则。
儿童糖尿病的护理二:排尿异常的护理
详细记录出入水量。对遗尿小儿夜间定时唤醒排尿。每天清洗会阴2次,婴儿需及时更换尿布。对烦渴小儿提供足够的饮用水,防脱水发生。
儿童糖尿病的护理三:预防感染
经常洗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避免皮肤抓伤、刺伤和其他损伤。做好会阴部护理,防泌尿道感染。如已发生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以免感染促发或加重酮症酸中毒发生。
儿童糖尿病的护理四:心理护理与正确用药
糖尿病需终生用药、行为干预与饮食管理,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能否坚持并正确执行治疗方案,是治疗护理成败的关键。
儿童糖尿病是什么原因造成
儿童糖尿病,除了少数属成年人易发的2型糖尿病外,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亦即1型糖尿病。这些小糖尿病患者,大多在15岁以前发病;而12~14岁则为高发年龄。据调查,儿童期糖尿病人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5~7岁,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与儿童进幼儿园或上学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加有关。因为人群的交往增加了病毒感染的机会;另一高峰年龄是10~13岁,这与儿童进入青春期有关,因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性激素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这种情况下,如再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就起了“扣扳机”的作用,于是就发生了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比欧美国家要低,与日本等亚洲国家相近,据统计我国每10万儿童中有6~9名罹患1型糖尿病。据从2000年国际内分泌大会获悉,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南低北高现象。秋冬季好发,春夏季较少。这种季节性特征提示儿童糖尿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遗传基因加病毒感染,二者的结合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使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功能大为减弱。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特点
儿童期糖尿病起病急骤,临床症状“三多一少”特别严重,往往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据研究,儿童糖尿病胰岛β细胞仅有正常的10%,血浆胰岛素与C-肽水平都很低,甚至完全缺失,而且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均为阳性,说明胰岛β细胞受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较为严重。
酮症酸中毒是儿童期糖尿病最凶险的急性并发症,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可达74。5%,要引起父母们高度警惕。
儿童糖尿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由于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血糖波动往往比较大,治疗上十分棘手,这就更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经常带孩子去医生处就诊。
注重儿童糖尿病人的心理呵护
有位患儿的母亲对笔者说,她的14岁患糖尿病的女儿在家经常发脾气,也常为自己的疾病伤心哭泣。这说明糖尿病对孩子已经产生逆反心理,做父母的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心理活动与躯体疾病,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这一概念现已不再有人怀疑。幼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怨恨自己得了糖尿病而认为与其他健康儿童不一样,从而变得多愁善感,忧伤沮丧,甚至个性孤僻不愿与人接近。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更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儿是生活在一个父母经常争吵和冲突的家庭气氛中,势必给患儿造成一种危机感,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病情恶化,因为精神上的压力,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难以控制的地步。患儿有时会感到父母对他的厌弃,对他不关心,总之家庭中的任何不幸,对患儿可以说是“火上浇油”。可见一个和睦的家庭对患儿是至关重要的。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家庭都能做到注意关心患儿的疾病,父亲母亲每次都能陪同孩子去医院就诊。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正常的生活秩序,扩大和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放心地让他们上学读书,培养他们的各种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同疾病作斗争,提高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家庭成为孩子温馨的成长环境,父母成为患儿信赖的后盾和精神支柱,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儿童糖尿病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人群既可以是老年人群体,也可以是儿童群体。在当前饮食行为习惯较为随意的时候,儿童糖尿病出现的概率越来愈高。下文我们就为读者朋友介绍一下儿童糖尿病发病原因。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糖尿病治疗需要尽早,避免糖尿并发症的出现。
综合分析,儿童糖尿病发病的原因归为如下几类:
1.自身免疫
(1)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牛乳蛋白:过早、过多的摄入牛乳制品。
(2)自身抗原:有谷氨酸脱羧酶(GAD)、胰岛素、胰岛抗原、胰岛细胞抗原,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如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
2.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分2个亚型。
(1)免疫介导性:有HLA-Ⅱ类易感性基因,自身免疫包括GAD65体,IA-ICA512(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样抗体),2A-2β/Phogrin抗体、IAA、ICA69及多株ICA抗体。亦可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病。儿童青少年多为此型,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2)特发性:指某些特殊人种中的特殊糖尿病。如美国黑人和南亚印度人1型糖尿病始终无自身抗体。
3.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此类病人最多,在分类中的定义最不明确。本病也可能为异质性的疾病。明确病因后则归为特殊类型。
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诱因有下面几类:(1)β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2)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3)内分泌疾病引起糖尿病(4)药物或化学物诱导产生糖尿病(5)感染(6)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7)胰岛素受体抗体病(8)伴有糖尿病的综合征。
5.妊娠糖尿病 为在妊娠期间新诊断的IGT和糖尿病。
糖尿病的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的糖尿病发病病因进行的分类,一般情况下儿童糖尿病多属于2型,但是也有可能存在意外。孩子进行诊治需要到医院接受正规准确的检查治疗。
孩子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办
儿童糖尿病
儿童时期所患的糖尿病ⅰa型占90%以上,是ⅰ型的代表,它是由于遗传基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急,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典型病例多见于小儿及青少年,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并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即患者的父母患糖尿病者较多。
因为儿童糖尿病的发病与各种病毒感染有关,如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化学毒物及营养中某些成份缺乏等都可使胰岛b细胞受损而发病,所 以儿童糖尿病也要预防,儿童糖尿病应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所以学生查体时应查尿糖,发现尿糖阳性者,或学生的父母有患糖尿病者,应做为重点观察对象。
儿童糖尿病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儿童糖尿病,应先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血糖,同时控制饮食,营养素和热量应计划摄入,家长要教育孩子生活要规律,讲究卫生,防止各种感 染,患糖尿病的儿童主食不要过细,并要粗细粮搭配,副食蔬菜种类要多,尽量广泛地摄取各种营养素;不要给孩子吃含色素、防腐剂的食品和饮料。
预防儿童糖尿病怎么做呢
预防儿童糖尿病怎么做呢? 儿童糖尿病是指15岁或20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近年儿童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很快。得了儿童糖尿病之后,不仅会让我们身心受到创伤,并且还要付出医药费与时间,那么,预防儿童糖尿病怎么做呢?
1、加强体育活动,切忌以看电视、打游戏机、玩电脑来代替课外锻炼。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8小时的良好睡眠,切勿给孩子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让孩子有自己活动的空间,以避免精神长期高度紧张。
3、一定要讲究膳食科学,避免营养过剩及偏食。尤其是要少吃炸薯条、炸鸡腿、汉堡等高热量的洋快餐。
4、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受到肠道病感染。必须指出的是患儿往往伴有黑棘皮病,表现为颈部、腋下、肘窝及皮肤皱褶处呈黑色、粗糙,似泥垢却洗不掉。
5、让孩子多晒太阳,吃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产品、动物肝脏及蛋类等。注意进食蔬菜一定要新鲜,并要清洗干净、尽量消除农药污染。
以上就是对儿童糖尿病的预防的相关介绍,您已经了解了吧。对于儿童糖尿病我们一定要警惕,及早的发现,及时的治疗,才能免除疾病的困扰。
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
1.儿童糖尿病的尿液检查
(1)尿糖:尿糖定性一般阳性。在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监测尿糖变化,以判断饮食及胰岛素用量是否恰当。一般在治疗开始时分段收集晨8时至午餐前;午餐后至晚餐前;晚餐后至次晨8时的尿液,以了解24小时尿糖的变动情况。餐前30分钟排空膀胱,再留尿检查尿糖,更利于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2)尿酮体: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时呈阳性。
(3)尿蛋白: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可及时了解肾脏的病变情况。
2.儿童糖尿病的血液检查
(1)血糖:美国糖尿病学会2005年公布糖尿病诊断的新标准,符合下列任一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①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并且餐后任意时刻血糖水平 ≥I1. Immol/l。;②空腹血糖≥7.0mmol/L;③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水平≥11. Immol/L。
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为5. 6~6. 9mmol/L糖耐量受损(IGT):口服759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在7. 8~11.0mmol/L。IFG和IGT被称为“糖尿病前期”。
(2)血脂:血清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明显增加。治疗儿童糖尿病适当时则可使之降低,故定期检测血脂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控制情况。
(3)血气分析:酮症酸中毒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发生率极高,当血气分析显示患儿血pH<7. 30,HC03 -<15mmol/L时,即有代谢性酸中毒存在。
(4)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与血中葡萄糖或磷酸化葡萄糖呈非酶化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正常人 HbA1c<7%,治疗良好的儿童糖尿病患儿应<9%,如>12%时则表示血糖控制不理想。因此,HbAlC可作为患儿在以往2~3个月期间病情是否得到满意控制的指标。HbA1c与糖尿病持续的时间,年龄,性别,体重,季节等有关。儿童糖尿病初期HbA1c水平较高,之后的缓解期下降明显,到持续期又会轻度升高。而青春期水平比较高,之后会降低。女孩较男孩高。冬春季较夏秋季高。
3.儿童糖尿病的葡萄糖耐量试验
本试验用于空腹血糖正常或正常高限,餐后血糖高于正常而尿糖偶尔阳性的患儿。试验方法:试验当日自0时起禁食;清晨口服葡萄糖(1. 75g/kg),最大量不超过759,每克加水2. 5ml,于3~5分钟内服完;口服前(0分钟)及口服后60,120和180分钟,分别测血糖。结果:正常人0分钟血糖<6. 7mmol/L,口服葡萄糖后60和120分钟后血糖分别低于10.0和7.8mmol/L;糖尿病患儿120分钟血糖值>llmmol/L.试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停服双氢克尿噻、水杨酸等影响糖代谢的药物。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
典型的病例诊断并不困难。对有口渴、消瘦、遗尿症状的患儿;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或有不明原因的脱水、酸中毒的患儿都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避免误诊。
儿童糖尿病的分期
按照空腹血糖值分类如下。
①FPG<5.6 mmol/L,正常空腹血糖。
②FPG5.6~7.0mmol/L,IFG(空腹血糖受损)。
③FPG≥7.0mmol/L,诊断糖尿病(诊断必须确认)。
进行OGTT时相应的分类如下。
①2h负荷后血糖<7.8 mmol/L,正常糖耐量。
②2h负荷后血糖7.8~11.lmmol/L,IGT(糖耐量受损)。
③2h负荷后血糖≥11.l mmol/L,诊断糖尿病(诊断必须确认)。
儿童糖尿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诊断糖尿病时应同时测定尿酮体。尿酮体阳性提示存在脂肪分解和糖异生,是胰岛素不足的标志,并提示有潜在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
②监测日常血糖控制的方法通常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葡萄糖。
③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测定是评估中长期血糖控制的最好的方法。DCCT显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左右能够最好的减少长期并发症。
④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学会建议用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诊断糖尿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6.5 %诊断糖尿病,并重复测定以确定诊断(除非存在临床症状且血糖水平≥11.1mmol/L)。
⑤儿童糖尿病诊断时可能存在胰岛细胞抗体阳性,但并不是诊断1型糖尿病的必需条件。胰岛细胞抗体是胰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非特异性标记物,大约5%的非糖尿病儿童胰岛细胞抗体阳性。
⑥OGTT并非诊断所必需,但可在某些情况下排除糖尿病。抽取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然后给予糖负荷(3岁以下儿童2g/kg,3~10岁儿童1.75g/kg,10岁以上儿童75g)。
⑦应教会儿童或其家属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识别并治疗低血糖。患者或家属应在24h均能得到咨询服务。
儿童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下列情况相鉴别。
1.其他还原糖尿症尿液中果糖和戊糖等其他还原糖均可使斑氏试液呈色,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尿液可以鉴别。
2.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
有些先天性代谢病如Fanconi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胱氨酸尿症或重金属中毒等患儿都可发生糖尿,主要依靠空腹血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鉴别。
3.婴儿暂时性糖尿病因不明,可能与患儿胰岛β细胞功能发育不够成熟有关。.多在出生后6周内发病,表现为发热、呕吐、体重不增、脱水等症状。血糖增高,尿糖及酮体阳性,经补液等一般处理或给予小量胰岛素(1U/kg)即可恢复。对这类患儿应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长期随访,以与1型糖尿病鉴别。
儿童糖尿病可能会误诊
儿童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遗传因素约占50%。儿童糖尿病一般起病比较急,患儿有“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这就给诊断和及时治疗带来困难。缺乏“三多一少”典型症状的糖尿病儿童多是急性起病,感染常为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首发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精神不振,这类患儿常常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二是首发症状为腹痛、腹泻,这类患儿常误诊为肠炎,急性阑尾炎等;三是首发症状为频繁呕吐,这种现象较多见,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典型症状;四是首发症状为排尿困难,这种情况比较少,主要由于病人体内糖代谢障碍,致使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神经、肌肉等功能障碍,出现膀胱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等。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进食减少、恶心呕吐、腹痛、关节或肌肉疼痛等表现,要及时就诊。如果孩子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减弱、呼吸深长,呼吸时带有腐烂苹果的味道,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体温上升、嗜睡等表现,经相关治疗又不见好转,应怀疑为糖尿病,立即到医院进行全面查体和血糖检测,以免造成误诊
儿童糖尿病如何护理的知识
儿童糖尿病如何护理?儿童糖尿病多见于1型糖尿病,得了糖尿病之后,除了科学的治疗外,患者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糖尿病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的病情,避免血糖的波动现象给患者造成的伤害,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儿童糖尿病如何护理的知识。
儿童糖尿病如何护理?为您介绍如下:
1、病人及家属根据标准体重、热量标准来计算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并教会病人怎样分配三餐食物及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2、病人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确定运动强度,确保运动安全等。
3、指导使用胰岛素的病人自己注射胰岛素,根据尿糖计算和调整胰岛素的剂量。指导病人怎样预防和紧急处理低血糖。
4、提供一个安静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这是其中的一种常见措施,但是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
上述就是儿童糖尿病如何护理的知识,希望家长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做好护理,不要让疾病对你造成威胁。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其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因为要针对不同的病人做出不同的护理方法,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护理的事半功倍效果。对于患有儿童糖尿病的患者,选择正规的医院及时的治疗儿童糖尿病,让自己的孩子健康的成长。
儿童糖尿病的原因之病毒感染
由于儿童期糖尿病的病因不一,临床和治疗、预后变不同,因此儿童糖尿病一词由于概念不清楚已含弃不用。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因地区和民族等因素有很大差别,患病率最高的欧、美国家可达100~200/10万人口,我国1980年对14省市14万4岁以下儿童的调查,糖尿病患病率为5/10万。iddm可发生于30岁以前的任何年龄,我们所见确诊病例中年龄最小的为10月婴儿。男女性别无送别。近年亦能偶见确诊为糖尿病的儿童病例,再者我国肥胖儿童增多,对其中葡萄糖耐量损伤者应追踪观察以使早期诊断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格拉斯哥,最新研究发现,婴儿感染普通病毒后可能增加其罹患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
来自芬兰的一个专门研究婴儿病毒感染与糖尿病的小组发现:婴儿时期感染肠道病毒的个体以后发生糖尿病的比例显着高于非感染健康对照组。该结果公布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证实了以前他们提出的婴儿病毒感染与糖尿病发生有关的推测。
研究人员对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进行监测,结果发现,248例中24%发生糖尿病,而健康组仅16%发生糖尿病。而且,糖尿病患儿针对病毒的抗体水平也明显增加。另外,肠道病毒感染发生率在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产生前6个月显着增高,51%发生糖尿病的儿童在该阶段被感染,而对照组仅28%。
儿童糖尿病的原因之病毒感染:反复的肠道病毒感染可能是糖尿病的促发因素。他认为,病毒感染与糖尿病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不过临床上可通过研制疫苗来预防,希望以上信息对于儿童糖尿病的了解和治疗提供帮助。
儿童糖尿病的危害
01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适当的多了解一些疾病出现的征兆,对儿童糖尿病患者来讲,当身体出现频尿、频便症状时,家长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这也是儿童糖尿病发作初期的典型症状之一。
02儿童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经常感觉口渴难忍的症状,有时候睡到半夜也会因为忍受不了口渴而起床喝水,而且,在儿童糖尿病患者早期,还会出现视力模糊这个症状。
03对儿童糖尿病患者来讲,在发病初期,会经常感到饥饿,而且吃饭的食量也急剧增大,甚至更有患者,对于自己以前十分讨厌的食物也会在饥饿的时候拿来进行充饥,这些都要家长引起相关的重视。
儿童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进行预防
儿童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进行预防?儿童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是尤为重要的,预防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那么儿童糖尿病的患者应该怎么进行预防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1,放松一点,指心理调节方面。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因为各种心理不平衡会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2,少吃一点是青少年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方法,控制摄取总热量。主食、副食都要少吃。多吃蔬菜。
3,儿童糖尿病怎么预防?勤动一点,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控制体重不至过胖,犯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以上就是对儿童糖尿病的预防的相关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孩子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办
儿童时期所患的糖尿病ⅰa型占90%以上,是ⅰ型的代表,它是由于遗传基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急,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典型病例多见于小儿及青少年,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并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即患者的父母患糖尿病者较多。
因为儿童糖尿病的发病与各种病毒感染有关,如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化学毒物及营养中某些成份缺乏等都可使胰岛b细胞受损而发病,所 以儿童糖尿病也要预防,儿童糖尿病应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所以学生查体时应查尿糖,发现尿糖阳性者,或学生的父母有患糖尿病者,应做为重点观察对象。
对于已经确诊的儿童糖尿病,应先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血糖,同时控制饮食,营养素和热量应计划摄入,家长要教育孩子生活要规律,讲究卫生,防止各种感 染,患糖尿病的儿童主食不要过细,并要粗细粮搭配,副食蔬菜种类要多,尽量广泛地摄取各种营养素;不要给孩子吃含色素、防腐剂的食品和饮料。
儿童糖尿病的表现
1、起病较急,约有1/3有患儿于起病前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肤感染病史。这是儿童糖尿病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家长一定要及时察觉。
2、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儿,可于1~2年内发生白内障。晚期患儿因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损害。
3、易患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女婴可合并霉菌性外阴炎而以会阴部炎症为明显的儿童糖尿病的症状。
4、儿童糖尿病的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但体重减轻,消瘦明显,疲乏无力,精神萎靡。这一点容易被很多的家长忽视,以为是孩子学习压力大,劳累过度导致的。
5、多食并非病人必然出现的症状,部分儿童食欲正常或减低。体重减轻或消瘦很快,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亦常见。如果有多饮、多尿又出现呕吐、恶心、厌食或腹痛、腹泻和腿痛等症状则应考虑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阴道痛痒和结核病可与糖尿病并存。
儿童糖尿病怎么治疗
1、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一经确诊常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由于儿童糖尿病患儿胰岛残余B细胞功能有差异,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要注意个体化。
2、运动治疗。儿童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都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这对儿童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有良好作用。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个体化,循序渐进,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包括防止运动后低血糖。
3、心理治疗和教育。这是儿童糖尿病患儿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包括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给予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